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越时间的力量

2024-06-26江小郎

名人传记 2024年5期
关键词:申纪兰赵国

江小郎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迎来了新的历史篇章,全国大规模恢复经济建设的工作开始了。各行各业涌现出大批业务骨干,他们在各自的领域表现出忘我的劳动热情、无私的奉献精神、强烈的创新意识和锐意进取的胆魄,在国家建设进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表彰他们,1950年,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诞生了新中国第一批劳动模范。

此举鼓舞了整个社会的劳动热情,“劳动者最伟大”的社会氛围自此形成,其影响深远悠长。从1950年至今,先后召开了十六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累计受到表彰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超过三万四千人次,他们共同树立起了中国人的精神丰碑。

时代在发展,劳模的形象一直在变,但一代代的劳动者洒下的却是同样火热的汗水。在这群人中,既有家喻户晓的邓稼先、袁隆平、李四光、陈景润等科学家,也有耳熟能详的常香玉等艺术家,更多的则是那些默默地在各自领域内坚持耕耘的“小人物”。他们坚信,劳动最光荣,平凡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同样能为国家建设带来改变。他们也让平凡的大多数人深信,“每个人的劳动都值得尊敬”,爱岗敬业、辛勤奋斗的自己就是光荣的劳动者。

5月,在这礼赞劳动、致敬劳动者的日子里,让我们穿越时光长河,借下面六位“平凡”的劳动者代表的事迹走近新中国第一代全国劳动模范。

孟泰:为鞍钢谱写一曲自力更生的凯歌

孟泰,男,1898年生,河北省丰润县人,1948年担任鞍钢炼铁厂修理场配管组组长。

1950年9月,孟泰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前往北京参加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时,已是年过半百了。

孟泰出身贫苦农民家庭,自幼饱受战乱、饥饿、疾病、灾害的折磨。十八岁那年,他只身“闯关东”,先后干过挖煤、抬沙、机修等多种活计,直到经人介绍进入鞍山制钢所炼铁厂才算安顿下来。

1948年2月,鞍山解放,中国共产党东北行政委员会接收鞍山制钢所并改制成立鞍山钢铁厂。彼时鞍钢尚没有条件恢复生产,孟泰便在党组织安排下前往解放区吉林通化工作。他看到解放军官兵秋毫无犯和共产党干部热情诚恳,大喜过望,积极报名参加工人训练班,改造思想,学习知识,最终以优异成绩结业。同年底,孟泰返回鞍山,被任命为鞍钢炼铁厂修理场配管组组长,自此成为“新鞍钢人”。

历经战火的鞍山钢铁厂破败荒芜,设备和器材更是残缺不全,借留用的日本技术顾问濑尾喜代三等人的话说就是“只能在这里种高粱”“要出钢至少得二十年后”。然而,孟泰选择埋头做事,他结合岗位实际和工作实情,决定分两步走:首先,从乱铁堆下手,把可用的零部件一件件分拣出来并加以修理;接着,鼓励并组织工友到处搜索被丢弃的器材,找到了上千种材料和上万个备件。谁也没有想到,这些零部件、材料和备件竟然堆满了整整一大间屋子,这间屋子就是后来名动全国的“孟泰仓库”。在相继修复鞍钢炼铁厂二号高炉、三号高炉、一号高炉的过程中,大部分零配件都取自“孟泰仓库”,其中二号高炉的配管材料和冷却部件更是全部出自“孟泰仓库”,高效解决了修复生产设备的多种急需配件的难题。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孟泰不仅在变废为宝上成绩卓著,对修复设备和恢复生产也做出了突出贡献。比如,在带领工人安装管道时,他创造性地探索出“三保”(保证不漏水、保证不漏风、保证不漏气)“四勤”(勤看、勤走、勤检查、勤修理)工作法,使得用废弃物装配起来的管道丝毫不逊色于原产原装的管道,时过数年未发生一起事故。再如,在修复高炉进入关键节点时,他吃住在施工现场,提出“宁叫人找事故,不叫事故找人”的口号,并根据自己过往操控高炉的经验总结出一套维护高炉的实用操作方法,该方法时至今日仍在使用。此外,他刻苦钻研技术,先“为瓦斯贮藏器装上了防尘罩”,又“为检修高炉的架工师傅设计并制作了卷扬机”。

就这样,短短一年,鞍山钢铁厂的三座高炉就冒起浓烟,旋即开始投产。据说,濑尾喜代三等人得知后面面相觑,末了直呼“不可思议”。孟泰厥功至伟,先后被评为“一等功臣”“特等功臣”,并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鞍山解放后发展的第一批产业工人党员之一。及至1950年8月23日,在鞍山市第一次劳动模范大会上,孟泰被推选为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的代表,于9月中旬前往北京参会。在庆功宴会上,孟泰激动地握住毛泽东主席的手报告:“我是东北鞍钢的孟泰!”毛主席高兴地说:“钢铁战线的老英雄,我们欢迎你,祝贺你!”

