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味互文手法的运用

2024-06-30邓会

雨露风 2024年5期
关键词:互文木兰手法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长篇叙事性民歌,也是一首乐府诗,出自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讲述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返朝后不愿做官,只求回家团圆的故事。木兰的形象是一位勇敢善良、保家卫国、英勇无畏的女英雄,她的事迹体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家庭责任的坚守。《木兰诗》以其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细腻的人物刻画,生动的情节描写,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互文”字数有限,语言精练,深入浅出,在刻画人物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气氛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效果。同时还使诗文在叙述中实现了跨越时空、推动故事发展的飞跃,又使行文详略得当、自由奔放、富有艺术表现力,增强语言文字的丰富性。在《木兰诗》中运用互文手法,使文章层次丰富、张力丰富,使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增强。

一、互文手法可更好地帮助理解古诗文句意

互文也称互辞,具有“参互成文,合而见义”的特征,具体来说,就是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在讲两件事,实际上是相互呼应、相互阐发、相互补充,说的是一件事。要求句子要整齐、对称,避免重复,耐人寻味,能够用简洁的文字把复杂的内容传达出来,让读者对文本产生深刻的联想,让诗文的内涵更加丰富,更有深度,是古诗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互文在结构上相互省略,语义上相互补充。互文分为本句互文、邻句互文和排比互文。

(一)本句互文使句子具有节奏感

本句互文是指在同一句话中,句意之间相互衬托、呼应,合而见义,也就是前半句话和后半句话相互补充才是它的本义。

例如,杜牧的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其中“烟”和“月”、“寒水”和“沙”是互文,“烟”也笼着“沙”,“月”也笼着“寒水”。句意应为:烟雾弥漫在冰冷的河面,也覆盖在沙滩上;月光洒在沙滩上,洒在冰冷的河水上。两句诗勾勒出了秦淮河上月光朦胧、烟雾缭绕、凄凉而又冰冷的夜色。又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一句“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主人”与“客”互补,意为主人与客人一道下了马,在船上举杯敬酒,但没有伴奏的乐曲。再如,王昌龄《出塞》一诗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从字面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是秦朝时期的明月照耀汉代时期关塞的意思,但这样来解释不免给人一种语句不通之感,所以应该理解应为在寂静漆黑的夜色中,辽阔的塞外山峰之上,一轮明月静静地映照着边关,这些因战事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戍守边关的战士们无法回乡。可以看出,本句互文的运用使得诗句更加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和节奏感,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二)邻句互文使句子具有对称感

邻句互文指的是相邻的句子中出现互文,即上下句互相隐含词语,两相映衬,文义呼应。

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句子“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应理解为:将军都护们的角弓都已经僵直张不开,身上的铠甲也冷得穿不上。而不是:将军的弓箭因为天气太冷很难驾驭,都护的盔甲也很难穿上。又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的一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见”与“闻”互文,表示我经常在岐王府和崔九堂看到你,听见你唱歌。不能理解为在岐王宅只看得到人而听不见歌声,在崔九堂只听得见歌声而看不到人。还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里的一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意思是不为外在环境,不为自身经历的好与坏而喜悲,“喜”,既可以是“物”,也可以是“己”;悲,既可以是“己”,又可以是“物”。再如,辛弃疾的《西江月》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诗中“惊”“鸣”互文,正确的理解应为(午夜)月亮升起来,惊走了树上的鸟儿,惊醒了睡在树上的知了;微风吹来,鸟鸣阵阵。在这些诗句中,邻句互文的巧妙运用使得这些诗文的意境更为丰富优美,文义相互呼应,呈现出对称的美感。

(三)排比互文使句子具有画面感

排比互文指的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中的词语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即并列相关事物或意象,以增强诗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贾谊《过秦论》中“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句中的“南、西、东、北”互文,是指东南西北攻取的有汉中、巴蜀等所有土地,都是富饶、重要地段。这句话是用多个同义词组合而成,既显示出强秦统一天下的威势,又有一种一鼓作气、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还有《孔雀东南飞》中描写刘兰芝的句子“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可理解为在十三到十六岁之间学习掌握了织素、裁衣、弹箜篌、诵诗书等多项技能,这样解释更为合理,兰芝不是一年就能学一门,这样写是为了显示出她的才华与学识。在诗句中巧妙运用排比互文,使得诗文理解起来更通俗易懂,逻辑更加严谨,同时也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画面呈现更生动。

二、《木兰诗》中互文手法的运用分析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木兰诗》通过描绘花木兰从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到战功显赫的故事,展示了女性的坚韧与勇敢,表达了花木兰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互文手法的运用,丰富了“木兰诗”的内涵,使诗文在逻辑性强的同时,更有深度。在《木兰诗》中,互文手法是一个重要的修辞手法,本文主要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4处互文手法进行分析。

(一)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这句用了互文手法中的排比互文,这句话读起来有些繁琐,因为实际上没必要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都列出来,但诗中的“东西南北”,不是字面意义上的指代,而是用来让全诗更易读、更协调、更有韵律。同时,排比互文的运用也渲染了木兰出征前的情绪与气氛,面对突如其来的战争,木兰却没有丝毫的胆怯与怨恨,而是精神抖擞地去购买行军所需要的一切,这让木兰的形象多了一份昂扬果敢的气概,既显示了木兰为了父亲而战的决心,又显示了她的积极乐观,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过人胆量与勇气。

