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叙事以研促育,为师生双向成长注入能量

2024-07-01杨雪梅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4年6期
关键词:雪梅德育班级

杨雪梅

前两年,我以教研员和家长代表的双重身份到荣成一中参加了教师节表彰活动。或许是为了让学生理解老师的辛苦进而发奋学习,活动现场,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代表纷纷登台致辞。听演讲时,那些发言激情满满,令我心潮澎湃,可听完后,我又有一种头脑中近乎毫无痕迹的空白感。在这场面向全校学生的德育活动中,如果连我这样一个善于倾听、善于学习的人都难有触动,那么,现场三千多名学生又会在这样的活动中有什么收获呢?

轮到我发言时,我讲了一个亲身经历的小故事:那时儿子多数时间在家上网课。有一次,我听见他们的班主任于老师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在网络那端唠叨:“×××,你听课的时候走神了!”“××,你的作业为什么没有及时上传,这种态度怎么迎接中考?”……这种没完没了的唠叨让身为家长的我内心无比烦躁。后来我索性坐在沙发上,想听听这个老师到底还能唠叨多久……在故事分享最后,我对所有的学生说了这样一段话:“孩子们,听着听着,我把自己听哭了!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去审视,当走上社会后,面对你的那些错误或不足,有的人会觉得事不关己,有的人会选择冷眼旁观,还可能会有不厚道的人选择落井下石……愿意对着你的一点小问题唠叨个不停、只希望你变得更好的,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也就只有你的老师了。孩子们,那哪里是简单的唠叨呢?那分明是老师对每一个学生发乎内心的爱!”现场,明显可见的是学生们的沉默,以及很多孩子悄悄抹眼泪的小动作。

那个秋天,在荣成一中的那个教育现场,我所进行的就是雪梅班主任工作室德育探索和研究——叙事德育。所谓叙事德育就是将故事元素融入育人实践,通过对德育的叙事化改造与系统性提升,实现学生的自主成长和自主发展。

我是一个通过教育叙事写作成长起来的老师,回溯那一段不断地对班级事件进行加工、重构,进而剖析问题缘由、找寻化解方法、呈现教育意蕴和教育理解的过程,我的教育敏感度、育人智慧大大提升。落实到学生身上,就是他们的成长生态大大优化,他们被更多地看到、更好地理解、更有温度地引领。同时,我将许多故事元素改造后应用到立德树人和问题转化上,更容易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触动和影响。自2019年元旦雪梅班主任工作室成立的那天起,我便进行了一种坚定的确认,把叙事德育作为工作室的研究方向,把班主任和学生的共生共长作为工作室的发展目标,依托叙事以研促育,为师生的双向成长助力。

基于研究的叙事——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撬动之力

在班级这个场域里,学生成长是终极指向,但班主任成长却是根基工程。任何教育项目研究的开展,其前提一定是先夯实了教师的发展之基。雪梅班主任工作室建设过程中,紧紧依托“叙事德育”这个主线,以“研”为行动方式,具体提炼出了“研写、研读、研行”的“三研”模式,促进班主任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提升。

以“研写”模式为班级事件寻因求解。“研写”就是进行教育叙事写作,老师围绕着教育现场中发生的大事小事,进行基于真实事件和真实情境的记录,并进行刨根问底式的探因和基于实际的化解。为了让这种“写”的研究性更强,工作室经过探索后,把班级建设当中大大小小的问题策划成一个又一个的小专题,通过聚焦式研究引领着老师们主动思考,行走在问题的前面。以学生的网瘾问题为例,工作室就曾围绕着“学生迷恋‘网红的心理动因及引导方法有哪些”“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怎么办”“学生迷恋刷抖音怎么办”等问题进行了共研共写。这种方式既能帮助班主任回到曾经的教育现实,也能够将师生带入未知的教育现场,在回顾梳理、预设解决当中,增长育人智慧。

用“研读”模式为班主任素养之根追肥。毫无疑问,没有专业理论支撑的叙事写作是缺少根基的,而阅读又是提升理论基底最便捷有效的方式。为破解教师专业成长中的“读用两张皮”现象,雪梅班主任工作室采用了“研读”模式,具体有三个维度的研究指向:一是研究教师,根据每位教师的成长需要,为他们量身开出成长书单;二是研究问题,带着对问题的审视和思考进行团队共读;三是研究阅读效率的提高,努力在读与用之间架起互通的桥梁。具体操作方法:借助现实案例开启阅读,并在阅读之后要求工作室成员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效勾连,真正达到读以致用之效。

