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研究若干命题的辨析与匡正
2024-07-01宋圭武
摘要:由于经济学研究既涉及实证问题,也涉及规范问题,许多命题或主张囿于研究者的价值判断标准和分析工具,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片面性。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而言,关于人性问题的思考既是研究问题的前提之一,也是研究问题的目的之一。在一般情况下,社会经济资源的每一次重新配置都应尽可能确保最弱势群体利益不受损这个底线。坚持底线标准的好处是具有现实可操作性、容易取得社会认同、能够有效推进社会公平和效率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不仅要考虑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也要考虑提高非劳动资源要素的生产效率,尤其对于劳动要素相对丰裕的人口密集型国家而言,不能顾此失彼。应该基于边际社会收益等于边际社会成本来确定政府行为的边界,高度关注共同富裕问题。从学科建设的视角看,需要树立大学科观,匡正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些不合理假设或自主命题。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经济学方法论;政府与市场;共同富裕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24)06-0014-07
在经济学方法论演进的历史长河中,从前古典经济学到古典经济学,再到新古典经济学,一路跃迁到现代经济学,可谓流派纷呈、百家争鸣、纷争不断。由于经济学研究既涉及实证问题,也涉及规范问题,许多命题或主张囿于研究者的价值判断标准和分析工具,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片面性。因此,学术界需要树立大学科观,匡正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些不合理假设或自主命题,必须重视历史、数学和哲学在建构经济学发展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发现其中的经济演变规律,经济学必须充分利用数学所提供的各种现代的分析工具。
一、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前提
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而言,关于人性问题的思考既是研究问题的前提之一,也是研究问题的目的之一。人性本善抑或人性本恶?几千年来一直争论不休。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告子主张“无善无恶论”,世硕主张“有善有恶论”。实际上,人的本性应是自然,而这个自然之性就是趋利避害。
虽然人类本性是趋利避害,但不能直接认为趋利避害就是恶,或直接认为就是善,因为趋利避害与善恶还有一段距离,二者之间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一种常见的观点认为趋利避害就是恶,这是不准确的。比如,父母爱自己的孩子,也是一种趋利避害行为,就不能说是恶。一般而言,当一个人的趋利避害行为危害到社会公众利益时,则其趋利避害行为就是恶,若其趋利避害行为并没有危害到社会公众福利水平的增长时,则其趋利避害行为就不是恶。从先天因素来看,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在趋利避害行为的选择上会有所差异,比如有些人自控能力弱、心理抑郁、厌世等,有科学研究证明,这些行为都与遗传方面的因素有关联。从后天因素来看,后天的文化熏陶和制度规约也会影响一个人的趋利避害行为。好的文化和制度可以让不好的人变好;不好的文化和制度可以让好人变得不好。从长期看,文化和制度因素对一个人的趋利避害行为选择有潜移默化的固化作用。当然,我们说人性整体上是趋利避害的,这里的“利”是多元的,可以理解为包括身体收益、物质收益、精神收益等方面;“害”也如此,可以理解为包括身体损失、物质损失、精神损失等多个方面,不能认为其中的“利”和“害”只是简单地包括某一个方面的收益或损失,因为人既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在现实中,虽然说人性的深层本性是趋利避害的,但一个人在选择趋利避害行为上的具体表现又是复杂多样的,在不同的时间段和不同的空间环境中还会有变化。
基于人本性的趋利避害情况,由此引申出人性如何建设的问题,这就是要让其趋利避害行为尽可能保持在善的红线范围以内。一方面,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系统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地位,做好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篇大文章。文化是人性的孵化器,是人性的母乳。好的文化熏陶必须有较强的敬畏意识,较强的敬畏意识是对恶最有效的内在约束,而善是不需要内在约束的,因为善本身就是内在自觉的。要培育社会的敬畏意识,就必须着力加强对自然敬畏意识、生命敬畏意识、规则敬畏意识的培育。另一方面,要建设好的制度。好的制度必须满足公平原则,体现公平精神,不公平的制度是恶的滋生地。促进制度的公平建设的关键是在制度层面要给善充足的激励,要让有德者的付出与收益成正比例,包括物质方面的收益和精神方面的收益,都应当成正比例。在不公平的环境中,错位攻击现象会比较严重,而弱势群体往往也成为一些人进行错位攻击的首选对象,而这种行为又进一步加剧了社会不公正问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二、福利经济学应坚持底线标准:科斯定理需要考虑公平前提
