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12345”课后服务模式的构建
2024-06-30张艳茹
张艳茹
本文系2022年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助推农村初中学生全面发展的‘12345课后服务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JK22098。
摘要:我国对于教育事业一直非常重视,为推动学生综合发展、全面成长,我国提出了课后服务政策,利用课后服务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活动,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农村地区在开展课后服务中面临诸多问题,对此学校需积极改革创新、迎接挑战,通过丰富课后活动、加强课后指导、挖掘本土特色、完善评价机制等策略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农村初中 “12345”课后服务模式 积极意义 实施策略
引言
相对于城市学校,农村学校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关怀和帮助,要多给学生一些学习和生活方面的指导。学校作为育人的主阵地,需要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学生发展打好基础。对此我校开展“12345”课后服务模式,坚持全人教育,做好两个时段的服务,开展交叉教学,加强教学环节的紧密性,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本文结合农村初中学校情况,分析课后服务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进而提出有效的策略。
一、农村初中“12345”课后服务模式内涵
农村初中场地、配套设施等资源匮乏;地理位置偏远,服务资金不足;课程开发全部由学校老师负责,农村初中基本是寄宿制学校,教师从早到晚课业负担重,自身也无特长,大都抗拒、惧怕开设除作业答疑以外的特长课;课程开设不够丰富、特色不多且与五育融合得不够深入和全面;相应的课程评价体系措施跟不上。“12345”课后服务模式是在结合教育部提出的课后服务“5+2”模式和农村初中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构建的一种新的服务模式。“12345”课后服务模式坚持全人教育的理念,将课后服务分为扬长课和保底课两个时段,针对七、八、九三个年级开展交叉教学,实现“学校统筹—年级协调—班级主导—课程实施”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利用德育安全课、学科衍生课、社团活动课、素养阅读课、体育健康课五大板块的课程开展教学。该模式坚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立足五育,本着“全覆盖、广参与、有保障、上水平”的课后服务宗旨,设置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师生参与课后服务的热情,提升教师课程研发、开设的热情,助推学生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农村初中的本土特色。
二、应用“12345”课后服务模式的积极意义
(一)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课后服务就是要求教师做好学生的课后指导和管理,其中包括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提升学生学习成果。课后服务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帮助学生巩固和转化知识,对于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学生会有很多的疑问,并且对很多内容都是一知半解的。但是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很多学生都会将疑问留到课后,而疑问如果不能很好地得到解决,会影响学生之后的学习。所以,在课后服务时教师会给学生留出时间讨论学习内容,并且教师也会主动为学生提供帮助,能够对学生进行点拨,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梳理知识的脉络,找到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巩固课堂学习效果。
(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是“五育”融合培养的载体,以五大课程落实“五育”,助推学生全面发展。我校课后服务的五大板块,融合了“五育”的课程。德育安全课主要包括文明礼仪、卫生健康、安全防护、爱国教育、心理疏导、内务整理等课程;社团活动课有茶艺、舞蹈、合唱、创客、象棋、插花、种植、健美操等课程;素养阅读课有文学文化、名家故事、文物鉴赏、名著导读、博物美哲等课程;体育健康课有拳类、操类、球类、绳类等课程;学科衍生课,包括语文的书法、朗诵、课本剧,道德与法治的法治讲堂,历史的中国故事,地理的四方采风,理化生的趣味实验等课程。
比如身体锻炼方面。“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学生坚持学习的保障,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我校一直尤为重视。这一点在“12345”课后服务模式中也得以体现。例如,我校开展的“体育健康课”这一大板块的课程,就包括拳类、球类、绳类、操类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课程。在课后开展服务时,老师教给学生一些正确的运动方式和运动知识,帮助学生做好运动前的热身准备,避免学生受到伤害。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不同,运动活动的设置难度也会有所不同,有简单的花样跳绳、踢毽子等,还有难度较高的太极拳、武术操、球类运动。学生可以自由组队,学校则为学生提供比赛的场所和一些奖品,这样能够让学生保持较高的运动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农村初中“12345”课后服务模式构建的策略
(一)加强队伍建设
教师是课后服务的实施者,是各项课程和活动的组织者,这要求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尤其是农村学校,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尤为重要。学校要盘活教师资源,转变教师对于课后服务的错误观念,充分挖掘教师潜力,开设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学校在开展课后服务之前需要明确开展的各项活动,针对开展的活动有目的地对教师进行培训。比如,课后服务中会设置艺术创作等活动,这就要求教师掌握一些艺术方面的知识,能够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评价。学校可以采用线下的模式开展培训活动,利用公开课等形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校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在国家教育平台上筛选合适的内容,之后将内容推送给各位教师,让全体教师参与学习,在学习结束后还需要对教师的学习成果进行测评。学校结合视频内容设置简单的问答或选择题让教师参加线上测评,以此了解教师对知识的吸收程度,检测培训效果。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组建在线教学教研团队,充分应用在线资源。
