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众共乐:有关公园的几个臆想
2024-06-30杨一丁
引 子
广州市市中心有一个人民公园,此处从隋朝起一直为官府用地,1917年由孙中山倡议,将清朝广东巡抚署旧址辟为公园,取西洋式布局,命名为“市立第一公园”。1925年公园改名为“中央公园”,1966年改为现名,1998年成为广州首个拆除围墙免费开放的公园,2010年于公园南门外设置“广州城市原点标志”。2020年12月起,政府对公园景观进行大规模改造,因大树迁移、植物品类更换、景观风貌及游园规则改变等,一时引发社会热议和专家批评。2021年4月公园成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名为“第一公园旧址”;2023年入选广州市第一批历史名园。
人民公园中有一处八角形“音乐亭”,其上一块匾额题写着“与众众乐”。本文题目得其启示,选取若干空间品类,围绕园林景观的独有性和公共性,探讨其相互关系及其向公园转化的可能。
有关公园的发问
公园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多方面需求而创造的人工环境,它既是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也是理想与现实的交融。围绕公园的思考和讨论,涉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人与自我等多重关系,也反映了人类对于生态、美学、伦理、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的认识和态度。
诸如:公园是如何定义的?公园的本质和功能、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公园是如何设计的?如何考虑用户需求和相关利益、平衡自然和人工的要素?
公园是如何建设的?公园的建设技术、材料、建设成本和效益是什么?
公园是如何管理的?应该如何维护和提升其品质和功能,并促进与监督使用和参与?
公园是如何被使用的?应该如何尊重保护公园环境,以及增进服务和体验?
菜场成为公园
社区菜场既传统又多功能,不仅满足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更是集市文化、邻里关系的重要载体,然而,当前菜场普遍面临环境问题与经营困境。将买菜和休闲的需求融合转化成新型菜场公园,是一种社区环境与文化的再生之策,以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
采用参与式的设计方法,充分考虑居民、菜贩、游客、政府等各方利益,共同制定菜场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案。通过灵活的空间与功能设置,使之能够适应不同时间、季节、场合与人群的需求。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公园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使社区居民享受更便捷、安全的生活体验。为增强公园的吸引力与凝聚力,需要重视社区志愿者的参与,并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如艺术展览、美食品鉴等,以展示菜场的历史与文化信息;还可组织食物捐赠、回收和再利用等活动,促进减少浪费和提升环保意识。此外,夜间娱乐活动与教育性科普活动的引入,也能够丰富使用体验,提升居民和游客对菜场公园的认同感。丰富多彩的公园式体验,也会提升菜场的经营效益。
墓地成为公园
墓地是人类对死亡的一种表达和纪念,也是人们寄托哀思和祭奠亲人的场所。传统墓地往往占据大量城市空间,而将墓地转化为公园,则有可能成为解决空间浪费和环境问题的创新方式。将墓地转化为公共景观作为一种理念,旨在打破传统的墓地形象,将墓地与自然、文化、艺术等元素结合,营造出一种生态化、人文化、美学化的空间氛围。
在这样的公园中,逝者的墓地与公园景观融为一体,墓碑转化为艺术装置,骨灰安置在地下墓穴中。同时,公园提供休闲和冥想空间,为生者创造与逝者共存的环境。生者在公园中游玩、休闲时,能与逝者的故事和生命痕迹互动,思考生命的意义。逝者的墓地成为公园的一部分,也得到尊重、延续和纪念。这种共存有助于减轻生者对死亡的恐惧,促进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
墓地公园的实践也会对移风易俗和殡葬改革具有推动作用。首先,绿色殡葬方式得到普及,如树葬和花坛葬,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还有益于美化环境。其次,殡葬服务也能借由墓地公园化,更加注重人性化需求,提供更多关怀和选择,同时创新推动殡葬行业自身的发展。墓地公园的实践也会面临如平衡生者和死者权益、维护运营和公众接受度的挑战,需要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并推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交通工具成为公园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园林景观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和景观多样性缺乏等。若能将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纳入资源构成,创造移动的公园,可望优化城乡绿化,改善环境质量,并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在交通工具上设置花槽、草坪和树木等设施,可将公园概念置于移动平台,赋予城市更多惊喜与趣味。乘客在旅途中可欣赏到美丽的景观,感受自然的魅力。这种移动公园也为城市公园带来了新的种类和发展可能。
科技在推动这一创新中起着关键作用。遥感、大数据、无人驾驶和智能控制等技术可提高园林景观的移动性、灵活性,更好地适配城市和乡村的不同需求。这种创新也有助于加强城乡合作,共同制定政策、规划和投资,并实现共赢。
移动公园具有小巧灵活的特点,可根据需求停靠在各种场所,为人们提供临时的公园空间,减少对城市空间的固定占用。它们丰富的多样性和动态性,能打破传统园林的单调静态,创造更多变化和选择。例如利用废弃船只改造的移动花园,可在河流中穿梭停靠,成为吸引公众参与的浮动剧场。这些移动公园还具有较强的可达性,可以附加特定的公共服务功能,如移动花园图书馆,将阅读与赏景相结合,在社区间巡回,充当共享学习交流的平台。
