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思考、实践探索与提升路径
2024-06-30宋顺龚强
宋顺 龚强
摘 要:高校体育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中的独特一环,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高校体育课程与课程思政在其育人目标、育人途径、育人价值上存在内在耦合。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存在教学主体建设亟待提升、教学融合渠道、教学评价标准存在的现实问题。因此本研究从如何打造高质量体育课程思政教学队伍、拓展课程思政学科融合渠道、多维度开展学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以及通过丰富多样的体育游戏和比赛深入挖掘体育课程的“具身德育”价值等方面提出了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性路径,切实助力推动培养新征程上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关键词:课程思政;学校体育;公共体育课程;路径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24)03-0068-07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heoretical Thinking, Practical Exploration, and Improvement Path
SONG Shun,GONG Qiang
Abstract: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universities is a unique part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the curriculum.There is an inherent coupling betwee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erms of their educational goals, approaches, and values.At present, there are practical problem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urgently need to be improved, the channels of teaching integration, and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standards.Therefore,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a feasible path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from the aspects of how to build a high-qual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team, and effectively helps to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good young people in the new era who have ideals, dare to take responsibility, can bear hardships and are willing to struggle on the new journey.
Key words: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Path
高校体育课程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具有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独特功能。学校体育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体育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1]。同时,学校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2],是高校落实“五育并举”、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相比于其他学科具有非常鲜明的特殊性。理论课为主的学科课程思政,多注重道德的知识性,对外显的道德行为关注较少。而体育课程作为一门实践为主的课程,深刻体现了“具身德育”的内涵和价值。“具身德育”思想主张恢复身体在德育中的基础性作用[3],强调身体动作发展对学生道德素养形成的特殊作用,重视身体与环境的互动,通过“身体、情境、行动、认知、情感、养成以及开放”相统一的德育模式,从知和行两方面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4]。因此,面向新时代新征程,高校体育课如何在达成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的主要目标的基础上,探索其思政功能的实现与提升,是亟待解答的问题。
1 高校体育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在耦合性
深刻把握高校体育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内在耦合性是深入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首要前提。高校体育课程在传授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运用其蕴涵的思政元素发挥精神引领和价值塑造的作用,因此是一种隐形的思政教育。[5]高校体育课程与课程思政在育人目标、育人途径功能、育人功能上存在内在耦合性,因此具有协同育人的综合效应。
1.1 育人目标具有一致性
高校体育课程在目标设定上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高校体育课程设立的总目标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同时这一教育过程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中,并加以有机结合[2]。在实现高校体育课程育人目标的过程中,蕴含了在提升体育素养的过程中实现思政教学目的的育人要求。因此高校体育课程在目标设定中就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衡量教学成果重要标准。
相较于高校体育课程而言,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更加具有系统性、全面性。课程思政始终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通过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最终目标。[6]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要义就是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在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融合的过程中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从目标导向上来说,体育是课程思政建设着力实现的目标之一。体育课程不仅是实现课程思政育人总体目标的重要路径,还能以“体育育人”的理念将体育精神、运动文化等具有体育特色的思政内容供给纳入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当中。
1.2 育人途径和功能的协同性
从目标实现路径来看,《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将体育课程纳入建设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当中,通过打造特色体育课程,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8]这就需要充分挖掘包括体育课程之外的其他课程及其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因此高校体育课程与课程思政在育人途径功能上具有协同性。
