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思维导图,助力高效写作
2024-06-28钱静
钱静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针对作文题目,提炼作文主旨,建立作文框架,把写作过程变得顺畅,写出内容更为丰富、翔实、生动的作文。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必须重视研究和应用思维导图,把思维导图融入写作教学的方方面面,以切实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
一、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中运用的优势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巴赞创造的,是一种用于组织、展示和记录思维过程的工具,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思维结构和关系,通过中心主题、分支和节点的形式,把相关的思想和概念连接起来,具有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特点。思维导图可以用来整理信息、激发创意、解决问题,以提高学习效率。基于思维导图的上述特点,目前该种思维工具已在小学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很多语文教师已就该工具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尝试。结合实践,本人认为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中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应用优势:
1.活跃学生思维,明确写作重点
毋庸置疑,写作是一项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较高要求的语言活动。在写作教学中,学生需要在明确作文中心思想的基础上,整理好写作素材,并运用流畅的文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以写出优质的文章。思维导图与传统的作文提纲不同,具有生动、有趣的特点,符合小学生以形象思维理解知识、认识世界的习惯,将其应用于写作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实现思维过程的可视化。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把写作主题和重点明确地呈现出来,打造出逻辑清晰的文章脉络。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充分理解作文要点,驱动已有经验和知识储备,激发写作创意和写作灵感,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写作活动,写出文质兼美的作品,并获得作文水平的提升。
2.梳理作文框架,理清写作思路
实践证明,把思维导图应用于写作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连贯性、逻辑性的提升。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常常遇到如下问题:学生在写作时写作框架不够清晰,写出来的内容属于“流水账”,结构不够合理,等等。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解决上述问题,帮助学生梳理作文框架,理清写作思路,写出逻辑连贯、思路清晰的文章。例如,在指导学生写材料作文时,很多学生可能面临信息过多、难以筛选和处理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大量的观点、事实和细节,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出来,并根据重要性和关联性进行排序和筛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更好地选择和组织材料,并构建作文框架,确保作文内容的丰富和连贯。
3.方便审视结构,优化作文内容
一篇优秀的学生作文,不仅要拥有清晰的框架和逻辑结构,还要有丰富、翔实的内容,以及优美的文笔,以便更具可读性。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经过前期的写话训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发现作文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通过直观的视觉呈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反思,促使他们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作文内容,再在修辞手法、好词佳句的辅助下,进一步提升作文质量。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中段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1.绘制思维导图,明确写作思路
写作是一项对学生的语言基础、思维能力、生活阅历具有较高要求的活动。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有很多学生表示对写作“犯难”,对教师给出的材料、话题缺少写作兴致,这就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兴趣是驱动小学生探索知识的第一动力。教师可以借助生动、有趣、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确定写作思路,并教给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培养他们制图和用图的能力。
例如,在以“美好的假期生活”为主题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示校园周边的景点,借助思维导图的结构,清晰地展现该景点的特色、游览景点的顺序,以写作主题为目标,向外辐射与本主题有关的写作内容,在学生的脑海中建立清晰的写作思路,为其顺利写作保驾护航。再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游————”时,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明确本节课的写作主题,并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简单、直接地展示一次长途或短途旅游的过程,帮助学生掌握以时间为顺序的写作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制图能力,教师示范绘制了“游颐和园”的思维导图,结合例文,把颐和园中的相关景点标注在导图中,再以导图为参考,以时间顺序,引导学生再次梳理例文,把握思维导图的绘制和运用要点。之后再引导学生运用同样的方式,绘制“游————”的思维导图,最后再依图写作,让写出的文章详略得当,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2.利用思维导图,甄选写作素材
恰当的写作素材,能够帮助学生写出更为精彩的作文,让作文更具可读性。在以往的作文练习中,学生常常在选择写作素材时遇到问题,很多学生认为,教师给出的话题过于宽泛,选择写作素材具有一定的难度。基于此,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好地选择和整理写作素材。为此,可以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素材记录本”,把生活中的见闻记录下来,以便写作时使用。为了培养学生的构思能力,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小学语文常见的写作主题,借助思维导图对写作素材分类,如可分为生活类素材、游戏类素材、假期类素材、友谊类素材等,培养学生的写作素材整理能力。
