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写作目的与支架的劝说文写作教学

2024-06-30李甜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4年6期

李甜

摘 要:写作教学应当强化“写作目的”,变个人私语为目的性强的交际写作。以劝说文为例,为实现“劝说”目的,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写作支架,包括情境支架、知识支架、构思支架。尤其是知识支架方面,可以从跨界资源中提炼出劝说的多种策略,并且根据劝说对象的三个特征维度来选用针对性策略。以显性、易懂、好用的写作支架,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写作目的 写作支架 劝说文 劝说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基于真实情境、切合交际需要的任务写作越来越得到重视。在写作中,学生应当有真实的写作目的,包括:我是谁?写给谁看?表达什么?如何表达?等等。而现实学情是,学生往往沿用传统论述文的写法,自顾自地摆事实讲道理,目中无“人”,无“的”放矢。为此,在写作教学中强化“写作目的”势在必行。

有了明确的“写作目的”之后,教师需要思考:如何设计真实的情境任务?如何指导学生开展写作任务分析?如何选择或开发相关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为学生提供写作支架?本文试以“劝说”的写作目的为例,探究相关的教学策略。

一、激活跨界资源,提炼劝说策略

“劝说”的经典案例,可以在课本中找到很多,如《烛之武退秦师》《谏逐客书》等等。但是,或许生活中的案例更贴近学生、易于理解,也更有直观效果。

从经典广告案例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劝说策略。

如新东方主播董宇辉卖玉米的广告词一度走红网络:“那是仲夏的夜里头,繁星点缀,微风吹过,那时候你年轻,头不疼,颈椎也不疼,那时候你爸妈还很年轻,平安喜乐。你其实不是想玉米的味道,你是想当年的自己。”这段广告词之所以打动消费者,是因为它诉诸情感。考虑到新东方直播的受众群体主要是城市中的年轻人,它既能与受众在快节奏生活中的苦恼相共情,又迎合受众“重视亲情”“向往田园”的情感需要。

又如特仑苏牛奶的广告词:“通过中国与欧盟有机双认证;3.8g高蛋白;其产地中国乳都核心区和林格尔,依托北纬40度、中温带暖湿季风性气候,提供市场稀缺的高品质奶源。”作为由蒙牛推出的国内首个高端乳制品品牌,特仑苏的广告词针对高学历、高收入、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消费群体,这类群体通常喜欢从广告中获取有效信息,自行做出理性判断。特仑苏的广告词既有权威认证(“中国与欧盟有机双认证”),又有列数据、讲知识(“3.8 g高蛋白”“中国乳都核心区和林格尔”),通过“诉诸人格”与“诉诸理性”,来达到劝说目的。

从经典的广告案例中,我们提炼出三种劝说策略。这也暗合了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一书中提出的“修辞的三大劝说策略”。

从心理学领域,我们可以借鉴心理咨询界的“罗杰斯式策略”,即在共同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共同思考并解决问题。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步:第一,“精要复述”,甚至比对方更加清晰生动,让对方察觉我的准确理解与友好态度;第二,“表达共识”,让对方感觉双方是队友关系而非对手关系;第三,“提出新知”,对于我从对方那里得知的新东西表示感谢;第四,“反对驳斥”,有理有节地提出自己的劝说意见。至此,从情感上,对方相信我不是在打击他,而是一位善解人意的队友;从理智上,对方相信我没有误解他,而是提出一些未考虑到的情况,甚至还给出了建设性建议。这样一来,对方就更容易被说服了。

二、研究劝说对象,运用针对策略

劝说策略的运用,要因对象而异。研究劝说对象,也需要一定的支架。以2019年全国Ⅰ卷的作文题为例:

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1.研究劝说对象的认知立场

面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和理由,其背后是不同的立场和出发点。写作前须设想对方的理由,并有针对性地予以劝说。本例中,对方的理由在材料里已有提及,如“占用学习时间”“交给人工智能”“花钱雇人做”等。深究下去可以发现,这些理由是站在“享受服务者”的立场,其出发点是个人的舒适(寻求代劳者)与个人的发展(保障学习时间)。

接下来,可以“精要复述”对方的理由,表示我乐于倾听并准确理解。可以“表达共识”,如认同时间精力不足的困境。可以“诉诸理性”,说理由、列数据、作对比,阐明逃避劳动并不能长远地保证个人的舒适与发展,继而阐明劳动的深远意义。