做优做强体育课程,是有效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实现高校育人目标的重要路径。从育人途径上,体育课程育人不仅有依托公共体育课程形成的“课程”中的思政育人途径,还具有体育课程延伸出的育人功能。公共体育课程会将体育精神、体育故事、体育人物等特殊思政内容融入课程教授中,在实现提升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同时增加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同时,良好的公共体育课程还会在课程教授结束后促进学生持续进行体育运动,并在运动过程中持续激活课程教授中的思政元素,真正实现课程思政育人路径的持久化、多样化。[9]体育课程所教授的内容虽然与身体机能的运用密切相关,但其内在蕴含着精神素养的支撑。良好的体育课程离不开意志品质、体育精神的参与。在教学方法上,体育课程教学具有组织性、实践性、参与性等特点,其采用的榜样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体现出隐性思政教育方法与显性体育专业教学方法的有机整合;[10]体育教学不同项目中蕴含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价值观内容体现了隐形精神价值引领与显性专业技能教学的有机融合。[11]由此可见体育课程与课程思政在育人途径和功能上具有天然的高融合度与协同性。
1.3 育人价值的一致性
课程思政和公共体育课程都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都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题眼”,对落实“五育并举”,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具有育人价值的一致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仅需要有效提升包括公共体育课程在内的不同类型课程建设,还要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切实提升协同育人整体效果。有深度、有高度、有温度的高质量体育课程与全员、全要素、全过程的课程思政相结合,是共同实现高校创新育人机制、提升育人质量的必由之路。[12]同时,在“大思政”格局下做优做强课程思政也是理清公共体育课程建设思路、不断推动体育课程育人机制创新的重要方法和有效路径,是有效破解体育课程中知识教学和思政教育相脱离、探索体育课程育人规律的重要举措和创新方法。
2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课建设进入提质增效和内涵发展的新阶段,体育课程思政改革、红色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13]“以体育人”体系构建、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4]等卓有成效。当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需要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与价值引领的深度融合,因此应当在教学主体建设、教学渠道融合、评价标准优化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切实推动体育课程的育人、育心、育德效果提升。
2.1 教学主体建设亟待提升
教师是推动学校体育课程建设的主体,是完成课堂教学、实现课程思政目标的“主力军”。教学主体的素养结构、知识体系、能力构成深刻影响着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效。现阶段我国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缺额明显、知识结构不足、思政能力构成缺位等问题。[15]首先,高校体育教师理论知识结构、思政教学能力建设有待提升。体育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结构及思政育人能力是思政教学能否高质量开展的关键。但是思政理论及其教学能力培养并不是体育教学相关专业的培养核心。这突出表现在出身于体育专业院校的课程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贮备和理论驾驭能力等方面存在短板,其思政教学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明显不足。[16]同时,“体育课程就是教会学生运动技能”的教学观念在高校体育教师中仍然广泛存在,因而频繁出现重技能传授而忽视价值引领的现象。[17]此外高校教师的待遇仍处在低位,而教学任务强度则处于高位。二者之间的矛盾严重制约了学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提升。高校体育教师基本教学工作量大、周课时数高,与其他学科同级别教师课时数相比平均课时系数低、收入明显偏低。[18]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开展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积极性,还直接影响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育人实效的进一步提升。
2.2 教学融合渠道有待拓展
相较于其他课程,体育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教学内容,以提升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能为最主要显性教学目标。因此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所要求的价值观引导处于相对隐性的地位。因此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显性教学目标与隐性价值引领要求往往处于“两张皮”的分离状态;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相对独立,思政教学浮于表面,甚至“隐身”。[19]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将穿插讲述“乒乓精神”“女排精神”等价值观内容视作完成课程思政教学指标的情况。这一做法实际打断了体育课程中身体练习教学的连续性,反映出当前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不通畅,融合渠道亟需拓展的现状。
其次,在课堂教学及教学设计上,绝大多数体育课程并没有将思政教学元素融合在内。从共同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上看,从早期提出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到如今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三维目标,均体现出体育课程思政目标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目标的完成过程中往往容易被高校体育教师忽略。[20]在教学内容上看,绝大多数的体育课教学内容围绕技能传授开展,因此大多数体育教师认为只要学会掌握某项运动的关键技术动作是教学内容的全部,而忽视了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入。掌握某项运动技能固然重要,缺乏除了掌握运动技能外还应该让学生掌握哪些内容的深入思考。实际上,思政教学内容与运动技能教学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例如,在乒乓球技能学习中,仅仅教会学生几个关键技术动作,学生可能在短时间内能够领悟并能够产生一定的兴趣,但这种兴趣并不能持久。而通过观看重大乒乓球赛事和乒乓球奥运冠军线上或线下对话等教学内容的设置可以加深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多元化立体印象,其中体现的体育精神及其价值观是利于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参与乒乓球运动的重要因素。[21]在教学形式上,讲解是目前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主要渠道和手段。但体育课与需要“精讲多练”的理论教育课程并不相同。实际上,体育课程中过多地讲解和理论教育反而适得其反,尤其要避免将理论内容“生搬硬套”地插入到体育教学中。[22]课程思政是利用课程中蕴含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内容,对大学生发挥思想价值引领作用,并在贴近学生专业、提供鲜活案例、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性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课程。[23]而说教是一种显性的教育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思政课程的主要教学形式,并不能良好地融入体育课程的教学中。这一问题的本质是当前高校体育课程的思政元素和人文性功能开发不足,缺乏得宜的价值引领课程内容。[24]因而在教学融合中不能良好地将不同体育项群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加以整体性审视、归类与再加工,进而实现教学融合。
