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研判及应对策略研究

2024-06-30刘金凤

学理论·下 2024年3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新媒体高职院校

摘 要:做好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关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带来严峻挑战。分析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必要性,以及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存在的风险,提出针对性策略,为推动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有效开展提供智力支持。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院校;意识形态;风险研判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4)03-0054-0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为祖国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信息传播方式巨大变革,各种思想不断冲击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也给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为此必须做好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研判工作,实施积极有效应对策略来推动新媒体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

一、新媒体时代做好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一)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有利于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决定我们必须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高职院校的社会主义属性既是我国高职院校的鲜明底色和最大特色,也是建设社会主义高等院校的根基和优势。要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要坚持党对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一方面,开展好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度。另一方面,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才能确保为党和国家育才的方向不偏,才能确保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不移。

(二)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立德,就是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守公德、严私德;树人,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无论是立德还是树人都必须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当今世界,各种社会思潮依托新媒体等渠道纷至沓来,而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重要时期,他们思想活跃,独立意识比较强,但缺少社会阅历和判断能力,容易受错误理论和思潮影响。因此,加强对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引领,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理念与理想信念,是我国高职院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强有力的思想保障,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三)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有利于国家安全与稳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尤其是在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加复杂尖锐。当前,国内一些错误思潮和观点不时出现,国际西方敌对势力也通过各种方式加紧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关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更关乎国家长治久安。所以高职院校更应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坚决抵御不良思潮以及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高职院校意识形态领域绝对安全。

二、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存在的风险

(一)多元思想冲击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

高职院校学生年龄较小,思想活跃开放,乐于接触新鲜事物,但辨析能力差、极易受不良思想和文化的影响。近年来,国外和国内的各种多元思想都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的价值观念形成。从国际上看,当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各国之间的交往交流越来越紧密,思想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同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价值观念也不断冲击着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鼓吹资本主义优越性和历史虚无主义等多样化思想,都严重影响高职院校的意识形态环境。从国内来看,伴随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市场经济发展,导致价值观念与价值取向面临多元化发展趋势。个人主义、精致利己主义不良思想渗透高职校园。特别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大数据普遍应用,使这些社会思潮传播更为简单快速、便利隐蔽,给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影响。

(二)高职院校意识形态管理工作难度增加

在传统媒体时代,主要以报纸、杂志、电视为主要传播载体。学校通过对传统媒介的管控来强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与领导权,净化高职院校意识形态环境。但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相较于传统媒体,信息量更大、传播范围更广、传播速度更快,日益成为高职院校意识形态主要载体和重要平台。在互联网上,师生都是网络传播者,拥有参与、干预甚至批评的机会,这就给现阶段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同时鉴于网络传播环境具有开放性、时效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对高职院校突发舆情事件和敏感舆情的处置应对也提出更高要求。近年来统计,校园网络舆情危机大多是由于校园突发事件所引起,很容易引发网上谣言、谩骂四起,造成学生人心浮动、情绪偏激,破坏正常校园秩序,一旦处置不力或不及时,极易演变为公共危机事件。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意识形态管理者不论是在舆情发现阶段,还是控制、处置阶段,都要保持正确的辨析力和预判力,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

(三)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有待加强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堂、校园网络平台、学生社团等是高职院校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阵地,是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安全建构的重要载体。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育人功能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思想政治课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发挥不够。思政课堂存在重理论轻生活化的问题。理论讲解说教空洞,缺乏直接有力的阐释、引导,导致学生对理论理解不深不透,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二是校园官方新媒体阵地影响力不足,学生在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的活跃度较差,主流思想宣传的影响力不高。三是对高职院校内的沙龙、社团等校园文化宣传阵地监管不够。一些高职院校缺乏对校内注册社团的监督和管理,只看数量不看质量,导致高职院校社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意识形态工作队伍能力建设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在引导青年学生认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负有重要责任。意识形态斗争是没有硝烟的斗争,无处不在。尤其在新媒体背景下,信息的传播方式导致意识形态工作管理方式变革,也对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提出更高要求。然而一些意识形态工作人员存在能力不足和本领恐慌的问题。一方面,一些意识形态工作者不能完全掌握网络信息传播规律,对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的思想动向与群体特点把握不足,导致在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工作上,缺乏针对性、亲和力。手段创新不够,理论联系实际不够,造成宣传方式的简单、单调、乏味。另一方面,工作队伍缺乏系统、有效的专业培训,重正面宣传、轻校园负面舆情处理,缺乏应对学校突发舆情事件的能力,处理不及时,回应不到位,容易造成不良后果。

三、新媒体时代应对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风险的策略

(一)坚定“主心骨”,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

一是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将意识形态工作与高职院校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切实增强各级主体对意识形态工作的价值认同。强化对相关主体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考核,把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二级单位考核,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构建“意识形态一盘棋”的工作格局,明确责任清单,建立责任体系,细化责任追究办法,不断完善制度体系、责任体系,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夯实意识形态管理运行工作机制。

