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斯特洛夫斯基、李大钊等

2024-06-26姚秦川

名人传记 2024年5期
关键词:茅盾蔡元培巴金

姚秦川

奥斯特洛夫斯基    我只相信一条:灵感是在劳动时候产生的。劳动,这是一切钝感的最好的医生。——奥斯特洛夫斯基

李大钊   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中,李大钊是每月资助革命最多的人。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刚成立时缺少经费,李大钊每月会捐出薪俸八十元,用于小组各项开销。许多人都知道他乐善好施,所以遇到困难便常去找他。李大钊只要手头有钱,往往来者不拒。如果手头恰好没钱,他会写个借条,让他人到北大会计室领取,发工资时再让会计把上月借的钱扣除。许多人心疼他的做法,担心长期这样下去他自家的生活会受到影响。李大钊则平静地说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只是尽自己的一些微薄之力。自己的生活且过得去,大家不必太过挂念。”

鲁迅   鲁迅先生写作杂文睿智犀利,但日常书信却温和风趣,恰似他的为人,热心、温暖。鲁迅曾为青年左翼作家叶紫的小说集《丰收》作序,并将书委托给内山书店销售,但无奈作品没有销路,这让本就穷困的叶紫更加痛苦。他曾写信向鲁迅倾诉,希望能结清稿费,并请他帮忙向郑振铎打听自己某一短篇的发表进展,实在不行也请鲁迅借钱给他。鲁迅手上也并无雄厚资金,但还是慷慨给予其经济援助。他在回信中说:“还是第三条稳当,已放十五元在书店,请持附上之笺,前去一取为盼。”信的结尾,幽默的鲁迅先生也不忘加上轻松安慰的问候语——“即颂饿安”。

巴金   巴金先生不仅是著名的作家和翻译家,还是一位少有人知的藏书家。自少年时代,热爱读书的巴金就常买书收藏,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更是流连于上海的古旧市场淘书。而巴金不仅自己收藏,也热爱分享,常将自己淘来的好书赠送旁人。比如作家茅盾就曾收到巴金相赠的一本1938年在德累斯顿出版的德文版《子夜》全译本。此版本不仅在国内各大图书馆均无馆藏,连茅盾本人也从未公开谈论过。根据1984年李岫编选的《茅盾研究在国外》所述,这个版本“是巴金同志在一个旧书摊上买到后送给茅盾同志的,书的扉页上有‘送给雁冰先生字样,我们应该感谢巴金同志为我们保存了这份难得的史料”。

蔡元培   1913年,蔡元培前往法国留学,生活拮据。因从小和姨母学过做豆腐的手艺,他便打算开一间豆腐坊挣生活费。蔡元培找来一位愿意学做豆腐的年轻华侨,手把手将做豆腐的手艺传给对方,自己则负责售卖。小店除了售卖豆腐,还兼营豆浆、豆干等豆制品,吸引了大量华侨闻讯前来购买,好评如潮。而法国当地人之前从没见过豆腐这种东方食物,十分好奇,蔡元培便主动让他们免费品尝。很快,当地人被这种口味独特、细腻绵软的食物所吸引,口口相传,每天光临豆腐坊的人络绎不绝,蔡元培也大赚一笔。

舒绣文   舒绣文是我国著名戏剧和电影表演艺术家,独子兆元受她影响,也在中学毕业后开始学习戏剧表演。第一次参演话剧,兆元被安排出演一个很不起眼的龙套角色。他心里不是滋味,感觉自己大材小用,于是排练时常迟到早退,演出时也心不在焉。舒绣文看后,什么话也没说,只是嘱咐儿子去看一部剧。等到看完,兆元才发现,母亲原来在剧中出演了一个只有两句台词的打字员“小角色”,却表演得非常认真。舒绣文拉过儿子的手说道:“舞台艺术是个整体艺术,少了谁也不行。在舞台上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母亲的言传身教令兆元羞愧万分,他虚心承认了错误,从此端正了做演员的态度。

俞振飞   十四岁那年,俞振飞拜著名昆剧演员沈月泉为师,学唱昆剧。从习曲的第一天起,沈月泉便要求俞振飞“拍曲子”,也就是一遍又一遍地跟他唱同样一支曲子。时间一长,俞振飞便产生了抵触情绪,只想找唱昆剧的“诀窍”。一天,沈月泉要求俞振飞和另一位弟子比赛唱同一支曲子。平日里笨拙的师兄唱来不仅字正腔圆,且在调子的拿捏以及感情的投入方面均得到评委一致好评。反观俞振飞,自认为早已唱得娴熟的曲子,却有好几处跑调。沈月泉委婉地告诉他:“唱戏的‘诀窍其实无他,不过一点一滴学,苦练基本功而已。”

猜你喜欢

茅盾蔡元培巴金
海上日出
茅盾的较真
茅盾不怕被骗
巴金在三八线上(外四篇)
蔡元培美育思想之我见
蔡元培的气度
蔡元培借衣服
蔡元培借衣服
茅盾手稿管窥
小巴金“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