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立方之内与展示之外:“《画刊》封面计划(2021—2022)”展览公共教育的思考
2024-06-30孟雪王鹏飞
孟雪 王鹏飞
在西方概念艺术盛行的年代,1969年,收藏家赛斯·西格劳布(Seth Siegelaub)曾策划了名为“施乐书”(Xerox Book)的项目,邀请艺术家以画册的方式呈现相互关联的纸本作品。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最具创造力的时期,宋冬和郭世锐曾经以“野生1997年惊蛰始”为题,邀请张洹、马六明、余极等全国各地的艺术家,以一年为期限,将各自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汇集成册,同名的书籍便成为项目最终的展览。显然,“《画刊》封面计划”所涉及的思考根植于这些历史传统中,既从白立方之内惯有的展览体制中走出,也在展示之外拓展了当代艺术的多样性、偶然性和更为开放的传播方式与体验。围绕此次展览的美术馆公共教育活动,正是基于此背景展开的探索和尝试。
一、从纸面到白立方:“《画刊》封面计划”的媒介迁转
2019年,“《画刊》封面计划”启动,项目每期邀约艺术家根据特定的主题进行艺术创作,作品在封面上呈现,同时在杂志内页形成与作品创作和思考相关的文本。从内容来看,作品在杂志中的呈现围绕创作图片和叙事文本展开,其核心是艺术家的创作手记、对谈中思想的碰撞。受纸媒的传播方式的影响,艺术创作和艺术文本转变为媒体文本。这种方式首先让艺术家及其作品有了广泛的传播力。2020年,“封面计划”首次尝试将期刊发布的艺术家和作品以展览形式落地美术馆内,将前一年参与过的艺术家的作品集中展示。杂志中的图文内容延伸到实体空间之中,形成了一种从纸本媒介到白立方的迁转路径。
2023年11月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的“《画刊》封面计划(2021—2022)”是项目实施以来举办的第3场展览。展览汇集了2年来不同主题下的24位艺术家的作品,策展人、《画刊》主编孟尧介绍了展览内含的两个命题:“‘归零与‘盲区。‘归零(2021)指向活法,探讨更新与重启;‘盲区(2022)聚焦想法,关注迭代与升级。”命题并没有完全限定某种媒介的作品,所以艺术家围绕两个意向性的主题展开的创作,展现出丰富的作品形态和多样性的媒介应用。从纸本迁移到展厅之后,作品又根据现场的情况进行了调整,同时形成了具有差异性的视觉呈现和当代艺术的整体面貌的展示。在“封面计划”的纸本现场,媒介作为创作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显露出艺术家对作品信息传递的选择。而到了展览现场,更多地传递出作品对材料和物性的应用,以及开放的媒介体验。比如,李青的作品《玉面》探索了肖像信息互换的一种模式,在这组作品中展示了众多参与者的正面肖像,但都无一例外地被一种绿色吸油纸所覆盖,如果观众想要看到下方人物肖像的全貌,便必须将自身的油脂吸附在吸油纸上,从而使吸油纸变得透明,附着在下的面孔得以显露;而周先锋的《药—墙》在观者未进入作品区域以前,便已被中药材所带来的浓郁气味所吸引,这种嗅觉带动视觉的方式,让观者更具感受性地参与到作者肉身经历的体验中来。
总体来看,“《画刊》封面计划”涉及两种媒介的展示方式:一方面,让艺术作品在纸本上呈现思考的轨迹;另一方面,这种从杂志走向展览的过程,使艺术作品以更为开放的方式走向公众,引导观众参与、思考艺术的载体。这一过程中的迁移与转化,体现出差异性和迥然的体验,使原有媒介下的艺术作品,在媒介的迁转中呈现出流动性、参与性等特性。
二、从展览到公众:展示之外的美术馆公教
展览的命题与媒介的多样让艺术家个体间和创作的差异显得极为鲜活,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场场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活动随着“《画刊》封面计划(2021—2022)”开启。一直以来,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都在尝试在展览中加入具有参与性、趣味性、教育性的公共美育板块。围绕此次展览,首先,我们尝试从公共教育到公共参与,破除惯有的艺术品讲解,邀请观众参与到作品展示的体验中来;其次,将艺术作品的实践方式拓展到美育的实践中,艺术家成为串联的中介;另外,目前大多数美术馆的公教活动主要以儿童和家庭参与为主,我们为此设计了以成人为参与主体的公教活动“周末计划”。这些都得益于此次参展作品所具有的探讨性和延展性,且不同媒介的审美体验不同,也在美术馆公教活动层面上形成了更多的切入点。
