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美术教学

2024-06-30王彩凤

安徽教育科研 2024年17期
关键词:挖掘小学美术教学

王彩凤

摘要:美术作为培养学生审美、鉴赏、想象、思维能力的学科,要注重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小学美术教师要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拓宽学生对美术知识学习的途径,提升美术知识学习的深度,让学生通过美术课堂学习提升自身的美术核心素养。

关键词:艺术潜能  挖掘  小学美术  教学

引言

小学美术是学生在小学时期的必修课程,可以提升学生的鉴赏与审美能力。鉴于此,小学美术教师要以新颖、科学的教学手段和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全面提升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积累美术专业知识,提升审美感知、创意实践等美术核心素养。小学美术教师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制订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案,才能培养出素质高、核心素养强、艺术潜能大、符合新发展理念的美术人才。

一、小学美术教学的积极影响

(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审美能力,才能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更好地感受、发现美术的魅力。而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品赏析,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

美术教学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艺术思维的培养不光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还能提高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遇到利用逻辑思维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可以转化思维方式,利用艺术思维解决问题,从而顺利解决问题。例如:学生可以利用艺术思维记忆古诗词、英语句式等抽象性强、繁杂的内容,在记忆时根据内容在脑海中想象相应的画面,将文字记忆转化为形象记忆,从而提高学生记忆不同学科知识的实效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鉴赏美术作品,加深学生的审美感知

学生只有具备发现、欣赏美的眼睛,才能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感受作者蕴藏在美术作品中的感情与内涵。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引导学生从艺术的角度,运用艺术的眼光欣赏画作。例如:在学习色彩丰富、内容多样的“彩墨游戏”这一节时,教师通过张大千的《白荷》向学生介绍水墨画干湿浓淡变化的笔墨趣味及表现手法等基础知识,在学生对水墨画的创作手法与方式有大致的了解后,让学生尝试做墨破色、色破墨、浓破淡或淡破浓的练习。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吴冠中的《松魂》、齐白石的《葡萄》、张大千的《泼墨山水》等家喻户晓的画作,带领学生对画作进行深入的赏析,感受美术大家的作品风格、类型以及创作手法,接着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水墨画。这样有梯度地从“初步感知”到“尝试体验”再到“创作表现”三个层面使学生感受水墨趣味,在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学生只有对画作进行深入的了解、全面的认识,才能在一次又一次的作品鉴赏中、创作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

(二)感悟画作内涵,丰富学生的文化理解

中华民族具有历史悠久、形式多元、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随着朝代的更迭、历史的发展,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多以图画与文字的方式保存下来。基于此,美术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挖掘蕴含在传统民族文化中的文化内涵,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体悟作者的创作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例如:在学习蕴含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端午节”这一节时,教师向学生讲解端午节的由来、屈原的生平以及在端午节期间举办的传统活动。在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以及人们庆祝端午节的主要形式与习俗后,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赛龙舟、做香包的视频影像,并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讲解龙舟的结构、比赛人员的类别与分工以及香包的制作工艺,使学生直观地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随后教师在屏幕上展示傅抱石的《屈子行吟图》,并提问学生从画作中可以感受到屈原怎样的情感。教师把屈原的画像放大,让学生通过画作清晰地感受到屈原对政权变革的无奈、对国家覆灭的悲凉,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屈原对国家的热爱,进而加深学生的文化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丰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的创意实践

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既能增强学生手脑配合的能力,还能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互动,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以及美术知识的掌握情况。鉴于此,小学美术教师要利用形式多样的课堂实践活动,加深与学生的友谊,挖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例如:在学习介绍古代陶艺的“盘泥条”这一节时,教师在学生了解了不同时期的陶艺作品特点和制作手法后,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陶艺作品的真实制作过程,并向学生介绍制作时的注意事项和陶艺作品的保存方法,然后带领学生用橡皮泥以盘泥条的方式制作学生自己喜欢的物品。在学生进行制作时,教师不能过度干扰学生,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用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在制作完成后,教师让学生在讲台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出制作的原因,然后让学生们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同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表达能力。又如:教学湘美版美术课本三年级下册第三课“我们来下棋”,在开始课程之前,教师以简短有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了棋盘、棋子和下棋的基本规则。然后,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别配发一套棋盘和棋子,让学生们自由组合棋盘与棋子进行摆放。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在尝试摆放过程中培养了空间意识和观察力。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们模拟下棋的情境,让每个小组的一名学生执黑棋,另一名学生执白旗,进行对弈。在对弈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提醒学生们注意棋盘上的线条和格子,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使棋子落在合适的位置。学生们通过实践中的对弈,不仅加深了对下棋规则的理解,还锻炼了观察、分析和决策能力。随后,教师引导学生们从自己的实际经验出发,自由绘制下棋的场景。学生们可以使用铅笔、彩色铅笔、蜡笔等绘画工具,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将棋盘、棋子和下棋的过程绘制出来。在绘画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们注重细节,注意线条的粗细和颜色的搭配,以表现出真实的效果。同时,教师可以倾听学生们分享绘画时的心路历程和感受,进一步了解他们对下棋的理解和想法。最后,教师组织学生们进行展示和交流。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本组的绘画作品,并口头介绍自己的创作灵感和用心之处。其他学生可以提问、评论或表达自己的观点,开展相互之间的互动和思考。教师则通过观察学生的绘画作品和聆听他们的发言,对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意进行评价和指导。通过这堂“我们来下棋”的美术课,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下棋规则和技巧的理解,还锻炼了手脑配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实践活动丰富多样,从摆放棋盘到模拟下棋再到自由绘画,每一环节都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和发挥才能的机会。同时,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对艺术知识的掌握情况,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实践活动,学生们在艺术创作中不断尝试、实践和创新,从而提升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积极地与学生交流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掌握情况,从而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和才能。

