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绩效管理导向下高校加强科研项目成本管理的策略

2024-06-26杜平

中国科技投资 2024年9期
关键词:科研项目绩效管理高校

杜平

摘要:近几年,伴随科教兴国战略的推进,我国科技发展迈入全新的阶段。研发水平是高校综合能力的直接体现,研发能力的提升,不仅可以带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提高,而且可以通过产学研变革,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科研项目成本使用与管理标准化、高效化,引起各个领域的高度关注,关乎高等教育研究品质、管理水平、学科结构质量以及科技大学人才培养等。因此,在全面绩效管理导向下,加强高校科研项目成本管理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关键词:绩效管理;高校;科研项目;成本

DOI:10.12433/zgkjtz.20240943

现阶段,科研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如科研成本不够、科研经费用途不明确,给科研项目的发展带来了一定阻碍。管理部门针对项目费用应用与管理,建立各项制度,但并未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鉴于此,本文着重探讨高校建立监督制度,使项目的成本有效地用于科学研究。

一、高校科研项目成本管理的意义

第一,高校对公共经费管理存在着认知不足,因此,高校必须加强高校科研项目建设成本费用管理,充分了解科研项目成本受公共性质和财政纪律的约束,严格按照省市和相关规定的具体要求,将科研项目成本控制方法与规定作为依据。

第二,高等教育科研费用的科学性、合理性与连续性,关系我国高等教育科研发展的重要问题。各院校提高研究计划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并及时形成研究管理组织制度,加强对研究项目管理计划、审批与使用管理的统一。目前,公共财政预算要接受社会群众的监督,高校科研项目,如学术交流、商务出境、公务车辆购置、会议费用等成本管理和使用不规范,监督不力,将影响高校的发展。因此,增强科研项目成本的管理意识,是高校管理与发展的需求,更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高校科研项目成本管理问题

(一)重执行、轻管理

我国一些高校在科研项目成本管控方面不够重视,并未建立专门的成本控制中心,而建立成本中心是高效实施成本管理工作的前提。对于成本管理方法,一些高校采用成本动因分析法,但没有应用过成本量利分析方法。高校不关注工作量、费用开支与产出效益之间的关系,以及工作量变化给成本带来的影响。一些高校停滞于按制度执行方面,缺少对科研与教学成本的严格划分。由此可见,高校存在重科研项目支出执行、轻成本核算的情况。

(二)高校管理主体协同性较差

高校科研项目成本管理需要多个行政部门共同完成,具体有财政部门、科研部门和会计管理部门等。项目管理期间,科研项目管理部门较重视科研项目申报与验收环节,并未针对科研项目具体进展和费用使用情况实施长期监督,由财政部门负责资金开支的会计核算,结果无法确定投资使用和报销之间的相关性与合理性。审计部门通常只参与建设项目的竣工会计核实,在实践中很难确切掌握科研活动的真实状况和费用执行状况。尽管这些行政部门在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流程中所涉及的审核程序较多,但各部门之间却缺少高效的资金信息共享和制度沟通机制。资金管理权限的信息不对称和混淆,项目资金无法有效监测和管理实施流程。

(三)重直接管理、轻间接管理,科研项目成本核算不准确

目前,科研项目成本核算主要以直接成本为主,对于间接成本,部分高校根据要求提取管理费用,不会对间接成本进行精准的核算。高校在实施科研管理时,需要基础设施、仪器设备、房屋以及行政运行等各方面人力、物力的支持,有些项目科研管理费用提取金额不够作为成本补偿支持。另外,一些高校并未对科研成本与教学成本进行明确的划分,甚至将其混为一谈,导致教学成本被科研间接成本所占用,最终造成教育经费紧缺。

(四)重投入、轻产出,科研项目缺乏绩效管理约束

高校在实施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注重前期申报和过程执行等环节,忽视了科研项目产出和成果验收等工作,缺少绩效评估环节,使得投入与产出不匹配,且资金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而要想提高科研项目研究质量与成效,实现资源有效配置,高校需将绩效管理和奖惩机制联合,落实“支出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制度,强化绩效管理约束。

