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科学书屋”践行深度学习
2024-06-26王金钗
王金钗
摘 要:通过挖掘教材资源,巧用科学书屋,在大单元理念下设置“嫦娥工程”单元活动,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拓展教学,践行深度学习,探索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科学书屋;教材处理;探月情境;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2019年新修订的鲁科版教材中,设置了非常多“拓展一步”“科学书屋”“物理聊吧”等栏目,大大丰富了学习的内容,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笔者认为要大力挖掘教材资源,在大单元理念下设置单元活动,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拓展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达到深度学习目的,真正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1 ]。而且可以更好地适应新高考试题的情境新、梯度好、能力高的特点。本文以必修二第四章“万有引力定律及航天”的一处“科学书屋”为例,阐述大单元任务驱动下的情境拓展教学,探索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1 教材“科学书屋”展示与分析
如图1所示,这是教材第四章范围内出现的第5处展示“科学书屋”,关于月球探测的“嫦娥工程”情况介绍,大致介绍了“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的发射情况。看似教材中的轻描淡写,实则是编辑的精心设计,此处恰恰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理念符合。《标准》要求我们不但要掌握规律,而且在活动建议中特地指出:观看有关人造地球卫星、神舟飞船、空间站的录像片,与同学交流观后感。收集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和背景资料,写出调查报告[ 2 ]。
另外主编在教材后记部分也阐述了编排教材这块资源的目的:教材本身注重通过“科学书屋”“物理聊吧”等栏目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人文情怀,及节能环保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感[ 3 ]。
可见教材此处内容还是非常重要的,既可以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也可以通过中国的探月工程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渗透科技强国的理念,落实科学态度和责任感的培养。
2 设置拓展单元活动,逐步深化理解并运用万有引力定律
笔者进一步拓展开发资源,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探月工程,运用所学的万有引力定律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推导论证嫦娥工程中的几个关键点。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经过10年的研究与论证,确定了“绕”“落”“回”3个阶段的探月工程。从嫦娥一号开始探测到嫦娥五号取样返回,其中蕴含着诸多技术难点,逐步被科技工作者克服。我们从这个历程中也能窥探到物理知识在科技上重要运用,体会航天科技工作者的艰辛,树立为科技强国做贡献的决心。
2.1 结合嫦娥一号理解发射速度与变轨问题
“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整个发射过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需要经多次变轨,最终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卫星。针对这个过程,可以设置如表1所示问题,深入展开学习讨论,培养思维能力。
点评:卫星变轨问题一直都是教学的重难点,其中涉及到变轨的速度、周期、加速、能量等知识,学生容易混乱。通过嫦娥一号实际情境,以科技工作的视觉去研究克服困难,学起来就比较轻松,寓教于乐。
2.2 结合嫦娥一号计算月球的质量和密度的问题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中,教材单独设置一板块强化天体的质量的计算,并举例示范。可以借助“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情境,设置试题计算月球的质量和密度,考查学生的建模能力与推导论证能力,将教材的重点转化到应用上,从解题到解决问题进阶。
如图3所示,探月卫星经过多次变轨后进入“工作轨道”。探月卫星在环绕月球的“工作轨道”上绕月飞行时,运转周期为T,已知卫星离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月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忽略其他天体对探月卫星在“工作轨道”上环绕运动的影响。
针对这个过程,如表2所示,可以这样设置单元活动。
点评:估算天体的质量与密度是考试中常考点,学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建模能力较弱,经常忽视轨道高度存在,不能正确区分轨道半径与星球半径,造成错误解题。可以进一步给定数据,估算月球的质量和密度,让学生在学习上有成就感,效果会更好。
2.3 结合嫦娥一号深入讨论遮挡时间问题
如图4所示,卫星在环绕月球时,假定轨道共面前提下,环绕过程必然存在着相互遮挡、通讯中断的现象,这是嫦娥一号就遇到的技术难题。也可以借助这个物理实际情境,设置物理问题,考查学生空间建模能力,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
已知:地球的质量M,地球半径R;月球的质量m,半径R1;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半径r,卫星绕月球的轨道半径r1,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T。(忽略月球公转时对遮挡时间的影响),设置表3的活动任务。
点评:这是2008全国Ⅱ卷的真题改编,原题没有配图,其难度可想而知。借助这个单元活动,我们做了大胆的尝试。为了突破难点,设置了课堂实验将光学成像仪器、地球仪搬进课堂,进行降阶处理:先铺垫光学成像的影子问题,回顾地球的夜晚时间现象,再引导到地球上的人造卫星“夜晚”时间,最后提升到三者共面处理的实际情境,其中建模能力要求非常高,几何运算更是复杂。但是解决难题犹如克服技术难点一般,非常有成就感,学生认可度比较高。有意思的高考试题中基本上都考查了上述的情境,甚至把同步卫星加入,还有相对追赶的角度处理问题。
