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结合”与当代中国文艺创新的方法论启示
2024-06-30李伟
李伟
内容提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第二个结合”,重点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性作用,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又一次理论提升,不仅可以极大丰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内涵,而且对如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性,无疑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颇具方法论意义的特征,这对当代中国文艺实践也具有深刻的指导作用,尤其是鲜明指出了如何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文艺创新的方向与方法。
关键词:第二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七一讲话时着重提出了“两个结合”,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a。在2023年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更加深入地阐述了“第二个结合”的重要意义,特别从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出发,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思想指导,立足于当代中国建设实践,如何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中国现代文明。因此,“第二个结合”不仅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而且准确抓住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深刻的文化规律,将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和指明人类解放道路的马克思主义与体现中华文明精神特质最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这就意味着“第二个结合”对于当前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鲜明的理论指导性、深刻的文化规律性和突出的当代实践性。面对这一重大而深刻的时代命题,置身于当代中国实践的伟大洪流之中,结合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如何提升文艺创作与发展的相关论述,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第二个结合”的深刻理论内涵所具有的时代启示,充分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中,以“第二个结合”为理论和方法指引,如何更好地处理“传统”与当代中国的关系,从而更加有力地推动文艺创新走向深入,为建设未来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文明新形态做出新的历史贡献。
一、“第二个结合”的理论创新及其对当代中国实践的指导
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两者的关系而言,一方面真正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之道,可以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打开当代中国实践的理论视野,从而可以极大地丰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内涵使其更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另一方面则是不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指导,则可以为深入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和“两创”提供更加鲜明的理论指导,从而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与崭新的中华当代文明打开创新空间。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第二个结合”中实际蕴含着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方法路径,北京师范大学的杨耕教授曾对此有过深刻论述: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例子,从文化典籍中寻找“微言大义”;不是范畴或术语的简单转换,把“矛盾”转换为“阴阳”,把“规律”转换为“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重要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中国内涵”,而且具有“民族形式”。b
这里就是明确指出了做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对此前提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深刻阐明了当前所要探索的文化创新之道并非是简单的术语转换和对文化传统的刻意求深,而是立足于当代中国真正的实践问题,通过贴近人民生活、扎根社会现实,置身于历史与当代交融互动的宏阔背景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化学反应”,创造符合当代中国实际的崭新的文化与文明形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指导,也才能真正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第二个结合”无疑是方式方法的层面对如何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文化新形态的实践回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形成了一系列颇具中国特色的概念术语和理论体系,这些内容无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象征,但这些概念的背后具有更为丰富和更加深刻的文化内容,蕴含着我国古人极为深刻的智慧结晶和文化创造力,这才是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展演进和自我更新的内在动力。因此,在当代中国,我们需要将这种具有“中国内涵”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消化吸收,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指导下,将之与当代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更加具有活力和创新性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形态。
二、“第二个结合”与中国文化特质的再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第二个结合”中,蕴涵着两个重大的思想和实践命题:一是如何理解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二是如何认识和总结“中国”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弄清了这两点,才能真正实现“第二个结合”。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实践才是不断推进“第二个结合”的内在契合的关键。
首先是如何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重大问题,我党自成立之初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和立党之本,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因此,只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才能确保我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也是我们能够在实践中做好“第二个结合”的前提和保证。但马克思主义从来都是一成不变的,其理论内涵总是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得到发展,这一点早已为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所不断证实。正是在上述的伟大革命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与中国的革命历史实践相结合,其中国化的探索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的伟大历史,这也不断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僵硬教条,而是伴随着我国革命历史实践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的活的行动指南,这种从实践中来又能不断指导实践的现实性和创新性,才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可以永葆理论发展的常青之道。
