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
2024-06-29王志芳
王志芳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围绕单元主题从整体上设计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整合资源,凸显单元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对此,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大单元教学,符合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单元主题,不仅能促进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而且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大单元的教学特征及其应用意义进行探讨,并提出新课程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语文 大单元教学 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注重新理论和新方法在教学课堂中的应用,大单元教学能够更好地契合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因此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就大单元教学来说,其主要是源自某个特定情境或者是学习任务,依据情境或者任务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实施自主学习,在促使学生实现高效学习的同时,促进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提高。
一、大单元教学的特征
第一,聚焦单元大任务开展整体教学活动。传统教学当中,教师没有关注单元的主题,采取“传授”的方法解读文本,忽视了单元的整体性,造成单元知识碎片化,不利于学生构建基于单元整体的知识体系。语文教学局限在文本解读层面,没有聚焦单元大任务开展整体的教学活动,降低了教学效果。教师围绕单元主题系统的设计大任务,则更有利于凸显单元主题,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通过任务的设计,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自主性。
第二,通过大概念统摄全部内容。大单元教学以大概念作为基础,通过大概念将单元中的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整体的单元知识结构,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体现单元主题,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单元知识。在初中语文的传统化教学当中,一般依据单元知识的出现方式依次开展教育学活动,忽略了单元知识间的联系,弱化了单元主题,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大概念统领大单元知识结构,从单元主题的整体上进行阅读、写作、听说等教学活动的设计,体现了语言的本质特点,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总结、概括,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第三,显著的探究性。大单元教学主要是经过学习任务群的形式开展与实践的,通常有着较强的探究性,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有目的、有方法地开展学习活动。大单元教学凸显了单元主题,有着显著的探究性,学生要围绕单元大任务开展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活动,将单元知识融会贯通。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能够结合具体的探究任务开展互动交流,有效改变传统的知识教学模式,通过任务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各项技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机会,满足学生发展需求。需注意的是,在学习以及完成相关练习任务的时候,学生需注重知识与自身技能的有效结合,从而使学生自身的探究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意义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讲解相关理论知识,更需将深度学习作为目标,对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进行培养。通过大单元教学,教师不仅能够把核心概念、学习素材、情境任务进行有效整合,而且还能转变传统课堂教学中零散、耗时的教学状况,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有助于教学目标明确。初中语文中开展大单元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对大单元中的教学内容实施整合,明确具体教学目标,以便于学生花费最短的时间,充分掌握相关知识。通过教师构建的知识体系,学生进行下一步学习,轻松地掌握学习语文知识的窍门,在积累丰富知识的同时,获取到显著的学习效果。
大单元教学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形成明确的目标,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能迅速观察与了解到学生的课堂学习反应,并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进行分析,再进行相应的拓展,以促进儿童的教学效果提高。
第二,有助于课堂生态的转型。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当中,教师主要依据课程安排与方案开展课堂教学,这就将语文教学划分为多个教学片段,这会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有效发展。而在大单元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则会统一安排整个教学过程,明确本学期需组织几个大单元,各个大单元需完成的具体课时,以提高相应的教学效果。站在某个角度讲,大单元教学可有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以促进语文课堂的转型。
第三,有助于教学需要回归现实。目前,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应用的是新教材,在新教材当中,各个单元不仅有相应的人文主题,而且还涉及不同学习任务群,指向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教材编制来说,其能看出编者的意图:经过资源整合,实施整合式教学,从而使大单元教学有效满足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促使教学需要回归于现实。
第四,有助于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语文学科不仅能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内在思维,而且还具有显著的人文性。大部分教师在传统教学中,都会将具体知识点以及试题讲解给学生,这会影响到学生的自由发展,并导致语文教学的效果无法得到有效提高。而在教师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大单元教学,就需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指导学生在具体情境当中学习与探究,让他们通过具体任务,解决相对复杂的问题,以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发展,为其后期的良好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有效策略
1.立足基本学情,整合大单元内容
大单元教学既需要教师全面、系统地掌握单元中的知识、分析单元文本之间的关系,也需要教师充分分析学生的学情,依据学生的需要整合资源,构建大单元教学模式。因此,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需从单元整体的角度,对部编版教材进行全面分析,掌握单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提炼单元主题,并依据主题对单元内的知识进行整合和统筹,形成基于大概念的单元知识结构。同时,教师还应分析学生的学情,了解到初中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认知特点,立足学生的基本情况,引入丰富的网络资源,合理运用教辅资料,整合单元素材,明确大单元教学的主题,围绕单元主题设计符合学生发展的大任务,体现单元知识的整体性,丰富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能够从整体上对单元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究,提高学生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以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梦回繁华》的文本阅读为例。这几篇课文都是说明文,由于初中生对于说明文不是很感兴趣,再加上说明文有着较强的理论性,教师在对这类文体的文章进行讲解时,可积极转变教学思路,实施大单元教学。在具体教学时,教师需系统把控单元中各篇文本之间的关联,并基于说明文指导学生经过对比阅读的形式,对说明文实施分析,如教师可先对《中国石拱桥》的体裁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说明文的写作顺序、文本结构、写作方法,明确说明对象,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知识,然后围绕说明文开展单元整体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能够逻辑清晰、语言连贯地说明一件事物,深化学生对单元内容的理解。另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单元中的文本进行横向对比,分析文章之间的异同之处,总结说明文共有的特点。例如,在《梦回繁华》的文本中,语言是其最大的亮点,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反复品味,分析作者的语言风格,对比《中国石拱桥》的说明方法,体会文本语言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实现教学目标。
