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文明养成”校本课程开展路径分析
2024-06-29于友凤
于友凤
摘 要:校本课程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够为小学班主任开展基础教学提供比较清晰的思路,还能够为教学革新创造条件。基于此,本文从小学班主任“文明养成”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入手进行分析,然后从校本课程下的多个教学环节出发,对“文明养成”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展进行研究。希望这一研究不仅能够为学生养成文明习惯提供帮助,还能够为各学段的班主任利用校本课程开展教学实践提供方向。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文明养成”校本课程 开展路径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推崇“文明”和“礼仪”的国家。在此影响下,学校开发的“文明”“礼仪”相关的校本课程不仅能够为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的文明引导教学方式提供帮助,还能够为学生传承我国文明精神奠定基础。基于此,小学班主任应该对“文明养成”的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展策略进行研究。
一、小学班主任开展“文明养成”校本课程的价值
1.促进学生综合和持续发展
通过开展这门课程,学生可以学习到与人相处的基本礼仪、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些都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素养,对于他们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这门课程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班主任可以结合校本课程中的内容,通过讲解和讨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修养等内容,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此外,班主任还可以通过组织各类文明礼仪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促进家庭、社会和谐发展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而这门课程可以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与父母、兄弟姐妹和其他亲属进行良好的沟通和相处。同时,这门课程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热情。
3.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可以通过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传统节日的由来和庆祝方式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我们的“文明”“礼仪”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和精神。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可以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同时,这门课程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和价值观,如孝道、礼仪、忠诚等,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我国的文化繁荣作出贡献。
二、小学班主任“文明养成”校本课程开展的路径
1.结合校本课程,分析“文明养成”内容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教育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自主设计和开发的课程。它与传统的课程相比,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更具针对性和实践性。校本课程的特点包括灵活性、个性化、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结合以上分析可知,校本课程不仅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要,还能够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具实践性和应用性。此外,结合分析可知,学校的“一日评”校本课程是立足于幸福教育理念的。由此可知,这样的校本课程不仅能帮助学生养成文明习惯,还能够帮助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幸福教育的魅力。因此,小学班主任应该重视对校本课程的分析和思考。
例如,小学班主任对于“文明养成”的校本课程内容进行分析的时候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首先,班主任需要明确校本课程的目标,例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幸福感培养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同时,还需要确定课程的具体内容。结合分析可知,此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爱班爱校、遵守纪律、关心他人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爱班爱校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自主承担班级任务、维护班级荣誉和爱护公共设施。遵守纪律的主要内容包括集散快静齐、文明用餐、保持卫生整洁等。关心他人包括尊师、爱护同学、换位思考、平等对待他人和乐于助人等。记好笔记的主要内容包括书写速度快且工整、条理清晰、高质量、用笔记复习等。主动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主动预习、复习、积极参与课上活动、课后探究等。认真作业的主要内容有记作业、独立完成作业、复查订正作业等。安排时间的内容有上课时间有效安排、学习任务时间合理、课间时间利用等。管理情绪的主要内容有乐观、沉着、学会沟通等。举止文明的主要内容有文明用语、穿着得体、尊重隐私等。在家表现主要是从阅读、运动、劳动和其他的项目和时长出发。
其次,班主任需要结合校本教学内容分析选择适合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讲授、讨论、实践活动、角色扮演等。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不仅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认同感和幸福感。接着,班主任需要确定校本课程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评价方式可以包括考试、作业、实践活动等,评价标准可以包括知识掌握程度、实践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最后,班主任需要考虑校本课程所需的教育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实践场地等。同时,教师还需要与学校中其他的小学班主任和家长进行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支持。总之,通过对以上校本课程内容进行细致分析,小学班主任就能够初步明确“文明养成”的相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这些内容能够为小学班主任后续教学的开展和反思提供帮助。在以上校本课程的引导下,学生就能够在学习中养成好习惯,感受自律的幸福,为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2.开展主题班会,系统讲解“文明养成”
主题班会主要是指围绕某一主题引导学生集体学习和交流。通过主题班会,学生不仅能够全面了解“文明养成”校本课程的相关知识内容,还能够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主题班会可以作为校本课程的一种延伸和拓展,促进学生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基于此,小学班主任应该开展主题班会,系统讲解“文明养成”的相关校本课程内容。小学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出发开展“文明养成”校本课程的主题班会:
在正式开展班会之前,小学班主任可以通过多样方式布置主题班会的情境,营造良好的班会氛围。在导入班会的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可以通过引用相关的例子或故事,让学生认识到文明养成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在初次进行系统讲解的时候,小学班主任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文明行为的具体内容,如举止文明、爱班爱校、文明用语等。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文明行为的内涵,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接着,小学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明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场景,如在校园、家庭、公共场所等。通过具体的场景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明行为的具体应用,并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实践。