其次是如何认识和总结“中国”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一点在我国当前的古典人文学术研究中已经有所涉及,以复旦大学的葛兆光和清华大学的任剑涛等学者为代表,他们借鉴吸收东西方史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以一种充满现实关怀的研究旨趣开展对于“中国”和中华文明特质的研究,从疆域、民族、历史和文化认同等各种视角切入,研究“中国”和中华文明的历史生成问题,具有鲜明的学理化、现实性和实践性等多元特征c。葛兆光曾指出,以“现代”“文化”“国家”等颇具学理化概念的话语去深入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则需要我们对文化传统的“中国”内涵进行理性选择与现代诠释。因此,他提倡要讲清什么是中国文化,“中国”两字是相当重要的,因为“文化”是每个民族都有的,你只有讲清楚,这个文化是“中国”有(或比较明显),而其他国家没有(或者较不明显)……,这才是比较“典型的”中国文化。d
学界内部的严肃探讨其实正映射出我国当前文化传承发展的关注焦点,也是我们国家亟需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即我们站在当代中国的历史实践基础上,需要从一个更高的文化视野中,重新理解和探究“中国”的价值意义以及由此而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特质。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之后,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相关资深专家进行了深入的座谈,并对“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做出了高屋建瓴并富有典范意义的最新指示,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许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主体精神和突出个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和突出的和平性。这一精辟且颇具理论概括性的总结,对于我们认识中华文明的总体特征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无疑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
上述对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体性的高度总结和精辟概括,一方面对我们深入理解和推动“第二个结合”奠定了文化基础,特别是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什么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指明了道路,那就是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而持续发展创新的文明生命体,不仅具有5000年以上的古老文明的发展历史,而且这种穿越古今连续不断的中华文明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包容性、和平性与统一性等文化特征,这就决定了中华文明的古今发展不是守旧的,而是不断创新的;不是拒斥外来文化,而是充分吸收多元文明和文化的丰硕果实;不是追逐霸权的,而是始终致力于地域和平和文化平等;鲜明地反对分裂,大力崇尚基于文化认同的统一性。对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的总结和概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体现,只有立足于上述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真正实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准确把握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性和精髓,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飞跃和实践发展。
另一方面,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刻反映了我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这种文化和文明上的总结和定位,为我们深刻理解“中国”的价值意义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方向,是一种更为深刻地认识“中国特色”的理论和实践视角,这也为我们不断坚持文化自信提供历史基础与实践动力。这种充满连续性、创新性、包容性、和平性与统一性的文化文明体,本身就是赓续古老文明传承发展、随时代实践的进步而不断获得文明的新生。因此,做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可以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真正获得现实动力,促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走向深入,而且也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前提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持续进步,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与建设中华文明新形态贡献力量。
面对“第二个结合”所昭示的时代宏伟蓝图,一直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的文艺创作具有了充满活力的发展契机。就我国的历史发展经验来看,每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从来都不是自我学科领域之内的“孤芳自赏”,而是始终与时代命运、社会发展和人类自我的不断解放密切相关。汉唐时期那些具有雄伟壮阔、开放包容的文艺作品及其所象征的时代精神,如汉代建筑和雕塑中的巍巍汉风、唐代绘画书法的寓狂放精神于法度之中的自由豪迈以及李杜诗风中所蕴含的“盛唐气象”,无不彰显了经典的文艺创作与时代精神息息相关,彼此呼应。因此,立足于时代实践而不断推动文艺创新,自古就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向而行,共同发展的。
当然,“第二个结合”已经为中国文艺事业的当代发展提供了宏阔的时代舞台,对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的总结和概括,则可以推动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站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基础上,以一种更具创新性和开放性的态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不断引向深入,并将之与文艺创新密切结合起来。就这个意义而言,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第二个结合”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艺创作不断创新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理论原动力,必将在理论指导和实践激发上推动当代中国文艺事业不断走向深入。
三、“第二个结合”对当代中国文艺发展的启示
“第二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总结,是从文化自信和文化创新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了具有理论深度的概括。面对这一崭新且具有时代鲜明精神的理论指引,文艺工作者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开展文艺创新,抱持何种态度去回应时代实践所提出的深刻命题,这些思考不仅可以为了更好地推动文艺创作与创新,而且也是真正落实“第二个结合”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题中应有之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前提是两者具有理论内涵上的高度契合性,那就是都具有深刻的人文精神。“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社会实践中的鲜明体现,马克思主义始终以“人”的个性发展与思想解放作为理论的最高目标,揭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高度重视“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与主体作用。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关注也是一以贯之,儒学经典《中庸》尝言“道不远人”,这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普通人的日用生活紧密相关,在润物细无声中与人的生活水乳交融。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高度重视“人”的价值,这也决定了两者相结合的理论价值基础。当前我们正在大力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也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重视“人”的价值维度出发,协调人与社会、人与生活以及“人”的个性价值等各个方面,倡导一种健康积极、奋发有为和个性发展的整体价值观念,而这一切都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精髓。
