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2024-06-25张岩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只有充分结合宏观背景、结合时代特色,才能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深入研究新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了解高校学生新媒体使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最大化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传播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4.06.036
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基本遵循,这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实践为中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个人品德的形成过程及发展规律,这不仅仅与高校学生所处的微观生活环境有关,更与宏观社会背景息息相关[1]。因此,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当前的社会背景深入结合,才能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实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相较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新媒体通过计算机互联网与现代数字通信技术的突破,以强大的存储功能、个性化的信息定制功能及互动平台构建功能等高技术优势,正在广泛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习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此为契机,在新媒体新环境下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特征,努力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一、高校学生新媒体运用现状
(一)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手机智能化的不断加强与发展,使诸多借助手机运行的新媒体平台具备了更大的优势,例如手机QQ、微信、微博、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的兴起在为大学生提供更便捷的通讯服务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意见表达渠道和崭新的社交方式,使他们能够通过变换身份更加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更充分地获取学习、生活、娱乐等各方面的信息。
(二)内容更加丰富开放
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中,信息一般由专业人士发布和提供,这些内容除了受到专业人士所代表的群体的价值影响之外,往往还需要通过职能部门的审核,这在传播者和受众之间呈现出一种不对等性[2]。而新媒体平台的出现,则打破了这一“信息垄断”,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大众既是信息接收者、又是信息的发布者,这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群体的信息表达欲望,又使他们能够接收到更加多样的信息。
(三)“极化效应”影响力不容忽视
新媒体内部存在着丰富多样的群体互动关系,拥有某些相同特性、相同观点的人聚集起来组成一个一个小的群体,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认为,“通过同质性群体的建立,会产生一种‘群体极化效应,即通过某些具有相同爱好者的追捧,形成某种具有群体代表性、压倒性的言论,这种言论通过网络技术的不断放大影响,可能会逐渐演变成一种主导文化意识,引发社会文化的动荡”[3],并对青年人的价值观形成产生不利影响。
二、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必须要借助一定的传播工具,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多样的传播工具,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手段。然而,新媒体在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影响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更加灵活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借助信息的交流互动使受教育者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及精神状态。新媒体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交互平台,受教育者们既可以选择通过网络慕课、网易公开课等方式主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又可以在日常阅读中被动接受主流价值观的影响。此外,新媒体传播方式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负担,思想政治教育受时间、空间的束缚减小,课程的趣味性也有一定的提高,极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效率。
(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更加立体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共享性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多样性。相较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主要来源于理论、政策,新媒体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来源更多样,这为受教育者们提供了更全面、更立体的教育信息。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了解到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信息,而这些信息也以学生更感兴趣的图像化形式呈现,降低了传统“灌输式”教学所带来的厌烦感和抵触心理,以新媒体为辅助的“渗透式”教学方式将更有助于全方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增强教育效果。
(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不断增强
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性降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不断增强。新媒体平台在为学生提供海量的信息的同时,也使得学生有更大的选择权,学生们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信息的相对垄断,教育者在进行思想灌输时具有更强的思想权威,然而在新媒体时代,这种权威性在逐渐地弱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不断增强,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抵触心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思想体系,在复杂的新媒体环境下不良影响更是被放大,一旦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危害甚大。
(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关系的现实性受到挑战
在网络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并不是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而是通过一系列网络符号进行沟通,这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现实关系。网络世界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交流环境,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这个环境中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身份,而是可以无障碍的用虚拟代号进行交流,这反映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性不断增强;但另一方面,过于依赖虚拟环境中的符号与符号之间的互动,则会使人在现实世界中成为工具的奴隶,丧失人的本身特性,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关系上,就是受教育者在长期的网络生活中逐渐对教育者的权威产生厌倦,从而拒绝这种存在等级关系的上下沟通[4],给主流价值观的输出造成障碍。
(五)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加复杂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性的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仔细考虑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随着国家的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思想素质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都影响着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思考,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更为广泛的社会基础。
高校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对青年人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西方思想对我国思想道德体系的冲击,影响了传统的价值体系,网络更是一些西方拜金主义、奢靡之风的温床,而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极易被这些不良思想蛊惑,这也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困难。
三、新媒体背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通过深入剖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点,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思路,为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工作方法、开辟新的工作路径。
(一)打造教育平台,丰富教育手段
新媒体网络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沟通平台,要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共享平台和实践平台,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加强技能锻炼,为大学生提供更加适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通过思政工作者和大学生的线上交流,有针对性的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服务学生、帮助青年成长成才的作用,保证教育主体间沟通的有效性,使教育者更准确地把握大学生地思想动态[5],进一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二)增强创新意识,提高职工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阶级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发展实际的课程教学;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知行合一”,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努力培养新时代新人才;要始终在课程上占主导地位,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形成全方面育人的良好氛围。
(三)占领网络阵地,培养“意见领袖”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独立思维的养成,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干扰大学生的正常思考,并逐渐蚕食着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需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主动传播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并引导大学生们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面对有些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心理,要着重培养大学生群体中的“意见领袖”,让大学生群体中的“意见领袖”充分发挥“扬声器”的作用,做网络谣言的“粉碎机”。
(四)提高表达技巧,凝聚语言特色
面对新媒体文章阅读量两极分化的现象,高校新媒体运营者需要深入了解青年人的心理状态、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掌握青年人的语言表达技巧,摆脱以往纯“说教”的教育方式,巧妙地运用语言技巧,既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严谨性,又增强表达方式的生动性,掌握新媒体运营的主动权,使教育效果最大化;提高官微运营的自由度,以更“诙谐”的语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青年人的吸引力。
(五)加强现实引导,回归生活世界
面对虚拟网络世界的诱惑,经常有大学生沉溺于虚拟世界,而忽视现实世界面对面的人际互动与社会特征,最终产生虚无主义困惑,因此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破除教育者与问题学生的沟通障碍,从个人的现实生活实践出发,防止出现“线上世界”与“线下世界”相脱离的现象;引导学生回归现实世界,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和谐互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间的良性互动。
四、结语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要想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在学生心中的抵触心理,就必须掌握、运用最新的新闻传播手段。随着网络新媒体平台的普及,以往教育者和受教者之间的知识壁垒正在逐渐消解,我们要能够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特点、打破教育的时空界限,在加强对学生的政治引导的同时,利用新媒体传播即时性、多元性的特点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链接,从而真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学俭,张哲.“后现代阅读”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4):86-90.
[2]季海菊.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机遇[J].南京社会科学,2015(5):151-157.
[3]陈光军.新媒体技术环境下语言特点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71-73.
[4]刘晓慧,韩升.“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建构[J].理论建设,2015(6):83-87.
[5]张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探析[J].高教探索,2016(2):118-123.
作者简介:张岩(1987.8-),女,汉族,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