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素养提升价值

2024-07-01韩玉翠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4年6期

韩玉翠

摘 要 《邹忌讽齐王纳谏》解读应着眼于三个关键方面。首先,侧重引导学生辨析文中多义词汇,通过对人物对话的朗读脚本设计,促进文言知识的深度积累。其次,指导学生有序梳理课文核心内容,以提高对文章主旨和重要思想的理解能力。最后,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邹忌的劝谏艺术,使其更好地理解作者对忠言的推崇。解读这些重点,旨在培养学生的文言解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关键词 朗读脚本设计 课文核心内容 劝谏艺术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古代文言文教学的关键篇目,包含多方面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需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向:首先,引导学生挖掘文中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词语,设计朗读脚本,通过对这些词汇的解析和人物对话的朗读脚本设计,帮助学生更深刻理解文言知识的多义性和丰富性。其次,指导学生系统整理课文核心内容,全面理解故事情节与人物性格,深刻把握文章脉络,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的内涵与主旨。最后,重点引导学生研究邹忌的劝谏艺术,深入分析他在劝谏齐王时所采用的手法与智慧。

通过这些研究重点,旨在使学生在教学中积累充足的文言知识,深入了解文本内容,挖掘其中的深意与智慧,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一、积累文言知识

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积累文言知识,教师可以采用一种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即引导学生挖掘文中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词语。通过以下示例,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

以“孰”为例:

1.吾与徐公孰美(谁);

2.孰视之(同“熟”,仔细)。

同样的情况在文中有很多,如:

1.美:吾妻之美我者(认为……美);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美丽)。

2.朝: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皆朝于齐(朝见)。

3.于:欲有求于我也(对);皆以美于徐公(比);谤讥于市朝(在);皆朝于齐(到)。

4.之:朝廷之臣(的):孰视之(代指徐公)。

5.闻: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燕、赵、韩、魏闻之(听说)。

这一教学方法对文言知识的积累具有明显的引导作用。通过引导学生发现文中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词语,能够深化他们对文言词汇多义性的认识,有助于扩展学生的词汇量和提升理解能力。通过具体示例,学生更清晰领悟一个词汇在不同语境下表达的不同含义,从而更好地巩固对文言词汇的记忆和理解。

示例的丰富性有助于学生全面积累不同词语的多义用法,使其在实际语境中灵活运用多义词汇,从而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进一步引导学生,帮助他们理解这些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变化和使用方式,而不仅限于简单列举多义词汇。通过对比分析,学生能够理解为何在不同情境下一个词汇会呈现不同的意义,从而深刻认识文言文中词语含义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在课文中,对话的描写既简而精,却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身份和心理状况。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教师可提出挑选一个角色,并仿照示例完成相应的朗读脚本设计,同时附上设计说明。

【示例】

选择的人物:妻。

朗读脚本设计: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设计说明:重读“美甚”二字,停顿在“何能”前,通过重读和停顿的处理,表达了妻子对邹忌的高度赞美和肯定,彰显了她由衷的偏爱。对于“妾”和“客”两个角色也可以采取类似的处理手法。

此处引导学生通过简练的对话语言体悟人物形象,有助于深化学生对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的理解。学生在选择并完成脚本设计的过程中,能更好地投入到人物情感之中,提高对于人物心理状态的感知。

在示例中,朗读脚本设计巧妙运用了重读和停顿等朗读技巧,准确地传达了人物的语气和情感。同样地,对于“妾”和“客”这两个人物的朗读脚本设计,也可借助巧妙的处理方式表现了他们各自独特的语气和情感。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文言文中情感表达的敏感性,提高其语感和对人物性格的把握能力。

在实际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有机会采用更多的互动和交流方式,例如设计配对练习,让学生相互朗读对话,以促使他们更好地体验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和语气变化。同时,可以在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对话,解释其中情感和语气变化的原因,以深化他们对文言文对话的理解。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语感,还在教学中引入更多互动元素,增强了学习氛围。朗读对话、配对练习等形式的互动可以使学生更活跃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在互动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还能及时引导学生对对话进行深入分析,解释其中的情感和语气变化。这样的引导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言文中情感表达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细节的敏感性和分析能力。

总体而言,这种教学方法除了强调对话描写和人物情感表达,更注重通过互动和交流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在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地运用这些互动方式,使文言文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梳理课文核心内容

