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的层化分解与教学要求

2024-06-25翟玉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教学要求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翟玉华

摘 要:课程目标在课程教学中起着重要的规约和指导作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课程目标为“重在增强使命担当”,这一目标相对宏观、抽象,需要有逻辑、有层次地进行分解,才能在教学中得到体现和实现。使命担当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有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其形成发展以认知为基础、情感为支撑、价值为核心、能力为要件,故可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分解为知识目标、情感目标、价值目标和能力目标。推动这些目标在教学中落地落实,需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明确课程目标的“红线”地位为前提,以科学设定各科目教学目标为基础,以根据教材内容落实教学目标为关键,以推动教与学两种目标的关联互促为保障,从教学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和方面入手,着力体现和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教学要求

DOI:10.15938/j.cnki.iper.2024.02.012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24)02-0084-06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在课程上的具体化,规定并指导着课程教学活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一类特殊课程,其教学亦应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和导向,并致力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指导下,高校思政课越办越好,课程目标得到极大程度实现。但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还一定程度上存在对课程目标关注不够、认识不足、落实不力的状况,成为制约教学质量和效果不可忽视的因素。对此,需明确高校思政课课程目标的总引领地位,通过分解使其转化为具体教学目标,并把握相应教学要求,发挥目标导向作用,推进教学实效提升和课程目标实现。

一、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课程目标层化分解的必要性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规定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课程目标为:“重在增强使命担当,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这一目标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目的的具体体现,也是高校思政课根本目标的时代呈现,坚持以这一目标为导向,不是嘴上空喊的口号,也不是只落于纸上的条文,而是必须贯彻落实到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行动,这离不开对课程目标有逻辑、有层次的分解。

1.高校思政课课程目标特殊性的本然规定

高校思政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2,这一课程性质决定了高校思政课的课程目标具有不同于一般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特殊性,这是对其进行层化分解的内在根由。从课程目标的确立看,高校思政课的课程目标是由党和国家根据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需要统筹规划、总体确立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统领性和抽象性,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也正因为如此,课程目标便不易直接运用于实践,只有有理有据进行层化分解使之具体化,才能有效发挥导向和引领作用。从课程目标的内容看,高校思政课“立足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旨在“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4。《意见》强调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重在增强使命担当”,就是基于新时代对课程目标的侧重关切和具体概括,但仍然是“一种内隐的行为目标”,只有经过分解转化为具体的“外显行为目标”5,才能在实践中落实。从课程目标的性质看,高校思政课重在推动大学生“成人”,目标的重心在于提升思想政治素质,“使命担当”就是新时代大学生应有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内容,这无论从话语表达还是实质内涵看都具有抽象性,若不经过具象转化,既不便于理解,也无法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得到体现和实现。

2.高校思政课课程设置特殊性的实然要求

作为体现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必修的一类课程,在课程设置上不仅科目多,而且时间跨度长,这现实地决定了总体性的课程目标必然要通过不同科目体现出来,在现实教学中也需经过分解才能贯彻落实到具体科目之中。从当前高校思政课的课程科目及开设情况看,本科主要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等课程,高职高专主要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硕士阶段主要开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等课程,博士阶段主要开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等课程,不同科目之间有序衔接,除贯穿所有学年的“形势与政策”课之外,其他课程都以学期为单位来实施。这些科目都统称为高校思政课,有共同的课程目标,但不同科目主体内容不同,教学侧重点不同,只有根据科目特性对总体的课程目标进行分解,才能更好体现和实现目标。此外,由于科目诸多,课程开设时间长,课程目标的达成需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进一步凸显了课程目标层化分解、逐步达成的意蕴。

3.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的客观需要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高校思政课归根结底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这是课程目标,也是教学目标,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开展的方向和价值指引。但在当前现实教学中,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对课程目标关注不够、认识不足、落实不力的状况,既影响了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也弱化了思政课的育人功能。比如,有的教师目标意识欠缺,存在想到哪讲到哪的现象,一些内容与教学要求无关或关系不密切;有的教师目标意识有误,“把系统的教学目标单一化为知识目标,甚至把完成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应付考试作为教学目标”,“实际上已经丧失了思政课教学的本质”[6;还有的教师“教学目标较为笼统”,“导致教学内容成为不切实际的书斋式空谈”7。“正确而可行的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导向,是保障教学质量的指针。”8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课程目标也是教学目标,统领着具体教学目标设定、重难点安排、内容呈现、素材和方法选用等教学准备、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同时作为预设的教学愿景,又是检测、评价教学活动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和尺度。无论作为指导、支配教学活动的主导因素,还是作为检测、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教学目标都应是具体而非抽象的。换言之,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越清晰、越具体,指向性和针对性越强,相应的教学行为就越有效。因此,十分有必要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课程目标进行有逻辑、有层次的分解,实现宏观课程目标向具体教学目标的转化,这样才能为教、学、考、评等提供明确的依据和标准,也才有助于提升教学实效。