(二)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使用了互文手法中的邻句互文,其中“死”与“归”对举,“将军”与“壮士”互补,“百战”“十年”表现了战场的残酷,将军、战士们在边关十载,历经百战,有些人死在战场上,有些人凯旋。将将军与壮士的命运置于同一句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使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战争的残酷及战士们的英雄气概,描写了英雄们为国捐躯的惨烈、战争胜利的艰辛,也表现出木兰经历战火的洗礼、最后凯旋的不容易。

(三)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本句也使用了互文手法中的邻句互文,不能简单理解为打开东门,然后坐在西屋的床上。而应该是开东阁门,坐东阁床;开西阁门,坐西阁床,每间房子都要打开门进去看一眼,然后坐坐里面的床,通过对木兰的动作、细节描写,用互文的方式将木兰复杂的心理,以及久战归来时重获女子身份的欣喜与兴奋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仍然是互文手法中的邻句互文,将“当窗对镜理云鬓、贴花黄”拆开,一分为二,使诗句对仗工整,生动形象,适应了上文句式对字数的限制,将句子分成两个部分,使诗句对仗整齐,生动形象,给人两种行为是同步发生的感觉,并非字面所言“当窗理云鬓”之后,再去“对镜帖花黄”。木兰又一次坐在窗前,梳理着自己的秀发,对着镜子,把漂亮的首饰贴在自己的脸上,简单而含蓄地描绘了木兰女扮男装征战十多年,回家后以女子姿态出现的情景,表现了木兰归来时的繁忙和细致,可见,木兰战场上的英勇,并不能掩盖她对平凡、平淡生活的渴望。

三、《木兰诗》中运用互文手法的表达效果

互文手法是中国古代诗词散文中常见的一种句式,对这类句式的理解,要充分考虑其特点,并结合具体的诗歌或文章,寻找其在内容理解和情感表达上的契合点,使互文句式所展现的个人认知和情感共鸣相契合,进而更好地理解、学习和运用互文手法。《木兰诗》中运用了互文手法的句子,通过相互渗透、融会贯通的手法,使句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得到加强,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文字,为这首叙事诗增添了丰富的艺术效果,包括人物塑造、情节发展和主题表达等三个方面。

(一)人物塑造方面

互文手法通过生动细致的描写展现了木兰这一角色的多面性和立体感。她本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却选择了代父从军,因而那十年中为了保家卫国,她和那些男性将领及士兵们一起在战场上英勇作战,无数次出生入死,但从未被人识破身份,而且在战场上更是巾帼不让须眉,体现了木兰的勇敢和机智,就连一同出征十二年的战友,也不知道她是个女子。在描述木兰代父从军的情节中,作者没有直接揭示木兰的内心想法和感受,而是通过描写木兰繁忙的准备工作,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誉头,北市买长鞭”,来暗示她即将面对艰难的挑战,面对突如其来的战争,木兰却没有丝毫的胆怯与怨恨,而是精神抖擞地去购买行军所需要的一切,这让木兰的形象多了一份昂扬果敢的气概,既显示了木兰为了父亲而战的决心,又显示了她的积极乐观,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过人的胆量与勇气。这种描写言简意丰,在叙述层次上跨越不同空间,还可以从情感层面看到木兰代父在战场上的镇定与坚毅,使得木兰的形象更为鲜明生动,令人感受到她的坚强与勇敢。

(二)在情节发展方面

互文手法通过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方式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和连贯。如木兰从军后的描述,“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军和壮士一起出征了十年,经历了上百次的残酷战斗,有的牺牲了,而有的在胜利后才回来。作者将战争的残酷与木兰的英勇结合起来,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效果。又如在描述木兰回朝后不愿做官的情节时,作者通过描绘木兰归家时的生活情境,“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表明了木兰此刻终于重归女装的欣喜之情,她不再需要穿着沉重的盔甲,在血腥的战场上战斗,她可以重新坐在窗前,梳理着自己的秀发,然后对着镜子,将漂亮的饰品贴在自己的脸颊上,体现了她内心深处对平凡生活的向往,表现出木兰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向往安定的生活。此外,互文手法还通过相互映衬的手法,展现了故事情节的转折点。例如,在描述木兰回家的情节中,作者通过描绘木兰的惊喜和感慨,将情节推向高潮,同时也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这些描写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增强了文本的艺术感染力。这些描写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引人入胜。

(三)在主题表达方面

互文手法在《木兰诗》中表达了保家卫国和追求和平的主题,深化了诗歌的思想内涵。木兰的形象代表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勇敢、坚强的优秀品质,她为家人的付出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亲情的珍视。此外,木兰的从军经历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地位的认知和尊重。“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在表达方式上,互相阐释,互相渗透,当战争终于结束时,有些人牺牲,有些人还活着,这样更显出木兰长年征伐、戍守边关之苦。作者将战争的残酷与木兰的英勇结合起来,表达了对保家卫国精神的称赞。

互文手法还通过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手法,将不同的主题元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丰富而深刻的主题表达。例如,在描述木兰回朝后不愿做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情节中,作者通过描绘木兰对家的思念和渴望,将亲情和家国情怀紧密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这些主题元素的交织,使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刻和丰富,增强了文本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作者通过描绘木兰回朝后不愿做官,归家时作为女子来“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表达了木兰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这些主题表达使《木兰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文价值。

综上所述,互文手法的运用使得《木兰诗》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观赏性,不仅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鲜活,也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还深化了诗歌的主题。互文手法的运用使文本的意义更加丰富和深刻,诗人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勇敢而坚韧的女性形象。也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能够感受到作者的艺术匠心和思想。

作者简介:邓会(1997—),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语文)。

猜你喜欢

互文木兰手法
木兰剧片段展示
层递手法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若是木兰能网购
滇中木兰的“农资梦”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