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社”协同育人路径探究

2024-06-27范永玲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4年9期
关键词:共育协同育人

范永玲

摘 要:在当前教育体制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教师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做好家校协同育人工作,是教育领域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初中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育人管理中,教师需要有效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路径的优化和切实完善,并且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动态调整和有效落实,这样才能形成特色路径,使各项工作更富成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支持。同时,教师也要确保家校社三方面的合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各项工作顺利衔接的背景下体现出三者的有机结合。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初中阶段家校社协同育人路径等问题。

关键词:家校社协同育人 实施路径 初中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9.060

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推动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家庭、学校、社区可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共育机制得到有效完善并切实落实的背景之下,使相关方面可以充分优势互补,协同合作,在明确各方职责和任务要求的基础之上有效推动相应的育人目标,这样才能为协同育人根本落实奠定坚实基础。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中心,有效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深入合作,切实整合优化完善,进而在各个方面合力发展的作用之下,确保学生得到高质量的教育,进而为其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支撑。

一、“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内涵

所谓的家校社协同育人主要指的是确保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能够有效整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此在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形成相应的合力作用,这样的育人机制也叫做合力作用机制。在该机制的作用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中心,切实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然后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的整合作用之下形成融合,通过家校社内部资源系统的有效整合和切实优化,通过政府及社会形成外部资源系统,有效整合政府方面的相关方针政策以及指导意见。同时,通过专家系统和社会机构系统以有效利用各类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和有效指导,从而在根本上促进学生实现健康稳定发展,为协同育人教育目标的充分落实奠定坚实基础。

二、“家—校—社”协同育人路径分析

1.明确活动主题,深化协同育人内涵

在家校社协同育人路径的落实工作中,要想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在初中教育阶段需要在活动主题方面进行有效明确,确保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各项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在明确主题内涵、开展多维实践的过程中,从根本上体现出协同育人的综合成效,在深化其内涵,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体现出协同育人的根本价值。

在具体操作环节,教师需要打造更切实可行的协同育人活动,明确相应的活动目标,然后在共育模式的实践过程中确保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得到有效强化,同时也进一步向实际的生活体验和实践能力成长方面有效迈进,从而确保协同育人的根本价值得以充分体现。教师要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各类活动的推进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家校社的协同育人效果。比如,学校方面需要在读书、吃饭、睡觉、锻炼、学习、劳动、玩耍等相关方面进行有效优化,在各类活动的推进过程中,形成相应的家庭和社会的资源整合效果,进一步提供学校方面的教学设计和作业参考,从而在各类活动的推进环节体现出家校社的协同参与效果,这样才能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使其在各个方面体现出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学校方面也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各类活动主题的明确和相关目标的落实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切实可行的社会化和家庭化教育场景,使其在多个方面得到有效推进和协同帮助,从而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出更为良好的社会化成长效果。

例如,学校方面可以有效举办创业集市以及社会化场景体验等项目内容,在各类实践活动的推进过程中,体现出活动主题的落实效果,让学生获得更为真实可行的社会化场景体验,然后在引导学生通过日常表现来获得相关积分的基础之上,使其在创业集市内进行有效交易和充分展示,这样可以在积分的流动作用之下,使学生进一步融入相应的主题活动中,进而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出学校教育和生活教育的根本宗旨。同时,学校方面也要和邻近的社区以及社会机构进行充分融合,在学生的家门口以及学校门口组织活动,使学生有相应的实践活动空间,进而在整合相关资源强化实践利用的基础之上,使学生融入相应的实践活动主题组织中来,进而在更大程度上有效强化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激发,让学生可以自觉主动地认领社区发布的实践任务。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通过校外辅导员或者家长志愿者的方式有效融入各类实践活动的推进过程中,并且在广泛深入的调研和分析过程中形成相应的报告,以此确保相关实践活动主题更加明确,从而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效果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2.做好顶层设计,丰富协同育人平台

要想确保家校社协同育人可以取得更良好成果,教师在顶层设计方面要有效加强,要确保协同育人的平台和保障作用得到有效强化,同时确保顶层设计目标可以在实践过程中有效落实,通过平台的支撑作用和组织队伍的优化,家校社共育目标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充分落实。学校方面要注重针对家庭校园和社区的教育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和优化利用,要匹配家长学校管理委员会,并且形成相应的共育组织,匹配相应的育人平台,在顶层设计和组织保障方面进行不断完善,从而推动家长学校管理委员会各项工作的协同推进。同时,教师在组织保障和管理机构方面要进行优化,形成相应的内控管理机制,进而为家校社协同共育中体现更显著的组织保障功能提供必要条件。

在家校社的共育实践过程中,学校需要打造综合型服务队伍,在匹配相关管理平台并且实现各类影响要素整合利用的基础之上,构建义工联盟。联盟成员主要包括家长、教师、学生,同时还要打造智库队伍,确保专家学者、社会工作者以及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形成高质量高效能的智库队伍,这样才能为顶层设计的有效优化以及各项政策方针的落实提供必要支持。

在义工联盟的发展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必要服务,例如,联盟成员可以包括图书馆义工以及学生家长、教师,对图书馆的运营维护以及管理等提供必要支持,同时也包括护花志愿者队伍,在明确队伍职责和相关人员岗位要求的基础之上,使教师家长和社区居民可以融入进来,组建相应的组织体系和团队,这样可以确保学生从家门到校门都得到相应的安全守护,同时也可以有效打造小桔灯创始人工作坊,队伍成员包括学生、教师和家长,他们通过讲故事和听故事的形式,对于相关阅读内容进行有效推广和延伸。在义工专项队伍的建设方面要不断加强,通过家长和教师的有效沟通,为五育并举目标的充分落实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推动各类综合性实践活动,例如,在对学生进行体质检测时要体现出顶层设计效果,在各项制度得以明确的过程中,使得智库队伍和人才保障得到有效强化。

