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译理论视域下《桃花源记》林语堂译本的分析

2024-06-27李霜燕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13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桃花源记中国文化

摘要:为进行更为深入的跨文化交流,让目标语读者能够理解原作作者想要传达的精神内核,从而更有效地传播蕴含中国文化的文学作品,运用相应理论处理原作显得至关重要。变译理论作为一种适合运用于实践的本土译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合理、灵活地运用变译理论,译文的表达能够更为贴切、自然、流畅。该文选取林语堂译版的《桃花源记》为研究对象,以变译理论为指导,通过采用变译理论中的“增”“编”“改”三种具体手段,对林语堂译版的《桃花源记》展开分析,旨在向读者呈现该理论在原作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中国文化;本土译论;林语堂;《桃花源记》;变译理论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5(a)-0021-05

Analysis of Lin Yutang's Translation of The Peach Colony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LI Shuangyan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Sichuan, 62101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carry out more in-depth cross-cultural exchanges, to enable the target language readers to understand the spirit of the original authors, and to disseminate the literary works containing Chinese culture more effectively, it is crucial to apply the corresponding theories to deal with the original works. As a local translation theory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 in practice, the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Lin Yutang's translation of The Peach Colony is chosen as the object of study, and the theory of translation is used as the guide,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Peach Colony in Lin Yutang's translation is carried out by adopting the three specific means of the theory, including amplification, editing and adaptation. The analysis of Lin Yutang's translation of The Peach Colony aims to present readers with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in the original work. By applying the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reasonably and flexibly, the expression of the translated text can be more relevant, natural and fluent.

Key wor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hinese culture; Indigenous Translation Theory; Lin Yutang; The Peach Colony;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在西方译论不断涌入的背景下,滋养于中国本土的变译理论应运而生,充盈了翻译理论的内容,为译本的处理提供了新的方案,为译本的分析提供了不一样的角度。《桃花源记》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名篇,能够反映一定的文化特色、有效地增进国际交流与认知,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林语堂译版的《桃花源记》运用了变译理论中的多种处理手段,根据目标读者的需求和其所处的文化背景来处理译文,可以在有限的篇幅中传达原作的核心内容与原作作者的思想感情,呈现原作独特的风貌与魅力。本文旨在以变译理论为指导,对林语堂译版的《桃花源记》进行分析与评述,关注译者采取了变译理论中的哪些手段,以及这些手段如何在译文中发挥作用,以期能够在这个分析总结过程中有所收获。

1 变译理论

黄忠廉教授在2001年出版的《变译理论》一书中正式提出变译理论,并在书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释。该书提到,“变译理论是从变译翻译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反映变译本质及规律的科学原理与思想体系”。变译理论以变译为研究对象,研究变译过程的一般规律与特点,寻求总体上适应于所有变译方法的普遍原理与特征。同时,黄忠廉教授于2002年发表的期刊中提到关于“全译”与“变译”的划分:“力求保全原作内容与形式,属于全译;有所取舍和改造属于变译”[1]。 在李亚舒教授与黄忠廉教授2004年出版的《科学翻译学》一书中提到关于变译的定义,即“变译是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仿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思维活动和语际活动。变译力主变通原作的内容或形式,求得信息传播的极佳效果”。

关于八大手段的具体阐释,《科学翻译学》总结道:“增,是指在原文的基础上添加信息;减是在整体上减去译者认为不必要的信息,对应摘译与参译两种方式;编是指将原作内容的条理理清、使原作更完美的策略,与之对应的是编译,编译又分为宏观编译和微观编译;述是将想要表达的内容写出来,包括转述与复述,对应的变译方法为译述,译述的方法包括摘编、重组、重写;缩意为压缩,减去不需要的内容,增加所需部分的比例,对应的方法为缩译;并意为合并,将原作中同种类型或是有前后逻辑的内容整合起来,进行合并的操作,并一般出于两种原因,一是之前的结构不合适,没有条理与逻辑,二是为了符合读者的需求,对应的变译方法为综述;改是让原作有较为显著的变化,改变其内容、形式,与之对应的是改译;仿指的是模仿,对应的方法为仿作。”黄忠廉和李明达于2014年将11种变译方法扩展为12种变译方法,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进一步深化了变译理论的研究[2]。