福利经济学中的庇古标准认为:提高社会福利,一是要增加社会产品,二是要尽可能实现分配公平。但庇古标准可能面临两个难题:一是增加当代人的社会产品,可能会损害后代人的消费数量和质量;二是全面推进社会公平建设总体难度较大。
福利经济学有一个“帕累托最优”标准。其含义是指,在一种经济状态下,若不存在一种办法,使其他人状况在原来基础上不变差的情况下,使一些人的状况在原来基础上有所提升,则该经济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标准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首先研究提出的。目前,该理论在经济学和社会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认为,世界上不存在免费的午餐,任何一种资源配置的实际变化都会有成本,都会损害一些人的利益。所以,所谓“帕累托最优”应是一个无实际意义的陈述。证明该问题的关键是:立足包含所有时间和所有空间的一个集合,在这个集合内,世界的福利总量必然是一定的,技术进步只是改变资源的存在形式,以货币为标志的财富只是财富的虚拟形式,并不代表真实的财富。在这样的前提下,若改变一种资源的配置方式,必然会存在利益受损的群体。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从静态看,必然存在一部分人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的情况;另一种情况是,从动态看,必然存在一个时间段的人损害另一个时间段的人的利益的情况。另外,从损害的效用看,要么是损害一个人的绝对效用,要么是损害一个人的相对效用,要么是对一个人的绝对效用和相对效用都产生损害。所以,基于时间和空间总体,任何一种资源配置状态其实都是“帕累托最优”状态,任何改进都会损害到一些人的利益。这里既然任何一种状态都是“帕累托最优”,则帕累托改进当然是不存在的,所谓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自然就是一个无实际意义的标准。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微观局部前提下,“帕累托最优”状态在理论上是存在的。在微观消费领域,当一个消费者或两个消费者对一个商品组合的边际替代率完全相等时,其消费状态达到了最优;在微观生产领域,当一个生产者或两个生产者对一个生产要素组合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时,其生产状态达到了最优;在局部消费和生产领域,若一个消费者对一个商品组合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一个生产者对一个要素组合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时,则这个局部消费和生产状态达到了最优。但当消费者人数达到三个以上,且消费商品种类达到三种以上时,或者生产者数量达到三个以上,且生产要素种类达到三种以上时,或消费者加生产者人数超过三个以上,且消费商品种类加生产要素种类超过三种以上时,则“帕累托最优”状态是不可能存在的。
福利经济学还有伯格森、萨缪尔森等人提出的社会福利函数标准。在社会福利函数前提下,所谓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就是寻找社会福利函数的最优均衡解。阿罗在1951年出版的《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一书中认为,社会福利函数必须在已知社会所有成员的个人偏好次序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程序把各种各样的个人偏好次序归纳成为单一的社会偏好次序,才能从社会偏好次序中确定最优社会位置,然而社会中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福利函数,要从所有个人偏好次序推导出社会偏好次序,必须满足一系列必要条件,企图在任何情况下从个人偏好次序达到社会偏好次序,这是不可能的(1)。或者说,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或者说,在满足一定的公理条件下,若人数不少于两个和方案数不少于三个,则不存在一个大家都公认的公平分配程序。关于阿罗不可能定理,阿马蒂亚·森发现,当所有人都同意其中一项选择方案并非最佳的情况下,阿罗的“投票悖论”就可以迎刃而解(2)。阿马蒂亚·森把这个发现加以延伸和拓展,得出了解决投票悖论的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所有人都同意其中一项选择方案并非最佳;第二种情况是所有人都同意其中一项选择方案并非次佳;第三种情况是所有人都同意其中一项选择方案并非最差。阿马蒂亚·森认为,在这三种选择情况下,投票悖论不会再出现,取而代之的结果是得大多数票者获胜的规则总是能被通过和采纳(3)。