除了高度肯定“人”的价值外,对“文”的重视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生活现实,是与自然相对的范畴,是人类本质活动的对象化,是人与动物具有本质区别的标志,体现着人的超越性和创造性。而我国的历史传统中具有高度重视“文化”的特征,无论是儒学传统中的“尚文”特点,还是文人士大夫身上所体现的“崇文”理想,这都说明把握“文化”的特性是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质精髓的关键,更是理解“中华民族”和“中国式现代化”核心特质的一把钥匙。中华民族具有辉煌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史,而且从未中断发展,因此我们的中国式现代化也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不是与古老文明决裂的现代化,是具有中华文明特色的现代化,这会让中华古老的文明焕发新生。这种对“文化”的高度认同与重视,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的创新发展实践必然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魅力,代表了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总体方向。
就总体关系而言,文艺作品是时代文化的精神结晶,凝聚着时代文化的灵魂,同时作为反映时代文化的特殊形态,文艺作品又具有较为突出的审美艺术和形象思维的表现形式,读者与受众是通过审美感知来理解文艺作品,并进而感受文艺创作中所蕴含的文化内容。因此,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可以有效推动文艺事业的创新发展,与之相对应的是,文艺的不断创新也会更加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表现。而“第二个结合”所昭示的理论新动向无疑为文艺创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的互动关系提供了有益的方法论启示。
首先是立足于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的宏观背景,在深入理解“第二个结合”的内涵基础上,从“文化”和“文明”的视角着重挖掘“中国”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将真正能够代表“中国”特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内容提炼出来,以此来指导当代的文艺创作,从而使文艺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一点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关键,即重视“人”的价值与“以人为本”的理念导向。不论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以贯之的价值精神,优秀的文艺作品在根本上都是体现“人民”精神特质的,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沧桑,在克服困难、不断斗争中所形成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构成了我国历史上经典文艺作品的精神底色。因此,文艺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生活始终是我国文艺事业不断取得发展的根基,在文艺创作中坚守“人民性”也成为近百年来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价值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曾总结指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这一理论阐述无疑是对我国当代文艺发展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
其次是真正重视那些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质的文艺经典,从中汲取我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中有益于文艺发展的各种元素。我国拥有五千年的璀璨文明史,而且从未中断,在这一漫长且辉煌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孕育和诞生了无数值得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珍视的经典作品,比如李白、杜甫的不朽诗歌所代表的文学经典,儒学、道家和墨家等代表的诸子百家争鸣所形成的思想经典,故宫、苏州园林等所代表的建筑经典和京剧、各地戏曲所代表的国粹艺术经典等,这些具有高度凝练性的文艺作品不仅是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的杰出代表,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而且在世界文明发展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们以其带有“中国”特色和民族艺术形式的典型特征,以及经典化的审美表现,将中国的文化影响传播到世界各地。因此,要想落实“第二个结合”对当代中国文艺事业指导作用,真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落到实处,在文艺创作与研究中就必须重视对各学科门类的文艺经典进行深入挖掘,将这些经典中所蕴含的文化特色、民族艺术精神和审美追求,与当代中国的文艺精神相结合,使之呈现为一种充满当代中国意味与特色的创新性理解和诠释,更加彰显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在赓续历史文脉中谱写当代文艺创新的华章,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人类探索美好未来提供正确精神指引,为当代中国的文艺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养分。
再次,在重视“中国”特色研究和经典研究基础上,文艺创作还应该注意日常生活和普通民众的普及工作。文艺创作不是艺术家个人的“闭门造车”,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孤芳自赏”,优秀的文艺创作都是深刻扎根于生活,来源于人民,与当代中国的文化实践紧密结合。因此,无论是多么崇高、多么深刻的文艺事业,都必须具有回归日常、惠及民众的普及意识,让人民大众在享受文艺盛宴的同时,能够真正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妙处和精髓,让当代中国的文艺创作与研究走出小众与一隅,走向更为广阔的时代实践与社会大众。这不仅是“第二个结合”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视“人”和“文化”的价值所在,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两创”的实践动力。时刻不忘文艺创作的人民性、时代性和普及性,让更多的民众真正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只有这样,我们的文艺事业才能真正从整体上增强我国的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是从更为深刻的文化层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第二个结合”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努力绘就百花齐放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图景。
注释:
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年版,第20页。
b杨耕:《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光明日报》2023年6月28日第10版。
c相关内容可参见葛兆光的《何为中国?疆域、民族、文化与历史》,牛津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任剑涛,《以“民族国家”为轴:“中国”的镜式认知》,发表于《清华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
d葛兆光:《历史:从长时段看中国文化》,《何为中国?疆域、民族、文化与历史》,牛津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