1. 从公共教育到公众参与
在设计公教活动内容时,公教部工作人员从艺术作品的物质属性和互动体验两方面进行了筹备。一般的美术馆活动过程,首先由讲解员向公众介绍展览内容,听众多处于被动接受对艺术的认知。现场口述的方式对观众理解作品具有一定的帮助,但更进一步了解艺术家如何实施创作等环节有所缺失。由此,我们从物质出发,将部分艺术作品中的材料一并向观众介绍。比如李青《玉面》中的曼秀雷敦吸油纸、周先锋《药—墙》中富有浓郁气味的中药渣、杨欣嘉《纸约》中勾起人们童年回忆的手作风筝,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人们会接触到的物品。我们基于以上作品准备同款创作所需的材料。在活动过程中,随着导览员的引导,一一将构成作品的材料呈现在观者面前,由其自行选取。以可感可触的材质为连接点,通过使用这些创作的媒介,观众与艺术作品产生了第一层联系,并参与由物质材料开启的艺术作品体验和思考的过程。
另外一种公共参与是从“封面计划”的主题“盲区”入手,并提出问题:每个人是否对自我辨识也有一定的“盲区”?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在招募过程中向观众各征集了两张个人肖像照,将五官从照片中抽离出来并打乱,在处理加工后由参与者在近200个五官碎片中寻找自己的模样。活动过程中,我们逐渐发现很多观众可以较为轻松地认出自己的双眼,但其他五官很难分辨,这似乎成了每个人的“自我盲区”。通过寻找自我的游戏环节,我们认为可以让观众看到个人意识中的“盲区”,引导人们反思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生活场景。最终参与者以综合材料拼贴的形式,结合绘画、文字、涂鸦等,共同完成了一件以“盲区”为主题的封面创作。以上两种基于材料和主题的公教活动,并不是刻板地将作品讲解给大家,而是让公共教育成为可以让公众参与的开放式体验。
2. 从艺术实践到美育实践
作为创作的延伸,艺术家不仅是作者,也是美育实践的推动者。我们尝试通过让艺术家在场叙述的方式,引导观众了解艺术实践背后的逻辑。在活动中,我们特别邀请了艺术家胡佳艺来到现场,为观众介绍《构筑物》这件视频作品的理念,并启发人们进行延伸创作。艺术家的到来使其作品具有了动、静两种感受方式。胡佳艺以腿部为拍摄对象,经过后期反复整理,投射在不同尺寸的电视屏幕上并渐次展开。艺术家在活动现场启发观众更贴近地走进艺术实践。虽然由于冬季的原因,观众无法裸露更多的身体部位及皮肤,创作主要集中在脸部及手部,手机屏幕中的肉身与本体交互、融合。在胡佳艺的指导下,观众们最终完成了《构筑物》的再创作。观众基于此作品而拍摄的摄影图像,试图完成一次次分离、拆解,捕捉不被人注意到的瞬间,并再次生成一个不同维度的视觉叙事。对于美术馆的公教活动而言,艺术家的介入让艺术实践的过程性,以更为真切的体验调动了观众的参与热情,同时也推动着美育在实践维度向公众延展。
3.“周末计划”:面向成人群体的美术馆公共教育
围绕展览的内容,本次公教活动,美术馆面向公众招募了24位成人观众,以对应展览中的24位艺术家。由于美术馆地处重庆大学城,因此参与占比最大的人群为大学生,其余来自各行各业,如医务人员、公司财务、高校教师以及退休公务员等,横跨60后至00后,年龄差约40岁。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以往会为少儿公教活动划分年龄段,但成人公教活动无法简单地用年龄去做区分。由于成年人的年龄差距、人生阅历不同,如何让一场公教活动跨越不同的年龄段,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展览结束的前一周,我们针对本校教职工围绕活动主题开展了一场成人公教活动。由于校内教师大多具有美术类知识背景,有自行参观、剖析作品的能力,因此报名的积极性并没有社会人士高。