另外,在专题培训以及综合实践活动探讨方面,教师也要进行切实优化,要确立长效培训机制,使各类活动的设计更精准,更符合学生的具体发展要求,同时,在整体发展过程中,教师也要确保各队伍成员能够明确分工,形成相应的纲领和规章制度,在顶层设计方面进行不断优化和充分完善,确保优质社会工作队伍可以融入校园和家庭,然后切实有效地开展相应的定期培训,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切实提升。教师对于困境儿童或者贫困儿童等都要进行高度关注和深入分析,然后在主题性体验性活动的推进过程中,使得各项操作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使相关人员都可以积极融入各项工作推进环节。在高质量队伍的打造方面,教师要体现出优化性和细化性,让不同层次的人员和相关工作单位都可以积极融入其中,在发挥家校社各方面主体作用的基础之上,体现出三者的合力作用,这样可以切实强化工作成效。在以教师为主体,切实强化顶层设计和优化组织的过程中,确保学生得到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和育人成效,这对于学生整体学习质量和发展水平的提升都有着关键作用。

3.整合教育资源,激发协同育人活力

在初中阶段完善协同育人机制的工作中,家校社互动方面需要有效加强,教师要确保各类教育资源得到充分整合和优化利用,进而在根本上充分体现出协同育人的活力和根本价值。在具体操作环节,教师需要打造更切实完善的综合服务体系,使家长的教育能力得到切实提升,这是必要前提。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家庭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生需要在家庭教育的引导和综合作用之下,体现出家教社的互动成效,为家校社共育价值的体现提供必要基础。在具体操作环节,教师要确保家长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整合和优化利用,家长本身可以具备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必要保障,以此以落实素质教育目标,进而确保家庭教育等综合服务体系得到充分构建,这对于协同育人的顺利推进有着关键作用。同时,在学校的教育资源方面,教师也要进行充分整合和优化利用,学校方面要针对家长的具体需求和学生的客观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和广泛调研,以相应的调研结果为基础,进一步构建更系统可行的家长学习课程资源库,进而对家长的需求进行充分明确,优化家长的发展策略和教育可行性。

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家庭教育资源和服务活动,使学校方面的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同时,学校方面要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和主体作用,例如可以每周开展一次家长读书会。教师也可以面向家委会成员开展相应的专题培训,家委会的相关成员可以在专题培训和主题研修等方面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在家长成长工作坊方面,教师也要进行有效梳理,让家长可以协同推进,融合发展,在学校的有效鼓励和教育资源的配合作用之下,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可以实现合力作用,更大程度上体现出两者的整合效应。

家长以及社区相关参与者和管理人员要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进行有效参与,在和谐互动和有效反馈的过程中,使得家校社的协同育人效应得到充分体现,并且在教师的季度化培训方面,要切实提高教师的共育能力。同时,教师要在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实现优化利用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落实国家方面的相关政策和方针,在明确共育理论,掌握基础方法的基础之上,使全体教师都可以具备家校社共育的基础和综合素质。

学校方面也要积极围绕家委会的相关建设,面向全体班主任有效开展家校社共育策略的培训,在专家教育引导和专业家庭教育规范方面进行有效加强。教师要通过师资力量的有效强化和各类教育资源的充分完善,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出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培养效果。

另外,教师也要以共育领导力培养为切入点,在更多学校、更广阔的层面进行核心管理层的能力塑造,使其综合效能得到充分体现,进而在各个方面的力量和教育资源得到整合和优化利用的背景之下,使得学生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从而确保学生在共育模式的作用之下,可以得到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和有效引导,促进学生的健康茁壮成长,为其综合能力的增强提供必要保障。

4.优化评价方法,巩固协同育人成果

在针对家校社协同育人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体现出评价的针对性,可行性的评价方法的优化和动态调整方面也要有效加强,进而确保家校社协同育人过程中可以在评估和判断的过程中进一步实现查漏补缺和优化发展,这样才能体现出协同育人成果的转化效应,为学生实现更加良好的发展提供支持。相关主管部门要在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进一步体现出协同发展的效应,确保三方在时空同步方面进行有效加强,然后在评估过程中进一步体现出三者的整合效应和优势互补效能,以此在更大程度上有效拓展教育的时空边界,同时使家校社的协同育人渠道和育人机制得到拓宽和有效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在线上虚拟空间的联通和交流方面进一步进行有效优化。在协同育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分享资源,然后对于自身在虚拟沟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者不足进行分析和有效探究,然后进一步利用好智能化大数据技术,对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各方面需求进行精准分析和有效把关,并且通过信息技术和智能手段,确保教学过程可以转化出更多的协同发展成果,并且引起社会、家长和学生的广泛关注和充分认可,在学校的治理决策评价、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进行充分融入和动态调整,这样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在助力教育发展方面,家长和社会可以在线上平台发展过程中参与教育过程,并且在共商共建的过程中,使得家校社协同育人成果可以得到有效转化和充分落实。教师利用云端课堂或者数字学校等形式可以进行更高质量、更精准可行的培训,从而使教育体系更加高效,在更大程度上强化学校教育在家校协同育人中的作用,以此通过成果的有效转化,使得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根本要求得到有效落实。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家校社协同育人过程中,要想体现出更加良好的效果,需要充分明确初中阶段学生的基本特点和育人需求,然后,教师在明确育人路径并且不断优化和完善路径的过程中,体现出良好的协同育人效果,确保学生得到更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辅导,以此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徐衍《对中国家校合作的现状、成因以及对策的探讨》,《时代教育》2016年第11期。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建构家校社协同育人智慧平台的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23】GHB0174)

猜你喜欢

共育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