从北京回来后,孟泰备受鼓舞,更加全身心投入工作中:牵头多项技术革新,先后解决了十几项技术难题,更自制成功大型轧辊,填补了中国冶金史上的空白;组织工友围绕生产开展技术攻关,联合技术革新能手王崇伦等人开展技术协作,培育了一支能攻善战的技术革新队伍,推动鞍钢技术革新运动的蓬勃发展,形成了“两参一改三结合”企业管理新模式,成为毛泽东主席批示的“鞍钢宪法”的核心内容。连番重大技术攻关的告捷,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能源资源,轰动了当时的中国冶金战线,被誉为“鞍钢谱写的一曲自力更生的凯歌”。

1986年4月30日,在孟泰病逝十九年之际,鞍钢公司隆重举行孟泰塑像揭幕仪式,塑像基座上镌刻着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题词——“孟泰精神永放光芒”。

刘九学:十年为国家增产煤炭十五万吨

刘九学,男,1905年生,河南省博爱县人,1949年担任焦作矿务局李封矿采煤队队长。

如果说孟泰是地面上的行家,那么刘九学就是地底下的能手。

刘九学本名刘刺猬,也出身贫苦农民家庭。九岁时,父母先后病逝,他成了孤儿,为混口饭吃进入英商福公司,下矿井拉筐运煤,因此被人唤作“九学”。年少体弱的他常被工头抽打,连门牙都曾被打掉过。此外,由于井下条件简陋,像瓦斯爆炸、塌棚、冒顶、透水、跑车等事故时有发生,令他心惊胆战。有一次塌棚,他被困在两根木桩支撑的狭小空间里,苦等了十多个小时才被救出;还有一次瓦斯爆炸,碎裂的煤块划过他的右耳,留下一道深深的伤口。一天又一天,这种肉体与精神皆受折磨的生活,让年少的刘九学心生愤恨,但又无可奈何。

1938年2月,日寇侵占焦作控制矿井,刘九学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报名参加了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组织的抗日武装。在艰苦但火热的游击战争中,他深刻感受了共产党人的温暖与关怀,渐渐坚定了革命信念。

1948年10月24日,焦作第二次解放后,煤矿真正回到了人民的手中,刘九学听从组织安排重新投身煤矿生产工作,次年初被焦作矿务局任命为李封矿采煤队队长。从以前备受欺压的煤矿工人变为现在被委以重任的煤矿主人,刘九学非常感激组织对自己的信任,立誓多挖煤报答党和政府。在采煤工作中,他深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时刻绷紧安全生产的神经。起初,他每天“嘴勤、腿勤、手勤”,坚持检查每一个工友的防护装备和采掘流程;接着,他根据多年井下工作经验,提炼并创造了一套“二检三带安全生产法”——班前安排生产,班后进行检查,掌握事故规律,防患于未然,发现险情和事故苗头及时排除;随后,他在班组推行“四化”(安全计划化、安全群众化、安全纪律化、安全制度化)运动,建立了“四员”(放炮员、保安员、通信员、检查员)“一岗”(监督岗)制和分工负责制。

得益于刘九学的这些举措,李封矿连续十九个月无任何事故发生,创下了当时焦作煤矿史上从未有过的安全生产纪录。1950年,时任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部长陈郁到李封矿调研,对刘九学的“四化”“四员”“一岗”做法大加赞赏,遂安排推广并在全国煤炭系统开展“学习刘九学安全生产运动”。刘九学名扬大江南北,同年9月在全国煤炭安全生产会议上被评为“安全生产模范”,随后被推选为代表前往北京参加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