结合上述讨论,本文认为,立足现实,福利经济学应坚持底线标准。所谓底线标准,就是每一次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重新调整若能让社会大多数人获利,则应让最弱势群体获利最大,但若存在社会大多数人利益受损的情况,则至少应让最弱势群体利益受损最小。在一般情况下,社会经济资源的每一次重新配置都应尽可能确保最弱势群体利益不受损这个底线。坚持底线标准的好处如下:一是具有现实可操作性,因为最弱势群体是比较容易识别的,从而最弱势群体利益是否受损也必然容易得到识别;二是容易取得社会认同,因为同情弱势群体是一种社会普遍心理;三是能有效推进社会公平建设,因为不断增加弱势群体利益是推进社会公平建设的最关键途径;四是能有效推进社会效率建设,因为有了社会公平,社会也就有了实现长远效率的坚实基础,从全局和长远看,公平与效率本质是有机统一的,不是对立的。
关于科斯定理,学界有不同争论。一是关于科斯定理是否存在,有不同意见;二是若科斯定理存在,其准确涵义是什么,也有不同看法。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科斯定理还是存在的,其中一些学者将科斯定理的学理纷争归结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若交易费用为零,则不管权利如何进行初始配置,最终市场自愿交易都会导致资源配置成本最小化或收益最大化。第二种情况,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情况下,产权制度的设置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基础。本文认为,科斯定理的要旨和核心应是突出了产权清晰和市场自由交易的重要性,但科斯定理有一个最突出的缺陷,便是对公平问题的忽视,这让科斯定理最终也成为“黑板经济学”(科斯曾戏称一些学者的经济学是“黑板经济学”,与现实世界脱离甚远)。
对于科斯定理的第一种情况,最后通牒博弈实验就是一个反例证明。所谓最后通牒博弈实验,说的是A、B两个人,分一笔固定数额的钱,比如200元。具体的分配方法是:A先提出分配方案,然后B表决是否接受。若B表决接受,则按照A提出的方案分钱;若B表决不接受A提出的方案,则A和B都得不到任何金钱。这个实验可以看成是科斯定理提出的第一种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但最终结果并没有达到成本最小化或收益最大化的均衡。这一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提出方案的人,多倾向于平均分配;而接受方案的人,若对方提出的分配方案少于30%,则倾向于拒绝,若多于30%,则倾向于接受。产生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就是由于一些分配方案没有体现公平原则,自然会被一些人拒绝,并导致双方利益都受损。对于交易成本不为零的第二种科斯定理情况,若产权界定不满足公平原则,真实世界也不可能达到资源配置最优均衡:第一,若产权界定不公平,必然人们会抵触它,若产权界定不公平程度超过人们的心理认可界线,还有可能会引起社会骚乱。第二,由于市场缺陷,在市场博弈过程中,不公平的产权界定效应会进一步被放大,导致社会更失去公正性,并导致产生更多社会问题。
根据上述讨论,本文认为,科斯定理必须要补充公平元素,才更完善。考虑到公平因素,科斯定理应表述为:不管交易成本是否为零,只有满足公平原则的初始资源配置,人们的自由交易才有可能达到资源配置最优。注意,这里说只是有可能达到资源配置最优,不是一定就能达到资源配置最优。因为虽然初始资源配置满足公平原则,但由于有市场缺陷,最终博弈结果未必最优。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社会在清晰产权的同时,还应持续不断地解决好公平问题,因为市场竞争本身是呈极化特征的,在市场博弈的过程中,更多是扩大社会不公平,而不是缩小社会不公平。如何解决好公平问题,自然更多地需要政府出场,但现实世界存在的问题是,政府也存在失灵问题,所以政府也未必能做好推进公平建设这项工作,这也是很多国家在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和困境。另外,如何界定公平,也未必能得到一个社会基本共识,这也是推进社会公平建设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如此,科斯定理还需要加上一个公平价值偏好约束条件。若考虑公平价值偏好约束,较完善的科斯定理表述可以改为:在社会成员公平价值偏好大体一致的前提下,不管交易成本是否为零,只有更多满足公平原则的初始权利的清晰界定,才有可能实现社会资源配置最优化。
三、市场的短期性与柠檬市场或旧货市场的均衡:要基于边际社会收益等于边际社会成本来确定政府行为的边界
市场更具长期特征,还是更具短期特征,学术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从本质上看,市场更具短期特征而不是长期特征,要坚决克服市场浪漫主义倾向。一方面,市场的实质主体是人,人的行为是决定市场是短期还是长期的关键变量。人的寿命都是有限的,这客观上决定了人的行为必然多具有短期性,而这种短期性必然使市场具有了短期性。信息不对称也是加剧市场短期性的一个重要变量。不管是生产活动,还是消费市场,市场中总是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种大量的信息不对称为投机者提供了短期牟利的巨大空间,而投机者的短期性操作必然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的短期性。在公共资源和公共产品领域,市场的短期性特征更为突出。另一方面,从市场演化的实践趋势看,若市场的本质是长期的,则从长期看市场的波动必然会越来越少,市场的运行质量必然会越来越高,但事实并非如此。在经济运行的长期实践中,市场总是处于不断的波动中,且大波动和小波动都是不断产生,市场的运行质量和效率也并非总是在提高。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市场的本质是短期的,任何关于市场的理论都应从短期性出发来建构理论模型,否则,所建构的理论模型必然是理想主义的,最终也是没有任何实用价值的。
