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科建设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
2024-07-03王甍宇张鹏
王甍宇 张鹏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的深入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文章通过阐述新商科建设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双向驱动关系,基于新商科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分析指出高校需从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协同育人体系、发展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课程体系、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国际化商科人才培养平台三方面着手,为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新商科建设;内在逻辑;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4-4;G642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并提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1]。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提出,既是对传统生产力的概念拓展与革新,也为全面理解、应对数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与思路。而新商科建设正是高等教育为全面适应数字经济下企业转型的新变化做出的战略性调整。如何将新商科建设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更好地耦合,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更强的助力,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 文献综述
目前,已有许多学者从宏观层面对教育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研究,大部分学者聚焦于不同教育类型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在职业教育领域,韩飞等[2]提出,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和重要变量在于改革职业教育,弘扬工匠精神,培育新质职教人才;潘海生等[3]则从产教融合、“数字人才”培育、职校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三方面阐述职业教育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角色使命。在高等教育领域,李奕[4]以首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启示为典型,提出深化对首都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六大主要措施;张军[5]重点分析了高等教育与新质生产力间的互动关系,指出高校应扎实做好教育改革、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贡献新时代高等教育力量。
部分研究重点分析了人才培养对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祝智庭等[6]创造性提出“新质人才”这一概念,在详细阐明新质人才内涵与特质的基础上,总结得出新质人才培养的范式与未来推广思路。张善超等[7]重点剖析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与现实困境,并从涵养文化环境、完善制度供给、夯实课程建设等角度分析拔尖创新人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可行措施。刘凯鹏[8]则基于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机制研究,突出强调人才要素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性、基础性作用,并对人才工作服务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了明确要求。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则聚焦于产教融合与新质生产力的相互作用。申妍瑞等[9]基于对我国产教融合发展的历史阶段与实践样态的归纳,分析产教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最终总结得出新质生产力与产教融合双向赋能的实践路径。李玉倩[10]则基于创新资源理论,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三大角度综合考量产教融合共同体形态契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总体思路与整体路线规划。
综上所述,教育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双向逻辑关系已经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并为推进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然而,现有研究多从宏观层面探讨教育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较少从中观层面关注不同学科差异。在实践中,新质生产力最终需要依托于市场主体,而新商科建设则能为市场主体提供适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经营管理人才。基于此,本文将深入分析新商科建设与新质生产力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与互动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得出新质生产力指引下未来新商科建设的实现路径。
2 新商科建设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2.1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
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于传统生产力而言的,是一种生产力颠覆式的、革命性的突破与创新[11]。从概念构成上来看,“新”是起点,代表着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变革与超越,实现从0到1的创新;而“质”是关键,代表着在更高效能、高品质的生产中释放动力,实现从“制”造向“质”造与“智”造的转变。
根据蒲清平等[12]对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解读,新质生产力的构成包含高素质劳动者、新介质劳动资料、新料质劳动对象三大要素。其中,高素质劳动者是指具备科学创新思维,具有持续提升深度理解运用数据与新兴技术能力的劳动者;新介质劳动资料是以数字驱动、绿色环保、智能高效为典型特征,劳动者在生产中所使用的新工具、新设备和技术;而新料质劳动对象则标志着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迈向更宽领域、更广空间,在科技赋能下呈现出“类目增加,虚实共存”[12]的新趋势。
综上所述,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为母体,具备高素质劳动者、新介质劳动资料、新料质劳动对象的一种先进的、高效的生产力。高素质劳动者通过不断学习创新,积极运用新介质劳动工具开拓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由此推动新质生产力的跃进。
2.2 新质生产力发展指引新商科建设
新质生产力对高知识、高素质、高能力劳动者的需要指引新商科建设以培养高复合综合型人才为目标,紧密结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当前,数智化时代下新质生产力的不断跃进对新商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传统人才培养方案亟待更新,以解决人才培养的专业定位不明、类型定位不明、与社会需求脱节、精准性不足等问题[13]。针对上述问题,新商科提出以培养高复合综合型人才为目标,要求新型劳动者不仅需要具备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基础知识素养,也应具备前瞻的创新思维和灵活的学习迁移能力,熟练运用商业新工具、新技术、新设备辅助商业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商业数据的处理和挖掘,积极向“知识+技能+应用+创新”四位一体的综合型人才转型。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助推新介质劳动资料的数字化、智能化,指引新商科建设以“专业+技术”能力为重点培养方向,培养跨专业、跨技能,敢于破旧立新,具备交叉融合科学科知识体系的高水平人才。新商业背景下,传统的劳动资料正在被数字化、智能化的新介质所替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广泛应用,数字资源成为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产,驱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在这一背景下,新商科建设需要以“专业+技术”能力为重点培养方向,将商科课程内容与时代前沿的数字商业知识紧密融合,培养学生专业化、复合化的知识能力结构,帮助学生熟练运用数字化工具深度理解、挖掘、运用数据。