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艺术的文化语境:AI艺术实践的文化潜在空间与异质经验

2024-06-30温辰旻

画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未来主义语境中华

“最具特色的科幻写作并没有认真尝试想象我们社会体系中的‘真实未来,而是将现在作为未来的想象中的过去。”——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未来考古学》

在未来学视野下,德国媒体理论学者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Siegfried Zielinski)的媒介深层时间观,打开了对文化语境下的另类媒介实验,成为对媒介思维创想的另类可能。其著作《Variations On Media Thinking》,提到人类智力史上的“master thinkers”现象,敢于以博古通今的视野,打开思维僵局,建构令后世惊叹其创意性的“Master Model”(科学与技术史)。文化考古在看似已成定义的框架之下,思考获得逃避的可能,通向可能延展的可误之学。媒介感受的重新再发生,因其模拟性以及互动的方式,如同代入式的感知过程,也是对所谓真相的再次模拟生成。这种建构方式不仅作为一个对媒介观察与文化实验的组合描述,更是一种思考当下的方式,即一种存在于传统理解框架之外的认知策略。基于过去不存在的未来的讨论是否可行?就像我们在研究非洲未来主义(Afrofuturism)时,会被时间维度的过去、现在、未来杂糅的令人惊叹的创造力和非西方中心的美学所打动。在面对非洲/美国黑人文化与技术发展的文化讨论中,我们可以从批判的角度重新审视华裔当前的挑战与反思。

“有趣的是:以非洲未来主义视野打开一个另类的文化空间的创作策略,启发后来的海湾未来主义以及中华未来主义(Sino-futurism),并将在离散文化语境中相继展开。另一层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对于中华未来主义的讨论基本是在西方世界,其受关注程度要高于中国国内,可以说是外界创作者对于中国未来的想象。这种有关中国面向未来的时间性的概念,实际上在千禧年前后,是在一群推测小说(Speculative Fiction)创作群体中共同塑造的一个术语所出现①。实际上其应对的对象,是以地理层面上的现代中国作为对象分析。某种程度上,离散华人在西方遭遇到的身份困窘的一个外在表现,以何种语言以及何种文化自处,以及构成自身身份认知与立场的选择表达策略,这就必然导致了中华未来主义的关注与塑造群体是由既能感受中国当下现状,又在西方世界有身份认知困惑的群体所形塑,在各文化间的冲突与多样性间的以中国文化作为背景板的未来想象。”②

我们回到稍早前的20世纪30、40年代,在关注中国早期科幻创作时,可以看到一部名为《探月姻缘》的科幻粤剧,不同于传统中国戏剧对于玄幻、梦境等超现实题材的表现,该粤剧将私人火箭、太空衣、电视传真机等创想式的科技产品融入戏文的唱词中。当然,在当时许多同类题材作品中的大胆谐趣表现方式,更多只是博君一笑。但是,就其戏文中,英文进入粤剧,其实是很早的一件事情,像香港流行音乐中被叫作香港猫王的许冠杰,使用方言或者是英文词、舶来品进入文化实践中,这种“尽皆过火”的拿来主义实际上并非香港独有。我们谈论文化语境,某种意义上会发现是一种流动的、平等地看待所有其他文化的东西。如果我们再“寻味”一些,会关注到早期的中国科幻小说,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1902),该著作畅想着1962年的中国未来,其文化演绎原型有一定的历史考究,在其后来研究海外华人的文章《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1936)中能体现出来。对于中国这个东方文明的想象,可以看到如中华未来主义以及李欧梵(Leo Ou-fan Lee)这位香港学者在2000年前后提出华人自己的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应该是什么样子。一个拥有强大生命力的文明在遇到了外来文化的时候,塑造文化的道路应该是什么?像中华未来主义这个出现在海外华裔文化中的他者想象,似乎可以与东方主义相提并论,西方人如何想象东方,以及塑造东方的自我他者反馈(Other Feedback)这一系列后面值得讨论的一些文化议题,都充满着他者的凝视以及不可逆转的文化延异。

