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音乐课堂需要巧用多媒体
2024-06-29李曼
李曼
摘要:21世纪,利用多媒体技术已成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出现在教学中。在音乐课堂上,运用多种多媒体手段,能将学生带入一个丰富多彩的音乐天地,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照亮音乐课堂,让教学充满魅力,给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培养开辟了一条无限广阔的道路。
关键词:巧用多媒体点亮音乐素质
一、听——音乐是听觉艺术
利用丰富的多媒体音响效果,能辨别音色的高低长短,能判定自己或别人唱得好或不好。因此,教师可以用聆听的方式让学生去享受,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想一想,这是一段怎样的乐曲,有什么节拍,什么样的速度,歌唱中“唱”了什么内容,发展学生精确的内在韵律、音高及内在听觉。
(一)巧用多媒体,激趣促学
在课堂上,教师要巧妙地利用多媒体和多样化的教育资源,营造丰富多彩、视听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按照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创造出一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这样他们才能更加积极地投入音乐课程的学习中。在进行渐渐强、渐渐弱标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自己制作一套音频材料,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聆听到这样的音响效果。首先,给同学们看一段他们自己编写的音频,然后让他们自己去听。他们立刻来了兴趣,纷纷举起了手,跃跃欲试。在这一阶段,学生们充分利用他们的创造性思考,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声音。与此同时,教师让学生带着手中的乐器,一边演奏一边歌唱,由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但在即兴创作和有计划的创作两个阶段,则更倾向于学生自己来表达渐渐强和渐渐弱,激发其创作热情。结束环节,教师播放一段音乐剧片,要求同学们讲述这个情节,从而检验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应用。
(二)巧用多媒体,在聆听中培养学生想象力
在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下,单纯地欣赏教师的表演、歌唱或者聆听教师播放的录音带,会让他们觉得枯燥和单调。他们在听歌的过程中,常常会表现出一种消极的状态。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将各种文字、图像等与音乐自身相融合,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教育情景,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得到全面的调动。比如,在教授交响乐《暴风雨》时,教师先简要地给学生们讲解了美国著名音乐家罗格菲的交响乐作品《暴风雨》。通过播放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录像,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然后让他们去听一段音乐,对西方乐队的整体音乐风格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再让他们自己去感受音乐的变化,想象一下风暴中的大峡谷,并且用画笔将画面描绘出来,随后再听音乐,看图画,加以诠释。不协和的弦音组合,使电光闪烁,如细雨泻落,如雷霆霹雳,又如峡谷惊雷;“风在摇晃,树木在摇晃,石破岩碎,琴声在摩擦。”仿佛被风一卷,将落下的雨水全部卷走;然后是管乐,降到了一半,风暴停了,峡谷里重新恢复了平静,皎洁的月亮洒满了整个峡谷。这时,教师让同学们用笔把它描述出来,同学们就把它画成了暴风雨的样子。这段音乐并不是简单地描绘了一幅大自然的风景,同时也在赞叹着大峡谷的壮美,惊叹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音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听力想象和视觉想象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既能在音乐中获得美感,又能提高听力水平。
(三)巧用多媒体,丰富学生情感
在营造音乐意境方面,多媒体具有快速、便捷、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优势。教师可以利用彩色的多媒体图片和生动的照片,并将其与音乐相融合,使多媒体的声音、色彩、形象更加直观。通过直观的展示,能使学生迅速地融入与歌曲内容密切相关的特定的音乐氛围中去。在学习《义勇军进行曲》时,教师可以利用视频或电影镜头片段,即:聂耳在简陋的茅屋中,借着昏暗的灯光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第二个镜头,聂耳在创作时的脸部特写,镜头逐渐扩大,影像里出现了抗战军人冒着敌人的火力冲锋;与此同时,进攻的信号也在这个时候响起。第三个镜头,嘹亮的号角声激发了聂耳的音乐创作灵感;《义勇军进行曲》被他用粗糙的五线谱表现出来。第四个镜头,在《义勇军进行曲》中,从高亢到低沉的调子里,不断地出现抗战和救亡的画面。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天安门广场上空升起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透过这些视频,同学们对国歌的写作过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且能够很自然地将自己带入到国歌的画面里去,自然激起了儿童的爱国主义之情。
二、赏——音乐美的源泉
(一)巧用多媒体调动学生主动性
在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是通过观看教材上的图片以及文字介绍来欣赏的,这种欣赏课程极易让人分心。诚然,这种鉴赏教学是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的。而MIDI音乐、文本、插图、动画、视频相结合,能很好地调动起孩子们学习音乐的热情和积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能够积极地感受到音乐的强度、速度、情感,在欣赏着优美的画面和MIDI音乐的同时,他们的大脑中会出现各种栩栩如生的画面,有一种置身于其中的感觉,同时也激起了他们对音乐表达和创作的欲望。如:在欣赏课《春江花月夜》这一乐曲介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每种乐器所弹出的MIDI乐曲片段通过计算机向同学们展示出来,从而使他们对四种西方木管乐器的音质和形态结构快速了解。从声音到外形,每种乐器都能让同学们有基本的感觉与认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很容易地辨别出各种乐器的音色,进而对音乐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绪进一步理解。
(二)巧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
