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体系新机制探究
2024-07-01王皓然
王皓然
[摘 要]随着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教育需求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逐渐受到教育者和学者的重视。课题组深入探讨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并将其践行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文章详细阐述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强调个体的主体性、利益追求、全面发展和差异性,讨论了以该理念为核心创新教育途径与方法的基本原则,如平等原则、理解原则、服务原则等,并进一步探讨了现代科技在创新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4)09-0096-05
随着全球化和技术的不断演进,21世纪的大学生处于一个日益复杂和多变的世界。为了使学生适应这种持续变化,并为他们提供更有意义的教育体验,教师必须重新审视教育方法和理念。“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个体性、情感需求和社会参与,要求教育者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如何具体实践这一理念,使其真正地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和探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种新的、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策略和方法,促进大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全面成长。
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
(一)强调充分发挥个体的主体性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把学生视为学习过程中的中心角色,而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在这种理念下,学生的主体性被充分强调。主体性意味着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主导地位,他们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而且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创造者。教育的真正价值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主体性,才更容易成为学习的主人,才更容易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态度和热情,而这正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所追求的[1]。
(二)关注并引导个体的利益追求
关注并引导个体的利益追求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一个核心要素。这一要素强调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拥有自己的兴趣、目标和价值观。因此,教育不应该是一种单一的模板,而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来量身定制。关注个体的利益追求意味着教育者需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声音,并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只有将学习与自己的兴趣、目标相联系时,学生才能更容易投入学习并取得好成绩,也才能激发学习动力,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目标和兴趣,同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资源,以帮助学生实现这些目标。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长期和短期目标,并制订完善的计划,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决策和目标设定能力。
(三)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第三个重要内涵是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这意味着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个性特质。全面发展的理念强调学生在多个领域的成长,包括智力、情感、社交、体育和道德等方面。在教育中,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首先意味着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学校应鼓励学生参与不同类型的活动,涉及学术、艺术、体育、社会服务等方面。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他们的自信,也有助于发掘学生的潜力,引导他们走向未来的职业方向。全面发展意味着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和社交技能[2]。学生需要学会管理情感,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解决矛盾与冲突。这些技能对于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至关重要。教育者应该提供机会,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关键的社会和情感技能。
(四)重视个体的差异性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强调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并尊重他们的差异,是创建一个真正包容和富有成效的教育环境的关键。重视个体的差异性,首先意味着教育者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速度、兴趣和能力。教育者只有尊重学生的差异,才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他们最适应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3]。
与此同时,尊重学生的文化、背景、价值观也是重视差异性的一个关键部分。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学生来自不同的文化区域、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他们的观念和视角都为教育带来了宝贵的经验。只有学会尊重和欣赏这些差异,教育者才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学习环境,才可以培养他们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方法的基本原则
(一)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是一个关键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强调每个学生平等地获得教育机会和资源,不论其背景、特点或差异性如何。平等原则意味着教育系统应该努力消除任何形式的歧视和不平等对待,每个学生都享有平等的入学机会、平等的学习资源和平等的待遇。教育者应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政治教育课程学习和活动[4],应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多元化的学习机会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营造开放和包容的教育环境。
(二)理解原则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解原则是至关重要的。这一原则强调教育者要真正理解学生的需求、情感和观点,以确保教育过程的有效性和相关性。理解原则首先要求教育者耐心地倾听,与其简单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不如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教育者在教学中应持续地与学生互动,关注他们的反馈,确保学习内容与他们的实际需求和经验相一致[5]。
(三)服务原则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服务原则占据了核心地位。这一原则的核心思想是,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更是为学生服务,帮助他们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服务原则强调教育应该满足学生的真正需求。这需要教育者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确保他们不仅在学术上获得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在情感、社交和道德方面也得到全面的提升。教育不应只是为了达到某种标准或满足外部的要求,而应真正地服务学生,帮助他们成为最佳的自己。
(四)情境原则
情境原则强调教育的有效性,即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实际情境相结合。这一原则的核心思想是教育应该具有现实意义。情境原则要求教育者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教育不应该被视为与现实生活分离的抽象知识的传授,而应该与学生的日常经验和问题相联系。通过将教育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学生可以更容易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三、“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方法创新的基本要求
(一)情感与说理教育的有效结合
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与说理教育的有效结合是一项关键要求。这一要求强调教育方法应该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和理性,使学生在情感上与所学的主题产生共鸣,并能够用理性的方式表达和分析自己的观点。因此,教育者不能只传授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政治和社会议题通常充满情感因素,学生可能会对它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这时,教育者就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将这些情感与理性的分析相结合。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沟通技能。
(二)个人成长与社会互动的融合