在考察东南亚艺术生态时,会看到一些有趣的东西。比如说娘惹(Perankan)作为南洋华人族裔的称呼,成了当地民族生态中的一支,但很明显地看起来似曾相识,又有点怪异,甚至是叫作“视觉痉挛”的东西。个人觉得视觉痉挛就是看到一些觉得陌生但又熟悉的东西在里面。我们今天讲的其实是跟文化语境有关,以“兰芳共和国”为例③,这个位于南海最南端的一个消失的华人社群,我们以现代国家的文化地理去看的话,这附近是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印度尼西亚的一个文化延伸地。历史策略类游戏文明V,将这段历史以土地并扩的方式作为游戏规则,比如说玩家可以成为兰芳共和国的领袖,去开拓疆土。这个游戏衍生出来的文化现象,即共同体验过游戏本身的玩家在线上组成的虚拟社群,可以被看作是跨文化身份认同的有趣体验,也许一个白人小孩,或者非亚裔玩家也有可能就在玩的过程中与这段文明的亲历者共情。这是一种非常主观的虚构真实,不一定是客观或者考古上的第一发现才能被称为“正史”。

“虽然商业历史策略游戏不能作为真正的历史表现媒介,但它可以成为一种宝贵的工具,有效地教授、获取和生产历史知识。虽然以历史为主题的游戏本身并非历史性的,但它们在历史学习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因为它们能够提供丰富的模拟环境,培养必要的概念模型。”④

因为兰芳共和国出现时间非常早,1777年成立,1884年灭亡,所以它实际上是没有图像资料记载的,后人根据当时那些传纪以及民间传说进行补充。在机器学习训练的过程中使用当时荷兰殖民者的图像档案,如拥有的大量关于当地的类似于他者文化现象的考察成果。作为重塑与启发的中华未来主义,对于中国是一种必然的未来的这样想象,它实际上也可以成为历史科幻的经验本身。南洋地区本身所特有的一种独特的中华审美,成为值得“视觉痉挛”的对象。实际上那些生成图像,很多时候是抱有狂想式的文化实验。比如说到恐怖谷理论,其实在机器仿真的这个层面上,AI已经做到了比机器仿真的恐怖更恐怖的地步,因为实际上那些图像生成出来的不存在的个人,又有一种非常真实的感觉,好像他是在某个地区曾经出现过的人物,我们所经历的文化实验,如同集体潜在记忆空间里面出现的一个平均值,这不再是单纯的图层或者是文本到图像(text-to-image)。而是作为整个社会、文化裹挟进去最后变成一个看似唯一且富有解读性的视觉图像。文化的变体以及不同的版本,衍生出一种新的记忆空间,也是身份认同的一种另类塑造。

2022年《自然》(Nature)杂志有一篇文章提到,DeepMind公司联合威尼斯大学人类学系、牛津大学经典学院的研究者们,探索利用机器学习来协助历史学家更好地解析古希腊铭文,从而更好地了解古代历史,打开了AI与历史学者之间的合作潜力⑤。应用深度神经网络(DNN)修复补齐受损的历史铭文,其“Ithaca”模型为文本修复任务生成几个预测假设,供历史学家应用自身专业知识进行选择,实际上也推出了一个真实性如何构建的问题。

回到本次感受力论坛的研学议题。以中国美术学院开放媒体系的本科教学为例,在“中国古代技术幻想与元宇宙”的创作延续以及议题关注上,在讨论中国古代科技时,什么才是中国古代科技?它与虚拟空间的关系是什么?好像古籍中有提及,即“古代”的当前时态或是“中国的”,即本地与舶来品的比较。但是,认真深入了解后发现,技术的发明并非具有时空连续性,由于生产力作为区域社会存活的主要手段,被不断保密销毁,同样的技术被不断发明。又比如“西洋奇器”,在介绍西方科技时的断代不明,导致对技术背后的欧洲社会发展的误判。延伸出艺术与科技的关系,我们常常把科技当成是一个文明断裂的因素,或者是突然加入“自然状态”的文明演化中的。技术本来就是文明整体连续的一环。在讨论历史包括比较在地或本土时,文化语境的研究恰恰将技术介入作为一种连续性,而且是延续我们过往的文明作为链接。