柠檬市场也称为旧货市场。“柠檬”在美国俚语中表示“次品”或“不中用的东西”,所以,柠檬市场也称次品市场或旧货市场。1970年,乔治·阿克洛夫发表了题目为《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和市场机制》的论文,对柠檬市场进行了具体分析,所以,柠檬市场也称阿克洛夫模型。对于柠檬市场,主流的研究结论认为:由于信息严重不对称,往往好的商品遭受淘汰,而劣等品会逐渐占领市场,从而取代好的商品,导致市场中都是劣等品,并最终导致市场消亡。其分析的思路是:由于柠檬市场或旧货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交易一方很难判断商品价值,最终只能按市场期望平均价出价,这会导致高质量商品价格被低估并逐渐退出市场,由此必然导致柠檬市场或旧货市场商品平均质量进一步下降,最后,柠檬市场或旧货市场只剩下坏商品,市场消失。但现实的市场状况与研究结论并不相符合。因为现实的柠檬市场或旧货市场不仅长期存在,而且其市场规模还不小,在某些领域仍大量存在。如何解释这种现象?本文认为,柠檬市场或旧货市场与新货市场一样,本质也是均衡的,也是有效率的。
第一,信息不对称问题不仅旧货市场有,新货市场也大量存在,而且新货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不一定就比旧货市场少。因此,研究者基于旧货市场信息不对称从而推理出旧货市场必然会消亡的分析逻辑,也可以运用到对新货市场的分析,如此,按原推理过程必然也会推导出新货市场最终也不存在的结论,这与现实明显是矛盾的,并不符合市场实际。
第二,旧货市场在有些情况下可能还存在比新货市场有更高水平均衡的情况。因为从供给方面看,由于考虑是旧货,可能要价会更低;从需求方面看,低价购入旧货,但旧货使用价值未必就真小,可能所产生的实际消费效用要更高于新货的效用。尤其对于低收入群体而言,旧货市场有更大的存在价值。而在某些新货市场,不均衡情况也是比比皆是,比如存在的一些买贵现象(价格高反而需求高,价格低反而需求低),就是新货市场不均衡的突出表现。之所以出现买贵问题,其根源也是信息不对称所致。
第三,基于人的理性认知,从长期看,所有市场最终都应是均衡的。因为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不管是旧货市场还是新货市场,除特殊情况外,在一般情况下,高质量商品一般不会轻易成交,供给方一般会拉长交易期限,等待识货者。这最终导致高质量商品一般都是高价格,低质量商品总体还是低价格。也即,对于任何市场而言,不均衡情况可能会产生,但一般不均衡值总是围绕均衡价格上下波动。不均衡更可能是一种短期的波动,在长期内,从平均值看,不管是旧货市场,还是新货市场,最终都是均衡的。因为若某一种市场长期不均衡,一种情况,若长期价格低于价值,则供给者必然最终都会退出,最终该市场不存在;还有一种情况,若长期价格高于价值,则必然有其他供给者会进入,最终通过竞争产生均衡。
这样一来,基于人的理性认知,在长期内旧货市场和新货市场在本质上都是均衡的,所以旧货市场和新货市场也必然长期存在,这也与现实的市场状况是相符合的。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对于经济均衡问题,若我们把经济均衡定义为在完全信息前提下人的完全理性的产物,则我们可以将所有市场,包括旧货市场和新货市场,都可以看成是非均衡的存在。因为人的理性毕竟是有限的,信息不对称也是普遍存在的。总之,所谓均衡和非均衡,对市场而言,是一枚货币的两面。立足于不同的均衡定义,一方面,我们可以把所有市场都看成是均衡的;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把所有市场都看成是非均衡的,或者在短期内,所有市场都是非均衡的,但在长期内,所有市场都是均衡的。
罗纳德·科斯在探讨企业与市场的边界时,主要考虑的是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即企业的边界在边际私人成本等于边际私人收益的位置。如何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并非易事。由于政府主要是基于公共利益立场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所以,决定政府规模和职能的最重要变量只能是社会收益和社会成本。根据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法则,政府的规模和职能边界应满足:边际社会收益等于边际社会成本。当边际社会收益大于边际社会成本时,说明政府的职能和规模还可以继续扩大;当边际社会收益小于边际社会成本时,说明政府的职能和规模就需要进一步调整,可能存在职能过多、规模过大的情况。
