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性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2024-06-27徐文锦
小学生在学习方面还不具备较强的自律能力,只有一些有趣的事物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若要借助美术教学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拥有丰富精神世界的同时,也能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那就需要教师加快实现小学美术教学与趣味性教学的有效融合,从而让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趣味性教学的概述
所谓趣味性教学即教师出于某种教学目的,提前制订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有效指导,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励他们主动探索美术知识,并使他们在整个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创造力,同时还能掌握一些基本的绘画技能、技巧,感受美术学习乐趣的同时,使学生的创造才能也被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
相较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趣味性教学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具体体现在:
第一,趣味性。趣味教育不似枯燥的传统教育,它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身心发展状况相符,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中得到提升。
第二,实用性。实用型人才是社会迫切需要的,教师通过组织实用有趣的活动,来构建高质量的美术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自主性。趣味性教学手段,能使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能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以极具创造性的方式主动完成教学目标。
二、趣味性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的全面推行使传统的教育模式逐渐向创新教育模式转变,而小学美术教学与趣味性教学的有机融合便是一个很好的体现。如今,趣味性教学已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趣味性教学可对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进行有效的调动,并能兼顾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状态。趣味性教学借助小学美术课程的自身优势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较为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除了学到相关美术知识外,其个性也能得到发展。通过开展趣味性教学,一方面可以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的表现空间不断扩大,使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和水平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使整个教学效果理想化,使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有所减轻,并对美术产生趣味性认知。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美术对人的审美上的感染力是毋庸置疑的。近年来,素质教育被大力倡导,小学美术教学已不再适合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故而广大美术教师便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塑造学生的精神情操,借以培养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以使他们成为具有高雅审美情趣的新时代少年。
美术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它容纳了各种不同的文化传统,通过千变万化的艺术手法来表达思想情感。教师若想通过小学美术教学来对学生的审美情趣予以培养,就需对学生的审美情趣予以激发,如从多个方面分析美术作品,并立足于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兴趣爱好展开教学。教师在趣味性教学的辅助下,深入挖掘美术作品的艺术内涵,可以使美术呈现出更具活力与生命力的艺术魅力。
对小学美术教师来说,将这一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是非常有必要的,这能让课程内容、形式和特点等均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使学生通过艺术的熏陶获得更好的成长。
(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美术这门学科对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有一定要求。学生能创造出好的美术作品的前提,就是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教师将趣味性教学引入美术课堂,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让学生可以带着较强的创新能力去创作美术作品,教师便需对学生的美术兴趣予以激发,将他们的创造积极性调动起来。另外,教师还需利用趣味性教学模式打造一个合作共享、自主创作的空间给学生,使学生能自由创作,释放激情,最终有效提高他自己的美术核心素养。
三、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趣味性教学的策略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营造有趣的教学氛围
现在我们使用的美术教材,其中不仅有文字,还附有很多的精美图片。通过欣赏这些图片,学生基本上就能理解了教学内容。但图片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所以美术教师可向学生提供一些充满趣味性的材料,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具体来说,教师可利用互联网搜索一些学生喜欢的有关手工制作的视频;又或是专门面向儿童,供其欣赏、设计的美术作品。借助这部分资源,教师为学生创设有趣情境,用形象生动的表现形式传递美术的艺术性。
以湘美版六年级下册《唱大戏》一课为例。因为戏曲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事物,所以小学生对它的兴趣往往不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戏剧中的不同人物角色有所认识,教师便可借助多媒体的展示功能,以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京剧人物——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的图片,并鼓励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京剧人物进行模仿。在此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非常高的热情,模仿得也是惟妙惟肖。为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还可为学生绘制“武生”的戏曲人物脸谱图,并要求学生大胆发挥想象,积极参与其中。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能使整个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也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又如,在教学湘美版三年级下册《彩墨游戏》一课时。