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个人成长与社会互动的融合是一个重要要求。这一要求强调教育不只是为了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为他们的个人成长与社会互动提供机会。个人成长意味着学生有机会探索自己的兴趣,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并进行身份认同。教育者应该鼓励学生确立目标和价值观,并帮助他们强化自我意识。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做出明智的决策,并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
(三)思考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统一
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思考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统一是一项关键要求。这一要求强调教育不只是为了让学生理解问题,还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思考问题与实际问题的统一要求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够提出关键问题,分析复杂的政治和社会议题,并提出有价值的观点,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辩论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应该鼓励学生将他们学习的知识和积极的思考应用于实际生活。教师可以通过社会服务、社区项目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和领导力。
(四)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并进
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并进是一个重要要求。这一要求强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深入的教育体验。理论学习是教育的核心,它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背景知识和理论基础。然而,理论学习的真正意义在于指导学生去理解并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实践活动是将理论知识付诸应用的途径。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政治和社会问题,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激发他们的兴趣。实践活动包括社会服务、社区项目实践、实地考察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验,而且使他们有机会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的改进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拓展社会实践形式
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拓展社会实践形式是一项重要创新。这一要求强调了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了拓展实践形式的必要性。社会实践是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的关键途径,通过参与不同形式的社会实践,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培养实际应用技能,并加强社会责任感。拓展社会实践形式需要有多样化的实践机会,如社会服务、志愿活动、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此外,社会实践也可以与专业课程相结合,使学生建立理论和实践的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加深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理解[6],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领导能力,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
(二)丰富大学校园文化
丰富大学校园文化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要求强调了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上进的思想。多元的校园文化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思考的机会,包括鼓励不同观点的表达、提供丰富的文化活动、成立多样的社团组织等。丰富的校园文化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广泛的社交网络,与不同背景和观点的同学互动[7],促进学生掌握社交技能,并进行跨文化交流,从而更好地适应多元化的社会。丰富的校园文化也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政治和社会问题讨论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辩论、观看文化展览等形式来表达他们的政治和社会观点,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参与能力。
(三)强化人文关怀教育
强化人文关怀教育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一要求强调学校关注学生的情感和社会关系,促进他们的情感成长和与社会互动。人文关怀教育要求学校和教育者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关心他们的情感和社会需求,帮助学生应对个人问题和挑战,并提供情感支持。强化人文关怀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健康的情感和社会关系,提高他们的幸福感[8]。
除此之外,人文关怀教育也可以通过培养同情心、责任感的课程来加强学生的社会互动。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活动、社会服务项目,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这有助于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社会意识和领导力的公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人文关怀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智慧,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政治和社会问题,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并相互理解[9];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领导力,使他们能够更积极地参与社会事务,推动社会进步。
(四)注重引入现代科技
注重引入现代科技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关键性作用。这一要求强调利用现代科技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并为学生提供更多与时俱进的学习机会。
现代科技可以用于创新教育方法和寻找资源。学校可以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教育应用小程序、多媒体和虚拟现实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更富有吸引力的教育体验。
现代科技也可以用于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在线讨论、网络辩论等形式可以促进学生更广泛地参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讨论。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度[10]。
现代科技还可以用于评估和反馈。教育者可以使用在线测验和学习分析工具来监测学生的学习进展,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支持。这有助于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为学生提供更灵活、多样化的学习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提高学生的学术成绩和思想素养。
五、结语
“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提供了富有深意的学习路径。本文探索了如何通过多样化的方法和现代科技,为学生创造更加全面和与时俱进的教育体验。本文认为教育不仅要强调知识的传授,而且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与社会互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现代科技的介入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为确保教育质量,创新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应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期望本研究能激励教育者持续寻求更好的策略,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公民。
[ 参 考 文 献 ]
[1] 杨静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实现路径:评《以人为本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11):255.
[2] 张萍,尚博.“以人为本”理念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J].时代报告,2021(12):152-153.
[3] 胡华东.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创建对策探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7):85-86.
[4] 王光.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21.
[5] 张松坡.关于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体现[J].吉林教育,2021(14):50-51.
[6] 刘继兵.“以人为本”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农家参谋,2020(18):213.
[7] 江雪梦.以人为本视阈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4):156-158.
[8] 丁文彬.浅谈以人为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区, 2017(10):39.
[9] 刘少英,高岩.“以人为本”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J].科学中国人,2016(32):241.
[10] 王畅. 以人为本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4.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