在拓展教学时,小学班主任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文明行为的难点和挑战,如面对冲突时如何处理、如何克服困难等。通过思考和讨论,学生可以增强自我反思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应对文明行为的挑战。
在巩固教学时,小学班主任可以与学生一起制定文明行为的具体行动计划,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记录自己的文明行为,并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通过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学生可以逐渐形成积极的行为模式。
最后,小学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互相监督和支持,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评活动,让他们互相评价和提供建议。通过互相监督和支持,学生可以更好地培养文明行为,并形成良好的集体氛围。
通过以上的讲解和引导,小学班主任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培养文明行为,促进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发展。同时,小学班主任还可以结合小学六年级的教学内容,将文明养成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不同学科中都能感受到文明行为的重要性和价值。这样的主题班会讲解将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3.结合校本课程,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
在确定和了解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之后,如何有效开展对应实践活动就成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有效的多样化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推动校本课程的有效落实,还能够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创造积极条件和帮助。此外,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能够将学生从繁重的脑力学习中拯救出来,以此增强幸福感。基于此,教师应该结合以上的校本课程内容,开展对应的实践活动,以此帮助学生自主参与校本课程,提高整体教学效率。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兴趣、需要、性格、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方面出发开展对应的实践教学。
除了帮助学生了解“文明养成”以外,教师还可以与学校一起组织开展“文明大比拼”的校园集体活动和校外的“我爱文明”的职业体验课程活动。其中,“文明大比拼”主要是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在全校营造一种人人都是文明人的良好氛围。这就需要班主任发挥自己的向上提出意见和向下统筹规划的职责。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班级大扫除、班级文明好事宣讲会和班级日常文明小明星评选等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此外,“我爱文明”这一课外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去感受社会服务员、环卫工人等服务行业的生活。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员工、领导、客户交流,更加真实地感受“文明”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能够受益终身。这样的实践课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从实践中理解和感受文明的重要性,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4.引导家校合作共育,推动校本课程开展
家校合作共育主要是强调学校、家庭共同承担育人责任的教学模式,有着共同育人和互通有无等特点。结合这些特点分析可知,家校合作共育不仅能够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展,还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基于此,小学班主任应该重视家校共育在“文明养成”校本课程中的作用。小学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引导家校共育:
小学班主任可以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搭建起家校之间的沟通平台。通过家长会、家长微信群、家访等方式,小学班主任可以及时了解家长对校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向家长传达校本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安排。
小学班主任可以积极鼓励家长参与校本课程。例如,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课程设计、活动策划、讲座演讲等,让家长在校本课程中发挥自己的专业和经验优势。同时,小学班主任还可以鼓励家长在家庭中与孩子一起学习校本课程的内容,形成家校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此外,小学班主任可以为家长提供相关的家庭学习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支持孩子的学习和发展。例如,教师可以提供家庭学习手册、学习指导、家庭作业辅导等,让家长在家庭中能够更好地引导和辅导孩子的学习。通过提供家庭学习资源,小学班主任可以增强家长对校本课程的理解,促进家校之间的良好互动。
最后,小学班主任可以组织家校合作活动,让家长与学校共同参与校本课程的实施和评价。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家长参观课堂、开展亲子活动、举办家庭展示等,让家长亲身体验校本课程的魅力,并与小学班主任和其他家长进行交流和分享。通过家校合作活动,小学班主任可以增强家长对校本课程的认同感,形成家校共同育人的良好合力。
5.结合课程开展结果,给予学生客观评价
教学评价是学生自主学习、反思的重要工具,因此,小学班主任应该重视这一工具的应用。在结合课程开展结果给予学生客观评价的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给予学生评价:
在给予学生评价前,通过“文明养成一日评”表格,小学班主任可以收集家长、学生自评和互评的相关评价内容。结合此评价内容,小学班主任可以通过上传数据到评价软件,分析学生“文明养成”的阶段性结果。结合结果,小学班主任可以给予学生对应的教学评价。例如,针对六年级的学生A,小学班主任可以给予其以下评价:通过“文明养成一日评”表格一个月的表现情况可以得知,同学A表现良好。这一点尤其表现在主动学习、认真作业、安排时间、管理情绪和在家表现几个方面,希望你继续加油。但是,结合分析可知,同学A在安排时间上依旧存在问题。结合此问题,教师认为你可以通过制定计划的方式来纠正这一问题。以上教学评价不仅能够推动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还能够促使“文明养成”校本课程的完善。
综上所述,“文明养成”校本课程的开发符合时代和我国的发展要求,能够为小学班主任提供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向。基于此,本文从分析校本课程、设置课程表格、开展主题班会、引导学生相互监督、促进家校合作和给予对应评价方面出发对如何开展“文明养成”校本课程进行研究和思考。结合分析可知,这一研究不仅能够为学生和小学班主任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帮助,还能够为社会、家庭和国家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陆俭英《学知识,懂礼仪——浅析小学班主任教育教学管理有效结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3年第三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论文集》2023年。
[2] 邓红霞《小学班主任对学生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方式》,《家长》2022年第32期。
[3] 严妍《小学班主任对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华夏小学班主任》2019年第6期。
[4] 张凤霞《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教育艺术》2019年第2期。
[5] 褚雪芳《以学生为中心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主题班会模式探索》,《中国校外教育》2018年第18期。
(本文系南通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幸福教育关照下的小学“文明养成”校本课程优化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QN202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