就是在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上,刘九学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握手时,毛主席称赞焦作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并告诫刘九学说:“模范要善于克服困难,当了模范不要骄傲,不要自满,不要脱离群众,工作中必须依靠群众。”回来后,刘九学谨记毛主席教诲,紧密团结工友,想办法,出主意,针对李封矿煤层薄厚不均、矿井瓦斯大、矸砭老洞多等实际情况,先后总结和改进了一系列更高效、更安全的先进作业技术,比如倾斜分层竹笆假顶全陷落长壁采煤法、台阶式中底层一次送道同时回采法、小工作面快速采煤法及“双槽并举,二龙双珠”式运输法等,同时创造和推广了金属支柱、竹笆木心梁、废铁管加木心柱、竹杆柱等多种坑木代用品,降低了事故风险,提高了生产效率,扩大了煤炭产量,使李封矿在1950年至1959年的10年间共为国家超额生产煤炭十五万余吨,同时实现安全生产无重伤和死亡事故,从而在众多煤矿中成为一枝独秀。

为嘉奖刘九学采煤队在生产中的突出贡献,中央人民政府会同有关部门为李封矿采煤队职工及其家属建造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区。竣工交付时,一众采煤队职工围拢着刘九学,你一言我一语地给生活区中间的道路起名字。争论间,有个人灵机一动说:“全国劳动模范刘九学就住在这里,这条街就叫劳模街吧。”众人纷纷赞同。于是,“劳模街”落地生根,鼓舞着一代代焦作煤矿工人赓续精神血脉,不断争创佳绩。

赵国有:频频“创造新的生产纪录”

赵国有,男,1924年生,辽宁省辽阳县人,1948年从沈阳市总工会第一期职工训练班结业后被分配到沈阳第三机器厂当车工。

有时候,世间的人和事就是那么机缘巧合:就在刘九学连月创造安全生产纪录的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东北沈阳,有个叫赵国有的小伙子也在频频“创造新的生产纪录”。

事情得从头说起。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工人们翻身成了主人,争先恐后地挑起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担子。当时,沈阳第三机器厂正在试制一款仿日皮带车床,但加工一个皮带车床的塔轮(一种既要车外圆,又要掏内孔,且加工程序复杂、要求精度高的部件)往往需要八九个小时。为提高生产效率,赵国有铆着一股劲儿,白天黑夜“连轴转”地钻研,先后将车塔轮的时间缩短至六个小时、五个小时、三个小时,一时间震动沈阳全城。

谁知,赵国有的纪录仅仅保持了一个月,就传来沈阳第四机器厂工人用两个小时五十分钟车出一个塔轮的消息。赵国有听到后坐不住了,又开始没日没夜地钻研起来,然而始终不见成效。有一天晚上,赵国有正对着机床和塔轮长吁短叹时,一位老工人走过来对他说:“小赵呀,你现在还年轻,身强力壮,可以拼体力,可是以后老了怎么办?咱们要凭手艺(技术)创造新纪录,那才是真本事!”一语惊醒梦中人。赵国有当即决定对生产工具进行革新。他拿出塔轮的图纸,测量好塔轮鼓肚的样板尺寸以及改制样板的坯料,制成了合乎图纸要求的鼓肚尺寸的样板刀,然后开始车塔轮。结果,仅这道工序就比原来节省了足足二十分钟,而且车出来的塔轮既光滑又规矩,堪称精品。沈阳第四机器厂的工人听说后,特意跑来“取经”。赵国有也不藏着掖着,悉数道出其中要点。

此后,赵国有继续“捣鼓”生产工具,探寻更高效的方法。有一次,他受一个工友的启发,找出了车塔轮的关键问题:把刀头改为两面刃,把加长的刀杆尾部卡在“走刀”架上,端头插进安在车床床头主轴的轴承孔里,让轴承架着刀杆,再上刀时劲儿大点儿也不往外抖了,一刀过去就完成了粗加工;然后,再用磨成塔轮一样尺寸的棒铣刀铣一遍,整个工序就完成了。采用这种车与铣结合的方法,赵国有将车塔轮的时间又优化了十分钟,缩短至两个小时三十分钟。即便如此,赵国有仍不满足,继续改进工具并改良工序,使车塔轮的时间变为两个小时二十分钟、一个小时十六分钟,最终创造出了再没人能超越的五十分钟的纪录,他由此被评为沈阳第三机器厂的一等功臣。

