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患者如何进行调理
2024-06-25陈进松
陈进松
饮食调节
中医认为药食同源,如生姜、绿豆、芝麻、大枣等食物存在一定药理作用。发生骨折后,患者要重视饮食禁忌。建议骨折患者选择柔软、洁净、营养丰富的食物,同时注意减少西药服用剂量,以降低用药不良反应。此外,为骨折患者提供饮食指导时,要基于个体差异性、疾病进展等科学进行。
骨折初期,患者气血瘀滞,需重视祛瘀、消肿,以促进骨折区域新生骨质,此时需为患者准备蛋奶、果蔬、瘦肉、豆制品类食物,忌油腻、辛辣食物。骨折中期,血肿、瘀血被吸收,需为患者准备动物肝脏、骨头汤等高营养食物,同时注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以促进骨痂生长,取得接骨续筋之效。
此外,若骨折患者合并脾胃运化紊乱,可用芝麻、莲子熬粥;合并脾胃虚弱者,可用扁豆、山药熬粥;合并肾气不足者,可准备栗子、胡桃熬粥;合并气虚者,可用黄芪、人参熬粥;合并气血双虚者,可用何首乌熬粥。中医理论中素有“以脏补脏”学说,可用动物肝肾、排骨汤等壮骨、强筋,忌烟酒和腥发食物,同时注意控制进食时间,规避饥饱过度损伤脾胃。
情志调节
情志失常可致神气受损,而骨伤科患者大多起病急促,且病程较长、修养期间疼痛剧烈,因此治疗期间要注意调节患者的情志,辅助患者消除恐惧、紧张、忧虑情绪,规避七情太过干扰患者心理健康。患者应维持积极、平和的心态,树立对抗骨折的信心,进而配合临床治疗。
补肾养精
中医理论认为“肾藏精,可主骨生髓”“骨损,伤肾元,忌入房”,而肾精是否充盈与先天禀赋、后天调养有关,若骨折后未注意调节,可致肾虚,影响预后。因此,骨折患者恢复期要禁欲,即规避性生活,以免延迟骨折愈合。
按时服药
骨折患者要按时服药。需服用泻药者,建议午后用药;需服用发汗透表药者,建议午前服用;需服用益气补阳药者,建议晨起或午前服用;需服用养血、补气药者,避免夜间服用;需服用祛瘀、活血药者,需以大量温开水送服。
此外,还应结合骨折患者的不同病程开展用药干预。骨折初期,患者多存在瘀血停积问题,部分患者合并腹胀、便秘,因此应选择活血、行气方舒缓,如活血止痛汤、膈下逐瘀汤等。骨折中期,需以续筋、接骨、生新、和营为主,可选择续骨活血汤、和营止痛汤等。骨折后期,患者病情平稳,但存在气血耗损问题,因此应选择滋肝、养肾、补血、补气方舒缓,如壮筋养血汤等。
中医辨证给药,灵活组方,可满足不同骨折患者的个体化需求。
起居调节
为骨折患者创建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调节其病室的温湿度,定期为其更换内衣、床单,维持床铺干燥。定期开窗通风,维持病室空气清新。此外,中医认为精神、身体过劳可损伤患者生理健康,致生理机能失调,因此应注意调控每日劳作时间,做到生活有节、起居有常。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要顺应四时,以增强体质、适应节气变化。进入春夏季,骨折患者要早起、晚睡,并增加日间活动,促使氧气遍布周身,进而壮骨强筋;进入秋冬季,骨折患者要做好保暖工作,并调节作息,在体内贮藏阴精,以达到“阴平阳秘”之效。
运动调节
骨折患者康复锻炼过程较漫长,尤其关节内、关节邻近区域骨折者,需坚持正确锻炼,结合骨折位置、程度完善康复锻炼计划,康复锻炼涉及全身主被动锻炼、局部主被动锻炼等。在锻炼期间,需注意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强度,若过早开展主动锻炼,可能会损伤骨折端稳定性,影响患者康复。此外,患者骨折后如果出现关节僵直、筋脉挛缩、伸屈不利等症状,可对其进行按摩,疏通经络,祛除局部郁闭之气。功能锻炼与手法按摩有助于调和气血、通利血脉、强壮筋骨,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防治腹胀与便秘
骨折后经脉受损,脏腑之气运行受阻,久而久之患者体内清浊之气无法升降,可诱发腹胀;骨折后气血虚弱、血瘀生热,久病热郁结肠,可致阴津受灼,诱发便秘。因此,家属应为骨折患者进行腹部按摩护理,每日顺时针按摩腹部100~200圈,并为患者准备新鲜果蔬。此外,未出现腹胀、便秘者,可取大肠、小肠与三焦穴,开展耳穴压豆干预;已出现腹胀、便秘者,可取天枢、关元穴,开展针灸干预,同时用开塞露辅助排便。
作者单位|巴中骨科医院康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