二、基于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发展过程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课程目标分解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是一个系统体系,按照不同标准可分解为不同子目标。增强使命担当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也是新时代大学生应有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怎样通过思政课教学助力大学生使命担当的增强?从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发展过程看,认知是基础,情感是支撑,价值是核心,能力是要件,因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可分解为知识、情感、价值、能力四个相互承接和贯通的方面,从科学认知到积极情感再到正确价值取向最后到必备能力,逐步促进使命担当的增强,这一过程也正是课程目标在教学中的体现和实现过程。

1.以知识目标为基础,引导大学生深化自身使命担当的科学认知

思政课重在塑造品格、引领价值,但“没有知识的支撑,品格和价值就失去了认知基础,也就失去了思想进阶和价值提升的可能。”[9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体系中,知识目标是基础,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完整的思想理论、强大的真理力量,促进大学生全面认知‘使命担当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10,使浅显零碎认识不断清晰、系统、深化并进入价值系统。第一,深化理论认知。理论认知是前提,就是让大学生明确认识新时代背景下的自己肩负“什么样”的责任与使命。青年大学生在社会发展中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但现实中一些大学生正在变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在“两个大局”下应有的使命担当。高校思政课要引导大学生明白,担当民族复兴使命是历史的必然,是光荣的使命,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第二,深化价值认知。价值认知是关键,就是让大学生深入理解“为什么”担当使命。大学生对自身使命担当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从而以认识上的清醒和彻底保证行动上的自觉和坚定。高校思政课要通过历史、现实、未来、国际比较等多角度引导大学生打心底认识自身责任与使命不仅是同个人生存发展有关的事,更是同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有关的事。第三,深化行动认知。行动认知是重点,就是让大学生科学把握应“怎样”担当使命。“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11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是崇高的也是现实的,担当使命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高校思政课要引导大学生清楚认识这一点,明确担当使命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2.以情感目标为支撑,引导大学生培塑乐于担当使命的积极情感

情感是推动学生深度融入思政课教学场域的关键因素,是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目标的重要维度,但并不意味着高校思政课就无需关注情感。事实上,大学生只有在正确认知使命担当的基础上塑造积极情感,才有助于激发担当使命的动机和动力,也才能为担当使命提供持久的情感支撑。因此,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要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引导他们培塑乐于担当使命的积极情感,具体表现为对担当使命的认同感、自豪感和使命感。第一,建立在理性认知基础上的认同感,有助于大学生将使命担当从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心真情,促信见行。高校思政课应以课程内容为蓝本,通过引导大学生树立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进而增强对自身使命的认同感,为担当使命提供心理根基和情感基础。第二,建立在认同感基础上的自豪感,是带有明显倾向性的积极情感,也是振奋意志激发使命感的关键因素。高校思政课要多方位激发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对社会主义中国的自豪感,尤其强化对新时代的自豪感,并联系实际引导他们生发对自身所担负伟大使命的自豪感,由此为坚定意志、触发行动提供强烈的情感支撑。第三,建立在自豪感基础上的使命感,是一种“一定要为之贡献自己力量”的强烈责任感,能促使行为动机产生,并给相应行为提供直接驱动力。高校思政课在引导大学生生发作为民族复兴见证者的自豪感的基础上,更要引导他们升腾出作为梦想实现的直接参与者、推进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他们“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12,将对祖国和人民的使命担当转化为个人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激发担当使命的内在自觉。

3.以价值目标为核心,引导大学生树立担当使命的正确价值取向

价值是基于认知和情感的高层次精神素养,“主要表现为信念、信仰和理想”[13,是人的精神世界的主导性因素,决定着人对自身与外界关系的认知和评判,调节着人的态度和行为。价值引导是思政课的核心功能,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点关切,价值目标自然是教学目标的重要一维,总体上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担当使命的正确价值取向,只有如此大学生才能更好地将对使命担当的科学认知、积极情感转化为行为品质。第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并坚定正确的价值立场。价值立场是带有方向性、原则性、根本性的大问题,价值立场直接影响到价值态度、价值追求,也从根本上决定了价值取向。高校思政课需引导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而非个人主义的价值立场,帮助他们将个人理想与使命担当统一起来,尤其要将国家、民族、社会、人民等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第二,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并坚守科学的价值态度。价值取向常常通过个体对其他事物的评价和看法体现出来,这既与对事物的认知有关,更与个体的价值态度有关。高校思政课需着力引导大学生区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两种不同的价值态度,尤其要结合现实生活在澄清误解中帮助他们树立并坚守价值理性,这是愿担使命的重要基础。第三,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并坚持合理的价值追求。价值追求是价值立场和价值态度的归宿和落脚,也是价值取向的直观体现,是人的行为选择的直接驱动力量。在当今多元化社会,高校思政课需引导大学生在多元价值追求中将担当使命作为主导性追求,并以主导引领多元,确保追求是合理的并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

