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冬会背景下黑龙江省高校传承冰雪体育文化的逻辑理路与实践策略
2024-06-30王春晓郝姝媛张大德高丽
王春晓 郝姝媛 张大德 高丽
摘 要: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文化历史悠久、文脉流芳,适逢第9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即将在哈尔滨举办,在这一重要窗口期内,全省高校应以文化传承的主阵地姿态赋予冰雪体育文化更多的生长空间。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等研究方法梳理了黑龙江省高等院校助力冰雪体育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并针对黑龙江省高校在弘扬冰雪体育文化中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下一阶段冰雪体育文化工作的实践逻辑和具体措施。研究认为:龙江高校应以重大赛事为契机、以统一基调为逻辑指向、以有效联动为方法原则,大力凸显冰雪体育文化特质与内涵,进而促成冰雪体育文化在培育个人和引领社会中的双重作用,以文化共识达成文化自信,在文化兴盛中走向文化繁荣,从而以冰雪体育文化之笔书写出龙江地区再创辉煌的生动篇章。
关键词:冰雪体育文化;亚冬会;高校育人;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24)03-0044-08
The Logic Principle and Practical Strategy of Inheriting Ice and Snow Sports Cultur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sian Winter Games
WANG Chun-xiao,HAO Shu-yuan,ZHANG Da-de,GAO Li
Abstract:Heilongjiang ice and snow sports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and brilliance. It coincides that the 9th Asian Winter Games will be held in Harbin. In this important “window” period, universities in the province should give more space for the growth of ice and snow sports culture as the main position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elping the development of ice and snow sports culture is summarized by means of literature and investigation, and the practical logic and concrete measures of the ice and snow sports culture are put forward. Research that: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should take major events as an opportunity, with unified tone for logic point, with the principle of effective linkage as the method, vigorously highlight ice and snow sports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notation, thus contribute to snow and ice sports culture in cultivating personal and leading social role, with cultural consensus reached cultural confidence, in cultural prosperity in cultural prosperity, thus with ice and snow sports culture write out Heilongjiang region create brilliant vivid chapter.
Key words:Ice and snow sports culture; Asian Winter Games; University education; Cultural inheritance
