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资源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2024-06-29张敏鑫
张敏鑫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小学写作教学逐渐向创新性、实用性与多样性转变。在此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影视资源丰富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加强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通过影视资源配合实际场景,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
影视艺术来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充分利用影视资源与实际场景相结合的形式,来巩固写作基础尤为重要。随着纪录片、电影、电视剧的优秀作品不断在市场中涌现,它们带给学生休闲娱乐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然而,影视资源具有两面性,欠佳的影视资源与优质的影视资源都可能在不同程度上给求知阶段的学生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权威的影视资料犹如一部生动的“活字典”,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基于实际场景的理解与掌握。追溯写作的起源,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写作规划是教师在小学写作学习和写作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假若没有真实的写作场景,可以借助影视资源中的场景还原,以达成对写作内涵的理解。从这一角度来看,写作基础依赖于外界的映射,外界的映射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之路大有裨益。写作不应局限于在教学课堂,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可以实现多元化的写作体验与经验,这是师生应该共同关注的领域。
例如,小学三年级的看图写话写作教学,通过色彩丰富的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教师应该从细节入手,让学生在学习写作之初就养成严谨、准确的写作习惯。试想一下,如果将一幅来自影视资源的图片印刷到试卷中,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以《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个影视单元为例,通过浅显易懂的文物修复场景再现了那些鲜为人知的故宫中的故事。小学教材里关于如何爱护与保护文物方面的课文与这个影视资源的选取,无疑是最为匹配的一个实例。学生可以记一些例句,以便在自己的写作中使用。接下来,学生就可以开始动笔写作了。学生在写作时,应该仔细梳理思路形成过程中的一些细节,依据影视资源中对文物修复的真实感来慢慢体会写作题目的要求。与此同时,通过观看这些影视作品,可以了解作为国家的组成成员,每个人都应该树立保护文物的意识。如果发现文物,应该及时上交有关部门,这是公民的义务。因此,写作内容的形成需要教师、社会和学生共同努力。除此之外,在后续的练习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写作大纲、标题与内容的分配,确保影视资料与写作基础有机统一。正如俗话所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写作基础的训练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耐心的指导。
二、影视资源结合日常生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影视资源题材的选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看者自身的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刚开始接触写作,对框架结构、内容配比和感情基调等因素的掌握并不完善。因此,教师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如何通过影视资料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强化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意识等方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写作教学更多的是写作方法的传授。通过观看影视资料的方法,学生可以高效、快捷地接触社会,同时也不必担心受场地限制而影响自由发挥。然而,在筛选标准方面,教师需要多花费一些心思,引导学生收听收看具有正能量的影视资料。影视资料的拍摄旨在让大众领略到不易发现的生活美好,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也会受到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与良好审美情感的培养。小学阶段是树立正确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通过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可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影视资源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活泼生动、趣味形象的影视资料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敲门砖与铺路石,提升学生写作学习的配合度,还可以为讲授专题习作课奠定鲜明的基调。小学生处在好奇心旺盛与广泛涉猎的时期,尚未形成成熟的写作思路,因此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因材施教,播放不同题材的影视资料,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动画片《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为例,这部已经在卡通频道循环播放了若干遍的动画一经上映,便取得了非同凡响的好评。特别是在小学生中间,它更是受到了广泛欢迎。原因很简单,片中的大头儿子年纪与小学生相仿,学生看到他就如同看到了另一个自己。在家里,围裙妈妈会严格要求大头儿子要学会诚实守信、乐于助人、讲卫生、懂礼貌等一些美好的品质。这一点与许多小学生的妈妈一样,他们也受到了这样的家庭教育,这无疑是相同生活场景的折射。看似平淡无奇、众所周知,实则不然,一种朴素的情感被作者赋予在了这部动画之中。小学生每天与自己的爸爸妈妈相处,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所以在写作过程中更容易产生共鸣。如果老师布置了一篇《我爱我家》为题的习作,想必学生都会有内容可写,有情感可发。这正是“真实生活的写照”,也为以后如何加强写作能力做了铺垫。适度而准确地运用影视资源的内容对学生的写作课程加以规范和引导,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写作兴趣被唤醒,就会迎来崭新的写作形态。