但是,在参与的教师群体中,我们依然收获了有效的信息:近年来因学校行政事务的扩充,很多行政岗职工不是艺术类专业出身,很少接触艺术作品或走进美术馆;有些老师虽已进校工作多年,但却从未踏足美术馆或观看过展览。这次针对教职工的公教活动便很好地弥补了这一板块的缺失,美术馆也借由活动新开辟了一个专门针对成人设计的公教品牌“周末计划”。成年人似乎很难把时间留给自己,在报名阶段有位观众因为要带孩子,征求是否可以与孩子一同参加,如果不行就只能放弃。出于活动的初衷,我们婉拒了这位希望带着孩子参与的观众。因为历次的公教经验让我们明白,一个孩子参加成人群体的活动,体验感对于父母和子女来说都是大打折扣的。发起“周末计划”的目的就是希望成年人从忙碌的工作、生活中抽离出来,留给自身更多的时间,从日常的压力中走出,在美术馆专业人员的引导下体验艺术并实现自我疗愈。
三、与展览共同呈现及其反馈
此次“《画刊》封面计划(2021—2022)”的展示现场近似一个环线,在展厅的末端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非常适合通过公教的方式进一步去填充。我们将观众参与活动的拼贴作品及胡佳艺的作品《构筑物》延伸出的摄影作品在馆内一同展出。虽然展出周期不长,但此区域同样引来很多观众的驻足观看和互动,这也使得公教活动和展览在呈现过程中进行了相对独立的生长。我们在活动结束后分别从活动满意度、美术馆参观频率、阅读杂志习惯、印象最深刻作品等10个方向进行了调研,其中:参与活动的男女比例为1∶5,有83.3%的观众对本次活动表示非常满意,最受欢迎的环节为封面拼贴创作,而在展览中,《药—墙》《构筑物》《这个世界在燃烧》三件作品分别给参与者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调查中,很多观众表示希望可以参加能让自己放松的成人公教活动,可以培养审美及鉴赏能力,体验感强、有新鲜感的活动会更受欢迎。同时,观众也建议加大成人公教活动的频率。
另外,在活动过程中,我们还意外遇到两名用手语沟通的观众,了解后发现他们的听力有一定障碍。在一般的活动参与过程中,大量的作品阐释需要导览员向公众陈述,而对于听障人士来说,这一方式存在着诸多不便。在此之前,这样的特殊人群并不是我们常规公教活动的参与主体。随着科技的发展,听障人士可以通过手机应用将他人讲述的话语快速、准确地转变成文字,这大大增进了沟通的便捷度,也可让更多的听障人士走进美术馆进行参观。而这也促使我们开始思考:如何与特殊人群互动并为其提供服务?这或许是未来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可以深挖的一个公教命题。
结 论
“《画刊》封面计划”是一个持续了5年的项目,有着极强的编辑创作意识,使杂志的封面成为艺术家展示和传播的平台。很大程度上,这个项目本身如同一期一会的策展实践、一件艺术作品和一次当代艺术现场的行动。作为期刊栏目的“封面计划”,从纸媒的大众传播到展览的展示,尽管媒介、空间和呈现发生了变化,但一以贯之的是将当代艺术有关的作品、实践和思考向公众推介。该项目不局限于某种方式,在传播和展示的过程中希望与更多的读者和观众不期而遇。而对于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活动来说,也抱有殊途同归的愿景和责任。得益于此次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画刊》封面计划(2021—2022)”展览的契机,我们的工作团队围绕展览内容进行了一系列公众参与、美育体验的活动。如果说“《画刊》封面计划”是从纸媒走进白立方之内,而对于此次公共教育的实践而言,则是再次从美术馆的展示语境中出走,走向如生活般的艺术。
注:孟雪,任职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王鹏飞,任教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与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孟 尧 姜 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