当前,“文化育人成为新时代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文化育人,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应有之义。”[1]冰雪体育文化是涵盖冰雪体育竞赛、群众冰雪体育参与和学校冰雪体育教育三者架构下的行为活动以及价值观念的集合,后冬奥时代中国冰雪体育文化又承载起培育冰雪人口和发展冰雪经济的重要使命。2025年,以“冰雪同梦,亚洲同心”为主题的第9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即将在哈尔滨举办,但龙江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培育和弘扬的主阵地缺乏对冰雪体育文化引领价值的足够认识,也没有在统一联动格局下扩大文化影响以充分预热赛事,局限了亚冬会作为大型冬季运动赛会的社会影响功能。由此,立足时代所赋予的窗口期和机遇期,龙江高校应努力夯实冰雪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土壤,在文化的“富矿”中挖掘资源以巩固文化共识形成。总体上要研判发展趋势、凝炼逻辑进路、探索实施策略,在承接亚冬会热度中全面展现龙江高校文化传承的行动作为,促进后冬奥时代冰雪体育文化的价值延伸。
1 冰雪体育文化的高校传承与时代价值
1.1 冰雪体育文化以高校传承赓续了文化历史脉络
黑龙江省高等院校参与冰雪运动的历史已跨越百年世纪,并为龙江大地深厚的冰雪体育文化积淀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活动参与方面,早在1910年哈尔滨即率先修建了全国最早的、专门用于竞赛使用的人工浇筑标准化室外冰场。哈尔滨工业大学是新中国最早成立专业冰球队的高等院校,哈尔滨工程大学也是全国最早组建滑冰俱乐部的高等学府,龙江高校在冰雪体育文化的传承中共同参与着中国冰雪事业的发展。
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内拥有高校冰球队7支、冰壶队4支、哈尔滨工业大学自2022年开始招收冰雪运动专业的健将级运动员入学,致力于在校园氛围中增添更多冰雪体育文化意蕴。在人才培养方面,长期以来,黑龙江省高校持续为全国多领域输送各类高学历冰雪体育人才,助力了中国冰雪运动的跨越式发展:中国第一位速滑世界冠军罗志焕、世界冬奥金牌总榜中唯一一位中国运动员王濛、花样滑冰冬奥冠军申雪/赵宏博和隋文静/韩聪等人在龙江高校的培养下,共同参与着中国冰雪体育事业的壮阔发展。在赛事举办方面,不仅冰雪体育类型的赛事逐渐增多,省内高校已逐渐发展为各类冰雪体育竞赛的承办载体及参与主体(见图1)。早期我国各类冰雪体育赛事以东北地区承办为主,伴随冰雪体育事业的推进逐渐向华北、西北方向拓展。
由图1可见,上世纪50年代至2000年前后,冰雪体育赛事的组织主要以政府力量为主导,从2009年哈尔滨承办第24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始,黑龙江省初步形成了社会、政府、高校“三位一体”的冰雪体育赛事架构。此后至今,以青年、学生为竞赛主体的各类冰雪体育赛事在龙江省内持续不断,冰雪体育文化和冰雪体育赛事双生互促的良性模式初现。
1.2 冰雪体育文化以结合创新获得了文化生命激活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2]。习近平总书记曾谈到:“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新时代中国举世瞩目的冰雪体育成就是冰雪体育文化沁润的应然结果,习近平同志带领人民书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发展新格局,向世界展示了冰雪体育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新态势和新进程。北京冬奥精神将冰雪体育文化上升为“标识中华民族创新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性延伸,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动力”[4],从北京冬奥精神开始,中国的冰雪体育文化从生产、生活的“自然被动”维度,上升至凝聚、引领的“自为主动”维度。由此,中国冰雪体育文化在新的发展阶段结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冰雪体育文化的共同表达,成为了体育强国建设的内涵指向,更勾勒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育表达。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第9届亚冬会起承转合的历史机遇中,龙江高校应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凝炼的北京冬奥精神为起底,扩大冰雪体育文化的教育价值、扩容冰雪体育文化的传承路径,促成冰雪体育文化从概念性内容有效转化为学生深刻体悟、喜闻乐见的生活性文化,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担负起文化传承和创新使命,在关键节点中不断丰富新时期、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路径。
1.3 冰雪体育文化于时代境遇中书写了文化作用旨归