4.以能力目标为要件,引导大学生提升敢于担当使命的必备能力

知识目标、情感目标、价值目标重在解决“愿不愿”担当使命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个“敢不敢”“能不能”担当使命的问题,这主要通过能力目标来解决。能力欠缺、本领不够是不敢担当的重要原因,只有以“能力”为要件,提升大学生敢于担当的必备能力,才能进一步增强他们担当使命的底气和信心,也才能促使他们真正践行使命担当。高校思政课核心在育人,却也“具有强大的育才功能”[14,但不同于专业课,思政课所涉及的能力目标主要在于引导大学生提升宏观的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成人成才的必需,也是担当使命的必备。第一,作为未来干部队伍的主体力量,大学生的政治能力如何,对于担当使命至关重要。高校思政课是培养大学生政治能力的重要途径,要通过相关内容引导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并形成积极的政治参与心态,不断提升政治领悟力与政治鉴别力。第二,思维能力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必备能力,大学生作为未来各条战线的中坚力量,良好的思维能力是他们担当使命的重要依托。高校思政课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为中心,并结合不同科目的特色,通过富有学理性、逻辑性的教学,引导大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并帮助他们在低阶的记忆、理解、应用思维能力基础上逐渐增强反思、批判、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第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15,大学生作为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创新能力也是担当使命的必需。高校思政课应有意识地根据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等,也可通过富有创意的教学,悄然在学生心中埋下创新的种子,还可引导学生参与思政课创新实践,多措并举强化创新能力培育。

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落实课程目标的教学总要求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课程目标不是抽象的规定,而是应落地落实的教学追求。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宏观、抽象的课程目标转化为具体可感有操作性的教学目标,是对课程目标理解的深化,也是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落实课程目标的基础。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的开展,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将课程目标转化为教学目标并使之得到实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以高校思政课教师为主体,以“教学侧”为重点,以“学习侧”为观照,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明确课程目标的“红线”地位为前提,以科学设定各科目教学目标为基础,以根据教材内容落实教学目标为关键,以推动教与学两种目标的关联互促为保障,从教学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和方面入手,着力体现和实现教学目标。

1.高校思政课教师需明确课程目标的“红线”地位

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将课程目标转化为具体教学目标的直接责任人,是使教学目标体现并落实于教学过程的主导力量,他们对课程目标重不重视、理解准不准确,直接决定了课程目标在教学中的体现和实现程度。只有使每一位高校思政课教师都明确,重在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这一课程目标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统领,理应成为贯穿思政课教学始终的“红线”,才能确保课程目标在教学中不缺位,并充分发挥其对教学的指引和推动作用。具体而言,第一,教师需强化目标意识。目标是任何一个有意识行为的先导,“教学目标是学校中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16。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学目标不应只是呈现于教案的文字,而应是切实体现于教学活动的主旨和线索。教师需高度重视课程目标的“红线”地位,将其转化为教学目标,并做到心中有目标,课中融目标,课后省目标,使教学目标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指引。第二,教师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体系。重在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作为高校思政课的课程目标,相对宏观和抽象,故而需要教师立足教学对其进行分解,明确其内在层次,尤其是基于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发展过程的“知识—情感—价值—能力”四维教学目标体系,并着力使各层次子目标涵容、体现于教学过程之中,这既是课程目标“红线”地位的应有之义,也是目标实现的必由之路。第三,教师需避免课程目标融贯的误区。作为“红线”的课程目标应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贯通于思政课教学各环节之中,不是生硬刻板的,不能“硬融入”“表面化”,这要求教师以课程目标为统领理解课程及教材内容,以课程目标为导向进行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活动,以课程目标为标准反思和总结教学效果,惟其如此才能促进课程目标实现。

2.高校思政课教师需科学设定各科目的具体教学目标

作为一个课程体系或一类课程,高校思政课由诸多科目构成,每一科目的内容侧重不同,知识体系不同,教学目标的侧重和实施也便有所不同。因此,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落实课程目标,需根据具体科目的特性和内容,将总的目标转化为有可操作性的具体目标,并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把课程愿景转化为具体教学行动。当前高校思政课已形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形成了必修加选修的课程体系,在专、本、硕、博不同层次设置了不同的科目。对此,要以重在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为主旨,一方面抓准各科目的突出特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科目具体教学目标的区别化设定,切忌不同科目教学目标的简单重复。另一方面又需关注不同科目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学段,根据课程安排体现各科目教学目标的有序衔接,确保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这里仅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加以说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一般是本科、专科大学生最先接触的思政课,这一科目与大学生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主要“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与法治问题,……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7在设定这一科目的教学目标时应重点注意:一方面,要立足高位,将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重要性提升到大学生担当使命的政治高度、战略高度。另一方面,还要着眼生活,将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同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兴奋点、困惑点、矛盾点联系起来,侧重于在回应思想困惑、澄清价值冲突中筑牢担当使命的基础性认知、情感和能力。

