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地方产业振兴发展 在乡村振兴中展职教作为
2024-07-01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建校76年来,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黑农职院)始终秉承“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不动摇、根植三江沃土不动摇和为‘三农服务不动摇”的办学理念,积极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助力龙江乡村振兴。
一、打造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助推佳木斯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14346”建设路径持续推进联合体建设,即以“佳木斯国家农高区”为载体,对接“种养殖、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营销服务”四大产业,创新“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职普融通”三大机制,促进“产业链、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四链衔接,筑牢“联合体机制构建、产教融合维度、科教融汇维度、职普融通维度、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产教科研协同运作模式”六大模块,打造与现代农业相适应、与园区产业结构相匹配的职业教育新范式。
(一)以品牌农业为突破,产教融合,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高地
对接农高区水稻全产业链,成立东极乡村振兴产业学院,与双盛米业、京乾公司合作,依托佳木斯大米地理标识和京东京造平台,共同打造了“三江米圣”品牌大米。
依托农高区一核四园,建设佳木斯智慧农业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智能育种企业公共实践中心,实现种质资源全链条功能,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为一体,打造共享型实习实训与“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引入北大荒集团人才开发与交流中心,搭建“人才开发与交流平台”;创建“现代农业创新服务平台”,汇聚创客集群。
(二)以科技创新为突破,科教融汇,打造现代农业创新高地
和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水稻所合作创建“东极现代农业技术学院”,与佳木斯市政府共同签署《2024年科技增粮工作实施方案》,在农高区等地开展科技增粮关键技术集成,建立新品种示范区、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示范区、高产公关示范区,以核心区为基础,辐射带动、科学引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确保佳木斯实现粮食产能提升。
三家合作研发水稻集束丸粒化种子直播等技术项目7项,共同申请专利5项,其中1项已经审批通过,其余4项正在审批,共建实践课程1门,成立了丁俊杰大师工作室。
(三)以人才培养为突破,职普融通,打造现代农业人才高地
联合体重点围绕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畜牧兽医、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等区域一二三产急缺专业,规划人才培养规格和路径。推进联合体内“3+2+2”中高本贯通,已开展建三江二中、黑农职院、八一农垦大学的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专业“中高本贯通”工作,探索“3+2+2”高本硕贯通,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二、持续建设乡村振兴学院,推进“一核十辅”乡村振兴服务体系建设
形成域内乡村振兴学院全覆盖,农高区为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样板区,通过教育、科技、产业联动发展,辐射带动佳木斯4,区3,市3,县,形成以“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为标志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与乡村产业兴旺双发力“一核十辐”的新局面,构建乡村振兴服务体系农职院范式。
学院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桦川等4县市省级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建立了8个技术技能试验站,开展了“新联优选———礼遇佳木斯”等“一品一电商”项目;组建了20支以科技特派员为主的服务团队,提供农艺农机联动、养殖排污联动等服务项目;近三年,完成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6022人,技术技能培训近2万人次。
三、提升援边科技服务增值赋能,助力边境产业振兴发展
选派专业技术骨干援边呼玛县农业科技产业园区建设,2023年共为园区引进鲜食玉米、蔬菜等作物新品种72个,推广玉米种植管理等农业先进适用技术5项,通过品种栽培、测产实验为边境农业从业工作者提供种植指导和参考;主持呼玛县大豆“3414”试验、玉米肥料利用率及大豆肥料利用率试验项目,协助园区进行黑土地保护、设施农业育苗等10项试验示范项目,助力园区攻破关键技术壁垒;援边工作队员董兴月老师代表呼玛县被提名为“全国科普先进个人”。
编辑/陆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