“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坚实的群众基础对于顶级赛事的成功举办而言至关重要。”[5]因此,参与亚冬会筹办和弘扬冰雪体育文化在此形成了有效钩链,也是以赛会为媒介在全社会达成冰雪体育凝聚力的当务之急。深化发展冰雪体育文化、特别是以北京冬奥精神为内核的中国冰雪体育文化,既是当下龙江地区“预热亚冬”的赛事人口扩大需求,又是未来“助力经济”现实发展的关键之要。
一方面,省内高校大力发展冰雪体育文化是夯实冰雪体育人口、保证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实施的有效增益。冰雪体育人口由实体层面的冰雪活动参与人口、数字化背景下冰雪体育观赛人口及冰雪体育产业指向下的冰雪体育消费人口三方面构成。在大学阶段展开的冰雪体育文化渲染,能更好地促进文化落地生根的进程、养成冰雪体育观念和冰雪体育参与习惯、提升竞技体育观赛人数和扩大休闲体育参与基数。
另一方面,秉承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二十周年做出“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的重要部署,龙江地区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不能忽视冰雪体育文化的资本价值。“文化产品既有商品属性、经济属性,又有意识形态属性。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是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6]伴随着数智化时代的到来,文化产品中的无形元素开始扩大和传播,“信息化时代文化领域已经不再是与经济、政治相分离的、外在的、孤立的存在方式,已成为人类生存的自觉方式和社会各个领域存在的机理与图式。”[7]实然,冰雪运动需要广阔场域和多样器具的复杂载体特性,恰证了冰雪体育活动参与能引发强大市场购买和经济需求的事实。在文化快消品的时代节奏下,高校作为浓郁的文化集合地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最佳场域和最强力量。因此,黑龙江省高校要侧重冰雪体育文化于上层建筑层面表现出的总体观念引领价值和社会凝聚价值,以校园为阵地、以教育为手段,深化冰雪体育文化的沁润功用,在观念形塑到养成、活动参与到消费的通路中,以教育价值开启冰雪运动供能冰雪经济的“代际福利”端口。
2 黑龙江省高校弘扬冰雪体育文化的现实问题
2.1 冰雪体育文化诠释的力度不够
龙江高校冰雪体育文化的培育过程没有在“内涵”与“体验”的双重进路中进行系统诠释。在内涵层面忽略冰雪运动的文化本质属性,没有深挖各项目特质之下的文化魅力。如越野滑雪在冰雪中长途跋涉的项目特点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跬步千里、行则将至”的坚韧,钢架雪车项目速度快、危险大的项目特点则体现着“迎难而上、追求卓越”的品格,
冰球、双人滑等配合类项目则表达了中华民族“胸怀大局、彼此成就”的气度。但长久以来冰雪体育教育的主旨仍以“技能习得”为第一要义,虽然重视了器物层面带来的新鲜感,但缺乏对冰雪运动文化深沉性和历史积淀的强调,没有为冰雪体育文化的诠释提供新的注脚,没有在解释冰雪运动“是什么”的过程中更好彰显冰雪运动“为什么”的文化标识,于是造成了冰雪体育文化在项目体验启发阶段的价值埋没。
龙江高校在冰雪体育活动的参与引导中,没有遵循“知识培养感知、实践加深认识”的真理路径和“知为行始,行乃知成”的逻辑路径,偏重“经验导向”而忽视“知识导向”。一方面,人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直接指向他的伦理选择和实践行为[8],科学、正向的体育项目知识讲解应该成为冰雪体育活动参与的开端。另一方面,以知识性认识培育起来的项目文化感知是提升体育活动参与感的重要环节。“从个体主义的视角出发,个体对冰雪文化的认知和喜爱程度决定了其冰雪运动参与实践。因个体受教育程度以及对健康生活方式、冰雪运动等信息的获取存在差异,所以对冰雪文化的认知也不同,进而影响冰雪参与。”[9]疏于对冰雪运动项目系统完整的知识性灌输,会导致冰雪体育活动的参与质量低、参与感差,由此所造成的大量冰雪体育活动“一次性体验”会导致冰雪体育活动热度增长不良,难以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2.2 冰雪体育活动参与的机会受限
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文脉绵长,高纬度的地理位置给予了冰雪体育活动场地低成本运营的有利条件,但龙江高校在扩大冰雪体育活动场地利用率和带动冰雪体育活动参与的维度上,却始终有着的“优势”与“落差”并存的局面。省内“开设冰雪体育课程的学校数量占全省学校总数的87%,参与学生人数达161.5万人,全省学校共计拥有人工浇筑冰场1 676块。”[10]但此存量中多数属于室外浇筑冰场,室内滑冰场馆占比过小,综合冰壶项目对冰场精细化要求和专业类花样滑冰宜在室内进行的情况下,室外冰场无疑会导致冰雪体育活动项目的参与类型受限。同时,在时间上,室外冰场从冬季开始的11月中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仅有7~8周的使用时长,于全年中占比较少;在空间上,因校园场地封闭限制,社会方与学校方在场地使用权方面始终难以共享,阻截了其他社会人群的体育用地机会,减少了冰雪体育活动参与的同时,也造成了学校冰雪体育场地资源闲置、利用率低的现实。基于以上,由于省内冰雪体育用地存在衔接不佳、共享不良等情况,以学校教育达成冰雪体育文化传播力在生根发芽阶段就已面临诸多阻滞。