2.基于主题提炼,统筹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的大单元教学开展条件需教师全面考虑单元中各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及其关联性,从人文素养的角度出发,提炼出对应的教学主题,以此全面把握教学内容。同时,大单元教学的开展,主要是以大情境、大任务、大活动为载体,将整体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学习任务,将教材单元转变成大单元,以促使学生学会迁移与运用知识,并促进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发展。因此,在初中语文的大单元教学当中,教师需将培养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为基础,基于单元内容,提炼相应的教学主题,以确保在单元中各篇课文的教学实现有效连接的同时,为学生学习与运用相关知识提供相应的指导。
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为例,单元的文本从不同角度描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优秀人物所具有的精神和品格。此时,教师可将大单元教学的主题提炼为学习优秀的人物品格,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例如,课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主要立足于叶圣陶先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小事,作者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展示了叶圣陶先生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品格,在为人态度上,叶圣陶平易近人、谦和诚恳,而在做事态度上,叶圣陶一丝不苟、认真严谨,通过阅读文本,学生能够感受到叶圣陶的品格,以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质。在教学完成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总结。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其中的两篇短文《陋室铭》和《爱莲说》实施对比阅读与分析,以便于学生充分体会到作者的人生境界,并深化学生对单元主题的体会,从而使学生自身的道德水平得到切实提高。
3.基于情境创设,开展实践活动
科学合理的情境能够凸显单元主题,拉进单元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积极进行探索和实践,更好地落实单元目标。大单元教学具有开放性,教师要结合大单元的主题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构建相应的情境,将大单元抽象、复杂的知识结构和内在主题具体呈现出来,组织学生参与具有趣味性、探索性以及互动性的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情境创设,大单元知识能够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极性,让学生沉浸于具体情境当中,充分掌握与理解大单元内容,主动探究单元主题下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促进新旧知识之间的融合与迁移,从整体上理解单元主题,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
以“孝亲敬老,从我做起”大单元教学为例,教师可科学选择相关的课文,引导学生学习,并通过多媒体播放《朗读者》中孝亲敬老的视频,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语言文字中体现出的传统文化,感染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能够切身体验孝亲敬老的含义,并能够将单元主题应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德育品质,传承优秀文化,增强单元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可以播放斯琴高娃诵读的《写给母亲》的视频。这样的片段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深化理解单元主题,而且还能迁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自己与父母相处过程中的温暖瞬间,如放学路边的身影、睡前的一杯牛奶等。随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学生围绕单元主题,将自己身边的亲情表达出来,学生可以借鉴单元中文本的写作思路和方法,开展具体的写作活动,通过语言表达环节,提高学生对单元知识的理解程度,并完成相应的写作教学,促进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
4.基于单元大概念,明确学习目标
新版的语文教材依据单元主题的形式安排,更好地突出了单元主题,强化了单元大概念的引领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的形式与结构。对此,教师应基于单元大概念,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调整和优化,分析单元的主题内涵,把握单元的语言形式,掌握单元文本结构,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以更好地围绕单元大概念开展学习活动。
以《雨的四季》《济南的冬天》《春》单元为例,本单元主要由散文和诗歌组成,在三篇散文中,作者运用独特的语言手法对自然景物进行了描写,并结合自然景物的特点渗透了作者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这不仅是作者对自然景物鉴赏的结果,也是作者情感和观点的表达。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应基于散文大概念,明确学习目标,第一,掌握散文的体裁和语言特点,明确散文形散神不散的写作方式。第二,学习散文中的修辞方法,掌握多角度写景的方法,品读文本中优美的语言。第三,体会作者在文本中的情感,提高学生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在先前的单元教学当中,教师很少对大概念进行提炼,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也缺乏提炼与总结大概念的丰富经验,因此,教师需注重对大概念的实践与总结,同时,教师可经过头脑风暴、专家咨询等多种方法,确保大概念的科学性,从而使教师提炼大概念的能力得到有效增强,同时确保大单元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新课程背景下,单元教学受到师生的关注,引领了教学改革的方向。对此,教师应结合语文教材单元主题,从整体上设计大任务,聚焦大概念,开展基于大单元的各项语言活动,体现单元主题,帮助学生深入掌握单元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大单元理念下,教师应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从而使教学方式得到进一步优化,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镁丹《大单元视域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文学教育》2023年第9期。
[2] 储春红《基于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大单元教学整体设计与实施》,《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1年第9期。
[3] 陈建有《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整合教学策略探索》,《中学生作文指导》2022年第28期。
[4] 梁博《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研》,《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22年第8期。
[5] 黄敏《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与思考》,《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2年第9期。
[6] 陈忠文《整合与联结: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语文教学通讯》 2022年第30期。
[7] 谢红娟《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3年第5期。
[8] 潘茜娜《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