(四)开展分层教学,促进学生的艺术表现

学生受生活环境与家庭环境的影响,认识能力、美术能力、理解能力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形式统一、内容相同的课堂教学方法与课堂画作练习难以兼顾所有学生。基于此,美术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学习能力,采用具有针对性与差异性的画作练习模式,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画作练习,以此来满足不同学生对课堂画作练习的需求,从而提升美术课堂的教学成效和学生的美术能力。例如:在学习“可爱的汽车”时,教师带领学生了解不同汽车的外形、构造、色彩等基础知识,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与成效为学生布置层次分明的课堂画作练习。美术能力较弱的学生要在教材中找出自己喜欢的汽车图片,根据图片进行临摹,美术能力一般的学生要利用卡纸、剪刀、胶水等工具制作仿真汽车;美术能力较强、美术功底高的学生不仅要利用工具制作仿真汽车,还要在仿真汽车上画出纹理、涂上颜色。层次分明的画作练习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构图能力与绘画水平,还能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美术能力。又如:在湘美版三年级下册第十五课中,教学内容是关于色彩拼贴画的创作。在这节课的前期准备阶段,美术教师做了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工作,了解到学生们在颜色辨认、图形拼贴和想象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教师设计了多种不同难度的练习,并进行分类和标注,以便学生们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画作练习。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展示了一些优秀的色彩拼贴画作品,并引导学生们欣赏、分析其中的色彩运用和图形组合。接着,教师介绍了色彩拼贴画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包括如何选择适合的颜色、如何用剪刀剪出不同形状的图案等。此外,教师还向学生们展示了不同难度的练习示范,让学生们能够清楚地了解到每个练习的要求和难度。在练习环节中,学生们有机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教师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份个性化的练习册,上面标注了不同难度的练习。学生们可以自主选择并完成感兴趣的练习题,以展现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同时,教师也提供了辅助材料,鼓励学生们积极尝试、相互学习和交流。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学生们反馈和指导,鼓励学生们发挥想象力,尝试使用各种不同的颜色和材料进行拼贴,同时注意图案的协调和整体效果。对于技巧上的困难,教师耐心地进行示范和讲解,帮助学生们克服困难,提高绘画技巧。在作品展示环节中,学生们展示自己的成果,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教师对每个学生作品的点评和表扬,提高了学生们对自己努力的认可度并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通过这种具有针对性和差异性的教学模式,湘美版三年级下册第十五课“色彩拼贴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不仅掌握了色彩拼贴画的基本原理和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学生们在完成个性化练习的过程中更加从容和自信,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实践证明,个性化的练习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成效,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为他们的综合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总的来说,小学美术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文化理解、创意实践、艺术表现等美术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美术教师要从课堂教学与课后训练等多方面入手,在这一过程中组织学生鉴赏美术作品、感悟画作内涵,丰富教学活动,积极开展分层教学,从而使学生具备较高的鉴美能力与艺术思维。

参考文献:

[1]吕轶敏.为美术课堂插上翱翔的翅膀——论小学美术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2(16):135.

[2]李团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J].考试周刊,2014(79):177.

[3]蔡张赟.以创作为导向发展幼儿美术能力探微[J].成才之路,2018(36):7879.

[4]李冀.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探究[J].中华少年,2018(19):136.

[5]夏铁军.小学美术分层教学策略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24):150.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挖掘小学美术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将“再也没有”带向更有深度的思考中
古诗词教学中艺术内涵的挖掘策略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分析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