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必须巩固好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主导地位。要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靠“两个维护”铸魂。

三是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巩固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保证。文化与意识形态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一方面,意识形态决定了文化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文化也提供了意识形态的思想来源和精神根基。所以要增强高职院校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做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研究、阐释和宣传工作。发挥文化教育教化的作用,以优秀的文化充实学生的思想,沁润和滋养学生的心灵,使广大学生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了解,坚定文化自信,在思想和行动上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二)坚守“主战场”,建立高职院校网络意识形态监管机制

加强高职院校网络意识形态监管能力,将体制机制建立落实到意识形态管理工作全过程,不断加强提高动态监测和实时预警防范能力,及时对各种风险源调查评估研判,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治理效能,扎实地做好风险防控工作。

一是建立预警防范机制。一方面,高职院校网络信息管理中心和宣传部门要对校内发布的内容进行预审和不良信息过滤,将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威胁消除在萌芽阶段。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利用新媒体大数据技术设置监控点,做好敏感涉稳节点、网络热点问题等特殊时期和重点领域的实时舆情动态监测,把握好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于校园内发布的不当言论要及时拦截,把握各主体对此类事件的关注度与参与度,发现问题及时疏导,避免负面情绪的发酵。

二是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网络舆情事件一旦发酵极易快速形成连锁反应,所以面对新媒体时代特点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时,要建立完备的意识形态风险的应急处置机制。首先,高职院校应成立应急领导小组,明确相关部门的任务,做好应急预案。其次,建立及时有效回应反馈机制,对于突发事件,全面准确掌握舆情基本情况后,第一时间澄清,摆明立场、回应关切、消解质疑。最后,建立舆情引导机制,建立官方信息发布制度,进行正面发声和评论引导。

三是建立善后疏导沟通机制。突发事件结束之后,应全面复盘危机处理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持续改进和完善意识形态工作的风险管理体系,并建立长效常态化机制。网络空间虽然具有虚拟性和隐匿性,但是网络空间活动者仍是现实的人,要重视做好人的思想工作。所以突发事件结束后,要对问题波及的学生进行持续追踪,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可以通过辅导员信箱,线上面对面等形式,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关注的问题,让其思想问题和困惑得到疏解。

(三)筑牢“主阵地”,加强校园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一是加强思政课堂阵地建设。课堂教学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渠道,有举旗帜、指方向、辨真伪的重要作用。思政课教学要不断增强引领性、亲和力和针对性,以启发式教学代替灌输教学,将价值观教育融入思政课程中。思政课教师要用全面客观的态度和透彻的学理来分析应对学生思想困惑,经常性组织学生开展理论解读、热点辨析、问题辩论等,对各种错误思潮展开批判教育,还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丰富思想政治课堂,积极运用“翻转课堂”等现代化教学模式,实现网上网下教学有机融合。

二是做好网络阵地建设。加强校园网络监管,对于注册用户的信息、上传的各类信息以及校园官方网络平台发布的内容,要严格审核把关,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同时还应发挥校园官方网络平台影响力,开设微信公众号、官方抖音等校园媒体平台,全方位多种形式宣传主流思想,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政治引领性、文本活泼性和文化浓厚性。特别是对于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关注问题开设专栏进行正能量宣传,加强思想引领、增加学生的观念认同。

三是加强校内文化宣传阵地建设,加强对学校各类出版物、宣讲报告、研讨会等内容的审核和管理,严格监管高职院校社团组织及其活动,聚焦教师指导、社团登记年审、活动审批等环节,增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政治性、思想性考察,鼓励社团积极举办弘扬主旋律的校园文化活动。

(四)建强“主力军”,加强意识形态队伍建设

一是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要不断提升思政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书育人的本领。让思政课程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同时也要加强对青年教师意识形态的管理,保证高校教师政治正确,真正做好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有思想的人灌输思想、有人格的人教育人格。

二是抓实辅导员队伍建设。选聘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德才兼备、乐于奉献、关爱学生的教师充实辅导员队伍,传播马克思主义、坚定捍卫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加强辅导员培训教育,加强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学生日常管理服务方面素质的培养,切实解决学生思想和生活的实际问题。

三是建立校内网络评论员队伍,加强充满网络空间正能量“意见领袖”的培养和塑造,选拔具有政治性强、网络媒介素养高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网络文明志愿者加入校内网络评论员队伍,通过新闻跟帖、论坛发帖、评论等方式进行正面宣传引导。

参考文献:

[1]刘立伟,谢晓娟.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3).

[2]徐国民,胡秋玲.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风险防控能力的内涵与提升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36(1).

[3]马冬云.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困境与出路[J].现代职业教育,2023(9).

[4]张涵婷.防范与化解: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问题[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21).

作者简介:刘金凤,副教授,从事体育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新媒体高职院校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新闻话语分析与意识形态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