2.3 冰雪体育文化发展的聚力不足
目前,省内高校在冰雪体育赛事的组织上存在着“外部支持”和“内部联动”的双重不足。从外部来看,在国家“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11]敦促下,智能管理部门将观念固化于“体育是教育过程的附属品”“冰雪体育是小众性体育活动”的现象依然存在。“黑龙江省学生冬季运动会”作为省内影响力较大的院校赛事在2019年之后仅举办了一届(见图1),其余大部分赛事皆是由高校主体进行自发报备组织的,赛事顶层助推力不足。以花样滑冰为例,该项目1999年开始向市场化模式转型,20年间已在社会初具规模。伴随着北京冬奥的时代旋律,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儿童投身花滑项目,高校也开始打造花滑课程、以花滑项目文化扩大青年受众群体。目前,清华大学组建了花样滑冰社团,哈尔滨工业大学招收花样滑冰健将,华北、东北等高校相继成立花样滑冰专业,但“花滑领域”至今缺乏业界认可的权威官方赛事。当下,各高校间致力于以项目发展引领冰雪体育文化构建风潮,而相关部门在旧观念、旧思想下对冰雪体育赛事从组织运营到政策倾斜等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现实参与基础虽已具备,但赛事平台却没有与项目发展同步、同向、同行,赛事举办始终局限于高校间的自发行为,赛事品牌效应和影响力薄弱,造成了专业从事人群无的放矢,以赛促练、以赛兴文的发展向度不明的现状。
从内部来看,冰雪体育活动仍属于“圈层内”的现象,没有形成省域高校的冰雪体育大联盟。除上述提及的设立冰球、冰壶运动队的高校之外,本省高校中设立冰雪体育文化研究基地的院校3所、成立冬季奥林匹克学院高校2所,同时有哈尔滨工程大学常规性参与冰雪景观制作的国际性赛事,其余省内院校无论是冰雪运动的行为参与或冰雪体育文化的弘扬传承方面均较少作为,仅仅从学科特色中挖掘文化标识,缺乏将校园特色文化融入冰雪体育文化的有效手段,对于其作为串联起龙江精神和形塑龙江品格之风骨气韵的育人价值地位认知不足,也忽视了体育文化作为“五育并举”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指向的地位作用。
3 黑龙江省高校实施冰雪体育文化培育的逻辑理路
3.1 扩大文化参与的广泛性是冰雪体育文化发展的坚实土壤
高校是青年培育的主阵地,青年群体在“准社会属性群体”迈向“完全社会属性群体”的过程中,以高等教育为主要桥梁。青年作为冰雪体育最主要的参与者,“在运动体验中释放激情,在参与竞争中挑战自我,在体育参与中获得自我认同、达成文化自信。”[12]因此高校肩负着培育青年投身冰雪体育参与,从中感受冰雪体育文化感召力的使命。“一个国家的冰雪运动氛围、冰雪体育人口、冰雪体育旅游的吸引力均是冰雪体育文化感召力的体现。这是冰雪体育软实力要素中的‘硬指标”。[13]“冰雪同心、亚洲同梦”的亚冬会口号强烈彰显出一种“共同”的价值意蕴,不仅是呼吁亚洲地区紧密团结,也表达了对冰雪体育文化魅力共同感知的召唤,更具有“带动不同年龄、不同圈层的民众走进冰雪运动领域,构建冰雪体育共同体”的深刻意蕴。因此,龙江高校传承冰雪体育文化的逻辑理路要以扩大参与为主要工作目标,在亚冬会赛事主题活动中,提升龙江高校学子的赛事志愿服务感知;以项目具身实践达成文化沁润、加深文化感召力;以扩大冰雪体育活动的参与圈层和项目种类,增加体验机会和交流渠道,使各省各地的青年真正热爱冰雪体育活动。以大学教育为基础、以冰雪参与为媒介,构成冰雪运动生活板块,使冰雪体育文化真正融入价值观念,从而以高质量的冰雪体育人口为体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助力。
3.2 繁荣赛事文化的丰富性是冰雪体育文化前行的重要推力
竞赛是体育的灵魂,如果群众体育活动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启发了人们对体育文化的认知,那么竞技体育则是以一种宏大磅礴的方式带动了人们对体育的热情。“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大型体育赛事对全民健身的引领示范作用,提倡积极参加和承办国际和国内大型体育赛事,通过赛事吸引大众开展体育活动,培育体育文化。”[14]“冰雪体育赛事是冰雪体育文化发展与传承的平台,是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的催化剂,是打造冰雪体育品牌、城市名片的重要活动。”[15]龙江高校冰雪体育赛事的筹办和参与方要以小范围的“生群联谊”和大视域下的“校群联盟”作为扩大赛事圈层的目的性逻辑;以赛事带动观赛热情、培育观赛习惯的同时形成互促模式作为以赛事推动文化合理生长的执行性逻辑;同时遵循学校办赛主体、社会有效参与和学生全员联动的“三位一体”冰雪体育文化发展的构建性逻辑,贯通冰雪体育区域文化共同体联合、执行和传承的总体路径,激发冰雪体育的内生动力,夯实观赛人群基数,实现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冰雪体育人口规模。