三、依托影视资源记录思想情感,进而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在观看影视资源的过程中,所看到的内容并不是最重要的,那些一闪而过、带着火花的思想才是十分宝贵的。学生要想达到“妙手著文章、下笔如有神”的效果,就必须明白影视资源中所要表达的内在含义与隐藏要义。试想一下,影视资源的脚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学生写作的“范文”,尽管字数上存在巨大差异,但它们的核心要义都是作者思想与情感的表达。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只要能够直抒胸臆、随心所欲地写作,就可以达到标准。因此,在为学生播放影视资源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应避免那些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影视资源。小学生仍处于儿童阶段,他们更容易理解通俗易懂、便于识记的资源。只有当他们熟悉了相应的写作素材,才能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其次,对于具有借鉴价值的影视资源要进行筛选,使其成为学生身边的“素材库”,这样可以随时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支持。当遇到不知道写什么内容而感到困惑时,可能会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影视资源,灵感涌现,将自己的想法迅速转化为文字,很快就能完成一篇优秀的习作,这样的流畅写作过程能让学生感到非常愉悦。
例如,随着文化节的兴起与文化内容的广泛传播,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这部纪录片通过展示全国各地的特色美食,讲述了当代中国东、西、南、北每个地域不同美食的制作故事。从视觉、嗅觉、味觉等感官方面一一阐述了我国不同口味的美食的制作过程,并以第三人称的视角来观察当地首屈一指的食物榜单,这些内容都是十分优秀的写作素材。如果教师布置了一篇以《我最喜欢的美食》为题的习作,学生就可以依照该影视资源的原型,在头脑中描绘出一幅令人垂涎欲滴的食物场景图。由于之前积累了充足的写作素材,下笔时就会得心应手。在布局的过程中,充足的内容资料可以启发自己的思路。这些无形的因素日积月累,学生就会发现自己的习作不再像流水账或白开水那样只能获得较低的分数,而是在每次布置习作后都会有文思泉涌的感觉,由“要我写”变为“我要写”,这种主动性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会走上良性循环的写作之路,不仅写作速度快,质量也会得到老师的认可。
这就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即运用影视资源辅助传统教学方法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收获。但是,写作素材的积累不仅仅是通过看书、看电视、听广播等途径获取,更多的是经过学生自身的整理、预加工,将内容存储在头脑中,成为一种立即可用、信手拈来的方式。因此,教师要建议有时间的学生多加积累。
四、凭借影视资源点缀学习感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影视资源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如何在繁杂多样的影视市场中挑选一些有助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资源呢?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判断能力。一方面,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选取适合学生观看并可以作为写作课程内容的一些优质影视资源来播放。实践表明,一段时长约15分钟的影视剧片段能传达约3000—5000字的信息量,若同学们能理解其中的深意与奥妙,便能从中汲取营养,若将这些富有价值的文字结合自己的感悟书写,便能形成一篇独特的文章。另一方面,放学后回到家中,完成作业后若有时间,家长可成为孩子的“把关人”。不妨搜索一些适合小学生观看的传统文化影视节目,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写作能力,呈现方式可以是读后感或是观后感。在观看相应的影视资料后,学生会发现内心逐渐充盈,这时就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积极性浓厚的阶段,将他们置于一个真实的社会画面中,让他们在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双重体验中,领略人文之光与自然之美。
以《典籍里的中国》这个影视资料为例,喜欢历史的同学可以在写作中运用其中的典故进行陈述,并结合自己的感情因素,创作出一篇兼具水准、高度与广阔视野的习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领略到写作的美好,但正因为不是每个学生都有说走就走的机会,所以需要借助影视资源来实现自己心中的美好梦想,即开启一场走走停停的“旅行”,用心发现生活中的点滴之美,用善于发现美的双眼为写作提供不竭动力。这部纪录片作为一种影视资料,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古代学者治学严谨的态度是值得每一位莘莘学子学习的。当站在这个高度,便会发现写作素材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要道理讲解充分透彻,主题立意鲜明有序,便是一篇上乘佳作。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除了在完成当天作业之外,可以为自己制订一个提高写作能力的切实可行的计划:即每天用15—20分钟的时间观看一段影视资料,欣赏美好视觉素材的同时充实自己的写作经验。
综上所述,影视资源既兼具娱乐性与趣味性,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学生了解社会现象、洞察世间百态的窗口。从影视资源的积极层面来看,如果正确利用,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大有裨益。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加强对影视资源的甄别与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写作的重要性,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避免因对事物本质理解不足而产生的认知、写作偏差。所以,要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写作基础知识,从而实现高效的写作教学,使学生的写作能力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