鼓励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加强与兄弟学校的沟通,为教师学习创造条件和机会。到兄弟学校了解课后服务的开展情况以及具体的开展形式,了解其他教师在课后服务中的服务内容和实施模式以及对学生管理的具体策略。实地参观的方式使教师直观地看到其他学校和教师的具体开展情况,学习其他学校和教师的成功经验,让教师在学习中有更多的灵感和理解,使他们能够积极创新服务形式和服务活动。此外,也要加强对教师的管理。针对课后服务学校需要建立明确的考核制度,对教师的工作进行合理分工,使每位教师明确自己负责的课后服务内容以及具体开展形式。有力的培训和严格的管理是开展课后服务的基础保障,是课后服务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动力。
(二)进行个性化辅导
课后服务具有开放性的特征,有需求、有帮助的学生都可以主动邀请教师对他们进行辅导。例如,我校第二时段的保底课,教师就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状态及课堂回答问题的正确率,明确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同样是在答疑解惑课上,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对不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学生之间以结对子的形式互相辅导,让优秀生辅导中等生,中等生辅导学困生。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也能帮助其他学生提升,这样就能够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又能够为学生提供独立学习的机会。
作为一所农村初中,我校学生大部分是住宿生,内务整理课是伴随住宿生三年学习生活的必修课,教师会借助内务整理课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规划整理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做事计划和步调。首先,教师让学生将内务整理中的叠、擦、扫、摆、拖等内容加入任务规划表中;其次,教师按照整理的先后顺序,对任务进行合理排序,引导学生对内务整理中相关任务进行排练,并且要明确任务完成的时间,以此完成自己的任务规划表;最后,教师在学生完成每一项任务之后,对应地将学习规划表中的哪一项画去。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学生对于计划的执行能力以及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每一学期,我校都会开展内务整理大赛活动,不仅有个人赛,还有集体赛,以此来推动学生对内务整理的重视。
(三)丰富课后活动
加强课后服务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后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多彩的课后活动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推动学生多方面、全方位发展。针对学习活动,学校设置了英语阅读角和美文朗诵吧。农村学校的资金和资源有限,所以教师会号召学生和家长一起行动,让每一位学生带一本自己喜欢的英语读本放置在教室的阅读角中,学生通过互相交换书籍,阅读到不同种类的书籍。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巩固英语知识,了解更多的故事,看到更多的风土人情。朗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学生在朗诵的过程中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以及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学校会定期举办朗诵大赛,以此激励学生。学校也会定期开展阅读与写作活动,每班每月一次的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分享所读的书籍。此外,每年级每学期举办一次的写作比赛,结合时令变化、农村风景、学校生活等设置写作主题,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组成评委团,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
针对艺术欣赏、创作类的课程,教师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农村一些随处可见的自然资源转变为创新性的作品,学生可以联想这些物品的颜色等特征进行作品的创作,学校在公开栏中专门设置一个展览栏,展览学生创作的这些画作。教师开设手工制作课程,对农村地区的一些自然资源进行创造。教师让学生自己收集材料,比如在农村地区常见的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等农作物,或者是随处可见的花草、枝条、树叶等材料,让学生带到课后服务课堂中进行创作。比如,我校手工社团中教学生制作竹节人和枝叶,就被很多学生喜欢。
(四)发展兴趣特长
对于农村学校的学生而言,其学习的主要内容都来自教师,学生的主要学习场所是学校。农村学校缺乏专业的教学设备,但农村学校有非常多的活动场地,学校依据硬件设施情况和教师特长,挖掘教师潜力,加大校本培训力度,开设了不同种类的符合农村实际条件的课程。比如,武术操、跳绳、健美操等有氧运动的课程,围棋、五子棋、魔方等益智类课程,朗诵、课本剧、演讲等口才类课程,茶艺、合唱、手鼓、电子琴等艺术类课程,剪纸、捏泥人、绘画、种植等动手类课程,文学文化、名家故事、文物鉴赏、名著导读等阅读素养类课程。多样化的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和成长机会,让学生尝试新的事物,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课后服务课程对发展学生特长的影响包括知识面、个性、兴趣爱好、学业成绩、身体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和自信心等方面。这为农村初中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学校还需要继续加大对课后服务课程的校本开发力度,进一步挖掘教师的潜力,让教师通过自学和培训的方式,掌握更多与社团活动相关的知识,继续丰富课程种类,深化课程内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外聘专业教师或走家校社共育路子,综合利用资源,如属地文化站中的艺术专业者和村里具有才艺特长者参与其中。
四、结语
总而言之,课后服务既考查教师的能力又考查教师的素养,需要教师的耐心和细心,同时也需要学校的配合。针对“12345”课后服务模式,学校需要探索其开展形式和开展活动,明确课后服务的重要性。高效的课后服务模式,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后活动,提升课后服务的有效性。学生能够通过课后服务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教师也可以获得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打造了多元化、趣味化的课后服务模式,让课后服务助推师生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玛尔哈巴·霍加阿合买提.双减背景下初中课后服务中数学作业辅导的策略探究[J].电脑爱好者(电子刊),2020(8):23282329.
[2]张旭琦,马瑞娟,邹明新.初中生课后服务实施现状调查及建议——以包头市第二十九中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3,9(2):190194.
[3]张亦轩.“双减”背景下赤峰市城区初中校内物理课后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9(5):115118.
[4]李加有.“双减”落地减负增质——初中数学课后延时服务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3(9):2931.
[5]谢梅林.“双减”视域下农村寄宿制初中课后延时服务课程建设研究[J].考试周刊,2022(47):712.
责任编辑:黄大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