例如,在“游××山”的命题作文中,教师给出的作文结构主要对××山的自然景色展开了描写,在人文情感上略有欠缺,为了让学生的习作更出彩,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思维导图的相关分支上,绘制了一些生动有趣的人物、事件,注明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为游××山的过程增添了更多情趣。有些学生对这一学习方法具有极为浓厚的兴趣,在思维导图中添加了很多饶有趣味的内容。例如,有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描写了“在登泰山的途中,‘我感到口渴,却找不到卖水的,最后在路人的帮助下喝到了水”的经历,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生动地展现了这一事件的过程,以及主人公心境的变化,体现了这位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的意识,显示了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发散、素材整理工具的有效性。
总之,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指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整理、复盘自己的写作素材,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把自己的见闻带入真实的写作情境中,扩充写作容量,提高作文质量。
3.活用思维导图,培养发散思维
教学实践表明,发散思维在小学生写作中十分重要。毋庸置疑,写作是学生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的过程,发散思维的存在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维度出发思考某一话题,产生独特的观点和创意,从而挖掘出丰富的写作素材和多种写作思路,使作文内容更具独特性和创新性。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指导学生以更宽广的视角审视写作主题,使作文内容更加生动、丰富和有趣。
目前看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入思维导图,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构建作文的脉络,借助发散思维,通过一系列想象、联想、类比,丰富作文内容,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思维与写作习惯。
例如,在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的动物朋友”这一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一个亟待扩充的思维导图,围绕“我的动物朋友——×××”指导学生发散思维,扩充写作思路。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教师可以启迪学生从多角度出发思考,如可以从动物朋友的“外形”“性格”“样貌或声音特点”“动作或行为”等角度进行联想,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梳理、扩充和发散,建立完善、明晰的写作框架。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还能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增强学生作文内容的可读性,使其写出内容翔实、有趣生动的优质习作。
4.依托思维导图,辅助写作立意
在当前的小学写作教学中,很多学生在确定作文立意方面存在问题。立意是写作的基础,体现着学生对写作主题的理解和把握。然而,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有限,在面对作文题目,他们常常难以迅速找到独特且有深度的写作立意点。有些学生在写作时可能陷入模仿他人的困境,导致写出的作文缺少个性和创意;而另一些学生,则可能选择“泛泛而谈”的主题,对作文主旨缺乏深度思考;还有一些学生,可能因为对作文主题理解不到位或者不够准确,在写作过程中偏离写作方向,等等。这些问题都说明了学生立意能力的不足,容易导致作文内容缺少思想深度,影响其作文水平的有效提升。为此,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立意能力。
教师可以先出示一篇高质量的范文,再要求学生依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绘制思维导图,提炼文章的主要内容。而后,可以指导学生模仿范文的框架写作,通过这种培养学生的立意能力。以“我的动物朋友”的写作教学为例,在写作前,教师可以出示范文——《猫》,再引导学生结合范文绘制思维导图,明确作者的立意以及思路,如作者的立意是抒发自己对“猫”这种动物的喜爱,那么写作顺序就应当是写出猫有什么特点、自己喜爱猫的原因。通过这种层层递进的写作教学,学生将会形成一定的立意能力。再如,在执教命题作文“一件难忘的事”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梳理写作思路:生活中,有哪些事情令我难以忘怀?我为什么对这些事情难以忘怀?从这些事情中,我得到了怎样的启示?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完成审题立意,确定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借助一定的写作技巧,使文章内容更为优美,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优化作文能力。
5.运用思维导图,完善评价过程
写作评价在小学写作课堂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教师检验教学成果、学生了解学习水平的主要工具。在传统的写作课堂上,写作评价往往局限于对作文的整体评判,针对作文的具体指导和细致分析较少。这样的评价方法的效果有限,很多学生仍然对自己在写作方面的提升空间一无所知。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教师可以把思维导图引入对作文的评价过程中,帮助学生把各种思路和观点以非线性的方式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分析和评估。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把自己作文中的思路、写作素材、观点或情感,以节点和分支的形式整理出来,并与中心主题相连接,以便更清楚自己作文中的逻辑关系和组织结构,发现自身写作的亮点和不足。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习作“我的‘自画像”时,教师需要以“自画像”为切入点,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在此基础上写作。但在实际的写作教学中,很多学生的自我认知存在偏颇,影响了其写作表达。基于此,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进行具体的指导和反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标注和批注,指出其中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思维导图中补充更多的素材或例证,引导学生对观点或者情感进行深入拓展或升华。这样,学生在接受评价和反馈的同时,也能够获得具体的写作指导,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十分有益。
此外,思维导图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思维导图上记录自己写作过程中形成的思考和决策,分析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展现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现自己现有的写作问题,并制订相应的改进计划,让学生主动参与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实践证明,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评价兴趣,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而且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