基于上述法则,本文认为,政府最核心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始终抓好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第二,要始终抓好公共秩序的维护问题。第三,要始终抓好公共精神的建设问题。市场交易本身对公共精神有一种瓦解作用。当然市场交易也可能会促进公共精神建设,比如诚信,但市场交易所衍生的公共精神更多会有一种工具化倾向或牟利化倾向,这些特征与公共精神的本质是相悖的。公共产品、公共秩序、公共精神等三个方面的系统建设是政府最核心的职能。另外,由于利益驱动,政府规模和职能也会有一种自我扩张的趋势。要想有效防止政府规模和职能的过度扩张,可以通过严格控制政府预算支出、政府的决策公开化、积极促进第三部门发展等手段对政府和市场缺陷进行有效的弥补。
四、人口密集型大国应注重非劳动要素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社会共同富裕
全面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不仅要考虑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也要考虑提高非劳动资源要素的生产效率。尤其对于人口密集型和人口规模巨大国家而言,劳动要素相对丰裕,在这种情况下,不能顾此失彼,仅仅考虑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某一个方面,应更加注重提高非劳动资源要素的生产效率。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好处有:一是从局部看,或从个体看,劳动生产率提高会减少劳动者的劳动投入;二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极大提高社会产品的丰裕度,这对社会而言也是好事;三是有利于提高一个国家的产品竞争力。当然,从全社会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劳动者而言,未必是好事。因为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一个劳动者可以生产更多的产品,若市场需求不变,或者市场需求缩小,则生产同样数量的产品所需要的劳动者数量必然比原来更少,这会导致社会就业率降低,让更多人失业。所以,当劳动生产率提高越快时,则有可能失业率越高。从某种意义上讲,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劳动者的劳动本身有一种异化作用,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让劳动自身否定自身,让劳动更多成为一种多余的存在。同时,在失业率增加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不能导致全社会的劳动者收入都提高,只能导致一部分劳动者或一小部分劳动者收入提高。一般情况是,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资本家获利最大,因为资本家可以获取更多剩余价值。同时,如果更多劳动者没有就业,必然缺乏收入,则所谓的社会产品丰裕对这些失业者而言就是水中月、镜中花,可望不可及。另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有一个不利的方面是,会对自然资源产生过度利用的压力以及对环境安全会构成较大的威胁。比如,机器替代人工开采矿石,其劳动效率可能要高出几十倍甚至几千倍,但机器在提高采矿速度的同时对环境的破坏速度也可能会加快。工业文明对环境的过度破坏以及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就是例证。
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如何兴利除弊,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公众的福利水平提高,是有规律可循的。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大力开拓市场尤其是开拓国外市场的同时,社会需要更加重视就业问题,要广开就业渠道,尤其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要重视收入分配中的结构问题,尤其要加大对高收入阶层收入的税收调节力度,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要适度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重视体育、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对于人口密集型国家而言,在提高劳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要重点提高非劳动要素的生产率,如土地产出率、资本要素生产率、资源要素生产率等。从中国经济资源要素禀赋结构看,人口规模巨大是显著特征,人口要素和劳动要素相对丰裕,从经济学边际均衡角度看,立足要素产出均衡和总要素产出最大化考虑,要以经济内循环为主并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大循环,从长远看,国家应重点提高非劳动要素的边际产值或生产效率。一是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二是要大力提高土地、资本、资源等要素的生产效率;三是考虑目前人口老龄化情况,应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实现老年产业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四是要更加注重非劳动自然要素资源的节约利用问题,立足可持续发展,切实保护好环境,在技术研发路径选择上,国家应对非劳动自然资源要素节约技术进行重点研发;五是城乡发展要协调推进,坚决防止农村空壳化和城市过度拥挤化等弊端。
