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我”立场:从材料逻辑到认知、表达逻辑的跨越
2024-06-30黄巧林汇波
黄巧?林汇波
摘 要 在近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中,提供的材料正面宏观,考生写作思考易囿于材料,没有真实表现自我思考,写作价值观表现虚假。针对这类作文,学生需聚焦“真我”,厘清材料逻辑、写作者的认知逻辑与表达逻辑及其关系。以2023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Ⅰ卷作文为例,题目中的材料是关于“好的故事”,写作时确立“真我”立场,跨越材料逻辑,构建认知逻辑;“真我”出发,探寻与解决“真我”的具体问题,在表达逻辑中展现思辨性,表现“真我”发展及“故事”的意义。
关键词 深度思辨 “真我” 材料逻辑 认知逻辑 表达逻辑
202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作文材料是关于“好的故事”,考生写作的方向或赞美故事的好,或阐释故事的意义,肯定、强调故事的力量,至于故事是否“引起你的联想与思考”,能否对写作个体产生真实启发,则避而不谈,写作表达没有走出材料逻辑,出现无主体思维、静态化思维、同一性思维等问题[1]。写好该类作文,需聚焦“真我”,从“他人故事”获得启发,走向“我的故事”并“讲好我的故事”,实现从材料逻辑到写作者的认知逻辑与表达逻辑的跨越,既尊重材料,又从“真我”出发,探寻“真我”问题,思辨性地表现写作主体的价值观构建,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2]。
一、材料逻辑:认同与遵循中迷失“真我”
2023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Ⅰ卷作文,材料丰富。写作需尊重材料,但部分考生的思考止步于材料,并未表现出主体发展需求。
1.作文命题的材料逻辑及蕴含
202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作文材料,首先列举了“好的故事”的多种积极作用,再得出“故事是有力量”的结论。材料内容自身构成逻辑关系,表现出强大的认同召唤力。考生审题时,面对材料字面上观点鲜明的“好的故事”“有力量的故事”,思考易为材料逻辑所羁,写作时却没有走出材料内容及逻辑。
该材料逻辑只阐述故事结局与推论。然而,“好的故事”寓意深刻,就不只是结局,故事注重过程、细节的意义,故事中的主人公历经艰苦探索,付出无数心血、汗水,遭遇各种困难、挫折,从而给人们启发,促进人们思考,表现出故事的“好”与“力量”。
“好的故事”可有多种维度的解读,“有的胜在情节曲折,有的则胜在人物生动;有的故事优点在通俗易懂,有的故事优点在思想深刻”。近几年全国卷作文的材料,如对劳动的思考,可视为劳动者故事,有赞美劳动的力量,也有剖析人们对劳动的偏见;鲍叔牙看重管仲贤能,是古代贤者的故事,可理解为对贤者的赞美,还可以是面对大局与个人恩怨的思考。“好的故事”可有各种维度的理解,给考生带来各种启发,才是“有力量”的故事。
2.材料内容的复杂性
“好的故事”材料蕴含复杂性。不能只看到故事的结果,还需看到其特点及其复杂构成。如人才成功故事,如图1所示,上列是个体性因素,下列则是外在资源性因素。这也是一般成功者的条件构成,每一个条件要素都不可或缺。
“好的故事”中人才成功是有条件、有过程的。主人公需经历无数的艰难挫折,付出不一般的努力。例如,神舟十六号飞船的三位航天人,他们是我国现代军队中的精英,其成长就有着不一样的故事。恢复高考以来,军校录取分数高,三位军中博士,是他们所处时代青年中的佼佼者,他们的天赋与努力远超一般人的想象,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不是普通人努力能达到的。再如,郎朗的成功故事,很励志,但背后的故事同样复杂。郎朗的父亲辞去工作,全职陪读,母亲勤奋工作支撑郎朗学习的沉重负担,家庭的牺牲与奉献,是一种极端,这是郎朗父母价值观念的实践,不是一般家庭能模仿的。
材料内容“好的故事”“有力量”,表面上是因果推论的逻辑关联,内容上是一个复杂情境,是考生写作思辨的一道坎。
3.材料观点与写作主体观点
写作任务是“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要求写作需表现自我真实的观点。写作内容应尊重、认同材料观点,但并不是单一表现材料观点,不能陷入材料的逻辑思维,重复材料内容。
每个考生都有其个性特点、价值观念及其发展历程,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材料“好的故事”不可能全部符合考生个体生活实际,考生写作时如不加辨别地全部接纳,不加思考地肯定、赞美某一要素,很难引发真实启发和思考,反而会陷入思考与人生探索的歧途。如谷爱凌的成长故事,谷爱凌的成功独特而复杂。个体性因素之外,她是国家层面为荣誉而获得的归化运动员,其师承、裁判等背景性因素,集训、场馆等环境因素,都助力其夺冠。谷爱凌故事中哪些要素与考生自我相关,能给“我”带来积极启发?有些要素并不为普通考生所注意,出于某种心理,考生回避甚至是选择性地忽略,写作内容更多聚焦谷爱凌赛场与领奖台上的高光时刻,聚焦于青春容颜及随夺冠而来的巨额商业财富。命题要求写作表现“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作文中感受不到考生真实的生活思考、人生探索。