2.3 评价标准有待优化
评价标准是检验课程效果、反馈课程问题、推动教学优化的主渠道。在21世纪前,由于受到50年代苏联《劳卫制》“技术教学观念”和70年代西方“增强体质教学观念”的影响,高校体育课程的评价基本局限于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定,忽视对学生体育学习态度、运动习惯、情感、意志品质、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评定。2002年在第八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中,首次提出要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25]经过近20年的发展,对学生运动习惯、学习态度的评价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对于与体育德育相关的评价在实际操作层面还存在着较大困难。近些年,高校体育课程对于大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以“素养观念”为基础,从体育意识、体育知识、体育行为、体育技能和体质水平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但缺少对学生体育课程思政方面的评价。[26]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目前每学期学生的体育成绩由体质测试、校园跑、专项技能考试、体育理论四个部分组成,对于学生通过体育课达到的思政效果方面的评价鲜有涉及。由此可见,体育课程思政评价的主要难点还是在于“评什么”和“怎么评”两大问题。在“评什么”方面,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评价内容和具体评价指标尚未达成共识,缺乏纲领性的文件指导,高校体育教师大多都是根据个人对于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解开展评价,存在评价主体不清晰、缺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问题,[27]因此容易造成评价标准的不统一。在“怎么评”方面,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标准包括建设标准和质量标准两部分,因此既要考虑到体育课程建设的特色和亮点,以体育课程的特殊性助力课程思政建设;还要考虑到作为课程思政的一部分,体育课程在实现自身主要教学目标的同时是否能发挥出思想引领和育人成效。[28]综上,体育课程思政评价标准的两个特点成为制约评价开展、提升课程思政实效的主要因素。
3 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提升路径
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质增效,需要从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因势利导、绵绵用力。因而要深刻把握“德能共进”体育课程育人方向,抓住体育课程思政教学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课程思政学科融合渠道拓展、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多维度开展的“牛鼻子”,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总体目标,不断创新、完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
3.1 打造高质量体育课程思政教学队伍
强化体育教师队伍系统性建设、以高质量课程思政教学为抓手打造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体育课程思政体系,是协同提升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的第一要义。首先,打造高质量体育课程思政教学队伍要进一步深化学科融合、强化专业教学技能和思政教育素养有机融合。[29]这要求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教育学、心理学等综合化、多样化学科背景提升。以此为基础,强化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在挖掘体育课程思政元素和体育育人案例的基础上,形成具有体育特色的思政育人方案。[30]还要利用好大众体育这一重要的教学团队库,着力挖掘“冠军师资”和教练员的思政育人潜力。以体育界专业人士作为思政育人的传统教学场域外“大先生”,构建思政教师、体育专业课教师、科研专家相结合的、体教复合的教学团队。同时还要学习课程思政示范课、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等先进教学经验,组织教学能手、科研专家带领全体体育教师分析、学习优秀案例,切实提升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的结合能力、创新能力。[31]因此,国家、地方、学校等各级教育部门应定期组织开展各类体育课程思政培训和讲座,推广选拔优秀体育课程思政示范课。在此基础上,应围绕体育专业课教师形成学科交叉、协同教学、以研促教的思政教学共同体。每个学校有各自的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学校的人数、运动项目、场地设施、教学资源等开展校本化的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成人质变学习理论”认为,教师的学习不是独自一个人进行的,而是在某个教育情境下,一个教育群体带着相同的问题、相似的经验和各自评判性的反思而进行的交互式学习,因此学校内部教师间的交流探讨十分重要。[32]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可以通过教研室、
教学团队合作的形式建立课程思政教研团队,重点探讨相同类型运动项目的课程中如何挖掘思政元素、怎样开展思政教学学生能够接受、如何对学生的体育课思政效果进行评价等具体问题,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吸取其他体育教师在思政教学内容选择、方法运用、教学形式、评价方法等方面的闪光点,转化为自身体育课堂教学所用。[33]此外还可以进行跨学科、跨学科思政教学研讨、相互借鉴,通过集体备课、专业研讨、教学比赛等形式形成思政教学的合力。从而将思政教育系统融入体育课程当中,完善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教学队伍建设。
3.2 拓展课程思政学科融合渠道