赵国有的极限挑战,在沈阳掀起一股创造新纪录的热潮,并迅速由沈阳蔓延到全东北。1949年10月,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人民政府、东北总工会发出号召,决定开展“创造新纪录运动”。这一运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短短四个月就有五万多人参加,先后涌现出七百九十九名新纪录创造者,使东北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百分之三十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此,《人民日报》以《燎原的火焰——创新纪录运动烈火是怎样点燃起来的》为题作了专题报道。

1950年9月,赵国有以沈阳市劳动模范的身份前往北京参加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代表全体英雄、模范向大会致辞,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翌年,赵国有随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的中国职工代表团奔赴莫斯科参加“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大会——在那里,他在《真理报》上看到了介绍包括自己在内的中国工人阶级英模人物你追我赶投身祖国建设的事迹。

田桂英:被毛主席夸赞的中国首位女火车司机长

田桂英,女,1930年生,辽宁省大连市人,1950年通过考核被分配到沈阳铁路局大连机务段当火车司机。

俗话说:“巾帼不让须眉。”但很少有人知道,田桂英到底付出了多少心血,才得以和孟泰、刘九学、赵国有一起步入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礼堂。

1949年6月20日,对于十九岁的渔家姑娘田桂英来说,是一个既激动又忐忑的日子。这一天,田桂英悄悄在沈阳铁路局大连机务段女火车司机培训班报名表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原来,她看过一幅苏联宣传画,深为画中英姿飒爽的女火车司机折服,就想学开火车当一名火车司机,却怕父母不同意。果然,回到家,田桂英吞吞吐吐告诉父母后,立刻招致父母的强烈反对:“你要能开动火车,那还要男人干什么?”“你是个女孩子,出去开火车,太不像话了。”可是,田桂英倔强地不为所动。见状,父母只好任由她去。

当时,火车是蒸汽机车,需要烧煤提供动力。田桂英学习的第一课,就是练习用铁锹投煤,一铁锹煤重达十斤,每三秒投一铁锹煤,田桂英很快就累得直不起腰了。田桂英咬牙硬撑,还对另外八个报名参加火车司机培训的姐妹说:“莫怕,万事开头难,挺过这一关, 胜利就在眼前。”经过三个月的练习,田桂英的胳膊粗壮了,腰背结实了,终于达到了火车司机的标准。随后,田桂英开始学习理论课。她只上过两年多小学,好多字还不认识,捧着厚厚的机械原理、技术规程等课本,犹如看天书。不得已,田桂英只好天天晚上挑灯夜读,遇到实在弄不懂的知识就让老师画图讲解。由是,经过八个多月几乎“脱了一层皮”的刻苦学习,田桂英以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通过了由苏联专家和中国工程师组织的考核,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女火车司机。

1950年3月8日,沈阳铁路局大连机务段隆重举行“三八”包车组出车仪式,为田桂英等三人颁发火车司机证并指令田桂英为司机长。旋即,田桂英率领包车组姑娘登上火车驾驶室,驾驶火车从大连站出发开往旅顺站,沿途站满了观看女火车司机风采的男女老少。这是中国铁路发展史和中国妇女解放史载入史册的一页,第二天《人民日报》以《人民铁道上的创举!大连女司机田桂英等开始驾驶三八号机车》为题作了报道,引发亿万读者争相阅读。

田桂英胆大心细,驾驶火车既快又稳,短短六个月时间就创下了安全行驶三万多公里并节煤五十余吨的纪录,一举成为当时中国火车司机中的佼佼者。

1950年9月,田桂英作为东北铁路劳模代表团团员前往北京参加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但谁也没想到她竟闹出笑话来——会上,田桂英走上主席台向毛泽东主席献旗。毛主席看是田桂英,爽朗地笑道:“我在报纸上看到你了,你会开火车,很厉害嘛!”田桂英一激动,那些早已打了好多遍腹稿的话语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以至于“嘤嘤”地哭了起来。下来后,田桂英平复心情,既懊悔又遗憾,暗暗自责了好长时间。

只是,田桂英没有想到,她的懊悔和遗憾很快就被弥补了。1951年,田桂英进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再次见到了毛泽东主席。毛主席风趣地说:“你是田桂英,我们去年见过面……”这一次,田桂英依然激动,但迅速控制住了自己,上前握住了毛主席的手。毛主席关切地问:“你这么瘦小,还能开得动大火车吗?”田桂英听了,以为毛主席说自己是女孩子没力气,就故意使了下手劲。毛主席哈哈一笑,打趣说:“哎,你这小丫头的力气还不小呢,是个穆桂英式的巾帼英雄!”这下子,田桂英反倒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些细节经报道后,田桂英的名号更响亮了。她的故事,先是被收入当时的中小学课本,接着被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新中国第一部反映铁路工作的电影《女司机》,掀起了妇女参加工作的又一次高潮。