三、全面绩效管理导向下高校加强科研项目成本管理的策略

(一)强化科研项目绩效管理意识

高校设立专门的绩效管理组织机构,成立绩效评价工作组,全面开展高校科研项目绩效评估工作,以提高各个项目组对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并促进各项制度与奖惩措施的有效落实。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是高校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中的重要部分,关乎全面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整体实施效果,绩效管理是综合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高校及各项目负责人要加强绩效管理意识。

(二)提高科研项目成本核算准确性

高校提高科研项目成本管理质量与水平的前提是保证成本核算工作落实到位。精准的成本核算可以如实体现项目执行各项投入,为后续成本与绩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高校要对成本数据基础记录工作实施规范化管理,促进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其他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协作,采取网上申报审批和现场登记等多种方式,详细统计科研项目和教学项目所涉及的资源,为科研项目间接成本合理分摊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三)做好宣传指导工作,提高科研人员经费管理能力

高校优化和提升科研人员经费管理能力,有助于改善科研项目经费来源不合理的现状。行政部门定期开展分类教育讲座,为科研人员掌握项目成本管理政策提供科学指导,促使其认识到合理预算的重要性,建立内部控制意识。高校在遵守科研项目成本、严格规范成本管理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财务部门的决策支持职能作用,加强与科研项目团队的全面深入交流。从项目申请开始就做好预算编制,增强预算的科学合理性,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充分发挥项目管理基层监管保障功能,对出现的问题适时提供指导意见。对于国家重大项目聘请专门财务管理人员,提高研究队伍财务管理专业水准,从而真正提升国家科研项目的成本效率。

(四)撤销归口负责人审批权,取消科研项目成本财务报账制度

原则上,由于科研管理部门统一制定了一定的科研任务,就意味着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任务充分论证。基于此,科研项目费用的使用不需要过度干预。事实上,高校财务监督的理想状态,必须达到根据科研项目的成本和预算而定的执行水平。当预算不合理时,一系列的财务监督任务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而且这些任务不仅限于科研项目,无法为成本管理提供科学、人性化的服务,浪费科研人员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如果科研项目被列入预算,则不需要监督行动。

(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协同管理平台

目前,很多院校都已形成与科研项目成本管理有关的网络系统,具体涵盖研发资金管理、财务报销和固定资产采购管理等系统。不同的系统,管理部门有所区别,由于缺少统一规范,无法获得相关数据,资源共享和互动性得不到保障。一方面,科研人员要及时记录科研项目相关管理数据,但开展此项工作期间,极易出现信息错误或者信息丢失的情况;另一方面,各个职能部门了解和获取的数据较为片面,无法有效追踪与监管科研,信息不对称,延误审核过程,影响项目管理开展的有效性。

对此,高校应在既有科研管理基础上,构建一体化协同管理网络平台,具体包含项目进展、计划实施和固定资产设备购置等重要信息。项目主管、研发、财政、审核等部门,对资金项目支付、计划调配、资金平衡等状况即时可见,使项目的研发工作和资金支付同步,确保审计和绩效考核工作同步开展。在结算和结账管理工作中,由事后人工管理变为事前自主管理,实现科研项目费用全过程动态化监管。

(六)树立绩效行政管理观念,科学编制经费预算

高校要增强绩效预算意识,在申报项目时,就要对其投入和产出科学论证,制定科研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各个阶段的科研进度和考核目标,完善科研项目绩效考核和经费预算管理,落实并遵守相关规定,制定完整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于部分重大项目,财务部门要求将预算执行情况报资金使用部门。同时,将评价指标结果作为科研项目成本分阶段分配的依据,使科研项目成本投入真正符合前期计划。财务人员要参与科研项目费用的绩效管理,科学制定经费支出科目预算评价制度,制定预算分配标准,建立独立的科研项目成本节约机制。由于无法准确预测科研项目的成本,在项目预算的总预算中增加了一项费用,称为“不可预测成本”的额外费用项目,使科研人员能够在计划实施和投资过程中调节计划。建立预算评估专家库和绩效管理数据库,以系统方式完善专家评议机制,新增科技、业务、经贸、财政等方面专家,使评估过程更加公平、公正。建立绩效管理数据库系统以避免重复项目,加强绩效管理,使高校真正做到资源优化配置,合理运用。