研究变译理论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对翻译研究有着巨大贡献。方梦之和王志娟总结道:“变译论以中外名士的翻译变体为由头,从传统译学引入理论资源,从跨学科角度对翻译的各种变体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系统研究,无论在理论创新、译学话语创新,还是方法论创新方面都做出了贡献,为我国翻译研究树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典范。”[3]吴自选教授认为:“黄忠廉的变译理论完成了一项宏大的传统译论现代转化工程,即论题转化、概念范畴转化及理论形态转化。”[4]变译理论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后,逐渐涉及涵盖了多个领域。黄忠廉与杨荣广于2018年提及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传播学、新闻学、宗教学等多个学科,均对变译理论进行了研究,这说明变译理论在国内已经产生了翻译学科覆盖范围之外的影响力[5]。

虽然变译理论在提出后的数十年间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局限性。陈元飞对变译理论进行了批判与反思,其在发表的《变译理论批判与反思》中认为,对变译理论而言,缺乏对其本体的研究,现在很多学者将其运用在交叉领域当中,忽视了对变译理论本体与内部核心的研究,出现了很多读者对其误用与误读的现象[6]。这也提示学者应当从研究变译理论本身出发,重视理论本体研究,并为其作出更大的努力,完善丰富理论本身内容。

2 《桃花源记》及林语堂译本

《桃花源记》是由东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所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当时晋王朝腐败统治的背景下,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碍于当时无法改变现状的事实,作者便用笔墨塑造出了一个用于代表美好世界的“桃花源”,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其中不仅有对环境的刻画描写,还有一定的故事性阐述,突出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与碰撞,寄托了自己的美好愿望与追求。

尽管当前有很多英译版的《桃花源记》,但林语堂译版的《桃花源记》也极具特色,有着很大的研究价值。林语堂译版的《桃花源记》收录于《林语堂英文作品集:古文小品译英》中,将原作英译为了513词。处理译文时,考虑到原文本与读者间存在的文化差异,译者运用了一些翻译方法,对原作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一方面传达了原作想要向读者塑造的世外桃源的形象,另一方面,表达了自己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之情。译文的语言简洁,易于理解,内容具有创造性。

3 变译理论在译本中的运用

变译理论中,包含了八种变译策略,即增、减、编、述、缩、并、改、仿[7]。本文主要探讨增、编、改这三种策略在林语堂《桃花源记》译本中的具体运用。

3.1 增

“增的策略,指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内容,即释、评、写。”[8]在林语堂译本中,译者为了能够更完整地向读者呈现原作,以读者为中心,增添一定的信息内容,便于读者理解原作。

例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译文:Having noticed that there seemed to be a weak light in the cave, he tied up his boat and decided to go in and explore.

分析:对比原文中的“从口入”,译文中将其处理为“go in and explore”。显然,译者没有按照原文字对字地表达,而是仅将“入”表达出来。译者增添了“explore”一词,来引出下文渔人误入“桃花源”的情节。增添了这一词后,译文显得更具有灵活性,不显得生硬,同时,也起到一定的提示下文奇遇的作用。如果译文省掉“explore”,虽然从字面意思来看,并未缺失什么,但是对于后文中的渔人奇遇情节,仅用一个“go in”,显得太过于平淡。故而,增添“explore”的译文,更契合原作的上下文语境,这种“增”的手段为译文添色几分。

例2: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译文:The fisherman told them and was invited to their homes, where wine was served and chicken was killed for dinner to entertain him.

分析:原文中“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是村民在听到渔人作出答复后的一系列举动,中文意思为“于是,邀请渔人去他们家中做客,准备了酒,杀了鸡,作为食物”。而译文中,却增补出了“to entertain him”,意为“以此来款待他”。在此句译文中,译者根据村民们这一系列举动,归纳了他们备酒、杀鸡的目的是来款待渔人。这样的增补概括更加能够让读者感受到村民们的热情好客与淳朴民风,进而能领略到原作作者想要构造的那种和乐安稳的美好世界。此外,原作中的“便要还家”译为了“was invited to their homes”,从主动表达转换为了被动表达,这一处理方式贴合目的语多用被动表达的语言习惯,译文处理显得更为地道、流畅。

例3: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译文:They were thus completely cut off from the world, and asked what was the ruling dynasty now.

