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综合活动,发展学生量感

2024-07-01李秋普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量感主题活动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借助综合活动能发展学生的量感。研究者以“度量衡的故事”主题活动教学为例,根据要求确定目标、内容和评价等,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度量衡、感悟计量单位、查找成语中的计量单位、组织主题活动墙报展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度量衡。

[关键词] 主题活动;度量衡的故事;量感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强调,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综合实践分为主题式和项目式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度量衡的故事”是第二学段主题学习活动的内容之一,笔者开展了主题活动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度量衡,还能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发展量感。

一、“度量衡的故事”主题活动的要求

“度量衡的故事”主题活动的“内容要求”:了解中国在秦代统一度量衡的事件,引导学生查找资料,理解度量衡的含义,加深对数量和计量单位的理解,丰富和发展量感。

“学业要求”:学生能够搜索资料,理解度量衡的意义,增强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初始测量方法是根据日常需要,理解测量的本质是数量多少的表达,知道计量单位是人为建立的;了解计量单位的发展历史,知道科学发展与准确度量的关系;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对不同的量进行分类、整理和比较,丰富和发展量感。

新课标提供了“度量衡的故事”主题活动的样例,据此,笔者做了如下设计:(1)了解度量衡。引导学生研究有关度量衡的资料,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交流,了解度量衡的历史。(2)感悟计量单位及其发展历史。通过活动中的核心问题让学生了解度量衡的发展历史,理解统一度量衡的必要性。(3)查找成语中的计量单位。引导学生查阅工具书(如成语词典),找出带有计量单位的成语,了解成语中的计量单位在古代的具体含义,并换算成现代计量单位。要求学生运用文字、算式和图像等来呈现这些成语中的计量单位的含义。(4)组织主题活动墙报展。安排学生集中展示作品,相互交流学习,丰富学生对计量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培养量感。

基于对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样例的理解,笔者尝试整合数学、语文、信息技术、道德与法治、科学和美术等学科,通过跨学科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度量衡的故事。

二、“度量衡的故事”主题活动的实施

综合与实践领域主题活动的实施包括查阅资料了解度量衡、感悟计量单位和查找成语中的计量单位、组织主题活动墙报展等子活动。“度量衡的故事”主题活动的目标:(1)学会查找资料,了解计量单位的发展历史,借助生活用品了解最初的计量方法,领悟计量单位从多元到统一、从粗到细的过程。(2)了解度量单位统一和细化的过程,加深对度量单位和度量方法的理解,丰富和发展量感。(3)感受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体验跨学科学习的乐趣。

1. 活动一:查阅资料,了解度量衡

这个活动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度量衡,笔者整合了信息技术、道德与法治等学科,安排了2课时的教学活动。第1课时是让学生了解度量衡的含义,感受统一度量衡的必要性。

师:(播放《芈月传》视频片段)同学们,芈月的姐姐在去秦国的路上病倒了,芈月拿着药方去买药,结果没有人看得懂药方,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能看懂楚国文字的人,但是不敢配药给芈月,这是为什么呢?

生1:因为文字不一样,药材的计量单位也不一样,所以芈月不能拿到药材。

师:看来统一度量衡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你们知道有关度量衡的哪些知识?我们一起上网查一查相关资料。

生2:我知道了“度”表示长度,计量物体长度的器具;“量”表示体积,计量容积的器皿;“衡”表示重量,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

第2课时是让学生继续借助网络工具查找含有度量衡的成语典故,并记录在学习单中。

2. 活动二:感悟计量单位

这个活动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统一度量衡,笔者整合了数学和科学等学科,安排了1课时的教学活动。

师:同学们,假如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叫作“一尺”。用你们的“一尺”量一量这根木条的长度,有几尺?

师:刚才有的同学说是8尺,有的同学说是6尺,为什么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呢?

生3:每个同学的“一尺”是不一样的。

师:是的,所以古人创造了尺子。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把尺子,请你用尺子量一量这根木条的长度。

(有的学生说30厘米多一些,有的学生说3分米多一些,有的学生说30厘米7毫米)

师:虽然我们都是用尺子在测量,但是测量单位越小,测量的结果就越精确。

3. 活动三:查找成语中的计量单位

这个活动的核心问题是帮助学生了解含有长度单位的成语典故,笔者整合了数学和语文等学科,安排了1课时的教学活动。

师:同学们,你找到了哪些含有长度单位的成语典故?

生4:我找到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通过查字典我知道了“跬”在古代称“半步”,一只脚迈出去的距离,相当于今天的一步。“里”是长度单位,1里是150丈,合500米。我测量出我的“一跬步”大约是20厘米,1千里=500000米,所以1千里大约是2500000跬步。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你们从这个成语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5:做事情如果不是一点一点的积累,是不会成功的。

师:同学们,你们找到了哪些含有质量单位的成语典故?

生6:我找到了“半斤八两”这个成语,通过查字典我知道了古代的1斤等于16两,半斤就是8两;所以“半斤=八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斤等于10两。

师:同学们,你找到了哪些含有容量单位的成语典故?

生7:我找到了“才高八斗”,通过查词典我知道了是用来形容曹子建文才出众,天下文才总共一石,他自己占了八斗。后来用“才高八斗”比喻才学极高。

师:同学们,这些成语引用了数量和单位,都有什么作用呢?

生8:有了数字和单位,表达起来更加清楚和具体了。

4. 活动四:组织主题活动墙报展

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图像、文字或视频等方式记录主题活动的过程和感受。

师:同学们,大家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了主题活动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大家可以观看同学的作品,并为你认为最棒的5幅作品贴上小红花。

师:刚才大家都欣赏了同伴的作品,谁来说说你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生9:我为这幅作品贴了小红花,因为他用绘本记录了好多个成语故事,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生10:我为这幅作品贴了小红花,因为他的作品中详细介绍了度量衡的发展历史。

师:同学们,请用评价量表评价一下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吧!

三、“度量衡的故事”主题活动的评价

主题活动的评价是伴随着活动的实施同步进行的,不仅能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及结果,还能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在主题活动的评价中,教师要注重过程与结果并重,评价主体多元和评价方式多样。“度量衡的故事”主题活动的评价见表1。

总之,主题活动要有驱动性问题,让学生带着思考进行学习;要设计系列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学习;要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让学生巩固知识和提升能力;要有机地融入跨学科的元素,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要设计好评价量表,让学生能合理地评价自己的表现。

作者简介:李秋普(1976—),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量感主题活动
兼收并蓄
数学实验赋予儿童“量感”以生长的力量
依托教材培养学生量感的新视角
大悦城实施体验营销案例研究
基于学生综合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设计探微
浅议班级课程与主题环境区域的整合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主题活动融入角色游戏探究
优化设计与实施策略创新主题教育活动
静待“量感”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