“好的故事”可激励时代青年,考生写作中“好的故事”,同时应是考生自己的故事,蕴含“真我”观点及认识,表现“我的思考”,从而实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价值引领”的学习目标[3]。考生阅读材料时如果不结合具体个别的自我,思考中没有“真我”,遵循材料逻辑述说“他人的故事”“他人的思考”,则会出现写作主体迷失,表达的观点、构建的价值观虚假的现象。
二、认知逻辑:辨正写作主体中确立“真我”
考生作文中虽有自我称呼的代词出现,但很难看到真实思考。写作时需构建认知逻辑,辨析自我,确立“真我”,以激发考生关注真实生活,关注写作主体自身的人格养成、责任担当、道德判断和精神成长[4]。
1.作文中的几种自我
自我缺席。例如,有个考生的作文赞美“好的故事”是“真的故事”“善的故事”“美的故事”[5],三个内容并列,抒情性地表现了故事的力量,内容观点明确、文笔斐然,但“我”为什么赞美故事,故事的哪些内容与“我”有联系,则没有涉及。作文任务为“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而考生作文往往缺乏这样的思考,重复材料内容及逻辑,表现“他人的故事”“他人的思考”,与考生个体的经历、需求、思考没有交集、碰撞,可判定为自我缺席。
自我错位。考生写作时能意识到自我不可或缺,因而写作中有“我”“我们”第一人称出现的布局,紧密联系“我”“我们”的生活,以彰显故事的力量。但实际阅卷时,作文中的自我却是另一个群体、另一类人,有时会滑向社会、国家,写作是为社会、国家代言。这类作文只是格式上符合表现自我思考的写作要求,与真实的自我需求、思考是两张皮。
自我模糊。有的考生作文中的自我是成绩不理想,或是缺少家庭关爱,再联系“好的故事”,在故事的影响下勇敢前行。这样的作文,是从故事内容出发配对自我发展内容,自我是配合故事内容的一类虚构的人,笼统模糊。此类思考内容,老生常谈,耳熟能详,没有具体而真实的自我。
真实自我。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面临一些困境,为应对困境,我们更需要思考、斗志与激情。写作中真实的自我,是应对现实生活困境时实现突破,从“好的故事”中获得启发并解决问题。这样的“真我”思考,方能彰显“故事的力量”。
2.真实情境与“真我”认知
写作时首先需明确“我是谁”的问题。考生处于真实情境中,面临具体问题及发展困境时应怎样解决问题,审视“好的故事”要素能给写作个体带来哪些启发。以谷爱凌的故事为例,不同生活背景的考生,故事材料阅读中映射出不一样的自我认知。下面做简单的二元分析。
家庭普通的人需要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来实现目标。由于他们发展过程中支持资源缺乏,因此应选择对资源依赖程度低的发展方向,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人生目标。因此,在谷爱凌的故事里,普通青年应看到谷爱凌在刻苦训练的细节,明白自己应足够努力才能够取得成功,得出“勤奋与成功关系”的启发,而不能盯着其优异的背景资源而茫然无措。
而家庭背景好的人,其家庭虽能为其发展提供各种支持,但若不思进取、追求舒适,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就背离了时代青年的应有追求。可如背景普通的青年一样,思考“勤奋与成功”“刻苦与进步”;思考如何在上一辈人积累的基础上更好地发展才是更有价值的问题,如思考“机遇与发展”,用好家庭资源优势。切勿错失机遇。
从“真我”出发,在故事对照中发现“真我”短板,确定探索方向,才是应有的写作认知逻辑。考生个体生活的区域、家庭、学业层次及个性不同,资源及支持不同,发展需求不同,思想及价值观表现不同,探索视角及获得就存在差异。从实际生活出发的思考,才具有自我真实性。真实情境中确立真实的自我,以“真我”与生活对话,与故事对话,写作思考才能真正促进个体发展。
三、表达逻辑:深度思辨的三个路径
写作任务是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写作表达需表现出“我的故事”“我的生活”而至“真我”的认识发展。
1.从材料叙事到“真我”问题
“好的故事”“有力量的故事”正面而宏观,写作主体却是具体而个别化的,生活困境及成长需求就具有个性化、个别化的特点。图尔敏论证模型是重要的批判性思维模型,可用于从宏观叙事到“真我”问题的推理(见图2)。
每个学生在学习上都存在一定困扰。因勤奋而成功的故事不计其数,勤奋是每一个个体人生的主旋律,每个学生都有通过勤奋学习取得好成绩的主观愿望。然而,学生平时认定的或习惯性的学习方法,并不都是高效或满意的,只依勤奋学习取得优异学业成绩的可能性经常受到质疑。
学习上的成功,不是凭着“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就能取得的。以图尔敏批判性思维模型可发现“真我”发展的具体问题。
