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数字化平台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效能研究
2024-06-25蔡梦婷
[摘要]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成为各行各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在科教兴国战略背景下,如何全面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更好地适应和匹配快速发展的办学需要,成为摆在面前的现实课题。基于此,各地高校积极依托数字化平台寻求财务管理模式转型,但在新旧管理模式转化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亟待通过路径优化实现突破。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数字化平台;管理效能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4.06.04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科教兴国战略为核心,提升国家创新能力。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通过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2023年多所高校科研经费到账实现新突破,如深圳大学自然科学类到账经费近20亿、东北大学年度科研经费突破16亿元,均创历史新高。资金量的加大使高校财务工作日渐复杂,面临着效率性、安全性等诸多挑战,但数字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也给财务信息管理带来了机会;高校财务需要顺应时代潮流,依托数字化平台,充分挖掘数据信息价值,促进业财融合、线上线下一体化,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提升财务管理效能。
一、基于数字化平台的财务管理模式概述
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纵深发展,大部分高校也开始推进智慧校园建设。高校财务部门作为一个重要的职能部门,联系着校内其他部门以及二级学院,提升财务管理效能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的财务管理模式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促进财务与数字化技术的高度融合,实施智能化财务管理模式,从而实现高等教育与财务之间的全面管理。
(一)基于数字化平台的财务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财务数据云端化
财务数据包括数量、金额、图像等,在传统的高校管理模式中,财务人员一般将数据导出储存到硬盘等存储介质中,但由于储存空间有限、保管安全问题等,储存的数据可能不完整。在数字化背景下,依托数字化云端平台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在数字化平台中储存海量数据可以直接快速检索以提升储存、搜索能力,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方便数据信息的传递,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2.财务分析精细化
财务工作的重点是对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分析,在传统高校财务运行模式中,财务人员通过导出的数据自己设置表单公式运算,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并且可能会出现运算错误等问题,影响数据分析结果;而借助数字化技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快速整理、分析数据,财务人员可以从海量信息数据中提取个性化的信息,实现精确检索并评价,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3.财务职能扩大化
传统的财务部门职能主要包括反映资金使用、收入管理、预算执行等情况,但在大数据背景下,财务需要综合反映高校的收支结余情况、内部控制水平以及资金利用能力、资源配置水平等,就需要进一步扩大高校财务的职能范围,合理进行资源分配利用,保持教学与科研双向发展。
二、数字化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模式面临的挑战
(一)流程标准难铺开
部分高校的财务制度不完善,可能出现没有被制度覆盖的业务。例如近年来很多高校开展对外合作办学,但由于之前没有涉及该类业务就没有相应的制度约束,在信息系统运用过程中若没有财务制度支撑就无法设置控制参数,无法完全发挥数字化平台的作用,影响财务管理效率。另外,财务管理工作通常需要涉及各个部门,虽然有制定一套财务制度,但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各部门通常有自己的财务处理流程,难以统一标准,无法统一领导和监督,从而影响各个数字化平台之前的联动和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信息运用难统一
各系统模块间的联动不足,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不同校区、部门间集成共享程度低,业务流程和处理模式存在财务风险漏洞。另外,高校拥有多个部门掌握不同的资源,例如人事处主管人力资源、资产处主管国有资产资源等,不同部门资源难以实现互联互通,只能由对应的数据归口管理部门才能查看数据,信息共享水平低,影响数据传递效率;且财务系统通常与校内其他系统是不同的供应商提供的软件,不同的数据接口平台导致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致,上报数据时也面临数据准确性问题[1]。例如,财务人员需要利用各类数据填报决算报表、月报、季报等各种类型的报表,通常需要联系各部门收集数据,核对、整理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效率低下。
(三)数据安全难保证
数字化背景下,数据都通过网络、云端储存和传递,信息安全问题日渐突出,亟待解决[2]。大部分高校的信息系统服务器集中于网络中心部门,依托于校园网络建设,高校信息系统网络结构复杂,可能会遇到系统崩溃、黑客入侵等安全问题,造成数据缺失、泄露等状况。另外,高校的业务系统大部分从第三方公司采购维护,若公司的工作人员缺乏数据安全意识,或公司、高校监督不力,就会造成部分机密信息外泄、产生隐患。
三、依托数字化平台提升财务管理效能路径探索
(一)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夯实基础要素保障
1.保障基础建设