分析:原文中的“遂与外人间隔”,中文意思为,“于是,就隔绝了与外界的联系”。译文将此句处理为了“They were thus completely cut off from the world”。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译文在原作的基础上增添了“completely”,该词作为程度副词,意为“完全地、彻底地”。译者增添这一副词,强调了村民们为避乱世,几百年来,完全没有和外界接触与联系。增添的“completely”也更能传达原作想要表达的另一种隐含的言外之意,即:世外桃源如此美好,是因为它与浊世完全隔绝。这也能侧面表达出原作作者对当下所处的社会环境存在不满。因此,译者增添“completely”这一词,能够更好地诠释原作想要表达的双重思想感情。

3.2 编

“编是指编辑,是让原作的内容更具备条理性、有序性,让译文更加完美、精致的翻译行为。”译者在处理原作时,为了使译文的条理更加清晰,采用了编译的处理方法,提升译文的逻辑性。本文主要从调整语序来整理逻辑的角度,举例阐释。

例4: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译文:He noticed with surprise that the grove had a magic effect, so singularly free from the usual mingling of brushwood, while the beautifully grassy ground was covered with its rose petals.

分析:通过阅读原文与译文,不难发现,译者在处理原作时,调换了语序。原文将描述渔人所遇桃花林之景的描述词放在了前边部分,“渔人甚异之”置于末端;而在处理译文时,译者将这两部分的语序进行了调换,运用了编译的方法。译者通过分析这几个句子间存在的逻辑关系,做出这样的调整,一方面旨在满足汉英两种语言不同的表达习惯,即在中文中,习惯先将渔人感到诧异的“因”置于前端,将渔人诧异这个“果”置于末端,而在英文中恰恰相反;另一方面,这样的语序调整,能很好地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让读者想知道渔人所见为何让他觉得惊诧。此外,译者运用了“增”的手段,增添了原作未直接言明的概括性描述“had a magic effect”,来概括其所见之景可谓“magic”;还增加了逻辑词“while”来让译文更加符合目标语读者逻辑外显的语言表达习惯。

例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减),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译文:There were bamboos and mulberries; farmers were working and dogs and chickens were running about. The dresses of the men and women were like those of the outside world...

分析:分析原文与译文,可以发现译者运用了编译的手段,调换了原文中部分句子的语序。原文分句先呈现的是良田、池塘、桑竹、田间小路、鸡犬,再呈现田间劳作的男男女女;而译文将田间劳作的男男女女融进了前句,调换了语序,不仅构成了动静结合的唯美画卷,还为译文增添了灵活性,使其显得不那么刻板。同时,在这部分中,译者也采用了“减”的变通手段,省去了译者认为不是重点传达内容的部分,未译出池塘与田间小路,对译文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例6: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译文:The man found his boat and came back, marking with signs the route he had followed.

分析:原文中作者先描述渔人离开,再讲述渔人找到了他的船,沿着来时的路,处处做了记号,而在译文中,译者调整了语序,改变了用词,译为了“他找到了船,然后回去”。两种说法,表面上来看,存在些许差异,但都是表达的同一种内容,讲述渔人找船并离去的场景。译者将该部分语序进行了调换后进行表述,虽改变了“找到船”与“离开”的先后顺序,但是灵活地传达出了与原文相一致的内容,使得译文更有逻辑性。

3.3 改

“与改这种变通手段相对应的方法是改译,这不仅涉及内容、形式上的改变,甚至还有风格上的改变,包括改换(改掉原作中的内容或形式,换成适合译语读者的内容或是形式)、改编(据原作内容采用另一种体裁重写)、改造(修改整个原作,以达到新的要求)。” [9]

例7: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译文:He saw before his eyes a wide, level valley, with houses and fields and farms.

分析:原文中使用极具中文表达特色的四字格,即“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中文意思为“土地平坦宽广,屋舍鳞次栉比”。土地是农耕时代劳动人们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屋舍是为人们遮风避雨的重要设施,原文作者旨在通过对土地与屋舍的描述,侧面反映出此中人们安乐富足的生活状态。译文将原文本转化为目的语时,根据原作作者想要传达的内容,在用词的风格上,做出了改变,将四字格处理为了简单朴实的表达。这样的处理手段,让目标语读者更好地代入作者想要刻画的美好世界。

例8: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And the old men and children appeared very happy and contented.