2.4 结合嫦娥三号讨论卫星的悬停技术与软着陆问题
为了选择更好的着陆点和减少月面对探测器冲击力,悬停技术和缓冲技术在软着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借助这个情境可以设置卫星的运动问题,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和动量定理,着重训练学生的建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
图5为嫦娥三号探测器经过一系列的变轨和姿态调整后,在距离月球表面100 m处悬停时的照片。已知探测器的总质量M=3600 kg,月表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 ',取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 m/s2,其中■ ≈■。根据这些信息进一步设置表4的活动内容,深入应用物理规律解决问题。
点评:悬停技术是软着陆的重要技术,然而却用到了万有引力定律中最基本的公式:万有引力提供重力,学生在解题过程再次感到大道至简,学以致用的理念。后面的动量定理也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方向的规定非常重要,通过数据的计算,可以促进他们进一步了解支架腿的重要作用和巧妙构造。
2.5 结合中继卫星——“鹊桥”讨论拉格朗日点问题
2018年5月,我国中继卫星——“鹊桥”号成功发射。它围绕着地——月拉格朗日L2点(简称:DY-L2点)运行,克服月球遮挡问题,有效地解决了通讯的问题。示意图如图6所示。利用这个情境可以设置表5活动内容。
点评:中继卫星的发射是为后面挖掘月壤做充分的准备,只有有效的通讯才能保障后续的准确指令操作。而这个难点确实让人耳目一新,拉格朗日点的出现,也刷新了学生的认知,中继卫星不是定位在拉格朗日点,而是绕它运转,还是需要轨道维持的。特别是第4问中的力学关系推导,对模型建构能力要求很高,比常见的双星试题还要复杂一点。
2.6 结合“嫦娥五号”讨论卫星的返回与引力势能问题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月球成功发射,完成“绕、落、回”三步走中的取样返回任务。假设“嫦娥五号”奔月后,经过一系列变轨动作,最终其轨道器在距月面100 km高度处做匀速圆周运动,最终着陆器在月面进行软着陆,如图7。
设月球的质量为M,月球半径大约为1700 km,取月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m/s2。若规定距月球中心无限远处的引力势能为零,则质量为m的物体离月球中心距离为r时,具有的引力势能可表示为Ep=-G■。对这个具有划时代的重要历程,设置任务活动如表6所示。
点评:引力势能在课本上是没有出现,这里以信息给与的方式出现,提醒学生要保持学习的能力,快速提取题目中的新信息,学习新知识,将所学的旧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真正体现知识的应用性与创新性。
2.7 结合“嫦娥五号”讨论卫星返回地球的减速问题
为了有效地减速,嫦娥五号返回器采用了“半弹道跳跃式”返回。如图8所示,质量约为300 kg的返回器在距地面高度约120 km处,以大约11.2 km/s进入地球大气层外层A点,实施初次气动减速。下降至预定高度E点附近(E点为AB段的最低点),返回器调整姿态,向上跃出大气层,到达最高点F后又开始下降,到达图中C点时速度约为7.9 km/s,实施第二次气动减速。在降至距地面约10 km高度时,打开降落伞完成最后阶段减速,最终平稳着陆在预设区域,图中D点。其中A、B、C在同一高度上,高度120 km之外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针对返回过程设置如表7活动。
点评:卫星的返回过程,大部分学生都是停留在视频所见的采用降落伞方式减速的情境,实际上速度很快的情况下,在减轻负担的前提下充分地利用大气层减速,“打水漂”的方式还是非常新颖。
综上,回顾了中国探月的重要历程,并以此为情境,分阶段地设置单元活动,以任务的形式将物理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进行深化理解。通过这一系列的个性化设置,在研究中解决了本章中的物理难点:卫星的发射问题、变轨问题、估算天体质量和密度问题、几何建模问题、拉格朗日点问题、引力势能等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沉浸于中国科技工作者的“人设”,以解决“技术”难题为荣,大大提升教学效率。
物理科考试的核心价值应在高考评价体系倡导的核心价值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物理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培养学生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促进学生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以及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4 ]。通过分析新高考背景下的试题,会发现试题的情境设置越来越新颖,要求的能力越来越灵活,这绝不是传统的刷题训练所能达到的考试能力要求。要选取学生熟悉真实问题情境考查,让学生在复杂的情境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再运用物理规律解决问题。通过“猜想—推理—验证—质疑”几个过程反复训练,朝着深度学习的方向不断努力。这样才能真正地锻炼物理学科思维、提升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 任虎虎.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物理学科大概念教学:以“牛顿运动定律”单元教学为例[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3,52(16):20-2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5-16.
[3] 中学物理教材编学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2(必修)[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130-131.
[4] 程力,李勇.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物理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