3.3 培育文化感知的深刻性是冰雪体育文化传承的题中之义
“体育文化展现的是人类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所传达的价值追求、道德规范、审美倾向和精神状态。缺少体育文化,体育活动就只有表浅的活动形式,而失去了深层的价值追求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根基。”[16]“高校体育文化媒介的形式和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各种文化物质实体和文化活动形式都可以成为高校体育文化载体”[17],但黑龙江省高校的校园文化宣传认知仍存在形式表象、内容局限以及宣传手段同质化的现象,惯常将文化理解框定在建校历史和学科特色层面,如农林类院校重视校园文化与生态文化相结合、理工类院校重视校园氛围与技术突破、产业创新相结合。文化视角之外,也缺乏对待体育的正确观点,“一提起体育人们就很容易将其与学生体质健康画上等号,体育在实现其他四育育人效果的功用上,还没有被广泛关注。”[18]在体育文化的解读中,没有“从体育本身谈体育”,甚至出现“规避体育谈体育”的本末倒置现象,同时对城市冰雪体育文化底蕴较为忽视,造成了历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高校进行冰雪文化的普及和教育,是直接提高大学生理解和认同冰雪文化、使冰雪运动成为大学生育体、育心方式的重要渠道,”[19]也是为冰雪体育事业长足发展蓄力的关键环节。深化冰雪体育的文化向度,则是发挥以文培元、以体固本作用的方法论原则。因此,龙江高校要正视将文化传承摆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意义,要明晰文化繁荣事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成效的重要价值,更要在明决中担当以文化建设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使命;要重视体育文化的社会功用和“体教融合”的育人价值,特别要在亚冬会筹办的关键节点中围绕赛事热度和社会氛围有所表达、有所作为;以大学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重申冰雪体育文化的价值导向,巩固其作为地域性冰雪同源文化的认同度,以“文化”解决“文化干涸现状”问题,旨在于第9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筹办、举办及完美谢幕过程中以冰雪体育文化感召力全面、系统的培育青年群体的冰雪体育感知,形成更广泛、更深层的文化共识、文化共情与文化凝聚。
4 黑龙江省高校弘扬冰雪体育文化的实践策略
黑龙江省高校主体应从制度设计、精神供能和物质供给三个维度中,全面铺陈富有地域特色的龙江冰雪体育文化传承实践策略(见图2)。
4.1 以“主导”为锚,强化校园冰雪体育文化的制度设计
习近平总书记曾谈到:“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20]高校在浓郁冰雪体育文化氛围的制度架构上要增强管理层的“角色感”,主动谋划顶层设计,主动承担关键时期契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冰雪体育文化传承责任。以高屋建瓴的“主导”指向作为文化育人工作的锚点,在规划中找准吸引高校学子广泛参与冰雪体育活动的靶心,在实施中牢牢把握引领青年群体投入冰雪体育活动的抓手,在充分调动下促成冰雪体育文化发展的力量聚合。同时,在全面布局、统筹和规划中形成自上而下的文化铺呈工作布局;在敢为、能为、有为中获得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共同发展,走出一条文化育人的成功实践路径。另一方面,高校之间要有联动意识,建设文化协同育人体系。要形成学工、团委、宣传等部门和各二级学院的“大文化”整体运作模式,迎合亚冬盛况,充分吸纳中层、基层及一线教师的建议意见,以满足学生群体的文化追求为主线,鼓励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和文化节庆,如冰雪知识竞赛、冰雪展览展示等,在程序简化、受众广泛、保障有力中构建冰雪体育文化传播矩阵、凝结冰雪体育文化传播合力、实现冰雪体育文化的全面弘扬。
4.2 以“育人”为本,推进校园冰雪体育文化的精神感悟
