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周总理,你在哪里》解读
2024-07-01唐传娟
唐传娟
摘 要 《周总理,你在哪里》除了要带给学生以感动之外,更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如何让学生在阅读该诗歌的时候有发自内心的感动。在具身认知的视角下对诗歌进行解读,成为面向当下初中生的应然思路。追求该诗歌解读中的具身认知,需要关注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学生的具身认知从哪里来,二是学生的具身认知应当有着怎样的表现,通过形象的事例来支撑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可以让诗歌这一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语言变得生动形象,学生可以在诗歌的解读过程中获得具身认知,将诗歌的语言植根于形象的事例基础之上,从而为诗歌解读铺设一条科学途径。
关键词 具身认识 《周总理,你在哪里》 诗歌解读
学生的阅读共鸣本质上是心理上对文本的认同,是走入文本后自身的精神与作者想表达的感情发生共振。从学术的角度来看,这被称之为具身认知。相应地,在具身认知的视角之下对诗歌进行解读,也就成为面向当下初中生的应然思路。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文本解读的思路从传统向当下切换,需要引导学生在具身认知中构建出诗歌中人物的形象。
一、从传统解读走向具身认知
宏观层面的《周总理,你在哪里》解读,首先在于让学生认识周总理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革命文化,因而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革命文化的先进性、当代性和具身性,从而让学生深入把握革命文化文本的审美特质。对于教师来说,则应以审美活动为核心设计语文教学,让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实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进而“涵养高雅情趣,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让学生产生深刻的文化认同,最终将先进文化植入心田。这就是从传统解读向具身认知转变后关于本诗歌解读的宏观思路。
追求本诗歌解读中的具身认知,需要关注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学生的具身认知从哪里来,二是学生的具身认知应当有着怎样的表现。
对于第一个核心问题,笔者以为应遵循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以让学生在理解诗歌中相关语句的时候能够有形象的事例来作为支撑。诗歌本身就是用最精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涵的文体,初中生如果直接去加工这些语言,那就很难基于形象思维来支撑抽象思维,那个时候任何关于诗歌的赞美之辞,对于学生来说都是空洞的。所以,如果教师能够本着为学生提供丰富素材的思路去奠定诗歌解读的基础,如让学生看看周总理参加泼水节的视频,看看周总理带病作政府工作报告的画面,看看总理站着打盹的油画……那学生所感知到的总理形象就会大不相同。
对于第二个核心问题,关键应当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认知表达出来。这一表达过程自然是需要结合诗歌语言理解的,无论是对周总理的感动还是尊敬、爱戴还是崇敬,最终都需要学生结合认知与情感两个层面的理解而进行一定的表达。表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对诗歌本身的语句进行研读,看看作者是如何书写对总理的崇敬之情的,这样的解读可以促进学生对诗歌语句的理解,可以将诗歌语句进一步内化为自己情感和认知的表达工具。这在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更具具身认知特征。
二、具身认知中构建“总理”形象
《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歌写于周总理逝世一周年之际。那是一个复杂的年代,又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年代。人们对周总理的怀念之情很难找到出口,却又期待这样的情感出口能够出现。在这样的情形下,著名女作家柯岩在1977年的1月7日,于《北京日报》上首家刊发了这首抒情诗。该诗一经发表,立刻引起北京读者的轰动。第二天(即1月8日),《人民日报》又全文发表了这首诗,将该诗推向了全国。全国读者都被该诗作中深情饱满的诗句、催人泪下的情感、荡气回肠的韵律所感动。显然,无论是革命精神的传递,还是对周总理的认知,又或者是对周总理的感动,都需要在具身认知中获得建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解读着力点还是比较丰富的,这里选择诗中相关内容来进行阐述。
诗歌中写到山谷、大地、森林、大海和天安门等,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五者并非随意选择,而是结合我国的地理特征,用这五者对全国进行了概括,这也就是说周总理在生前实际上踏遍了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在诗歌解读中可以先结合学生的阅读以及这样的分析,来帮助学生建构这一认识。其后,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形象的事物,如上面提到的视频或图片等。
这样的解读还是非常必要且有效的,当学生看到周总理参加泼水节的黑白视频时,他们会主动地到人群中寻找周总理在哪里——学生寻找的过程其实恰恰说明周总理并没有异于百姓的穿着,也就是没有高高在上的派头;当学生发现了总理之后,还会不由自主地一阵欢呼,他们瞬间感觉到周总理是如此的平易近人;当学生看到周总理带病坚持作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学生又会感觉到一阵心疼,他们发现原来一个大国的总理竟然为了党和国家的事业而如此付出,这个时候学生也就读懂了什么叫鞠躬尽瘁;当学生看到创作的周总理打盹的那幅油画的时候,很多学生都眼含热泪,他们眼中看到的既是一位大国总理,同时“似乎又能够看到自己的父母”(学生语),这就是情感的共鸣。
有了这样的情感共鸣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到诗歌中来,并向学生提出问题:这样的一位深受国人爱戴的、为国鞠躬尽瘁的总理在离去之后,大家想象一下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会有怎样的表现。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时候,人们都知道周总理已经离开了,但还是要忍不住呼唤——周总理,你在哪里?于是柯岩也就用她的笔给出了山谷、大地、森林、大海和天安门的回答,这个时候学生读到那些回答的话语,就会感觉非常亲切,又会感觉非常感动。学生的情感在这样的共鸣中增进,文本解读的意旨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具身认知奠定语文教育基础
有人说,好的教育是美的教育,那是一个发现美、理解美、享受美的过程。真正的教育从来就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不是为了谋求职业而存在的,而是寻求人之为人的价值,是有限的人在有限的时间中求问无限价值的渠道。这样的描述对于解读《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歌来说尤为适用,而作为语文教师又需要思考:如何让学生拥有一个发现美、理解美、享受美的过程?
这一问题的最佳答案之一就是具身认知。通过形象的事例来支撑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可以让诗歌这一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语言变得生动形象,学生可以在诗歌的解读过程中获得具身认知,将诗歌的语言植根于形象的事例基础之上,从而为诗歌解读铺设一条科学途径。
初中阶段学生在理解事物的时候需要形象思维作为支撑,教师要判断课文与学生认知基础之间的距离,然后通过有针对性的设计,让学生对文本形成更丰富的认知,这样就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深度理解。
像《周总理,你在哪里》这样的诗歌,具体实施教学的时候就要关注学生的具身认知。当然,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具身认知的形成往往来自形象事物与内心所思,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原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所描述的“以身体之,以心悟之”相一致。遵循这一原则,通常可使面向具身认知的努力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
[作者通联:山东淄博市沂源县历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