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播与跨界融合
2024-07-03赵婧
【摘要】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播成为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和创新的重要手段。通过数字化的手段,传统文化的可视化和互动性得到显著提升,为用户提供虚拟体验和跨时空的交流机会。这些变革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创新和演绎,使之更易于被现代社会接受和传承。有效的数字化传播策略包括技术应用、内容创新、社交媒体推广及数据驱动的个性化传播。同时,传统文化通过与科技、教育、旅游等其他产业的融合,展现出新的生命力。未来,科技创新、平台合作及用户参与将进一步影响数字化传播和跨界融合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数字化传播;传统文化;可视化互动;虚拟体验;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13-0059-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13.018
【基金项目】2023年度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一般课题,课题名称《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播与跨界融合》(课题编号:23BA083)。
在当今这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数字化传播已成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键渠道。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文化得以通过更为生动的可视化表现和高度互动性的方式,跨越时空的界限,与现代社会紧密融合。这种融合不仅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也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将探讨数字化传播在传统文化中的应用,分析其对文化传承的影响,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一、数字化传播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传统文化的可视化呈现和互动性提升
在数字技术不断成熟的今天,传统文化展示方式已经远超实体空间限制进入多媒体视觉时代。高分辨率扫描,三维建模及增强现实等技术的运用使古老文化遗产能够以准确而鲜活的方式再现于数字平台。例如观众既可通过在线平台饱览敦煌壁画中的每笔细部,也可通过虚拟现实设备亲自在家体验古罗马竞技场。这样不仅使得文化的呈现更加直观,而且极大增强受众的互动性,让受众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调与兴趣点去探究文化内容,进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
(二)传统文化的虚拟体验和跨时空交流
受数字化传播驱动,传统文化已经打破物理、地理局限,实现虚拟化、全球化。比如通过网上虚拟展览让观众不理会时差、距离等因素而参加别国文化活动。文化交流由此变得不需要人与人之间的身体运动。另外,借助虚拟现实等高科技虚拟体验,使用者可身临其境地感受复原历史场景,像穿越时空一样和历史人物交谈,感受传统文化活动的魅力。这一经历加强了个体对文化的感情关联,也大大刺激了大众传承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积极性。
(三)数字化传播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和演绎
数字化传播给传统文化创新带来新的动力。艺术家与文化工作者运用数字工具来现代解读传统文化,并创造出新奇的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如数字动画、音乐制作软件等使老旧的故事、音乐获得了新的生命,更接近于现代受众的美感。这一进程既保存了文化核心价值又扩宽了影响范围,使得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中能够引起更多观众共鸣。另外,在社交媒体平台中对文化主题的探讨和共享,使传统文化得到了创新与演绎,使之变成了一个社会性互动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又使文化传播变得更鲜活、更具传染性。
二、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播策略
(一)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将数字化技术运用于传统文化传播,既是一种科技的呈现,也是一种文化深度融合。以虚拟现实技术为例,使用者通过头戴设备就像穿梭在故宫的走廊里一样,在每一个拐角处感受着沉重的历史气息。这一技术的运用,在世界知名博物馆已经逐步推广开来。例如法国卢浮宫用虚拟现实技术再现文艺复兴艺术画廊,让使用者不用去巴黎就可以在家享受《蒙娜丽莎》中的笑容。同时增强现实技术使文化教育更加鲜活。国内教育机构联合技术开发者共同研发出中国书法、绘画等有关增强现实的应用,儿童可以透过平板电脑面对纸面字迹进行书写,则可见笔下生花之动态,大大激发学习兴趣。这些运用在继承文化的同时,也以新颖的手法引起年轻一代的关注,让年轻一代在玩耍中学会传统艺术。区块链技术还对文化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NFT收藏艺术品为例,该技术保证每一件作品都是唯一的,所有权是无法篡改的,对传统艺术品的数字化传播非常重要。这样艺术家们就能和收藏家们直接沟通,摆脱传统的中间环节,重新界定艺术的价值。
(二)内容创新与改编