在实施移动公园时,需特别考虑交通工具的适配性和兼容性,使其能适应各种地形和气候,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同时,也要注重可持续性和创新性,确保移动公园能长期运行维护,与城市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同步迭代,不断引入新技术和理念,保持其特别的体验与活力价值。
废弃空间成为公园
城市废弃空间,它们通常对城市环境产生着负面影响,如视觉污染、降低房产价值、吸引犯罪和破坏行为,或存在健康和安全隐患。因此,将这些空间转化为公园,是一种有益的城市再生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作为曾被遗弃或忽视的角落,今天它们正在成为城市再生的新机遇。将这些空间转化为公园,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还能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助力公众健康和教育,并减少维护和安全的成本,提高土地价值,创造就业和收入。这一过程中也面临着土地所有权、管理制度的挑战,以及在建设目标和方式上的困惑。
为了让这些空间焕发新生,需要强调文化和精神性内涵的注入。每个碎片化空间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通过艺术装置、小型展览等方式,可以让这些故事重新被人们记住,为城市增添更多的文化色彩。同时,公众的参与也是关键,让当地社区和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到公园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中来,可以确保公园切实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也能培养大家对公园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对废弃空间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则需要采用灵活和适应性的实验战术,可以通过小规模的试探,逐渐探索适合每个空间的最佳方案。这样不仅可以降低风险,还能更及时地响应用户需求的动态变化。
私园的数字公园化
私家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理想追求。然而私家园林的数量有限且分布不均,受到地域、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难以为公众广泛了解和欣赏。今天,数字虚拟技术系统已具备较高的应用能力,它能模拟和重构真实或虚构的场景,加上网络和人工智能的快速进化,形成突破物理限制的跨时空传播,获得意想不到的体验效果,这些为私家园林的文化共享提供了多种可能。
首先通过高精度三维扫描,获取经典私家园林的形态、纹理、色彩等信息,并对扫描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园林的三维模型。以此为基础,利用数字虚拟现实技术,设立一个专门展示经典私家园林的在线平台,让公众可以通过网站、手机应用、VR设备等方式,随时随地浏览和体验各种私家园林的风貌和文化,同时也可以提供相关的资讯、故事、诗词、音乐等内容,增加公众的兴趣和知识;还可以建造一个实体空间用作还原经典私家园林,让公众可以通过预约、购票、会员等方式,亲临这个空间,感受由数字虚拟现实技术还原和演绎的园林幻境,并鼓励观众主动参与其中,和景观元素进行互动;另外,还可开发一个模拟经典私家园林的游戏,让公众在其中探索和创造各种私家园林的样貌和功能,同时也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任务、挑战、奖励等内容,增加公众的乐趣和成就感。
我家成为公园
假如有一天我家要翻新了,我会搬走一些家具和用品,让家里显得空一些。我要利用装修施工前的空档期,让我的家成为一个临时的公园。
在自家的客厅、餐厅、卧室等空间,我会重新布置桌椅、柜架、盆栽和花瓶,让它看起来像一个迷你园林,同时也留出一些空间供人们走动和停留。然后在墙壁、地板、天花板上贴一些主题标语,如“自然与人工”“空间与时间”“身心与灵性”“社会与文化”等。再邀请邻居们各自带来自己的物品和植物,请他们根据我贴好的标语提示和各自的喜好,在各个空间里加以摆放和展示,形成一个小而繁杂的生活艺术展览,以表达每个人的个性及其对他人的反应。我和邻居们会用投影仪、音响、灯光、镜子、气球、彩带等为彼此带来惊喜和趣味的互动,也会分享各自带来的特色酒茶、小吃、水果等,并在放松游乐的气氛催化下,鼓励彼此纵情发表各自对园林、艺术、美学的见解或狂言……
事前我会通过发放传单、张贴海报、发送短信、建立微信群等方式,邀请邻居们并让大家了解我的想法和主题、时间、内容等信息,同时也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感受到我的诚意和热情。我也会通过社交媒体、自媒体、网络平台等方式,让更多人知道这种做法的创意和特色,同时也吸引一些专业人士来参与,提高这一活动的水平和影响力。过程中拍摄照片、视频,记录活动的场景、内容和效果,分享和回馈给我的朋友以及更多的人,以期在传播快乐收获的同时相互启发。
结 语
公园,无论是实体的还是虚拟的,都是人类身心的一种栖息地。它们是我们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与文化、与自我对话的场所。在不同的公园形态中,我们看到人与环境的多种关系,也看到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好奇与追求。每一个对象都蕴含着无尽的思考和探索的可能性,且其并不仅仅是空间利用或功能转换上的拓展,更是对人类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反思和再定义。故此,园林是独享还是众有,其边界已逐渐隐去,讨论乐之的维度变得更有意义。
因着职业的习惯,我经常好奇地想:如果城市里的各个空间变成公园会是怎样的场景?我顺着自己的日常观察,从臆想开始,在脑中勾勒出那些场景空间和其中人的行为,进而像玩游戏一样,建造它、经营它,并会和别人谈起它,但却不在意它们是否具有现实的可行性。除了保留“我家成为公园”一段作为原始样本之外,在本文里我将那些臆想,借助人工智能的手段收起主观情感、剔除具体细节、提炼并冷却那些信息,使之成为导则与方案般的简略文本,希望能保留更大的想象乐趣。
注:
① 本文写作由广州美术学院学术提升计划(24XSC15)支持。
② 杨一丁,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风景园林系主任。
责任编辑:孟 尧 姜 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