以学科融合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渠道,继而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是有效挖掘体育课程思政要素、提升思政育人实效的有效措施。这就需要加强体育课程的系统性建设,优化高校体育思政课程目标设计。高校体育课程相较于其他课程设计的最突出目标是达成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课程思政设计应当围绕此目标的特殊性进行匹配优化。要实现高质量的体育课程思政应当依据本学校师资力量、课程特色、体育文化氛围等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课程设计,避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体育课程设计应当考虑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好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思政要素。[34]同时还要注重运动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统一,从而实现运动技能提升与思政教育的价值引导紧密结合,协同推进价值性与技术性的转化与融合。其次还需要把课程思政设计融入大纲设计、教案评价、课堂教学等教学环节当中。要注重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特殊性,精选与课程内容强相关的价值引领内容融入教学过程。还要发挥、利用好体育课程在“三全育人”平台中的特殊地位,系统整合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资源。[35]再次,建立高质量、多元化、个性化的体育课程思政素材库、案例库、金课库。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拓展教师语言、教师示范、学生角色扮演、学生分组练习、比赛情境创设等有效的教学形式开展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增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时间与空间。此外,将体育课内课外一体化,拓展传统体育课堂,将体育俱乐部授课、校外实践课、运动训练竞赛观摩课等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纳入体育课程体系建设中,形成课内外、校内外的有机联系。通过多种教学形式的有效整合,有针对性地提升体育道德,传承体育精神,弘扬中国优秀文化,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3.3 多维度开展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评价
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要从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多维度开展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评价。首先,应当建立起思政教学激励机制,将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作为体育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重要内容。[36]将教师评教与课程评价相结合,注重通过信息化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及时对课程思政效果进行评价,强化“一课一评”“即教即评”的反馈模式,针对教学亮点与问题进行分析,及时调整教学重点和方向。
其次,要优化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评价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开展科学化、制度化的质量评估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行引导和规范。[37]在评价内容方面,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评价指标应从长远目标和发展现状着手,宏观发展上要符合国家教育改革和体育发展需求,符合国家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厘清“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两个关键问题,从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几个宏观维度入手,[38]探索更加具体的评价内容和指标。在评价方法方面,改变长期以来单纯量化的评价方式,回归教育的本质和初心,综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统筹运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动态化评价,构建更加科学化、精细化、系统化的课程思政评价方法。具体而言,对于学生的评价应在原有评价内容的基础上融入思政评价。思政评价以建构主义评价范式为主,从认知域、情感域、行为域三个方面进行对学生进行思政评价。[39]在认知域,学生是否充分认识到了课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价值取向,认识到不同学习内容下蕴含的思政主旨;在情感域,学生在学习体育运动内容时是否能够在相应的思政元素方面有较好的情感体验,产生强大的情感共鸣;在行为域,学生在对课程内容包含的思政元素进行认知和消化后,能否在课堂上催生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作出相应的表现。
以《擒拿格斗》课程教学为例,其思政评价元素主要为:合作精神、进取精神、意志品质、角色胜任、遵守规则和尊重他人。评价方式主要基于教学过程评价、期末终结性评价、学生互评、专家评价等。主要评价内容包括:第一,学生对于课程的认知水平。评价学生对于擒拿格斗的认识,考查学生对于武术文化内涵的认知程度,对于武德作为约束习武之人行为规范的认可程度,考查学生对于家国情怀、同情弱小,具备侠义精神的认识。第二,学生知识、技能方面的提升。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不仅要通过组织竞赛、参加学校期末展演赛形式展现所学技能,还要对学生技术运用的科学性认识、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第三,学生价值塑造、优秀品质的养成。通过加强集体配合练习考核,评判学生团队意识、沟通协作能力。通过对抗性的比赛,对于学生具备坚强意志,敢于直面失败和挫折品质的考察。考查学生明德知礼的习惯养成,包括上下课、对练、演练主动行武术抱拳礼,日常见面主动问好等。
3.4 挖掘体育课程的“具身德育”价值
根据“具身德育”理论,身体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实现德育的提升。传统的单个技术学练模式枯燥乏味,不仅仅使学生无法真正掌握某项运动技能,更无法让学生体验到真实比赛或游戏情境中所蕴含的自尊自信、集体协作、互相尊重等具身德育元素,从而无法实现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价值目标。[40]因此,高校体育课程应该创设更多丰富多样地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的体育游戏或体育竞赛。将每位学生体育竞赛的参与次数与每门课程体育竞赛的组织次数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体育课程的具身德育价值。
与此同时,对于开展体育竞赛的保障也至关重要,首先,应健全学校体育活动中的意外伤害事故法律法规,国家应该在学校体育活动安全事故的相关法律法规方面明确对学校和体育教师的保护,明晰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中各方的责任,以摘下束缚体育教师开展真实体育竞赛的“紧箍咒”,为体育竞赛的开展提供法律保障。其次,对于因体育活动受伤而短时间内不能参加文化课程线下学习的学生,可以采取线上教学模式进行代替,使学生不会因此耽误其他课程的学习,尽可能消除参与体育竞赛受伤的后顾之忧。
4 结 语
切实提升体育课程思政实效是践行全过程育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有效举措。面向新时代新征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围绕立德树人重大课题,从体育课程的学科特质、授课方式、培养目标等特殊性出发,着重挖掘特色思政元素、开拓创新思政教学模式、落实多渠道思政融合,切实落实“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2023-6-14].https://www.gov.cn/zhengce/2020-10/15/content_5551609.htm.