引导商科学生涵养敢于打破传统学科边界、重构知识体系的勇气,敏锐捕捉市场环境变化,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新质生产力的不断跃进开辟出更多面向新兴空间和未来领域的新材质劳动对象,指引新商科构建出一个产学研深度交叉融合,具有国际视野、内外接轨的多元化、差异化学科体系。近年来,数字经济、生物技术、绿色能源等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元宇宙、量子信息、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初见雏形,商业贸易活动的无边界化愈加明显。这要求新商科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要及时对接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的需求。一是重塑课程模块,将互联网、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与专业课程相融合,构建“专业+个性”的新课程结构。二是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打造多方参与、协同育人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方式。
2.3 新商科建设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新商科建设为新质生产力提供高素质人才储备。作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新商科积极适应数智化时代新经济发生的战略性调整,力图打破工业时代下传统商科批量化、公式化生产应用型人才的旧有模式,推动新商科以人为本,实现教育的智能化、个性化、差异化转型。在学科知识上,新商科倡导打破学科壁垒,将经济学、管理学等传统商学与大数据治理、数字建模等新兴学科交叉整合,构建跨学科的复合型知识体系;在道德修养上,新商科秉持教育“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将道德教育和价值观培养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引导学生理性辨析商业行为的道德底线和社会责任,培养具有道德情操、人文精神的时代新人。
新商科建设促进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内在动力。面对风云变化的市场环境,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培养以数智化为核心的新商科人才,愈发成为新时代商业社会和企业所需的关键。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精神号召,新商科教育一方面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参与式学习展开企业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锻炼;另一方面,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建立多方协作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引导商科教师以学术融入的方式参与科技创新的产业链条之中,引导商科学生在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提升综合能力水平,实现科技创新、人才培育、教育发展的有机统一。
新商科建设协调产业结构需求,促进产业更新。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传统产业链在交叉融合中不断衍生和拓展,新商科来源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需求,最终也要回归于市场,并通过高等院校发挥引领作用,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譬如,杭州师范大学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建立产教融合数字创新实验班,在打造出“智能商业导论”等42门全新课程的同时,重构四大模块化课程,积极构建运营三层次进阶式创业训练与实战平台[14],全面协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培养面向商务大数据的互联网人才。
3 新商科建设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面临的挑战
3.1 育人理念和课程体系亟待更新
长期以来,传统商科侧重于知识的储备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对于全面人才培养的需求往往被忽视,逐渐激化了育人与育才之间的矛盾状态[15]。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大爆发,“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成为新时代数字化转型的典型特征,企业开始逐步转向关注人才的内在治理和全面发展,新商科育人和育才两者间的矛盾状态也逐渐瓦解,亟待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式,通过打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型课程体系,提升商科学生灵活运用“机智”赋能“人智”的能力,以满足数智化时代对高阶复合型人才的新需求。
3.2 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尚未成熟
自20世纪80年代起,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教育模式逐渐在我国形成、推广、应用,并逐步成为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途径[16]。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在新商科教学的实际操作中,尚未真正突破传统商科以高校为主导、封闭式课堂为主阵地的旧有模式羁绊,无法有效解决企业存在的痛点问题从而支撑产业链发展的现实需要。由于利益分配不均、信息不对称、发展目标不一致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各方主体协同育人的动力明显不足,合作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影响了这一模式的成熟发展,成为新商科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挑战。
3.3 国际化程度和对外开放水平有待提升
秉承教育对外开放、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战略决策部署[17],新商科教育作为培养未来商业领袖的重要途径,始终走在教育国际化的前沿。近年来,部分高校积极推动商科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引入国际优质师资力量,商科学生出国留学或参与国际交流项目的意愿也在不断提升。但从整体上看,一方面,新商科教育在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方面还有待加强,缺乏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深入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化师资队伍和人才的引进需要耗费大量资源和成本,对于大部分高校而言,搭建系统化的国际商科人才培养平台缺乏有力支撑。由此可见,新商科国际化程度和对外开放水平仍然有待提升。
4 新商科建设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现路径
4.1 发展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课程体系
要强化科技创新,离不开高等院校对新商科教育模式的创新,从而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更为强大的智力支撑。一是构建混合教学模式,发展“线上+线下”双线教学,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为学生个性化定制学习路径,根据学生的兴趣偏好推荐学习资源;二是强化跨学科交叉融合教育,突破管理学、经济学等商科课程和计算机、编程语言等工科的学科思维差异,通过项目式学习、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教学方法的创新建立两者间的深层关联;三是引入更多实践教学,改善目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交叉学科与传统商科的简单附着关系,通过跨学科实验室的设置、面向市场的实践项目开发帮助形成更加系统的跨学科课程体系。
4.2 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协同育人体系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机制在于能够通过多种要素的协同与集聚,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融合发展[18]。目前在大部分高校的商科建设实践中,实现“四链”融合的产学研协作体系始终停留在单一项目的表层合作、单一平台的浅层交流之中,尚未与各方建立长期、稳定、深入、紧密的合作关系。要真正实现多种要素的协同与集聚,需要各大高校敢于打破传统产学研体系单一、不定向的合作模式,而转向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等多方平台的多向互动合作,积极构建“专业+创新创业+产业”[19]的协同育人新模式。
