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代度量衡单位

2024-06-27程少峰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4年5期
关键词:历史观

程少峰

【关键词】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度量衡单位;科学观;历史观

“度量衡”一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1]二月,舜帝去东方各地巡视,将日、月、年等历法协同起来,把乐律和度量衡统一起来。度量衡是计量长短、容积、轻重的标准的统称。度是计量长短,量是计量容积,衡是计量轻重。

中国古代度量衡的单位,现在只有少数还在使用。例如,表示长度的尺、寸,表示容积的升,表示重量的斤、两等,其余大部分已不再使用。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古代常见的度量衡单位。

●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一年级上册《风》)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年级下册《赠汪伦》)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四年级下册《卜算子·咏梅》)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五年级下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五年级下册《凉州词》)

在这些用例中,“千尺”“百尺”“百丈”“万里”“千仞”“万仞”等表示约数,有夸张的成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需将其理解为较大的数量,不必细究它的量值。常见的成语中,我们也会见到“千丈”“千钧”等表示约数的情况,如“一落千丈”“光芒万丈”“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千钧一发”等。但下面的几处用例,却要求我们对这些单位的量值有相对精确的认识。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四年级上册《陀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辟地》)

●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五年级下册《游子吟》)

另外,还有一些需要了解单位量值的成语,如“得寸进尺”“寸步难行”“寸土必争”“近在咫尺”“火冒三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半斤八两”“锱铢必较”等。我们只有掌握一些古代度量衡方面的知识,才能深入理解这些词语或诗句所表示的意思。

一、古代的长度单位

古代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分、寸、尺、咫、丈、寻、常、仞等。其中,尺是基本的长度单位。《说文·尺部》:“尺,十寸也……周制,寸、尺、咫、寻、常、仞诸度量,皆以人之体为法。”[2]这表明,有些长度单位是以人体为参照而设置的。不单中国如此,“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筑上用的长度单位也都与人体有关。埃及建造金字塔用的是‘肘尺,其长度是指尖至肘关节之间的距离。而英国的‘呎就是从脚跟至脚趾的长度”[3]。直到现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四指雨”“三人合围的大树”“两人高的墙”等说法。

如何根据人体来确定长度单位呢?《大戴礼记·主言》:“ 然后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4]具体来说,平放的一根手指,宽度为一寸;张开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一拃为一尺;平伸手臂,两臂之间的距离为一寻。《大戴礼记》的作者戴德是西汉人,当时的一尺约23 厘米,与“布手知尺”的“尺”所指长度不同。“布手知尺”的“尺”当为周尺,战国后另造新字“咫”,以区别于已经变长的“尺”。周代八寸为一咫,与一拃相当。《说文·尺部》:“咫,中妇人手长八寸,谓之咫。”[5]有学者认为,“‘尺成了标准器的名称之后,布手量长短的习惯依然保留着,久而久之,两者在名称上发生了区别的需要,于是尺度称‘尺,布手的拃就叫‘咫了。”[6]成语“近在咫尺”便是形容距离很近。

每个人身材有差异,以人体为参照设置长度单位难免会产生误差,后来就改为以自然物作为参照。据史料记载,马尾、禾芒、蚕丝等都曾充当过确定长度单位的标准。西汉末年,刘歆组织一批学者,总结了历代的度量衡制度,并提出了“黄钟累黍”的理论(后收入《汉书·律历志》),对后世度量衡的确定影响深远。“黄钟累黍”,即用发出固定音高的黄钟律管确定长度基准,并以累黍作直观验证。《汉书·律历志》:“度者……本起黄钟之长。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为九十分,黄钟之长。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7]“黄钟累黍”的理论不仅确定了长度单位,同时也确定了容积单位和重量单位,一举三得。现代学者通过实验反复验证,认为用累黍的方法来确定度量衡是相对精确的,“取中等大小的黍100 粒,横向排列约长23 厘米”[8],这与汉代的一尺之长基本相符。

目前已发现的古代实物尺里,最早的是商代的两把象牙尺,一把长15.78 厘米,另一把长15.8厘米。北京历史博物馆藏战国铜尺长23.1 厘米,西汉象牙尺长23.3 厘米。有学者据出土文物考证,汉末的尺长约为23.5 厘米[9],“三国两晋时期尺长约24.2 厘米……隋和唐初官定尺度长29.6厘米。中唐以后,微有延伸,至唐末五代,达到31 厘米左右……宋尺大抵与五代相同,长31 厘米。”[10]需要注意的是,历代的度量衡单位有时虽然名称相同,但具体量值却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我们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这个问题,要根据相应的时代确定某一度量衡单位的数值。