从内容创新和改编上看,可以看出影片《长城》是一种结合中国古代建筑和好莱坞风格史诗般的动作场面的尝试,尽管评价不一,但无疑为全球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另外,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以数字特效与现代化叙事手法讲述一段起源于古代神话中的爱情故事,引起众多年轻观众的关注。同时交互式叙事技术对传播传统文化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比如中国网络文学以互动选择为手段,使读者在故事情节上参与决策,这一参与感大大增强了用户体验。并在社交媒体上以“#汉服的挑战”为例来鼓励青年穿着传统服饰并通过短视频交流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这一做法无形之中拓展了传统文化影响。从整体上看,数字化技术给传统文化传播带来了全新的平台与形态,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勃勃生机。通过优化内容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既可以保护与继承文化遗产,更可以使之为全球文化交流发挥作用。
(三)社交媒体与网络平台的推广
数字化大潮下,社交媒体与网络平台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强势场所。他们像细水一样,浸润着传统文化这片肥沃的土壤,使它在互联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在此,不妨借几个成功的例子来看看这些数字平台如何让传统文化获得新生。以抖音为例,这个平台上充斥着传统文化的短视频,从古筝演奏到书法展示,无不吸引着全球用户的眼球。比如一位古筝教师所共享的一系列教学视频在讲述古筝历史的同时也展现演奏技巧,其传播效果非同寻常,引燃无数青年对于传统乐器的热爱。另外国学大讲堂直播课程也会定期在B站(哔哩哔哩视频网)进行,这不仅是一次讲授,也是一次文化对话,学者和网友们在直播之间进行互动,使得传统文化的推广超越了时间和空间。又如微博“#我的祖国”超话这一主题汇集了众多传统手艺展示,非遗项目通过高清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综合呈现。一些手工艺人借助这一平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还有一些人对其制作流程进行详细描述,这一做法不仅使非遗项目可以得到传播,而且使受众可以近距离地感受到传统工艺所带来的神奇。从网络平台上看,“Google Arts&Culture”计划是个范例,该计划与全球各地的博物馆、档案馆进行合作,搭建起丰富的线上展览平台。用户可以轻松访问千百年前的文物和艺术品,比如,用户可以在线浏览英国大英博物馆的古埃及藏品,或是在法国卢浮宫的网络馆赏析文艺复兴时期的杰作。这类案例无疑是将数字平台和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的最好体现。
(四)数据驱动的个性化传播
数据驱动下的个性化传播对于提升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的效率与成效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用户数据进行浏览历史,偏好设置,互动反馈等采集与分析,文化传播者能够准确地获知目标受众的属性与需求。根据这些信息可自定义个性化内容及推广信息以保证每一个用户能够接收到自己所关心的文化信息以增加用户参与度及满意度。该策略涵盖了大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技术,旨在发现用户行为背后所隐藏的规律与倾向。比如使用推荐系统将自己可能关心的文化活动或者商品呈现给用户,也可以基于用户地理位置信息来推送有关当地文化资讯等。在进行个性化传播时,也要注重对用户隐私与数据安全的保护,保证采集到的数据仅仅是为了改善用户体验而被用户信任与接受。这样,既能增加传统文化内容点击量与传播深度,又能推动用户对于传统文化进行深度理解与长久关注。数据驱动下的个性化策略会使得传统文化传播更智能、更精细,从而使得文化传播资源发挥最大效用。
三、数字化传播推动传统文化跨界融合
(一)文化与科技的融合
数字化传播给传统文化和技术的结合带来无限的可能性。这一整合已日益表现为多种创新实践,如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再现历史场景或利用增强现实技术使传统艺术和现代环境交相辉映。传统文化在这些先进科技手段的作用下获得新生,更加鲜活、具体,也更容易为现代人群所了解、接受。另外,人工智能的运用正在促进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如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可对海量文化资料进行分析与归类,从而提升文化资产管理效率。人工智能还可被用来创建智能对话系统等互动式教育工具,可根据用户输入提供定制化文化知识,使文化学习更个性化、更动态。科技和文化相结合,也表现为数字保存。众所周知,很多传统文化资产都十分脆弱,很容易受到环境、时间等因素的干扰。通过3D扫描、数字档案等数字化保存技术可保护这些资产不受物理损坏的影响,同时便于全球共享与传播。
(二)文化与教育的融合
将传统文化融入教育领域,是数字化传播中的又一重要维度。教育机构在此过程中可借助数字平台把传统文化知识融入课程当中,使青少年能够借助互动式的学习平台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这些平台能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例如虚拟博物馆游览,线上文化研讨课程以及互动式历史重现等,切实提高了青少年学习兴趣以及文化体验。教育游戏、模拟软件等数字化工具还能让青少年在娱乐中学到传统文化,比如通过模拟建筑古迹进行游戏来认识历史建筑风格、工艺技术等。通过这些途径,对传统文化进行教育已经不局限在书本与课堂中,而变得更生动、更具有交互性,大大提高青少年参与度与学习效果。在远程教育平台崛起的背景下,传统文化中的教育资源日益跨越地理界限,使全球学习者可以无障碍获取。这一跨界文化教育模式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知识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而且能够发展青少年跨文化理解力以及尊重多样性价值观。