(七)加强结余经费运营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财务预算数据真实合理。为了有效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各种需求。加强财政绩效管理的组织,确保财政预算刚性。各高校成立财政绩效管理委员会,强化其职能,负责预算编制和执行。财政绩效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整。制定科学合理的财政绩效指标和分配标准。在设定财务绩效标准时,应考虑历史水平和内部平均水平。因此,绩效指标和配额标准可以激励所有部门有效管理高校科研成本并确保所有员工的正常运作。

绩效分析贯穿于科研项目执行的全过程,是评价绩效执行者绩效和整个绩效系统运行有效性的主要标准。绩效管理是指高校在市场背景下,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在规划统筹、管理以及绩效评价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从而降低科研成本。

科研盈余是指科研项目执行期结束后尚未用完的资金。高校将分析形成盈余的主要因素,对盈余进行分类,成立学科专家组,对科研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学术效益、环境经济效益等方面打分和评估,并用作国家科研产业发展经费和初步形成和培育项目的扶持资金。以开发新的科研项目,从而促进高校科研项目成本盈余投资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正规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八)监控预算执行进度

监控预算执行进度,协调科研项目发展进程,促进内部预算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高校相关部门应积极自主地参与到预算管理工作中,主动承担推进科研项目执行进度的责任,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基于国家“放管服”改革背景下,高校要注重经费使用管理,促使科研人员增强节约意识,确保其不会受到不公平条件的制约。与此同时,可采取开源节流及经费转移措施,为高校实现成本科学、有效管理创造更大的价值。

此外,高校在实施科研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预算管理部门需要契合实际,优化和更新相关数据信息,为预算管理工作的高效推进夯实基础。管理者严格把控预算支出,并实施可行性论证,争取在批复前保障预算编制工作合理性和有效性。在前期研发阶段,合理投入经费,实现预算规模与阶段性研发任务有效关联,并签订合同,掌握采购进度,确保预算执行精准性。

(九)开展预算绩效考评

1.预算编制阶段考评

高校在科研项目研发经费制定期间,需要系统审核各项预算,确保经费使用时能够满足国家政策及科研规范标准要求。

2.实施阶段考评

在科研项目经费使用过程中,相关人员需对经费具体应用状况,落实及时监管与考评工作,保证经费使用有效性和规范性,最终获得理想的研究成果。

3.成果评价阶段考评

科研项目落地之后,为衡量项目对学术领域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对该项目和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最终考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合理的管理计划可以促进全校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对高校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研项目需要有效控制,才能更有利于完成整个科研工作。科研项目成本管理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高校的利益。全面的绩效管理要求高校结合具体情况执行,需要及时调整全面绩效管理模型,以响应其项目周期发展和管理重点的变化。在执行全面绩效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财务管理,明确区分授权管理系统的问责制,持续推进全面绩效管理。

参考文献:

[1]年涛.科研事业单位项目支出绩效管理的把控与运用[J].中国总会计师,2020,207(10):101-102.

[2]徐春芳.探析权责发生制下高校项目经费成本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20,457(35):137-138.

[3]洪本云.科研项目成本会计体系构建[J].新会计,2020,142(10):48-50.

[4]俞虹成,王帼娟,杨雪,等.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高校科研项目成本核算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05):76-77,115.

猜你喜欢

科研项目绩效管理高校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医院政工绩效管理探析
基于目标管理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绩效考核管理研究
机械加工设备贸易公司的组织绩效管理分析
浅析高新区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