2.研究劝说对象的情绪状态

面对特定问题和情境,劝说对象除了有理性的认知立场,必然还有着感性的情绪状态。在语用学里,言语交际的诸多原则中有一项“共情原则”,即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尽量增加双方的共情。在劝说文中也应当运用这一原则,设身处地地体验对方内心世界,达到积极共情的效果。如本例中,高中生对听演讲本就兴趣不大,尤其是听一场主题为“热爱劳动”的演讲,内心可能还有点“又要对我提要求”的抵触。那么,在演讲开头,可以采用“诉诸情感”的策略,如通过闲话家常来拉近距离,通过幽默的言语来激发兴趣,通过描绘劳动的美好画面与前景来激发向往。如这篇例文:

就在昨天下午,我眼见多位家长把孩子送到寝室,手提肩扛,大汗淋漓,而孩子们则两手空空,悠闲自在;就在今天早上,我眼见班主任老师用抹布重新擦拭垃圾桶盖,而我们的值日生早已埋头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就在刚才集会之前,我听到有学生抱怨:“我们学习这么忙,还召开劳动主题演讲,太占用时间了。”

同学们,我们以学习为名,错过了太多劳动的美好。试想,每逢假期,和父母一起参与家庭劳动,刷碗拖地洗衣服,把自己的小家打扮得洁净温馨;甚至陪同父母回到农村老家,干一场酣畅淋漓的农活,在劳动中体验亲情的美妙,体验创造的欢乐,该有多么美好。可是我们的假期总被辅导班填得满满当当。

3.研究劝说对象的社会身份

针对不同社会身份的对象,采用不同的说话语气,这是言语交际的“得体性”要求。社会身份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既包括劝说对象在任务情境中的人际关系,也包括劝说对象与劝说者的关系。如本例中,劝说对象是高中生,处于外在接受师长教育、内心又逐渐独立自主的特殊人生阶段;劝说者也是高中生,与劝说对象是平辈好友的关系。在斟酌语气时,学生可以换位思考,想想怎样的话语自己更容易听进去,如平等而委婉的,多运用一些疑问、反问的句式;也可以回归生活,想想平常与同学说话是怎样的语气,如亲切的、热情的。

通过语言塑造和传递的,是劝说者的人品与态度。这些能够被对象敏锐感知到,从而影响劝说的效果。劝说者真心诚意地去帮助对象弥补劳动的短板、实现全面发展,传递出的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形象;劝说者在此基础上再谈劳动对于社会、国家、历史的意义,便不至于大而无当、有隔膜感。

综上所述,可以用这张表格来整合以上的思维过程。

三、建构写作支架,实现写作目的

从必要性角度,学界大体上已有共识,需要将以往茫然的“个人私语”转变为有对象、有目的、有真实意义的“交际写作”。

从可行性角度,教师需要提供写作支架,以帮助学生实现写作目的。上文提供了三类支架:情境支架、知识支架、构思支架。情境支架方面,教师设置了真实有效的情境,包含了写作目的、作者、读者、任务等元素。知识支架方面,教师提供了写作所需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具体来说,教师吸收了修辞学、传播学、语用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提炼出劝说的多种策略,并且根据劝说对象的三个特征维度来选用针对性策略。构思支架方面,教师提供一张表格,以思维可视化工具将上述情境支架、知识支架整合在一起,提升构思过程的可操作性。

从广义上看,任何论述文,即使不以“劝说”为主要目的,也都包含“劝说”的因素。正如夏丏尊先生所说:“议论原是假定有敌论者存在,否则已用不到议论。从这一点说,议论文可以说是广义的驳论了。”“虚拟论敌”对我的立论持不同意见,我要反驳他;或者更通情达理的做法是“劝说”他,考虑不同立场,回应不同意见,使说理从自说自话的“独语”走向理性平等的“对话”。由此可见,切实有效地提高“劝说”水平,对于提高论述文写作的整体水平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荣维东.基于读者立场的说服性写作[J].中学语文教学,2019(6):33-38.

[2]邓 彤.写作目的:亟待开发的任务写作资源[J].中学语文教学,2019(1):32-38.

[3]陈兴才.基于“表达目的”构建写作教学内容体系[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7(7):12-18.

[4]宋平锋.浅析药品广告中的修辞劝说策略[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9):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