“人工智能目前数据库的训练,背后隐含着意识形态偏见,以及不同的脉络与文化背景,而非真正中立的机器学习。其中,所体现出的对于历史脉络、文化语境的深层思考是作为艺术创作实践者,所不能离开的文化语境。人类作为主体的历史书写所建立的‘资料库,在人工智能训练的模型库中成为反身经验的他者对象。而AI存在的更为本质的问题是在机器学习过程中,数据误差和偏见往往会被放大,即‘garbage in, garbage out(垃圾进,垃圾出)。我们在进行关键词输入时,势必要有自身关注的‘资料库进行检视,而创作者面对人工智能发展迅速的焦虑,实际上迫使创作者追问塑造其认同以及周遭事物与自身关系的文化语境的形成。”⑥

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在科技以加速状态发展的当下,一个日益凸显其流变性和创新性并行的文化实验空间正在打开。人工智能的快速成长、技术碎片化与数位身份的分灵、文化传播媒介中的AI生成式震荡、数位孪生化下意识边界的模糊,已然在当下成了人们无法回避的生活日常。人工智能的深远影响,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关键部分,更是敲打着使用者,即人类需具备更为敏锐的感知以及深刻的思辨能力。艺术创作者如何在这场技术革命中,找到自己的创作语境以及文化深层的内涵,如何通过研究型实践带动创作展开文化实验性的艺术行动,是近几年不能忽视的重要议题。而文化语境作为人文学科最为重要的学术阵地,追问着此刻使用人工智能平台输入“prompt”的用户们,人类的价值是什么?不可被替代的人类数据库为何?社群发展的集体认同如何书写?在后人类时代、AI时代,中华性意味着什么?借用高世名先生的表述,一个民族的文化绝不仅仅是一种声音,不管这种声音在说“是”,还是在说“否”。它应存在更加深沉的意义,沉淀着无比丰富的内涵,一个民族的发育与进化,完成于人群的联系与组织;同时,它塑造了每一个成员的性情和思想世界。

注释:

① Gabrielede Seta. Sino-futurismasInverseOrientalism:Chinas Future and the Denial of Coevalness(作为逆向东方主义的中华未来主义——中国未来与对否定共生性), University of Bergen/Norway. SFRA Review 50.2-3, Spring-Summer, 2020.

② 温辰旻:《他者衍异:从印尼华裔离散艺术到中华未来主义》,中国美术学院,第113页。

③ 华人在18、19世纪到达南洋,以宗祠的形式组织群体活动,在当时称为“公司”,但其实更多的是一种自治的概念,类似于一个共同议会。公司有自己发行的货币、军队、行政管理,这在后人看来,被认为是一个比美国还要早六七十年的地方民主治理形式。在这里,无论是从哪里来,客家人或者潮汕人,都没关系,都有重新融入当地的机会。实际上后人对于这段历史传说的记叙,也是一种理想化的中华文化的变体。

④ Rolfe Daus Peterson, Andrew Justin Miller, Sean Joseph Fedorko, The Same River Twice: Exploring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and the Value of Simulation in the Total War, Civilization, and Patrician Franchises, Playing with the Past—— Digital Games and the Simulation of History, Bloomsbury Academic (2013). P35.

⑤ 他们提出了首个可以恢复受损铭文缺失文本、识别原始位置并帮助确定创建日期的深度神经网络——Ithaca,它是以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希腊伊萨卡岛命名的,在之前的Pythia工具上构建并进行了扩展。研究结果表明,当单独使用时,Ithaca在恢复受损铭文文本方面的准确率达到了62%。相比之下,参与的历史学家的准确率为25%,不过他们使用Ithaca可以将这一数字提升到72%。同时,Ithaca在识别铭文原始位置方面的准确率达到了71%,鉴定它们的年代只与真实日期范围相差不到30年。历史学家已经使用Ithaca重新评估了希腊历史上的重要时期。该研究使用机器学习进行铭文识别,他们提出了Ithaca,这是一种经过训练的深度神经网络架构,可以同时执行文本恢复、地理归因和时间归因任务。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 s41586-022-04448-z. 2022-03-09.

⑥ 温辰旻:《他者衍异:从印尼华裔离散艺术到中华未来主义》,中国美术学院,第118页。

注:温辰旻,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理论与实践博士、文创设计智造实验室(Design-AI Lab)博士后研究员。

责任编辑:姜 姝

猜你喜欢

未来主义语境中华
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热情夏日/未来主义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意大利未来主义,1909-1944:重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