针对小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特征,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境,创造一个良好的气氛,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还可以启发他们的思想,提高教学的效率。比如:在对《春江花月夜》的开头、高潮和尾声三个段落的乐曲进行鉴赏时,在鉴赏前,我要求他们把乐曲与图片联系起来,感受每一个段落的力度、速度以及乐器的音色和情感。同学们听着音乐,看着图片,他们仿佛看到了黄昏,日落,日出东山的美景,而他们所听的开场,则是由黑色的管子与大管组成的无节奏的序曲;黑色的管子作为主旋律,而长笛则是一种装饰的乐句,在这一段,它的力量是自由的,速度是缓慢的,情绪是优美的,将人带入了一个美丽的夜晚。当学生们在享受歌曲的高潮时,他们看到了江涛奔腾,游人欢乐,野鸭戏水。他们所听见的音乐,是通过多种配器手法,多种木管乐器的组合,把歌曲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一段的音乐强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情绪也越来越欢快。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的情绪高涨,他们非常兴奋,仿佛能感觉到江水的汹涌,家庭的欢乐。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多媒体为学生创造了一个鲜活的环境,产生了非常强烈的感染力。
(三)巧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学生能以生动、优美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出音乐的意境。许多同学形容语言比音乐和图画更美。例如,当学生们欣赏了最后一段音乐之后,他们是这样表达自己的感觉的:“当我享受音乐的时候,我的思想非常专注,我的脑海里出现了很多的想象,我仿佛置身于寂静的夜晚。夜色已深,河面上一片宁静,月色下,波光粼粼,煞是好看。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已经睡下了,享受着这美妙的夜晚……”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可以轻松地分辨出作品的力度、速度,乐器的音色,以及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正如上文所说,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可以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得到最大程度的调动,从视觉、听觉和想象等多个方面来对音乐进行全面的欣赏,并从叙事的视角来对音乐进行解析,使学生的鉴赏、感受、想象、理解和表现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三、唱——歌曲的核心部分
巧妙运用多媒体,使其在课堂教学中“画龙点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高效、优质地向学生传达大量的知识,从而改变传统的被动式学习模式。乐曲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引导,让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容有更好的感知与表达,从而在艺术上得到美的影响,培养他们的感情。
(一)巧用多媒体,化繁为简
与其他科目一样,音乐教学也有其重点与难点。结合学生认知特征,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将抽象的音乐概念化,并将其形象化。乐理知识的教学历来是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难题,把这部分知识用多媒体展示出来,既可以减少学生复习的次数,又可以提高授课的质量。比如《小白兔和小乌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是一首很有童趣的歌,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我将《龟兔赛跑》这张光盘进行了改编,并配上了一首歌,制作了一段动画,创造了一个展示的场景。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们模仿小动物的样子,伴随着优美的音乐,以有节奏的方式出现在教室里。通过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对乌龟和小白兔这两种动物的认知能力。让学生描述乌龟和小兔子的步态(乌龟走得迟钝又缓慢,用四分音符表示。小兔子的步子很轻,用八分音符来表示。)于是,我抓住时机,将主题引入新课,让学生对这首歌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之后,让学生看卡通电影《小白兔和小乌龟》。这时,画面和乐曲都变得活泼起来,学生一边唱歌一边模仿。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力,有的拍手,有的跺脚,还有的小跑,各种不同的表演形式,丰富多彩,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中获得发展。
(二)巧用多媒体,掌握歌唱技巧
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使音乐教室气氛活跃,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丰富了音乐课的教学方法,使音乐由纯粹的声音艺术延伸到视觉与听觉的艺术。在《摇船调》这一节课中,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各种同类歌曲,从网上搜集表演场景,使学生对这种一问一答的歌曲演唱形式有了进一步的体会,将广西著名电影《刘三姐》的对歌片段有机融合,给同学们视听上的美感。让他们真切地感觉到,在我们的生命里,到处都是快乐,到处都是音乐,用心去歌唱,用我们优美的声音来歌唱我们美丽的人生。这个时候,我让他们来编排《摇船调》的歌词,让他们自己去感受自己创作和演唱这首歌的快乐,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演唱水平。
(三)巧用多媒体,体验歌唱情感
音乐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这就要求教师给他们一些暗示,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并表现出那些音乐作品的意义,在其中得到审美的影响和情感的培养。在《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曲中,为使学生对这首歌的意境有更深入的认识,我把歌曲的背景、澎湖湾的美景都制作成一部影片,让同学们以最直接的影像来认识歌曲中的人文景观,再配合教师精心编排的文字,引入主题。在介绍澎湖湾的风景时,我代替了录音带上的示范,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外婆的澎湖湾》。那时,我注意到,学生们好像受到了教师声情并茂的歌声的影响,也忍不住跟着哼唱。
总之,在科技进步的今天,多媒体必将在音乐课堂中得到更广泛的运用,从而使音乐教学水平和质量得到全面的提升。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到将多媒体技术与音乐课堂教学相结合,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多媒体教学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更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教学理念,要把现代的教育科技与教师的启发、学生的实践活动相融合。只有遵循课堂教学的规则与特点,各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才能显示出多媒体教学的强大活力,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佳化。
参考文献:
[1]郑文倩.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探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2(19):8486.
[2]宋美端.浅谈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艺术魅力[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2):101.
[3]周华婷.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21(26):159.
责任编辑:赵潇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