作为基本长度单位,尺的数值确定了,其他长度单位的数值也就确定了。《淮南子·天文》:“十寸而为尺,十尺而为丈”[11],这与《汉书》所载一致,即100 寸=10 尺=1 丈。《说文·寸部》:“度人之两臂为寻,八尺也。”[12]《小尔雅·广度》:“倍寻谓之常”[13],即16 尺=2 寻=1 常。另外,还有一个表示高度的仞。一般认为八尺为一仞,也有说七尺为一仞的。“仞”字从人,其数值大体相当于一个人的高度。

由此,我们可以根据相应时代的尺度标准来推知一些长度。例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一寸光阴一寸金”,出自唐代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是唐末诗人,如果按照唐代的尺度计算,一寸约3 厘米。“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出自《楚辞·卜居》,战国时各诸侯国度量衡不尽一致,一尺约为23 厘米,一寸约2.3 厘米。《盘古开天地》是古代神话,最早记录这个神话的是三国吴徐整的《三五历纪》。如果按照三国时的尺度计算,一丈约2.42 米。《猴王出世》选自《西游记》,如果按照明代营造尺(32 厘米)计算,这块仙石“三丈六尺五寸高”,约11.68 米,“ 二丈四尺围圆”约7.68 米。“身长八尺”的诸葛亮,按照汉末的尺度计算约1.88 米。唐代贾岛的《游子吟》里面,“谁言寸草心”的“寸”,约3 厘米。当然,文学源于现实,也高于现实。上面这些例子中的尺度,也只是为读者的理解提供一个参照。

二、古代的容积单位

常见的容积单位有升、斗、斛、石等。《汉书·律历志》:“以子谷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一种铜制的量器),以井水准其概。合龠为合(gě),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14]即容纳1200粒黍为1 合,1000 合=100 升=10 斗=1 斛。“斛”在古代还与“石”通用,即10 斗=1 石。“石”本是重量单位,“是称带秆的谷物的,一百二十斤带秆的谷子去秆之后重量和一斛粮食的重量大致相当,所以‘石也被挪用来表示容积”[15]。从量值方面来看,“今搜集到两汉时的量器60 余件,皆经实测容量,折算每升均在200 毫升左右,仍沿用秦之遗制。”[16]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陀螺》里面的“海水不可斗量”是一句谚语,“斗量”指用斗去测量。这句话出自西汉刘安的《淮南子·泰族训》:“江海不可斗斛也。”按照当时的容积计算,一斗合2000 毫升左右。

三、古代的重量单位

常见的重量单位有斤、两、钧、石、锱、铢、镒(yì)等。《汉书·律历志》:“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钧四为石。”[17]即100 粒黍重1 铢,24 铢=1两,16 两=1 斤,120 斤=4 钧=1 石。据学者研究,周代每斤合今228.86 克,秦、西汉每斤合今258.24克,东汉每斤合今222.73 克,唐、宋、元、明、清每斤合今596.82 克。[18]因为旧制半斤就是八两,所以成语“半斤八两”指彼此一样,不相上下。《说文·金部》:“锱,六铢也”[19],一说“八铢为锱”。锱、铢是比较微小的重量单位。成语“锱铢必较”中的“锱铢”,指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汉武帝时所铸的一种铜币,钱重五铢,上有“五铢”二字,称“五铢钱”。另外,典籍中经常会见到赏赐“黄金百镒”“百金”的说法。《玉篇·金部》:“镒,二十两。”[20]一般认为二十两为一镒,也有说二十四两为一镒的。《孟子·公孙丑下》“兼金一百而不受”,赵岐注:“古者以一镒为一金。”[21]可见,“百金”亦即“百镒金”。

猜你喜欢

历史观
打造阳光课堂,树立正确历史观
大历史观视域下“新四史”教育的逻辑向度、重大意义与优化路径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正确历史观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历史观
浅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观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习近平的历史观
试论网络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可行性
中国文学对外译介与翻译历史观
莎士比亚历史剧中天命历史观的思想来源——兼论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中的天命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