分析:原文中的“黄发”“垂髫”指代两种不同年龄的人群,不是单纯地指代“黄头发”与“下垂的发髻”。“黄发”是描述老年人的头发由白色转为黄色;“垂髫”是指古时候,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故而用这两种意象来指代老人与儿童。在处理原文时,译者为了让目标语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种意象的具体所指,在内容上进行了调整改变,将它们处理为“old men”和“children”。此外,在该句的处理上,译者还采用了“增”的手段来处理“怡然自乐”。“怡然自乐”是安适自在,喜悦欢乐的意思。在译文中,译者添加了“contented”,以此对他们的生活状态加以描述。

例9: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译文:He went to the magistrate's office and told the magistrate about it.

分析:原文中的“郡下”,是指太守所在的地方;“太守”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源于战国时期,指一个郡的最高长官,其职能包括管理民众、举贤纳士、任免等。在处理译文时,作者采用了改的手段,一方面,将原文中“及郡下”,转述为“magistrate's office”,另一方面,将“太守”改换成了“magistrate”。这两处的改动,让译文可以被目标语读者轻易理解,让读者能够更了解“太守”具体所指及其等级,有效地消除了不同文化间存在的壁垒,能更好地实现文化间的有效交流,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

例10: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译文:Liu Tsechi of Nanyang was a great idealist. He heard of this story, and planned to go and find it, but was taken ill and died before he could fulfill his wish.[10]

分析:原文中的“高尚士也”是指品德高尚、志向高洁的人。而译者在处理译文时,并未直接翻译过来。译者使用了“idealist”来描述南阳刘子骥,该词具有显著的目的语的文化特色,意为“理想主义者”。作者陶渊明借刘子骥未觅得桃花源这一事例,从侧面传达出了作者陶渊明对于世外桃源难觅的怅然,与此同时,也抒发了陶渊明对桃花源的向往之情。通过这种“改”内容的手段,将原文欲表达的内容替换成目标语读者更为习惯的说法,更能缩短原作与目标语读者的距离,让目标语读者更能切身领会原文作者想要刻画的这种高洁之士的人物形象,从而体会到作者想要传达的精神内容,即就算是如此品德高尚之人,也无法觅到世外桃源的遗憾之情。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该文首先分析林语堂译版的《桃花源记》时,将变译理论作为理论指导,能够更为有效地减少不同文化带来的差异,让目标语读者能够进行跨文化交流,感悟、理解原文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并且通过这一整合过程,欣赏多元文化之美,加深彼此间的理解。其次,变译理论的运用范围较为广泛,具有灵活性,本文虽仅以增、编、改这三种手段作为具体分析的方向,但在翻译实践中,能够运用的手段远不止这三种。最后,对于某一句段的原文本处理,译者有时不只运用了一种手段,而是多种结合使用,以此改善译文的表达,达到更为准确、完整地传达原作内涵的目的。此外,在以后的翻译实践活动中,译者要多维度进行思考,在以往的理论储备基础上,从变译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译文,通过相应的调整,寻求更为贴切、适合的译文表达。

参考文献

[1] 黄忠廉.变译全译:一对新的翻译范畴[J].上海科技翻译,2002(3):5-7.

[2] 黄忠廉,李明达.变译方法对比研究[J].外语学刊,2014(6):88-91.

[3] 方梦之,王志娟.变译论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J].外语教学,2020,41(1):82-86.

[4] 吴自选.变译理论与中国翻译理论学派的建构[J].上海翻译,2018(4):75-77,62,95.

[5] 黄忠廉,杨荣广.变译理论:深究与拓展[J].民族翻译,2018(2):5-6.

[6] 陈元飞.变译理论批判与反思[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41(4):21-24,33.

[7] 黄忠廉.变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8] 黄忠廉.变译的七种变通手段[J].外语学刊,2002(1):93-96.

[9] 李亚舒,黄忠廉.科学翻译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10]林语堂.林语堂英文作品集:古文小品译英[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李霜燕(1999-),女,四川会东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流桃花源记中国文化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名家硬笔抒写《桃花源记》
美式幽默文化研究
合拍片《风筝》的跨文化传播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动漫电影中的中国元素研究
浅析汉风壶与中国文化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