龙江高校在传承、发展、弘扬以北京冬奥精神为中国冰雪体育文化创新成果的进路中,要重视“术”层面的实践活动统筹,加大力度夯实课堂教学和课程设置等“道”层面的文化感召作用,将冰雪体育文化以及21世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冰雪体育观点和重要科学论断全面拓展至各科目、各环节的教学过程中,发展龙江特色的文化课程构建模式,履行冰雪体育文化教育的龙江实践。“应在广博的体育文化知识、优秀的体育文化传统、高雅的体育文化氛围和深刻的体育实践体验等方面吸收营养,并将其有机地融入到校园体育文化化人过程的一切方面,形成文化之网,使学生在自然的情境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不知不觉地、持续不断地接受体育人文知识和体育人文精神的刺激,获得一种适应性的文化教养、文化传承和文化自觉的过程。”[21]首先在教研工作方面,要重视围绕冰雪体育文化主题的教学研究项目立项,放宽立项主体限制、加大教研经费支撑,以研促教,启发教师群体的教学研究思考,带动冰雪文化传播的育人热情;其次在课程建设方面,要突出冰雪体育文化在教学大纲和培养计划中的重要价值,以文化育人目标带动基础课程的串联与贯通,从“冰雪体育”的小切口做好“冰雪教育”的大文章;最后在特色教育板块中,要设置围绕冰雪体育历程、北京冬奥精神等方面的专题讲座,使完整、系统的材料呈现给受教育群体,以形成全局性、共情性的冰雪体育文化感知,条件允许时可邀请冬奥冠军、世界冠军举办“冠军大讲堂”,普及冬奥知识,传递冬奥精神,将“体育正能量”变为“社会大流量”。
4.3 以“实践”为要,铺陈校园冰雪体育文化的物质供给
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丰富多元的竞赛体系作为冰雪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获得文化沁润效果中不可替代的关键领域。罗素曾说:“我们不仅不应该反感‘自上而下安排的活动,我们甚至还应该有‘自下而上组织活动的热情和魄力。”第9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的赛事筹办已井然有序亦迫在眉睫,赛会场地改建、志愿者选拔等工作稳健运行,接续的“赛会倒计时200天”“赛会倒计时100天”与开闭幕式等赛事环节已然临近,在此期间正是高校引导青年学子从社会氛围、社会活动中汲取冰雪体育文化力量的有利时机。特别是部分高校长期开展校园冰雪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学子在参与经验中已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冰雪体育文化素养,因此,在以“实践”为要的校园冰雪体育文化物质供给路径中,龙江高校要从竞技赛事和休闲赛事两方面展开。在体育文化感知下,以冰雪体育赛事筑牢“从知到行”和“以行促知”的双重教育效果;在活动开展范围上,要从社团和志愿者群体的小组织入手,以休闲赛事预热大型活动,最终促成省内各高校间的赛事联盟态势;在开展动能上,鼓励政府、企业以及学生自发的赛事举办行为。
在具体实施中,应以常规校园活动为抓手,开展与亚冬赛事互动互促的学生课余活动,如成立冰雪体育“文化宣讲团”、冰雪项目“技能互助团”及冰雪体育“电影、纪录片观摩团”等能够走进学生实际生活、加深冰雪文化熏陶、延长冰雪体育文化校园推广活动,不断增强冰雪体育文化的吸引力,扩大文化受众群体;要在赛事准备阶段主动对接、有效承接第9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的赛事相关工作,为学生提供大型冰雪体育赛会的“近景接触”机会,在各类场馆、设施、器材中实现“场景力量”对青年群体的文化沁染作用;要形成“以赛热赛”的互动观念,部署涵盖校园内部、校校之间、校企之间的冰雪竞赛,打造竞技冰雪运动和趣味冰雪活动的双向助力,于亚冬会举办周期内形成气氛热烈、印象深刻、价值绵长的文化传承架构,从而实现以龙江高校为冰雪体育文化“轴心”、向全社会传递文化“涟漪”的影响效果。
5 结 语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民族之魄,文以铸之;人民之智,文以育之。在中国冰雪体育文化的丰富标识和绵长意蕴背后,是中国老一辈冰雪体育人彪炳奋进的成果,亦是当代中国对冰雪体育文化守正创新理念下的再继承。新时代中国冰雪体育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习近平同志对于冰雪体育、冰雪文化的重要论述达观深邃,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对青年的教育价值不可忽略,值得我们在后冬奥时代、承继亚冬会的关键契机中大力弘扬、全面发展。因此,龙江高校作为冰雪体育文化的传承主体责任尤为重大,要发挥主阵地作用,调动青年的参与热情和文化兴趣,育播文化种籽,在体育强国建设中助力国家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重要战略的实现;在文化发展方略中赓续使命,挖掘文化生命力、撷取文化精华,使冰雪体育文化融入中华文化血脉;最终于“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起跑线上,以推动文化繁荣的高质量发展作为书写新时代龙江高校冰雪体育文化传承实践的生动篇章。
参考文献:
[1] 冯刚,张芳.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与实践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9(5):176-183.
[2]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奋斗,2023(17):4-11.
