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要素?把握文本
2024-06-28林文定
林文定
[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语用素养,引导学生完成积累语言素材、处理语言信息和运用语言知识等一系列任务。本文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父亲、树林和鸟》课文教学为例,总结出“反复琢磨,品味语言特点;诵读文本,感悟语用技巧;对比分析,提升语用技能”等一系列教学策略,促进语文要素和文本教学的深度融合,进而推动语用目标的落实,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语文要素;文本阅读;语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用”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目标之一。语文要素既是部编版语文教材的亮点,又是语文核心素养、语文课程理念的显性表达方式。语文教学是否紧扣语文要素,直接关乎最终的教学效果,也影响着“语用”目标的落实进程。因此,教师要紧扣单元语文要素,把握文本教学要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体验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将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父亲、树林和鸟》一文为例,围绕“语用”目标,探索文本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反复琢磨,品味语言特点
在创作文本时,作者会精心雕琢文本的语言,巧妙运用个性化的词汇和独特的句式,以此达到传递信息和寄托情感等目的。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琢磨字词和语句,让他们细致地品味语言的特点,并以语言为支架,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在《父亲、树林和鸟》一文中,作者运用了大量富有个性的词汇和语句,给人一种新鲜感。在文本阅读时,教师可关注其中的个性化词句,引导学生对其反复琢磨。以第六段中“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为例,此句运用了两个修饰性词汇,前者为“凝神静气”,这个词用来刻画父亲的神情。初读此句时,学生可能会将“凝神静气”等同于“安静”,若仅仅停留在这一认知层面,学生便无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更无法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所以,为了深化学生的语言感知体验,教师要从语用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的语言环境中,切身体会父亲的神情,进而还原“凝神静气”的语境义,即“专注地看着前方,仿佛呼吸都停止了”。另一个修饰性词汇为“兀立”,相比“站立”“伫立”等词汇,“兀立”的使用频率并不高,那么作者为何要选择一个如此冷门的词汇呢?在品读和琢磨语句时,学生的关注点不能局限在“立”上,而要重点分析人物的神情和状态,由此可知,此时父亲的脸上出现了肃然的神情,以“兀立”作为修饰语,不仅可以展现父亲的神情状态,还可以营造出一种沉寂、安静的氛围,这表明父亲已沉浸在鸟儿们的世界中。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品读和赏析课文中的词汇和语句,围绕词句的本义和语境义展开深层分析。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可以从文本中提取好词好句,为书面写作储备资源,也可以在语境中探究语言的深层含义,提高语用意识,培养语言实践能力。
二、诵读文本,感悟语用技巧
诵读文本是锻炼语言表达技巧、深化语言认知体验的主要途径。在诵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将抽象、静态的文字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口头语言,通过变换语调、调整语气,明确文本的情感基调,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因此,基于“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这一语文要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诵读文本,让他们声情并茂地读出文中的情感。
对于《父亲、树林和鸟》中“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一句,教师可以采用层次诵读法,将此句分成两个层级要求,让学生熟练掌握文本的诵读技巧与方法。第一层,读得准确。“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这一句中并未使用标点符号,学生很难找到句子的停顿点。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划分符号标记句子的停顿点,如“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从而找到句子的节奏、感知句子的韵律特点。第二层,读得生动。当学生把握了句子的节奏和韵律后,教师要提高文本诵读的要求,让学生置身整篇文本的情境,着重领会“幽深”“雾蒙蒙”的含义,鼓励他们结合现实经验,展开合理想象,并于脑海中还原画面。在合理想象和关联现实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感受“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这一句所描绘的环境和氛围,进而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通过上述形式的诵读指导,学生实现了从读得准确到读得生动的跨越,不仅读出了语句的真实含义,还读出了语句所营造的情境和氛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品味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有针对性地积累喜欢的语句,还可以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如此,“语用”目标便扎根在语文课堂教学之中。
三、对比分析,提升语用技能
“语用”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还涵盖一定的思维发展过程。教师只有积极地引领学生的思维发展,让他们把握语言材料的本质规律,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语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基于此,在小学语文学科的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采用对比分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活跃思维、发展思维,促使他们以思维能力带动语言能力,最终实现“语用”目标。
以“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这一句为例,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出示不同版本的改编句,引导学生对比和辨析。
改编句一:我望着凝神静气的父亲,他像一棵树一般兀立。
改编句二: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站立的父亲。
改编句三:看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伫立的父亲。
这些改编句在原句的基础上,或是调换了语序,或是替换了字词。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其与原句一同展现在屏幕上,引导学生逐一对比和分析。通过对比和分析,学生发现替换后的句子虽然更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语习惯,但是却与整篇文章的意境不相符,进而削弱了文本的韵味和魅力。通过这样的文本阅读方式,学生自然能够把握文本中蕴含的语言规律。此时,教师可以抓住机会,紧扣单元语文要素,设计“立足全文语境,你能否改写一个与原文意境相似的句子”这一课堂拓展任务,让学生深入文本语境中开展语言实践活动,以此提升学生的语用技能。
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开拓了思维,把握了语言规律,语用能力获得长足的发展。而且,通过课后作业、实践任务,学生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语用能力。
综上,教师将提高学生的语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从品味语言特点、诵读感悟表达技巧和对比领悟技能等方面,梳理了“语用”目标的实现路径。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扩充了语言积累,掌握了语言解读的方法,还创造性地运用了语言知识,培养了语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潘春姐.基于语用理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路径探究[J].教师,2022(27).
[2]张涛.注入语用理念,夯实单元要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语用理念思考[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2(09).
[3]金小红.指向语用的小学语文课堂文本解读[J].课程教学研究,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