图尔敏思维模型可在一个主题认知上反复运用,推进问题细化与思考深化(见图3)。学习上能动笔促进学习,还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联系必修上册第二单元课文《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故事中的张秉贵“主动、热情、诚恳、耐心、周到”,运用图尔敏论证模型分析,可知并非动笔就一定能促进思考,推绎出考生的动笔缺少“主动性”,上课等着抄笔记。探寻动笔的改进成为真实写作任务,预习或自主阅读时必须动笔,必须记自己的思考内容,以逐步解决动笔被动、低效甚至不愿动笔的问题。
2. 从材料观点到“真我”观点
作文题中的材料为命题者编写,其中蕴含命题观点。出于表现命题意向的需要,材料内容上有所侧重。运用鱼骨图分析法,从“真我”出发,对材料做针对性的思考,形成“真我”观点。
以图1鱼骨图分析谷爱凌的故事,可得出其成功需要的客观条件。谷爱凌母亲被网友誉为“海淀妈妈的天花板”,家庭支持要素在谷爱凌的成功中不可或缺。家庭支持是现实,可能是具体的一个青年考生人生发展的关键,是“真我”的真实困境。大部分考生都不可能有谷爱凌(或郎朗)般的家庭支持,该维度内容作为“真我”而思考,不是言不由衷的夸赞,而需有“家庭条件优渥的利与弊”“化不利压力为动力”等立意,不为外在环境所迷眼或打垮,而是客观面对,提出应对或努力的方向。再如,面对三位宇航员的故事,不只有赞美颂扬,而是针对自我学业不足的思考,立意为“成功,离我们并不遥远”“英雄,并非遥不可及”,思考时直面差距,努力破解“真我”发展困境,表现青年人积极进取的精神。
下面的考生思考脉络,观点是“回归个体叙事是积极的人生姿态”,实现了从材料观点到“真我”观点的跨越。
在故事的迷宫中寻找自己的故事
“好的故事”具有积极意义,但需对多种叙事主体、叙事方式加以考察。
①英雄叙事或英雄崇拜现象。成功学讲师们花言巧语,构建逆天改命的英雄案例,英雄化的自我无所不能,有无限的可能与希望。
②虚构整体的宏大叙事现象。某些故事构建虚假的“大众主体”“大众观念”,实是对个体的挤压。
③应回归个体叙事。承认自身的有限性,从现实出发,努力去拼搏,才是最积极的人生姿态。
作者把“好的故事”放在交际场景中认识,关注叙事主体及叙事方式,即关注某些故事讲的人,推溯讲的动机,联系讲的内容及其结果,再从自身有限性得出观点,确立的“真我”观点及认知达到专业或专家的高度。
3.深层递性推进中表现“真我”价值构建
递进式结构可有效表现认识的发展。下面是一个考生的写作提纲。
①简述题目材料,提出“真我”问题。(提出问题)
②故事启发解决“真我”问题。(第一层次,解决问题的基本阐述)
③故事于“真我”的更多启发。(第二层次,推进性分析)
④回避“真我”问题的严重后果。(反面论证)
⑤联系现实生活,拓展故事意义。(补充阐述)
⑥重申“好的故事”于“真我”发展的意义。(突出中心论点)
②为论证的第一个层次,客观地分析,有针对性地推绎,表现“好的故事”对解决“真我”问题的作用;③为第二层次,拓展中进一步揭示“好的故事”的意义。②③层组成一个层递推进的论证思路。
④为转折或反面认识的阐述,⑤联系生活中青年发展的焦点问题。④⑤两个内容反面论证及补充性阐述,更好地确立正面论点,提升论证的严谨性,表现考生思维的敏锐性与广阔性,体现思维品质。
作文的递进性结构为:①材料简述,开篇定向—②第一层次论述—③第二层次论述—④反面观点比较—⑤补充阐述—⑥再申观点。写作内容从材料中观照“真我”问题,解决“真我”问题,再反面或补充论证,步骤间环环相扣,思维缜密,不断推进思考内容,提升思辨深度。
写作忌无思考或假思考的宏观大论。202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作文写作,写作思考易囿于材料逻辑及观点。该作文的写作,需聚焦“真我”,跨越材料逻辑,构建认知逻辑,让青年考生触及真实的人生探索;构建深度思辨的表达逻辑,表现“真我”认识的发展,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写作学习的“立德树人”目标。厘清三种逻辑,确立“真我”立场,表现“真我”思考,是写好正面宏观类材料作文的基本策略。
参考文献
[1]郑玉财,洪丽娣. 基于价值思维的高考写作备考策略:以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写作试题为例[J]. 中学语文教学,2023(2):70-73.
[2]教育部考试中心. 立德树人自然融入 内容改革持续深化:2021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评析[J]. 中国考试, 2021(7):63-69.
[3]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服务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2023年高考全国卷试题总体评析[J]. 中国考试,2023(7):1-7.
[4]张春华.走向真实情境的写作教学[J]. 基础教育课程,2020(8):31-39.
[5]李鸿杰.情感驱动,还是思维驱动(附优秀作文)[J].语文学习,2023(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