黄宝妹:一辈子为人民纺纱

黄宝妹,女,1931年生,上海人,1949年进入上海第十七棉纺织厂成为纺纱工人。

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女司机》,深深打动了上海第十七棉纺织厂的一名女纺纱工人——黄宝妹。

黄宝妹的童年满是辛酸。幼时,黄宝妹兄弟姐妹九人多数因生病和饥饿夭折,唯有她侥幸存活下来。很快,受生活所迫,她十三岁就进入日资裕丰纱厂当夜班童工,从晚上6点干到次日早上6点,每每下班时头晕眼花,腿脚酸胀,手指肿痛,但每月拿到的薪水却少得可怜。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黄宝妹被邀请进入上海第十七棉纺织厂工作,并因为专业水平高而被大幅度提高了工资,这让她感激涕零。

其时,上海纺织业占据全国半壁江山,但由于种种原因,纺纱过程中浪费严重,更一度流传着“浪费一两皮辊花,等于三碗白米饭”的话。黄宝妹看着心急听着心痛,就千方百计想法减少纺纱过程中皮辊花的浪费。经过反复摸索和多次试验,她最终创造性地发明出一种“单线巡回、双面照顾、不走回头路”的操作法,既节省了三分之一的人力,又可以让机器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运转。推广后,上海第十七棉纺织厂率先实现了八小时工作制,对保障纺织工人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在此法基础上,黄宝妹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锤炼纺纱技能,试图逼迫自己更上一层楼,但收效甚微。有好多次,她累得几乎虚脱,旁人也劝她不必太过严苛,但她想起电影《女司机》中“田桂英”挥锹投煤和挑灯苦学的场景,浑身上下立刻就充满了力量,随即继续“挑战不可能”。由是,一次次挑战后,黄宝妹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她成为全厂所有女工中皮辊花出得最少、浪费最少的那一个人——以纺二十三支纱为例,她仅有百分之零点三的皮辊花浪费率。多年后,黄宝妹回忆这段经历时如是说道:“那时候,田桂英就是我的偶像,我向她学习,就是想让自己成为上海纺织行业的田桂英!”

由于成绩突出,1953年,黄宝妹从上海数十万名纺纱工人中脱颖而出,获评为中国纺织工业部劳动模范(纺织工业部首届劳动模范,全国仅评出十八人),此后又于1956年和1959年两次获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这期间,发生了一段让黄宝妹铭记在心的插曲:1956年,毛泽东主席到上海视察工作,和黄宝妹等一众产业工人座谈。毛主席问黄宝妹做什么工作,黄宝妹回答在纺织厂上班。毛主席郑重地说:“纺织厂好,全国人民穿衣服,要靠你们了!”黄宝妹牢记这句话,并将它当成自己一生的坚守——为人民纺纱。

黄宝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接下来,她更加热情地投入生产工作,处处以超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像照看纱锭,她一个人可以照看八百个纱锭而不会出现任何差错,直令旁观者目瞪口呆。在黄宝妹的感染和带领下,上海第十七棉纺织厂的纺织工人个个奋勇争先,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大量的优质棉布。

值得一说的是,黄宝妹曾遇到过改变人生命运的绝好机会。1958年,著名导演谢晋以黄宝妹为原型拍摄真人真事电影《黄宝妹》,邀请黄宝妹饰演“黄宝妹”。黄宝妹将生产生活中的自己演绎得淋漓尽致,电影上映后在全国引起巨大轰动,她也由此像田桂英一样成为很多人追崇的偶像。于是,有人找到黄宝妹,问她是否考虑改行当演员,但被她一口回绝:“我这辈子只做一件事,就是当纺织工人……”随后,上级组织将黄宝妹提拔到领导干部岗位,但她没坐几天办公室,就申请重回车间一线纺纱岗位,最终践行诺言在车间干到了离休。

2021年6月,黄宝妹作为新中国纺织工人的优秀代表和国家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奉献者,被中共中央授予“七一勋章”。

申纪兰: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

申纪兰,女,1929年生,山西省平顺县人,1951年当选为平顺县西沟村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副社长。