促进社会共同富裕意义重大。从经济方面看,推进共同富裕是推进经济实现均衡的重要途径。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其中消费是最主要动力。要刺激消费,关键是要激活大众消费。而在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仅靠少数富人的奢侈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有限,而更多人由于收入较低必然消费有限。由于社会整体消费不足,经济增长必然出现乏力问题。另外,贫富差距拉大也会诱致经济危机产生。经济系统要正常运作,必须要货币流动和产品流动顺畅。而在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货币和产品在全社会流动是容易发生堵塞的。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的实质也是贫困所诱致的危机,是货币流和产品流在贫困群体中发生堵塞所致。
从政治方面看,实现国家政治稳定安全运行也离不开共同富裕。一个国家的政治不稳定不安全与贫富差距过大密切相关。从我国历史来看,历次农民起义,贫富差距是重要变量。从国外情况看,一些发展中国家接连发生颜色革命,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还是贫富差距。贫富差距大,反映在政治上必然是利益集团交锋激烈化,而贫困群体由于缺乏参与政治的资本,其政治行为会有冷漠化趋势,最终导致政治被大利益集团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政治行为就很难有效体现正义原则。这又会进一步导致政治行为恶化,形成政治与发展的恶性循环。近年来美国的政治不稳定,就与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密切相关。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让富人在政治上更占优势,投票民主成为金钱民主,一人一票变为一美元一票。而富人在政治上占优势,又导致出台的一些政策更有利于富人,这又进一步扩大了贫富差距。美国学者拉里·M·巴特尔斯在《不平等的民主》一书中通过大量的事实指出,贫困和不平等严重损害了美国的民主政治。
从环境建设方面看,贫富差距大对环境建设也不利。因为贫富差距大,环境保护压力也大,这也被一些研究所证明。一些贫困地区为了快速脱贫致富,不注意保护环境,最终形成环境与贫困的恶性循环。一面是脱贫加剧了环境破坏;另一面是环境破坏又加剧了贫困。联合国发布的《2013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环境威胁已构成全球发展大问题,需要高度警惕,人类应采取紧急措施应对环境破坏问题,否则,到2050年,全球可能会有30亿左右的人口处于极端贫困状态(4)。
从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方面看,贫富差距扩大对文化建设和建设和谐社会也十分不利。社会利益的分化会导致文化的分化,形成社会二元文化和二元价值体系。对于富人而言,炫耀性文化将更为泛滥。对于贫困群体而言,文化的短期性将更为突出。对整个社会而言,文化的工具性价值和世俗性价值也将更为突出。为了跨越财富鸿沟,社会冒险投机等行为会增加,机会主义文化会进一步扩张。英国学者理查德·威尔金森等在《不平等的痛苦》一书中指出,社会贫富差距大,人们的不平等意识会更强,人们对权力的渴望更强,全社会的焦虑感会上升,抑郁患者会增加,社会的凶杀率会更高,离婚率会上升,毒品的使用会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会下降。在贫富差距大的社会,由于人们的生存压力变大,弱势群体受到伤害的可能性更大。
促进共同富裕既是一个重点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需要立足国情逐步推进。第一,要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最基础的民生。就业稳定是收入稳定的基础,也是确保收入差距不再持续扩大的基础。失业人口增加,必然导致贫困人口增加。要优先确保低收入群体就业。第二,促进就业,需要进一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有产业扩张,才有就业扩张。目前,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人口结构变动必然导致需求结构也会变动,因为老年人有老年人的需求。围绕需求结构变动,供给结构也必然也要变动。不然,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不匹配,经济就不可能实现均衡。社会应大力发展老年产业。