3.高校思政课教师需依据教材内容针对性落实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总是以一定课程内容为媒介的,既要通过—定的课程内容体现于教学活动之中,也要通过教学内容的合理组织与呈现来实现。同样地,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的贯彻落实,也需在科学设定各科目具体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细化到相应科目的具体内容中,通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来体现,通过有针对性备好课、讲好课、省好课、改好课来实现。为确保思政课教学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国家统一编写了各个学段的思政课教材,并根据时势发展进行统一修订,使之成为思政课教学活动开展的根本依据,高校思政课更是如此。高校思政课每一次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都应是坚持目标导向对教材内容的科学呈现,这依赖于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把握,依赖于专题目标、课时目标的精准设定,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重难点,有目的地丰富教学内容,有策略地调整教学形式,最终呈现锚定目标的优质课堂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依然是关键。首先,教师需以对教材内容的研读为基础,理清教材知识体系,把握教材内容的逻辑性、层次性。其次,需将教材内容与课程目标、科目目标结合起来深入思考,从知识目标、情感目标、价值目标、能力目标四个维度进一步分解制定具体的专题目标和课时目标。再次,需结合学生身心特点、社会现实生活以及时政热点等以生动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使各层次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彰显。最后,需以设定好的各层次教学目标为标准和依据,对教学活动进行自省、反思,并进对教学环节进行优化整改,避免教学目标偏离,确保教学目标实现。

4.高校思政课教师需重视教与学两种目标的关联互促

教学归根结底指向和落脚于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因而教学目标并不单纯指引教师的“教”,还引导着学生的“学”,故应在“教”与“学”的关联互促中更好推进教学目标实现。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应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追求的教学结果,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引导者、促推者,在增强大学生使命担当中起主导作用,学生作为参与教学活动、接受教育影响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最终要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互促来体现和达成。但在传统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常常容易出现只注重“教”而忽略“学”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对此,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需加以改变。第一,在设计思政课教学的专题目标或课时目标时,不能只关注“教师做什么”,还应在尊重和把握大学生身心特点、认知规律、成长需求的基础上,明确教学过程中“学生做什么”、教学结束时学生“学会了什么”,也即既有“教”的目标,也有“学”的目标,使教师围绕目标教, 学生围绕目标学。第二,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需时刻将教学预期目标铭记在心,贯通于教学过程始终,并将课程内容安排、教学方法选择等与学生的学习方式联系起来,为学生在“教”中有效“学”提供帮助。另一方面,教师还需有意识地让学生明确每一次思政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聚焦目标高效参与教学活动,避免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第三,在教学反思和总结环节,教师既要对自己“教”的内容、形式、方法等进行重点关注和把握,又要对学生“学”的状况和效果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对教学目标的实现状况进行“教学侧”与“学习侧”的全面分析总结,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总之,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十分有必要关注课程目标并发挥其引领作用。对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既需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科目、不同内容、不同学段进行侧重点不同的使命担当教育,又需在遵循大学生身心特点、成长规律和教书育人规律的基础上从知识、情感、价值、能力多层面加强引导,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致力于为党和国家培养一批批乐于、勇于、善于担当使命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5.

[2] 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EB/OL].(2015-08-11).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1508/t20150811_199379.html.

[3] 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214.

[4]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480.

[5] 李梁.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使命与思政课教育目标设计的逻辑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9(1):36-38.

[6] 武星亮.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 须着力增强教师的目标意识和能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9):37-39.

[7] 于赫.讲深、讲透、讲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提升的三个着力点[J].思想教育研究,2023(6):111-116.

[8] 李剑萍,魏薇.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179.

[9] 宇文利,金德楠.“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理想信念教学的基本理路[J].思想教育研究,2021(9):114-119.

[10] 耿品.深入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课程目标[N].中国教育报,2021-03-15(6).

[11]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12]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13] 李德顺.价值研究与价值观建设[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5.

[14] 沈赤.思政课的育才功能应该强化[N].光明日报,2019-08-27(13).

[15]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2).

[16] 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4.

[17] 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与法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10.

[责任编辑:孙 皓]

猜你喜欢

教学要求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思想品德兴趣教学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培养策略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