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尊严底线,为孩子锻造一颗勇敢的心
2024-07-03张春妹
张春妹
近年来,中小学校园霸凌现象屡次跳入大众视野,并呈现出向低龄化蔓延的趋势,一件件校园事故已经演变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家长、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根据多起案例,我们不难发现,被霸凌者大多性格软弱、内向,而霸凌者则往往因为自信心不足、自我认同感不强等问题,试图通过霸凌行为来获取优越感和自我肯定。两种角色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儿童青少年自尊水平较低的内在共性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若想进一步预防并纾解校园霸凌问题,教育者应强化开展尊严底线教育,帮助儿童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维护尊严就是维护底线
自尊到底是什么?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当儿童开始形成自我意识,构建自我认知和自我概念时,他们便会根据外界的标准和反馈来评估自己的价值,由此形成的情感体验即为自尊。它源自个体对自身价值的根本感受,关乎一个人认为自己是否有价值、有能力,受不受欢迎、值不值得爱,是人面对生活挑战时不可或缺的心理支撑,对儿童青少年的认知、动机、情感和行为尤其具有重要影响。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高水平的自尊能够促进个体以积极的心态看待自己,表现为拥有明确的自我目标感、较高的自我价值感,完成任务时表现出较强的胜任感等。此外,具有高自尊水平的个体能够理性地看待自己的不足,不会因外界一时的消极反馈而过度否定自我,这种良好的心理弹性使他们在面对困难时能够更好地保持心理健康,维持稳定的情绪状态。相反,低自尊的个体往往对自己持消极态度,放大自己的缺点,面对外界的负面反馈时容易陷入焦虑或其他消极情绪,甚至可能因此过度否定自己,对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产生怀疑,产生放弃生命的念头。
对于自我认知水平尚未稳定的儿童来说,自尊的敏感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强。大约从7岁开始,他们更加关注周围重要他人(如家长、教师、同伴等)对自己的评价以及与他人的关系,而在青少年时期,他们的自尊水平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下降,直到18岁以后的成年早期,随着个体内在自我认同逐步确立,他们的自尊水平才开始逐渐回升。
每个人都有维护尊严的基本心理需求,特别是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维护健康且积极的自尊水平是他们建立自我认同、明确人生目标、激发成长动力的重要基础。在儿童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教育者需要为他们明确尊严底线的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学会尊重、理解他人,坚守自己做人做事的尊严底线,即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他人的想法及行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二是坚守与他人关系的尊严底线,确保自己的尊严不受侵犯,包括不允许他人过度贬低自己的价值或人格,不容忍任何形式的身体伤害或情感虐待,以及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和不公平对待。当尊严底线被突破时,儿童青少年的自尊水平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导致他们陷入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并由此引发一系列行为问题,进一步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学习表现。
优化教养方式,提高儿童青少年自尊水平
相关研究表明,教育者的教养方式对儿童青少年自尊水平的发展具有显著影响,如民主型教养方式能够促进孩子自尊的健康发展,专制型教养方式则对孩子自尊的发展具有抑制作用。在进行尊严底线教育时,家长及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尤其需要注重以下三点。
刚柔并济,以身作则
教育者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尊严教育方面,教育者恰当的言行能够有效维护孩子的自尊,也能为他们如何更好地尊重并维护他人的自尊树立榜样。当孩子犯错或未能达到教育者的要求时,家长与教师应采取刚柔并济的管教策略,促进他们在自我反思中成长,从而提高他们的自尊水平。
具体而言,一方面,适度采用刚性的教育方式,如明确指出孩子的错误行为,引导他们深入认识错误的原因及可能带来的后果,并给予适当的惩戒,让他们更加慎重、负责地对待自己的言行。另一方面,避免使用过于严厉或伤害性的语言,以理解和宽容的心态接纳孩子的错误,给予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这种柔性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孩子感到被尊重和被接纳,从而更加积极地面对自己的不足。在现代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部分家长及教师未能很好地践行这一原则,甚至在不自觉中伤害了孩子的自尊。例如,一些家长控制不住个人情绪,在家中随意发脾气、辱骂孩子,一些教师在班级等公共场合对学生采取过于严厉的批评方式,这些行为不仅无法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具体的错误,反而会让他们感到被全盘否定,极大地伤害了他们自尊水平的发展。而且,这种伤害往往是深刻而持久的,有时甚至可能引发一些极端行为。
为孩子营造充满支持与温暖的养育环境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容易陷入自卑及自我否定的困境。然而,部分教育者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未能深入了解他们面临的真实处境,及时洞察他们的心理状态,甚至将孩子遭受霸凌的原因错误地归咎于孩子自身,使得他们感到更加无助,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霸凌对他们造成的负面影响。对此,笔者呼吁家长和教师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支持与温暖的环境,包括但不限于鼓励孩子在面临难以独自解决的冲突时,及时向家长、教师或其他信任的人寻求帮助,以获得更有力的指导和支持;积极倾听并回应他们的感受和需求,让孩子知道他们的感受得到了重视;当孩子在学校遭受欺负时,家长和教师要以恰当的支持回应他们的“呼救”,成为他们坚强的后盾。
关注特殊群体,给予针对性支持
在开展尊严底线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应关注学生群体的不同需求,并结合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支持。例如,流动儿童往往面临更多的适应性挑战,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低于居住地的城市儿童,存在着孤独感、自卑感、学习挫折感等心理问题,自我发展和自尊水平都偏低。这需要教师提供更高水平的关注和支持。又如,有研究显示,男孩的自尊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女孩,这提示教育者应更加关注女孩的情感需求,帮助她们进一步识别那些逾越尊严底线的行为,如欺凌、侮辱、威胁等伤害,并勇敢地表达拒绝,寻求帮助。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者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的理想教育,旨在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崇高精神、对社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才,强调个体对于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意识,代表了我国追求卓越、不断超越自我的文化取向。要想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每一位教育者从自己做起,积极适应不断变迁的社会环境,以优质的底线教育进一步推动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笔者期待,教育者能够通过适恰的尊严底线教育,为每一个孩子锻造一颗勇敢的心,使其在现实生活中清晰地认识并坚守自己的尊严底线,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成长道路上的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