与孟泰、刘九学、赵国有、田桂英、黄宝妹相比,申纪兰就是一个“山沟沟里的农村媳妇”,但她却干出了一件名动全国、写入历史的大事。

申纪兰自小下地,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很快成为干农活的一把好手。早在抗战时期,她就担任过山南底村的纺花织布小组组长;后来嫁到西沟村,她是老少爷们儿交口称赞的“难得的大劳力”。在这种情况下,1951年12月10日,西沟村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申纪兰被推选为副社长。这一年,申纪兰二十二岁。

申纪兰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动妇女参加生产劳动。原来,深受山里人“好男走到县,好女不出院”的古训影响,西沟村一带的妇女天天围着“三台”(锅台、炕台和碾台)打转,很少走出院门。申纪兰挨家串门,讲道理、拉家常,总算动员了二十二个胆子大点的妇女出门参加合作社的生产劳动。

谁知,新的问题接踵而至:按照规定,下地干活时,男人干一天记十个工分,而妇女干一天只记五个工分,有时甚至仅记两个工分——那些妇女认为太不公道,纷纷撂下工具不干活了。申纪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深为“男女同工不同酬”担忧,当即找到合作社社长李顺达,建议给妇女记十个工分。但李顺达以“到处都是这种分工计酬方式”为由婉拒了,而围观的男社员们跟着起哄说“男人力气大,干得多,理应记分高”。这下子,申纪兰恼火了,指着一众男社员的鼻子吼道:“敢不敢比一比,看看到底是谁干得多干得好?”男社员们继续起哄“比就比,谁怕谁”。就这样,一番争论后,申纪兰和包括李顺达在内的男社员立下一纸约定:合作社划出一块田地交由妇女社员打理,和男社员开展一场“劳动竞赛”活动,如果妇女社员胜出,就修改“分工计酬方式”,实施“男女同工同酬”。

申纪兰深知,只有干出成果,才能让妇女不再受到歧视并获得正当权益。于是,她召集二十二位女社员,宣传“劳动才能获得翻身”的道理,讲述“获胜就能记十个工分”的赌约,动员大家好好干。在申纪兰的带领下,那些女社员憋足了劲,以田地为家,松土、浇水、施肥、捉虫、除草,一天天悉心耕种。相反,男社员们自认为稳操胜券,该休息就休息,丝毫不把申纪兰等人的忙活当回事。最后,妇女社员耕种的田地大获丰收,妇女社员赢得了劳动竞赛的胜利,使得全村男社员同意并支持“男女同工同酬”。由是,自1952年夏天起,西沟村正式施行“男女干一样的活,记一样的工分”,这在当时的中国是开先河之举。

申纪兰没有想到,她在西沟村倡导并推动实现“男女同工同酬”,竟让她成了名人。很快,山西省妇联、全国妇联的同志来到西沟村考察,请她介绍经验和做法;同年,她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男女同工同酬”开始在全国推广;1953年,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4年9月,她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进京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会议,她提出的“男女同工同酬”倡议被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成为中国妇女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在荣誉面前,申纪兰没有欣喜,更没有止步,而是带领西沟村人继续埋头前行,打坝造地五百多亩(解决了全村人的温饱问题,产量最高时给国家上交二三十万斤公粮)、植树造林两万多亩(使石头沟变为绿山林)、发展香菇种植、培育新型产业、引进光伏发电、发展生态旅游,既创造了小山村蝶变的奇迹,也见证了新中国发展的历程。这期间,申纪兰先后两次(1979年和198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更被授予改革先锋奖章(2018年12月)和“共和国勋章”(2019年9月),成为广大农村妇女的榜样和楷模。

时光长河流淌,劳动者可敬。

孟泰、刘九学、赵国有、田桂英、黄宝妹、申纪兰……他们的故事是一个个普通人的不凡传奇,是一幅幅中国人奋斗精神的缩影。

点滴劳动构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无数人的劳动成就了家国如今的面貌,这是为“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写下的最生动的时代注脚。

猜你喜欢

申纪兰赵国
“素心如兰、忠诚本色”的人民代表申纪兰
希望在肩上
申纪兰:妇女模范 人民代表
申纪兰特殊的临终遗愿
“男女同工同酬”的倡导者
——申纪兰
申纪兰特殊的 临终遗愿
申纪兰,开完66年人代会
7.拆台
师与书·赵国华
古法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