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结合”的内涵及其结合点与结合方式
2024-07-01韩庆祥
“两个结合”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通过深刻的“化学反应”形成的新的文化成果,既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又合理借鉴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反映时代发展趋势,是一个具有系统性、先进性、引领性的文化生命体,也是一个富有成长性和生命力的文化形态,必然随着实践深入而不断丰富发展。
一、“第一个结合”的内涵及其结合点
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方式,最为根本的,就是厘清“中国具体实际”的内涵,这就涉及到确定“结合点”的问题。
究竟什么是“中国具体实际”?其“结合点”到底是什么?对此,不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是需要进一步厘清的重要问题。不然,对“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点”的理解就会陷入人云亦云的境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具体实际”,需要从“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根本问题”“中国道路”四个核心要素入手。这四个要素,也是第一个结合的结合点。
首先是“历史方位”,这是“中国具体实际”的时空维度。任何一种具体实际,都是一定历史时间中的实际,也是特定空间中的实际。中国的具体实际与美国的具体实际有很大差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具体实际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具体实际也有所不同。
其次是“社会主要矛盾”,这是“中国具体实际”的本质维度。人类活动错综复杂、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但归根结底可以还原到两个根本原点,即需求和供给。社会主要矛盾,表达的是一个社会的总体需求状况和供给状况及其供给满足需求的状况。一个社会的主要矛盾状况,是判断一个社会“基本国情”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判断一个社会整体发展状况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因而具有本质性。理解和把握“中国具体实际”,就必须把一定历史方位中的“社会主要矛盾”状况作为一个核心要素。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从来都十分关切社会主要矛盾,就是如此。
再次是“根本问题”,这是“中国具体实际”的时代维度。科学解答时代“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出场的基本路径,创造性地回答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动力。源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大地落地、扎根、开花、结果,其自身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它契合了中国解决主要矛盾和根本问题的迫切需要。我们所解决的根本问题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呈现,我们所讲的根本问题,背后都是社会主要矛盾使然。“中国具体实际”,自然包括一定历史方位所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蕴含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时期面临的“时代课题”,都与不同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及其所蕴含的“根本问题”直接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其首要目的,就是破解一定历史方位中的社会主要矛盾及其所蕴含的根本问题。自中国共产党诞生那一天起,我们党就强调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我们党所面临的根本问题或现实问题。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1)
最后是“中国道路”,这是“中国具体实际”的实践维度。破解社会主要矛盾,解决中国问题,关键在于找到一条正确的中国道路。“中国道路”的核心,既包括奋斗目标,也包括实现奋斗目标的实践方略。作为奋斗目标,它是所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问题的一种方向性表达,作为实践方略,它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问题的根本方式。中国道路,就是直奔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问题而去的。比如,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就是直奔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而去的。“中国具体实际”,自然包括“中国道路”这一要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最根本的就是找到一条能解决一定历史方位的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问题的正确道路。习近平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2)
谈到中国道路,就涉及“两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间的关系。坚持并推进“两个结合”的目的之一,既是寻求破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问题的正确道路,也是为了使中国道路具有中华文化基因,使其有助于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问题。所以,坚持并推进“两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本质上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侧面,即在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进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两个结合”,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两个结合”,也要紧紧围绕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来进行。
二、“第二个结合”的内涵及其结合方式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起点”,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资源,它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民族根基与文化血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以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主要侧重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相对忽略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创新成果表明,中华文化是中国人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起点”,其优秀成分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的肥沃土壤。正如产生于西方文化语境的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的理论来源一样,具有5000多年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华文明也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要系统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对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思想遗产进行全面批判继承,更要进一步研究这一文化遗产如何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扬弃性继承。这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会真正具有民族根基与文化血脉,才能真正做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其次,可以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求结合方式,既对其精华实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克服其历史局限,以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种结合方式可概括为“双方优势结合”和“双方功能互补”。
如何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是焦点问题。有些学者拒斥中华传统文化,另一些学者希望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找到马克思主义的因素。实际上,如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会失去中华文化之根,而仅仅谈中华传统文化复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又难以获得自己的超越性和时代性。这里的关键,是如何寻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基于“体用关系”来寻求其结合方式,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用”,我们既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扎根,还要超越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局限,运用马克思主义对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从民族文化的包容性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中华民族从文化心理上接受马克思主义,进而对自身的传统文化进行扬弃的创新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由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世代传承交汇融合而成的,其突出特点是海纳百川、兼容并包。如果没有中华民族文化的包容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不可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要进一步立足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深入发掘和提炼,重构一种真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此同时,也要使马克思主义更深层地融入中华文化之中,从而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具有更鲜活的民族表达方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要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体用关系”,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和发挥作用的生长点,这是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的。习近平就是在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世界大同、协和万邦、兼济天下等积极有益的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积极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
需要澄清的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是传统文化挽救了中国,而是中国革命的胜利使传统文化免于同近代中国社会和民族的衰败一道走向没落;不是传统文化把一个满目疮痍、贫穷落后的中国推向世界,而是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传统文化推向世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振雄风成为可能。没有一个强大的中国,就不会有一个名扬四海的孔夫子。中华传统文化确有其历史局限,其重权力轻能力的价值取向、重管治轻服务的权力运作方式、重人治轻法治的社会意识、重直觉感悟轻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等,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特质有很大不同。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对中华传统文化肩负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任。在转化和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都会发挥作用,我们要警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过程中某些消极因素的渗入。
注释: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497页。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21页。
(注:本文系海南师范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专项〈24HSZX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韩庆祥,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一级教授,北京,10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