[2] 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3-6-15].http://www.moe.gov.cn/s78/A17/twys_left/moe_938/moe_792/s3273/201001/t20100128_80824.html.
[3] 季浏,马德浩. 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 [J]. 体育科学, 2019, 39 (3): 3-12.
[4] 孟万金. 具身德育:源泉、体系、模式——二论新时代具身德育 [J]. 中国特殊教育, 2018(1): 65-69.
[5] 常益,张守伟.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目标指向及实践路径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21, 44 (9): 24-32.
[6]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2023-7-8].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7] 毛振明,付晓蒙,叶玲.论体育立德树人和体育课程思政的策略与方法(3):师德、文化、素养[J].体育学刊,2023,30(5):9-15.
[8]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EB/OL]. [2023-8-6]. https://www.gov.cn/xinwen/2019-03/18/content_5374831.htm.
[9] 陈克正.新时代高校“体育+思政”协同融合育人体系的构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9):152-154.
[10] 彭翔.多元教学方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评《基于素质教育导向的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模式改革理论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23(4):141.
[11] 刘锋.新时代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难点及应对策略[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3,38(2):136-142.
[12] 赵富学,赵鹏.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组织协同与深度推进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2,21(9):1-7,87.
[13] 赵富学.中国共产党百年红色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1,55(7):30-36.
[14] 高晓峰.体育课程思政的历史传承、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2,45(6):36-47.
[15] 赵富学,陈慧芳,李攀飞,等.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的生成特征、核心构成与培育路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0,39(6):27-34.
[16] 徐成立,罗秋兰,孙军,等.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21(9):98-104.
[17] 郑继超,董翠香,朱春山.我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思政研究:综述与展望[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2,38(4):67-75.
[18] 徐彬.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绩效多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0,39(5):66-73.
[19] 刘纯献,刘盼盼.体育课程思政的内容、特点、难点与价值引领[J].体育学刊,2021,28(1):1-6.
[20] 李杨帆,张路,宁聪.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现实困境及突破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27):35-38.
[21] 赵富学,李林,丰涛,等.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内生素材向优质案例转化研究[J].体育学研究,2022,36(6):78-87.
[22] 涂金龙,李爱菊.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24):62-64.
[23] 董翠香,樊三明,朱春山,等.从认识到实践: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教学问题聚焦与消解策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2,56(5):5-12,38.
[24] 赵心炜.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内涵、价值与实现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21(11):98-103.
[25] 宋翠翠.第八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前期)的问题与经验——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系列论文之二[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5):80-82,86.
[26] 杨玉浩.基于学生发展的课程思政评价模型初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40(1):115-119.
[27] 吴向宁.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困境与推进策略[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2,34(4):384-392.
[28] 张洋,张泽一,魏军.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育人特性、实践样态与行动方略[J].体育文化导刊,2022(3):104-110.
[29] 赵富学,李林,王杰,等.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质增效的方法创新与路径拓展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2,37(4):387-394.
[30] 崔丽丽,刘冬磊,张志勇.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价值意蕴、践行方向与保障机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2,45(6):25-35.
[31] 章翔,周刘华,余佳萍,等.新时代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目标任务、价值意蕴、建设模式与实践要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3,38(4):380-384.
[32] 张伟,刘征.质变学习理论基础、建构及对成人教育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6(16):16-18.
[33] 杨晔,陈寅.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9):94.
[34] 欧丽娅,张少生.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课教学设计与实施探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1,41(4):99-103.
[35] 赵富学.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资源共建共享的区域性协作机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2,45(6):1-11.
[36] 王清梅,钱俊伟.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价值、困境与优化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23(6):97-103.
[37] 杨震.体育课程思政的概念演变、建设价值、发展趋势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3,46(8):12-23.
[38] 柴立森,张锐.价值耦合:体育课程思政的学理内蕴与实践路径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2,45(6):73-85.
[39] 张亮亮,陆卫明,郭维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2,39(6):518-525.
[40] 马德浩. 具身德育:学校体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个理论视角[J]. 体育学刊, 2020, 27 (4): 1-6.
基金项目: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评价体系研究(批准号:C2022390;编号:22Z820402326)。
作者简介:宋顺(1986-),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运动训练。
通信作者:龚强(1981-),男,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