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线、面”一体化推进高职院校管理 促进人才培养

2024-06-26陈大力谢晓轲

中国科技投资 2024年9期
关键词:一体化人才培养管理

陈大力 谢晓轲

摘要:高职院校管理是以教务处工作作为主要方向,承担着联系师生、日常管理任务的重要职责。教务处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基层管理作用。本文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详细梳理教务处四科室的工作内容,找到工作主线;在每条工作主线,将“规范意识、创新意识、规则意识、安全意识”深入人心;认真组织贯彻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进而提升学校管理工作,扩展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工作面。这种管理模式能够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从而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点、线、面”一体化;管理;人才培养

DOI:10.12433/zgkjtz.20240940

项目名称:佛山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党建项目:“点、线、面”一体,教务处党支部党建与业务双融合的创新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其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备受关注。教务处作为高职院校管理的关键部门,要充分发挥管理职能,梳理工作重点,积极探索管理发展新路径,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何优化管理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点、线、面”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一、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高职院校教务处的工作任务很多,教职工每天都面临着大量的事务性工作。长期以来,管理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一)管理理念落后,缺乏创新

学校管理工作侧重思想引领,未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如果没有事务性内容来充实,教职工就会认为工作内容较抽象,做起来枯燥乏味。教职工很多时候感觉分身乏术,管理工作往往被弱化、被虚化,无法将管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导致管理工作滞后。

管理理念落后往往会导致学校在管理方面缺乏创新。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也无法适应学生日益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学校在管理上难以突破传统的束缚,无法应对新的挑战并抓住机遇。这限制了学校的发展,也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脱节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但一些学校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脱节,这导致与行业需求不匹配,难以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进而影响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

实践培养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但有时实践设置与社会的实际需求存在一些差距,与行业缺乏有效的衔接,无法及时了解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导致实践课程内容陈旧,缺乏创新性和实用性。

(三)校企合作不够紧密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虽然目前学校在产教融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产教融合深度不够。具体表现:一是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缺乏深度合作的动力;二是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多停留在表面层次,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内容;三是学校对产业需求了解不够深入,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缺乏有效的合作模式和机制。这导致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和项目实践机会,无法将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除专业技能培养外,学校还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然而,在实际中一些学校过于强调专业技能培训,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这导致学生在沟通协作、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存在短板,难以满足社会的综合需求。

二、“点、线、面”结合,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主要措施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分为管理科、教研科、招生管理科和实践管理中心。各科室每一项任务是一个点,梳理科室关键任务点;相同类型的任务组合在一起,形成一条线;教研管理、招生和学籍管理、实践管理四条主线相结合,组成整体人才培养工作顺利开展的工作面。“点、线、面”一体化将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结合,增强思想认知,用新的理论思想指导业务工作的开展,推动学校改进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率。

(一)优化教务处工作管理模式

梳理教务处四个科室的工作内容,列出关键的任务点,形成一条主线;将管理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结合,在管理工作中贯穿学校管理主线,体现管理的重要作用。

管理科工作梳理:任务的下达与安排、运行管理、过程监控、重大考试管理(英语四六级、英语AB级考试、中高职转段、现代学徒制招考)、毕业生条件审核、学分认定与转换、教材建设与选用、线上管理(包括超星泛雅、智慧职教平台)、实践管理、全院性选修课课程的管理等。

教研科工作梳理:省级与校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专业(群)带头人、骨干教师与名师管理工作、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省级与校级质量工程管理、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教师能力比赛、青年教师能力比赛、教研活动管理、课程思政建设、“双导师制”工作、各类教研教改项目研究与评审等。

招生管理科工作梳理:年度招生计划申报(包含计划申报和专业备案)、年度招生试点改革计划申报(包含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试点、现代学徒制、专升本协同育人试点等)、年度招生计划编制、年度招生宣传计划制定、春季招生和夏季普通高考招生、新生录取通知书的邮寄、新生入学资格审核、年度学籍异动管理等。

实践管理科工作梳理: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实验(训)室安全管理;防微杜渐,全面开展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严格项目审核,推进实验(训)室项目建设,满足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统筹全校“1+X”证书制度试点建设工作,组织“1+X”证书申报试点工作。

通过梳理各科室的工作重点,将各项的基本工作串成一条线,最终形成以招生工作为重点、实践管理为基础、教研工作为突破的教务处工作新格局,从而实现教务处管理工作与人才培养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的新局面。