完成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高校管理层充分重视,认识到数字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争取资金投入,注重人才培养,做好基础保障。当前高校财务缺少财务和计算机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一方面需要积极引进相关复合型专业背景人才,重塑人才队伍,组建专业团队;另一方面则需加强财务内部业务培训,定期组织信息技术应用等培训,使财务人员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利用学校的教育和数据资源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力。
2.完善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
财务信息化转型升级主要是依托物联网、信息技术,因此稳定的网络技术是转型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积极与软件供应方提供的技术维护人员沟通,解决软件自身产生的各类问题;在系统使用过程中也会发现许多需要更新的地方,比如自动生成入库单等,可以要求技术人员增加功能模块,满足需求。另一方面,若发生校园网等线路问题,需要与网络中心部门联系,维护网络稳定,确保系统顺利使用。
3.推行网络智能报账
网络智能报账可以实现随时随地报账,突破时间、地点的限制,提高报账效率。一是选取合适的供应商,管理层可以通过充分调研了解不同供应商提供的报账系统软件,包括报价、使用情况、功能模块、后续技术维护等信息,从而能够更好地做出决策。二是完善系统功能,显示每种报销业务类型需要提供的材料内容,同时提供反馈窗口,可以让财务与报销人员进行沟通以减少沟通成本。三是将纸质票据转为电子格式存档,通过检索报销单号或凭证号可以快速在信息系统中查询,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二)构建财务共享中心,打破信息壁垒
1.统一流程和制度标准
在信息系统中,若无法保证制度标准和流程统一,就无法准确设置参数和要点,因此,高校需要完善制度建设,保持统一领导,不同业务部门之间处理流程统一化,保证数据来源一致性[3]。完善数据格式,根据日常工作需求完善编码体系,例如学生学号、教职工工号为人员唯一识别编码,确保财务与其他业务系统数据的一致性;整合信息系统,打通闭环结构,集成优化各个部门的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相互联通和共享。
2.对接业财系统
高校应基于自身的需求,根据财务管理需求,将学生数据库、薪酬管理库、科研经费项目库、资产数据库、OA系统等模块一起融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共同构建财务共享中心,将不同的业务系统与财务端口进行对接,促进财务、科研经费、资产管理、工资酬金、人力资源等业务模块数据衔接,提高财务信息的共享程度,组建完整的数据链,打破数据互通的阻碍,实现数据的统一联动[4]。将财务系统与其他数字化平台的业务数据对接,不同系统可以通过同一接口查看数据,例如网络报销平台需要与财务预算、核算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实时更新经费余额和预算额度,避免出现做账时余额不足、造成退单的情况。特殊类型报销单则需要分别与相应的信息系统对接,例如资产清单需要实现网报系统数据与资产采购、入库系统的对接,以确保资产端口与财务端口数据的一致性。
3.挖掘数据价值
使用数据信息处理功能,利用AI技术呈现数据可视化界面,通过财务共享中心财务人员可以进行收集、整合、处理大量的不同数据信息以形成数据库,按照设置好的公式、模板生成相应的数据报表,实现财务数据自动化处理,减轻财务人员工作负担。快速查询相关数据,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与分析,方便不同业务部门、分校区之间的交流,掌握进度过程,方便学校决策。
(三)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1.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财务信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的发展情况,因此财务信息安全至关重要,务必提升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以有效应对信息泄露风险;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定期组织网络安全培训和网络知识测评,建立高校网络安全防线;加强对财务流程管理和系统维护,及时为高校财务管理系统提供优化建议。
2.保障网络安全建设
高校网络结构复杂,需要多层次设置安全机制。一是设置网络防火墙保护信息系统免受外部攻击,拦截病毒,同时过滤存在危险因素的数据。二是加强用户管理,采用身份验证、黑白名单访问机制,未经授权不得访问和操作。三是对关键数据加密传输处理,防止被恶意篡改或泄露数据,保证数据安全。四是技术人员定期检查并修复安全漏洞,防范潜在风险。五是提高数据恢复能力,定期、多方式备份数据,设立数字化平台的数据备份、风险评价、预警机制,定期进行安全监督检查。
3.提升内部控制水平
高校需要积极推进财务系统与内部控制相融合,通过设置审批权限和额度、控制对象内容,利用财务系统的程序控制,弥补可能存在的内部控制漏洞,降低人为操作风险,提升内部控制水平。不同的财务人员职责不同,出纳主要负责资金进出,审核人员主要负责审核报账材料,通过系统选择不同用户角色,实现不相容岗位的分离,从而避免权责不清导致的内控管理混乱的现象。高校财务可以从风险导向出发,分解各个流程步骤,设置控制对象,当超过设定阈值时自动报送异常情况,例如在报销人借款时,设定人员范围仅为教师且每人仅限借款一次,当系统已存在该借款人的一笔借款记录时将跳转至提示信息页面。
四、结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带来了新的创新机会,提升财务管理效能成为高校财务不断改革创新的内在需求,推动高校财务利用数字化平台实现转型优化。高校应统筹规划,加大信息技术资源投入,依托数字化平台完善财务管理体系,搭建智能保障系统,为师生提供方便快捷的报账服务;利用“数字化平台+模块”的理念设计构建财务共享中心,对接不同业务系统,打破信息壁垒,并注重数据的利用分析;同时必须确保数据的安全,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并持续优化内部控制机制。
参考文献:
[1]周婕.高校财务共享中心建设[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4(1):96-98.
[2]高丽丽.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纳税,2021,15(18):103-104.
[3]梁潇,刘雅荣.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建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3,45(S1):52-54.
[4]唐小燕.高校财务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广西经济,2023,41(3):121-124.
作者简介:蔡梦婷(1996.11-),女,汉族,福建福州人,硕士,助理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