[3] 习近平.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5-10-15(002).
[4] 赵富学,马云霞,张爱民.标识·注解·赋能:论北京冬奥精神时代性的三重向度[J].体育文化导刊,2023(7):1-8.
[5] 张磊,谢军.2022北京冬奥会背景下冰雪文化传播策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1,38(1):55-62.
[6] 陈小强.“七个着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党课特辑 第八课 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J].党课参考,2023(22):102-115.
[7] 田鹏颖.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方法论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9(2):11-17.
[8] Smith D G. The geography of theory and the pedagogy of place[J]. Journal of Curriculum Theorizing, 1997, 13(3): 2-4.
[9] 王智慧.如何再续“冰雪奇缘”?——北京冬奥会后期效应与东北冰雪产业振兴的理论逻辑及实践路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2,56(5):29-38.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黑龙江省发挥特色优势促进冰雪体育运动发展[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192/s222/moe_1739/202201/t20220127_596560.html(2022-01-27).
[11]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https://www.gov.cn/zhengce/2020-10/15/content_5551609.htm?trs=1&ivk_sa=1024320u(2020-10-15).
[12] 陈晨.青年体育运动参与的社会意义及其影响[J].中国青年研究,2022(10):4.
[13] 阚军常,姜立嘉.中韩两国冰雪体育软实力对比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32(1):125-128.
[14] 吕婵,尹佳琪,刘春华.习近平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的旨归、源起与时代价值[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22,40(6):55-61.
[15] 费郁红,冯靖媛,姜洋,等.我国冰雪体育文化自信发展探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9,35(6):48-53.
[16] 黄莉.建设体育强国进程中的体育文化高质量发展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4,36(2):125-133,144.
[17] 王东海,陈友民,谷瑶,等.课程思政语境下高校体育文化赋能新时代人才培养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23,41(1):81-88.
[18] 胡宣,陈培友,王保龙.新时代“完整的人”教育体系中的体育价值审思与路径[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24,42(2):51-56.
[19] 李岫儒,柴娇,李响,等.我国冰雪运动融入高校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20(7):14-20.
[20]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1] 徐伟.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及其育人的内在机理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1):94-99.
基金项目:2022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教学改革研究专项项目(编号:SJGSZD2022012)。
作者简介:王春晓(1985-),女,讲师,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冰雪运动。
通信作者:郝姝媛(1984-),女,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冰雪体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