4.3 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国际化商科人才培养平台
新质生产力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生产力,其发展离不开全球范围内资源、技术和人才的交流共享。近年来,商科国际化一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虽然从宏观战略上兼具“引进来”和“走出去”,但整体上仍然过分依赖于国际教育资源的复制性引入,缺乏本土化和国际化的有机结合,存在合作模式简单、平台稳定性差等明显缺陷。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新商科加大教育对外开放,积极构建面向世界的国际化商科人才培养平台,充分利用平台提供的资源优势及时捕捉国际商科教育的前沿趋势,与国际名校研讨数字经济下新商科实践教学中的共同关注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教育的发展方向与高校自身办学特色,开设更多与前沿新兴技术接轨的优质国际课程,达成可持续性的学术交流和实践项目合作,共同培育具有跨学科知识素养、跨文化交流能力、跨国界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5 结语
新质生产力代表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变革的最新趋势,指引着新商科建设在新时代的转型升级;而新商科建设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多方协同育人的产学研一体化、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型课程体系、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平台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两者间的互动发展,必将为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不竭的动力支持,并为全面推进数字化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佚名.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 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 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23-09-09(01).
[2]韩飞,郭广帅.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实践堵点与创新路径[J].职教论坛,2024(3):5-14.
[3]潘海生,杨影.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职业教育的角色使命与责任担当[J/OL].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8[2024-04-14].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3117.g4.20240410.1505.002.html.
[4]李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教育贡献:来自首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10):11-14.
[5]张军.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贡献新时代高等教育力量[J].红旗文稿,2024(5):4-8.
[6]祝智庭,戴岭,赵晓伟,等.新质人才培养:数智时代教育的新使命[J].电化教育研究,2024(1):52-60.
[7]张善超,熊乐天.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融入中小学课程建设探赜[J].中国远程教育,2024(4):3-14.
[8]刘凯鹏.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J].新湘论,2024(6):18-19.
[9]申妍瑞,胡纵宇.新质生产力与产教深度融合双向赋能: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J/OL].中国高校科技,1-10[2024-04-14].https://doi.org/10.16209/j.cnki.cust.20240307.001.
[10]李玉倩.新质生产力视角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逻辑与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23(12):122-129.
[11]姜朝晖,金紫薇.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重庆高教研究,2024(1):108-117.
[12]蒲清平,向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内在逻辑和实现途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77-85.
[13]霍宝锋,张逸婷,姚佩佩.基于扎根理论的新商科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23(4):4-10.
[14]项杨雪,陈劲.联结、互动和网络效应:面向数字经济时代的产教融合模式研究:以阿里巴巴商学院ITPD项目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6):73-80.
[15]王竹立,吴彦茹,王云.数智时代的育人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24(2):13-19.
[16]林健,耿乐乐.美英两国多方协同育人中的政府作为及典型模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4):52-65.
[17]佚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2年)》[EB/OL].(2010-07-29)[2020-10-06].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18]王宇.以新促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有效培育[J].人民论坛,2024(2):32-35.
[19]朱玮玮.基于“产教、专创”双融合的新商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22(32):7-9.
(编辑 李春燕)
Research on the internal logic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of new business education construction boos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WANG Mengyu, ZHANG Peng
(College of Business,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127,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a new round of technological industry revoluti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has become a key factor in promoting economic and social progress. The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bidirectional driv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business edu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forces. Based on the inherent logic of new business educatio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forces, it analyzes that universities need to start from three aspects: building a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system integrating industry, academia, and research, developing a composite curriculum system that integrates multiple disciplines, and building a high-level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alent training platform that is open to the outside world, in order to provide strong talent support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forces.
Key words: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forces; construction of new business education; internal logic; implementation path
作者简介:王甍宇(2003— ),女,本科生;研究方向:市场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