首先,教师同样可借助多媒体的展示功能,向学生一一呈现画水墨画时用到的宣纸、砚台、毛笔、墨汁等物品;同时还可以播放制作宣纸的视频,加深学生对中国水墨画的了解。接着教师可为学生介绍在这一领域有着出色表现的画家及其作品,如徐悲鸿的《愚公移山》、张大千的《井冈山》以及齐白石的《长江万里图》,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对水墨画的构图、技法进行学习,加深学生对其墨色与形式的了解,并对此类型画作的艺术表达形式产生一定认知。然后对基础性画法的运用,教师需亲自为学生进行示范,以便学生能对多种画法(重、淡、浓、清等)的应用掌握得更加得心应手。最后,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挑选一幅他们欣赏的水墨画作品,作为构图设计的参照。在设计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运用与主题相契合的绘画技巧和表达方式,而且还要将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融入其中。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水墨画的理解和认识,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从而有效提升美术教学的效果。
(二)通过故事教学,提升美术课堂的趣味性
为改变以往的美术教学现状,教师可采取故事教学的形式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让学生一边听故事,一边想象故事情节,通过构想其中的事物展开创作。如此一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而且学生最终呈现的作品也能符合故事情节。
故事教学比较适合应用到有关“动物”的绘画学习中。教师可将教材内容串联起来,针对动物园内各种动物的特征做出详细讲解,以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特征,促使学生积极地展开想象。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并结合学生自己的想象展开创作。学生要尽可能画出每种动物的特点。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画出完整且更加生动的美术作品,使学生的绘画水平得到提升。当然也会使他们觉得绘画不再是一件难事,并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且愿意主动参与其中。可见,故事教学是实现高效美术教学极为重要的一种途径,这也是对趣味性教学的灵活运用。
(三)拓展课堂知识,丰富趣味教学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教师在教学时应将有限的课堂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既要生动讲解教材内容,还要把一些没有体现在教材上的美术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并使他们的发散思维与美术学习能力都得到提升。在拓展课外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教材内容为着手点,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接受能力等,采取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如图片、视频、文字等。教师只有做好了备课工作,才能实现有效教学。
以湘美版四年级上册《花儿朵朵》一课为例。教学时,教师可先围绕教材中的知识展开讲解,接着在创作时给予学生引导,让学生对生活中经常能看到的一些花朵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怀,使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第一步,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展示各种花朵的图片,如杜鹃花、牡丹花、牵牛花、茉莉花等,让学生从中选择一种,并阐述其特征。当学生对所选花朵的特征有了深入理解后,教师再让学生取出艺术工具,如水彩笔、彩纸和剪刀等,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春天大自然会更加漂亮?”学生答:“因为许多花朵都在这个季节开放了。”教师再问:“为什么花儿都这么漂亮?”学生答:“因为每朵花的形状、颜色都各不相同,多姿多彩的花儿能够将美的享受带给人们。”此时教师继续补充:“因为有了小草、绿叶的衬托,花朵显得更加美丽、更加吸引人!接下来让我们通过视频教程,共同探索如何创作出同样美丽、迷人的花朵吧!”接下来师生一边观看视频,一边动手制作花朵。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需适时为学生提供指导,确保制作的可操作性。
随着课程接近尾声,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就花朵的用途展开讨论,以此拓宽学生的视野。学生的想法多种多样,有的说花朵可以用来装饰环境;有的则说在特定的节日里,可以用花朵表达对尊敬之人的敬意等。这样的教学设计很好地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既学到了教材中的知识,又增进了他们对各种课外知识的了解。
(四)通过实践学习,增强美术学习的趣味性
对小学美术教师来讲,他们若想有效开展趣味性教学,则要将教学与这一阶段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结合起来,基于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和实际水平,借助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可对美术教学内容中蕴含的生活元素进行深入挖掘,并要求学生展开实践学习,让整个美术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有趣。
以湘美版五年级上册《家乡的古建筑》一课为例。若教师仍采用理论式说教的模式,那么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便无法改变,进而也就很难让学生从感性层面上去认知、了解我国的古建筑艺术,自然也就无法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但如果教师采取实践学习的方式,则可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缩短学生与古建筑艺术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对古建筑的无穷魅力产生深刻感受。为此,教师可让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围绕古建筑的艺术造型、装饰纹样以及内外结构等向其他学生进行详细讲述。如此一来,学生便能从客观层面上去了解古建筑艺术,而这对学生进一步学习美术知识是非常有利的。此外,教师还可要求学生通过现场绘画的方式再现古建筑艺术。总之,形式不必拘泥于一种,可以是素描,也可以是水粉。这样,学生通过写实的绘画艺术手法,古建筑的艺术之美便能够被真实地展现出来了。而在学生绘画的过程中,教师应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相应的指导,并就我国古建筑艺术一直以来所追求的“对称之美”为学生作出详细解释,并让学生知道装置纹样一般都是人们美好愿望的寄托,这在整个作品中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进行现场绘画学习时,学生能基于对古建筑的了解而深入学习美术知识,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也会不断增多,最终使学生在趣味性美术学习过程中充分理解相关美术知识,并为自己所用。
总之,趣味性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需在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课程的学习中并体会其魅力。这样,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实验小学)
编辑:蔚慧敏
作者简介:徐文锦(1982—),男,汉族,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人,本科,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