第三,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第四,要着力促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产业振兴。一方面,振兴乡村产业不能忽视农业,这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底线的需要。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和防止农民大规模返贫,乡村还需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工业等一些产业。对于发展中人口大国,可考虑实行城乡适度二元体制(5)。第五,要进一步加大税收调节力度。第六,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平建设。贫富差距问题的根子是公平问题。社会如果是公平的,贫富差距就不可能会很大。同时,建立在公平基础上的收入差距也是人们所允许的。政府要通过改革来不断推进社会公平建设。改革若不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改革必然是失去意义的,也必然是不可持续的。
五、结语
目前,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缺陷有三个方面:一是缺乏长期性,没有充分体现战略思维意识;二是缺乏整体性,多注重单方面发展;三是缺乏现实性,理论多停留在黑板演绎层面。经济学研究如何走出困境,如何更好地同现实对接?本文认为,经济学研究需要建立大经济学范畴。
第一,需要树立大均衡观。所谓大均衡,是指整体持久均衡。反映在时间维度上,就是经济增长必须是可持续的,不是短期的,必须要体现更持久的发展。反映在空间维度上,就是经济增长要在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等综合均衡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均衡。
第二,需要树立大动力观。经济增长的大动力是经济活动三重动力的耦合。经济增长的表层动力是要素动力,包括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动力取决于要素富裕程度,越是要素富裕,要素动力越强。经济增长的中层动力是制度,这里的制度,是各种制度的总和,包括各种宏观制度和微观制度。制度动力取决于制度所体现的公平与效率有机结合的程度,公平与效率越是有效结合,制度动力越充足。经济增长的深层动力是文化,核心是人文精神。由于人文精神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所以,人文精神动力更具持久性特征。整体来看,长期稳定持续的经济增长取决于三重动力的耦合推动,需要从要素、制度、文化三个层面挖掘动力,形成合力推动经济增长(6)。
第三,需要树立大数据观。大数据将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作者维克尔认为,众多学科在大数据时代都会有重大变化或本质变化。在大数据时代,不仅是人类的生活方式,人类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也会发生重大变化。在经济学方面,由于数据的收集成本大大降低,各种算法的准确度大大提高,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研究都将更为深化,经济理论研究与经济实践联系将更为紧密,政府的政策制定也将更为科学精准。
第四,需要树立大财富观。经济学分析不仅要考虑物质财富收益,也要考虑精神财富收益。同时,在物质财富收益方面,还要考虑生态财富收益或自然财富收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既是现在的物质财富,更是未来生产财富的物质基础。
第五,需要树立大学科观。经济学的学科基础应建立在多学科综合的基础上。历史学、心理学、数学应成为大经济学的三大基础学科。历史是最宏观的经济学,心理学是最微观的经济学,数学为资源配置提供最优的分析工具及严密的逻辑思维。
注释:
(1) 陈昱阳:《中国农村老龄人口经济供养与福利制度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2) 纪昀:《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贡献评介》,《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1999年第1期。
(3) 朱刚:《“一事一议”制度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难题解读》,《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第35期。
(4) 范鹏、孙秉文、魏立平、宋圭武:《精准扶贫的经济动力意义及对策——基于甘肃的调查与思考》,《领导之友》2016年第9期。
(5) 宋圭武:《动力转换与我国城乡适度二元发展模式分析》,《江汉论坛》2021年第9期。
(6) 宋圭武:《人类社会的演进动力——读〈枪炮、病菌与钢铁〉有感》,《社科纵横》2016年第11期。
作者简介:宋圭武,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教授,甘肃兰州,730070。
(责任编辑 李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