(三)文化与旅游的融合
在数字化传播驱动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已步入新阶段。利用数字技术,旅游者甚至可以在家就可以享受身临其境的文化旅游。比如通过360度全景视频让游客在网上“走进”各地博物馆,历史遗迹等,激发游客旅游兴趣与文化好奇心。同时通过增强现实技术使旅游者在实地游览过程中能够通过手机或者平板电脑获得更多的历史信息、文化故事等信息,从而提高旅游体验深度与丰富程度。在旅游策划中,通过大数据分析游客行为模式与喜好,能够对其进行个性化旅游推荐,主要有文化活动,节日庆典以及具体文化体验等。另外,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共享游客实时体验与评估,在提升目的地吸引力的同时,还能形成口碑的传播,从而进一步提升文化旅游魅力。同时数字化解决方案也给旅游业带来创新营销工具。如旅游机构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设计出虚拟的旅游套餐,使潜在游客能够对旅游路线、文化体验项目等进行预览后再进行实际旅游。
四、未来数字化传播与跨界融合的发展趋势
(一)科技创新对数字化传播与跨界融合的发展
未来趋势预示了一种更为智能的传播方式,文化融合程度更深。伴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的深入成熟,这些技术将会更好地为个性化内容推荐,用户行为预测以及自动化内容生成服务,以提升数字化传播效率与成效。比如,使用人工智能产生的艺术作品与音乐将在提供新的文化享受时更准确地体现用户偏好。另外,在5G网络普及、物联网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传播速度与范围都会大大拓展,让文化内容传递更有效、实时互动体验更顺畅。这些高速网络技术应用将给远程教育,在线展览以及虚拟旅游带来一场革命,使得文化跨界融合愈加密切。
(二)平台与合作伙伴关系对数字化传播与跨界融合的发展
在平台经济崛起的背景下,各类社交媒体、内容分享平台以及在线市场已经成为传播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主要途径。通过整合社区、电商及内容推荐,上述平台为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平台数据处理能力与用户覆盖范围使文化产品可以面向不同受众准确定位与宣传。与此同时,各平台间及平台与内容创作者,文化机构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也将是文化创新与传播的一个重要支撑。这些合作伙伴关系能够推动资源共享,技术交流,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发展,并共同建立有利于传统文化扩散与革新的生态系统。比如博物馆通过和在线教育平台合作能够向全球用户普及文化教育资源,旅游公司通过和社交媒体平台合作能够开发出新型文化旅游产品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三)用户需求与参与对数字化传播与跨界融合的发展
用户在内容的创造与传播过程中不再是一个被动的信息接收对象。在用户对于文化内容需求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其对于质量,互动性以及个性化等方面的诉求推动了数字化传播策略的优化与革新。用户参与加强改变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模式。在这一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点赞、评论、分享以及创建用户产生的内容来对文化内容流行度以及传播路径产生直接的影响。对跨界融合而言,用户反馈与参与是调整与完善产品的重要基础。在此基础上,文化机构和科技企业能够合作开发更加满足用户期望的新产品、新服务。对用户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进一步使文化传播策略个性化、精确化。文化传播者可透过对使用者喜好与习惯的深入了解,设计出更有魅力的内容与交流方式以增进使用者体验与满意度。如根据用户互动数据可推荐有关文化活动或者内容,乃至自定义个人化文化学习计划等。
五、结束语
通过深入分析可以看到,数字化传播不仅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将更加紧密,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在未来,数字化传播与跨界融合的发展将依托于科技的创新、平台的合作力量以及用户的深度参与。只有不断适应新的传播趋势和用户需求,传统文化才能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活力,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星宇.传统文化在数字化传播中的信息可视化设计分析[J].艺术品鉴,2023(30):149-152.
[2]李凤亮,周梦琛.数字文化产业视野下的传统文化创新[J].文艺理论研究,2022,42(06):12-19.
[3]周凯婷.传统品牌数字化传播策略研究[J].中国报业,2020(23):100-101.
[4]朱兵霞.敦煌文化数字化传播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20.
[5]董甜甜.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9.
作者简介:
赵婧(1987.5-),女,汉族,山西太原人,硕士,中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长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