(二)注重市场需求,优化人才培养目标

市场调研:高职院校应定期开展市场调研,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企业需求以及就业市场变化。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深入了解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产教融合:高职院校与企业加强合作,推动产教融合。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展科研项目等方式,使人才培养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政府部门应加大对高职院校管理产教融合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相关部门通过制定政策,明确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责任和义务,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加大对高职院校的经费投入,改善培养条件。

就业指导: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了解市场需求和就业趋势,提高就业的竞争力。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举办招聘会、就业讲座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招聘信息。

质量监控与评估: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定期对人才培养过程检查和评估。高职院校通过收集学生、企业和社会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保持一致。构建多元化的评估体系,包括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等多种方式。通过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全面了解人才培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为改进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依据。同时,应注重评估结果的反馈和运用,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高职院校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解决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

(三)加强校企合作

推进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1.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共同商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问题。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合作内容、方式和期限,确保合作关系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共建实训基地

目前,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一些院校与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然而,这些合作往往停留在表面层次,缺乏深入的合作内容。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训计划。通过定期召开校企合作会议、共同开展技术研发等方式,深化校企合作,推动实训基地的建设。

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企业需求,制定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投入预算和建设进度。同时,应注重与企业的沟通协商,确保实训基地建设符合双方利益和需求。实训基地可以按照企业生产环境和工艺流程进行设计,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企业需求和职业要求。

3.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企业提供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高职院校按照要求进行课程设置和任务安排,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该企业就业。

4.加强师资培训

邀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校授课,让学生了解企业最新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同时,安排教师到企业参观学习,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5.开展科研合作

与企业开展科研项目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这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可以为学校带来科研经费和成果转化的机会。

6.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和企业共同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分享各自的人才需求、技术成果等信息资源。这有助于双方更好地了解彼此的需求和优势,促进更深入的合作。

7.拓展合作领域

除了传统的工科专业,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的合作项目。这不仅可以拓展学校的办学领域,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推进校企合作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和良好的沟通渠道,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促进业务融合开展

高职院校教务处工作很繁杂,详细梳理四科室的工作内容点,找到主线;在每一条工作主线,即每个科室工作中,找到业务融合发展的“意识”;认真组织贯彻落实“三会一课”制度。

认真上好“三会一课”。利用每季度一次的工作大会,对教务处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做好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最新的重要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为构建现代职业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探索尝试。利用每月一次的委员会,商讨管理事务,支部委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所见所闻所思,形成合力为支部工作答疑解惑、为教务处工作出谋划策。利用每月一次的小组会,针对特定问题开展谈心谈话、针对特定事件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每年度每科室组织一次主题课,课内容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分析缺乏管理意识、作风不良给国家、集体和个人带来的严重不良后果,从而让管理者更好地指导业务工作的开展。

此外,高职院校管理工作要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合作模式和机制;平衡专业技能培训和综合素质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定期开展市场调研,确保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相契合;加强人才实践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及时更新实践内容;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引进具有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教师。这些措施有助于高职院校管理工作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三、结语

“点、线、面”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高职院校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提高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展望未来,“点、线、面”一体化管理模式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应用到其他领域,如科研管理、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促进高职院校整体实力的提升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增强。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信息化技术的深入应用,未来可以进一步数字化、智能化提升管理效能和决策水平。推进“点、线、面”一体化管理,将“规范意识、创新意识、规则意识、安全意识”在具体的工作中渗透落实,形成管理和人才培养融合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新局面。通过不断完善和创新,高职院校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国家的发展与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曹倩妮.校企深度融合下高职院校新型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文科爱好者,2023,(03):13-15.

[2]喻珊.“两业融合”背景下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研究——以广东高职院校为例[J].时代汽车,2022,(22):31-33.

[3]秦瑞鹏.“1+X”证书制度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05):91-93.

[4]李畅.数智集成时代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上海商业,2022,(06):186-188.

[5]彭茜薇,冯梅,王梦雅.“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2,44(05):193-195+185.

[6]李新月;陈亮.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岗课证赛”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业文化,2022(11):102-103.

作者简介:

陈大力(1976),男,吉林省四平市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

谢晓轲(1984),女,河南省南阳市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一体化人才培养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