古代文学中,数字“三”作为表达“较多”概念的手段得到了广泛运用。清代汪中指出:“凡一二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三,以见其多。” 这一思想不仅在文学理论中有所体现,同时在文言文故事中也以丰富而生动的方式展现。本文所述故事情节可以简要概括为:三次提问、三种比喻、三次奖赏和三个变化。教学设计可聚焦于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相关内容,读懂课文,并根据这些内容完成对整体情节的复述。

邹忌的三次提问展现了不同人物的态度和情感。妻与妾的回答分别表达“私我也”“畏我也”的情感,而客人的回答则巧妙地展示了“求我也”的情感。这一设计在揭示人物关系的同时,为情节发展奠定了基础。学生通过对这些对话的深入剖析,可以加深对文本中人物心理和情感交流的理解。

通过“宫妇私王”“朝廷之臣畏王”和“四境之内求王”三种比喻,故事突显了“王之蔽甚矣”,生动地呈现了王者的威势。这样的比喻手法丰富了故事的表达方式,增添了艺术色彩。学生在阅读中可以通过深入分析比喻的细节,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意象建构。

故事中的“面刺对应上赏”“上谏对应中赏”“谤讥对应下赏”巧妙地设计了不同行为对应的奖赏,形成了一种巧妙的对应关系。这样的赏赐机制丰富了故事情节,使故事更具张力。学生通过对奖赏机制的深入思考,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物行为与其后果之间的关系。

通过“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无言,无可进者”三个阶段的变化,展示了故事的发展过程。这样的结构设计为整体情节的推进增加了层次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发展脉络。学生通过对这些变化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提升他们对文学作品结构的敏感度。

这一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整理,引导他们通过发现相关内容、读懂课文,并据此复述故事,进而更深入地理解文本。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在学生完成课文内容梳理后,引导他们进行深入讨论,挖掘人物的心理变化、行为动机,以及文本所反映的思想和价值观。通过这样的深层思考,学生能够更全面理解故事的内涵和启示,提升综合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教学更加深入和全面。学生通过讨论可以获得对故事情节的深层次理解,从而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分析的能力。

三、探究劝谏艺术

在《韩非子·说难》一文中,国君被喻为龙,而游说之难被生动地描绘:“其(龙)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这一比喻巧妙地阐释了劝谏之艰难,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为何人主拥有“逆鳞”,劝谏者难以触及敏感问题。然而,邹忌却“从闺房小语破之”,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邹忌的劝谏之妙。

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语句中探究邹忌劝谏的方式,这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中的表达手法和思想意图。通过分析邹忌“从闺房小语破之”的劝谏方式,学生可以领悟到他机智灵活的劝谏艺术,以及他如何巧妙地避开“逆鳞”,在不得罪国君的前提下传达自己的意见。这种引导有助于学生了解古代劝谏的重要性和难度,培养他们对文本中隐含的思想和哲理的敏感度和洞察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结合更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劝谏的背景和意义。另外,教师可介绍《战国策·魏策》中庞葱与魏王的对话,使学生深入了解劝谏在古代政治中的重要性。这样的引导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文言文中劝谏主题和思想内涵,使教学更具深度和广度。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讨论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邹忌劝谏的情境。通过这种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领悟其中的智慧和技巧,同时从中汲取启示,提升他们自己的表达和沟通能力。通过学习邹忌的劝谏之妙,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这一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学生理解古代文言文中的劝谏主题和思想内涵,同时,结合历史、文化知识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劝谏的重要性,提升综合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和深刻的学习体验。

教师引入《战国策·魏策》中的《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与《邹忌讽齐王纳谏》进行对比,能帮助学生深入思考邹忌劝谏成功的原因。《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通过庞葱与魏王的对话,揭示了人心善变、流言蜚语的危害以及皇室内部的尔虞我诈。庞葱运用虎的寓言,劝告魏王不要轻信谣言和传闻,要慎重对待议论太子的事情。然而,魏王尽管声称了解情况,最终却因谗言而取消太子的质押任务,显露了他在政治上的软弱和易受影响。在短短几百字的篇幅内,故事巧妙展现了人性和权谋的复杂性,反映了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残酷和不可预测性。学生通过这个故事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战国时期政治风貌和权谋斗争的复杂性。

两相比较,庞葱之所以失败,是因为魏王听信谗言;而邹忌之所以成功,则因为齐威王开明、睿智,能够接受臣子的谏言。劝谏的成败在于劝谏者是否揣摩被劝谏者的心理,是否以适当的方式巧言进谏,以及被劝谏者是否愿意纳谏。

通过对比故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劝谏成功与失败之间的差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样的教法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和对古代文言知识的积累。

[作者通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