以“研行”模式为实践探路、为成长导航。班主任成长中最大的硬伤就是太习惯于模仿别人的行动,却忽视了对行动的研究。对此,雪梅班主任工作室建设进程中始终都把对行动的研究放在重要位置。一方面,工作室会引领班主任研究他人,对名优班主任的班级建设动因、理念以及行动依托、成效进行切入现场的实地研究;另一方面,工作室会注重帮助班主任进行自我规划。你自身的优势是什么?你所面对的学生群体有哪些共性和个性?在班级建设和学生成长方面,有哪些问题是相对棘手的?……借助一个个追问,班主任既能进行自我审视,做好成长规划,又能根据自己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厘清下一个阶段的主研方向。此外,工作室还会以智慧众筹的方式定期为不同的班级建设出谋划策,培养卓越班主任,形成特色班级建设品牌。

依托叙事写作和研究,雪梅班主任工作室已经构建了覆盖荣成、威海乃至山东省的班主任专业成长能量圈。5年来,工作室在各类教育媒体发表相关的教育叙事类文章800余篇,出版专著10部,老师们也正走在由教育执行者向研究创新者蜕变的路上。这种蜕变为工作室所进行的“指向运用的叙事”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指向运用的叙事——学生健康发展的润泽之力

有一个现象可能我们每个人都有所关注:教育系统各个层级都相当重视学生健全人格和阳光心态的培养,但学生成长过程中五花八门的问题却越来越成为教育的痛点。虽然每所学校、每个班级都在推行课程引领、活动调节、个案辅导等多样的培育模式,但鲜有人能够真正读懂孩子内心的所思、所想和所需。也就是说,我们的“供”和学生发展的“求”是不匹配的。

对此,雪梅班主任工作室依托“中小学班级叙事德育”这一项目研究,进行了全方位的德育改造:一是将故事元素引入班级晨会、家长会当中,用故事来表达教师的期许;二是通过故事渗透来解决学生成长当中“讲道理”“提要求”所无法破解的“顽疾”;三是进行叙事型班会课程的开发与研究,通过故事元素的加持或故事情节的发展来推动德育主题的不断深入,进而滋养学生成长。

目前,雪梅班主任工作室围绕着“学生健全发展”这条主线,已经进行了系统的班级叙事德育课程开发,其主要框架包括提升自我认知能力、提高学习适应能力、提升社会情感能力、提高成长规划能力。每条框架又依据学段、年龄段进行了梯度设计。

以提升自我认知能力为例,其着眼点主要是引领学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对自我有充分的认知。工作室在反复研究审视、不断尝试订正的基础上,最终确立了包括“自我确认—自我认知—自我悦纳—自我调整”这样一条心灵成长线,并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年级、不同学情、不同个体与群体的差异等情况成序列地调整着“自我认知”这一德育活动的辅导内容。在小学中低年级段,我们将成长目标定为“认识自我,看到闪光点”;小学高年级及初中段,我们以“悦纳自我,放大闪光点”为发展目标;高中学段,我们以“规划自我,成就有光人生”为人格发展目标。围绕着这一个个阶段目标,工作室追随着学生的成长线,借助各种各样故事素材的呈现,将“我”这一人生最关键最长久的概念,作为生命成长课程来探究。这样的课程指向的绝不仅仅是知识,而且是知识背后的美好生活和美妙成长。

目前,我们开发的叙事型主题班会课例有30多节在威海市范围内进行了公开展示,并进行了相关的专题讲座或经验交流26次。《德育报》等多家媒体还围绕着我们的课程开发和研究经验进行了整版的宣传报道。

依托叙事由研而育,借力故事以研促育,借助这样的一个小点,雪梅班主任工作室最终成就的是师生共生共长的大链条。这条路上的行走,开始了,也必将不断地向前、向远处延伸!

(作者单位:山东省荣成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雪梅德育班级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班级“四小怪”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陪伴成长,一路花开
——记荣成雪梅读书写作团队创立人杨雪梅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离家出走的男人
离家出走的男人
不称心的新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