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建设依据、层次意涵及实践理路

2024-06-25王钊刘伟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4年2期

王钊 刘伟

摘 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过程,肇始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生活的哲理表达,证成于中国共产党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接续探索,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华民族文明传承的内在主张。深入理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层次意涵,一方面要准确把握社会成员享有精神生活资料、提升精神生活境界、增强精神生活创造能力等低阶个体性意涵,另一方面要深刻认识社会推动精神生活建设背后的提升文明发展层次、涵育时代精神风貌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高阶社会性意涵。新时代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需要把握基础路径,又需要致力高阶追求。既要筑牢基础支撑,以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奠定精神生活富裕的物质基础;又要涵养实质需求,以喜闻乐见的文化创造提升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既要提升精神境界,以文化强国建设增强中华文化主体性和民族成员文化自信;又要强化行动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成员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关键词: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设依据;层次意涵;实践理路

DOI:10.15938/j.cnki.iper.2024.02.001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24)02-0001-0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1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如何促进人民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成为当前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关键任务。习近平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2这进一步表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体现。这不仅明确了共同富裕的全面性,而且强调了精神生活富裕的重要性。当前,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程度已成为衡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关键性因素。我们从学理上分析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建设依据、层次意涵及实践理路,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与深远意义。

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建设依据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执政的伦理根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积极深入培植现代人所应有的公共精神风貌,把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当成社会主义美好精神生活追寻的理想目标,在物质生活有更高的追求基础之上,亟需从精神文化领域丰富人民生活。因此,从理论基础、历史传统、现实根基、文化底蕴四个维度厘清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设的依据,为我们深入理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话语奠定坚实基础。

1.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生活的哲理表达

生产与需要的关系分析为我们辩证地审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了理论前提,也指明了物质生活富裕、精神生活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共同满足,是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的共同发展。其中,物质需要满足是精神需要满足的前提,物质生产力发展是精神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言:“通过社会化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3社会生产是精神生活富裕的生产力基石,其目的就是要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富裕,为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保障。在社会生产中如果撇开精神生活富裕只讲物质生活富裕,得到的只能是物质富裕,不可能获得精神富裕,也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从生产关系角度看,我们追求的精神生活富裕,应该是属于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的精神共同富裕。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说道:“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4这里指出的“所有的人富裕”,体现了富裕的共同性特质和基本要求。因此,在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领域要消灭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促进精神生活的社会公平。与物质生活富裕相似,实现精神生活富裕也同样需要消除城市与乡村之间、阶层与阶层之间的根本性对立,不断为实现社会精神财富的共同建设创造条件,持续保障人民群众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有效供给和共同享有。同时,马克思也在分配领域释放出精神生活富裕的社会化取向,深刻透彻地分析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为精神富裕提供了学理化的解释话语。正如马克思提出,“通过有计划地经营全部生产,使社会生产力及其成果不断增长,足以保证每个人的一切合理的需要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得到满足。”[5所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富裕的内容结构等范畴的内在关系出发,我们也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人学意蕴。当然,马克思所指向的人都是社会发展中的现实的、具体的人。因此,必须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以及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2.历史传统:中国共产党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接续探索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党的百年征程史就是一部始终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谋求社会进步的奋斗史。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落实和强化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价值根基。为了增进人民福祉,中国共产党不仅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奋斗目标,而且将高层次的精神文化建设摆在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提出:“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6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7社会主义优越性是多方面的,共同富裕是其至关重要的方面。在现实发展中,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还进一步提升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凝聚了更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热情和力量,进而更快、更好地推进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跨入新世纪,江泽民指出,“人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秩序、社会风气都要搞好”[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9;胡锦涛则强调社会主义文明的协调发展,“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10,清晰展现了社会主义发展要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明确提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揭示了处理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辩证关系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健康发展的逻辑必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11,在此意义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延伸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之一。特别是当前已然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经济社会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然实质性转变,人民对精神生活富裕的追求更加强烈,对精神文化财富的创造、对精神世界的构建表现出积极探索地态度。因此,新时代推进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现实条件、群众基础,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奋进搞建设、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内在精神诉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3.现实根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应有之义

什么样的物质基础决定人们追求什么样的精神世界,一定的意识需求是一定的物质基础作用的结果。据国家统计局2024年公布的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 260 582亿元,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9 358元;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 218元,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 796元;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9 708亿元;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大幅增长,科教文卫事业取得突破性成果;国家综合国力和整体竞争力显著增强。[12如此庞大的经济体量为人民群众拥有更加稳定的工作和收入造就了经济基础,人们的物质生活追求和精神生活追求籍此不断升级。从“吃得饱、穿得暖”到“吃得好、穿得好”,释放出的信号就是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进而要求在精神文化领域实现共同享有、共同富裕。对于社会成员来说,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实现精神生活的富裕,“在所有的人实行明智分工的条件下,不仅……使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获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社交方式等等,……还要把这一切从统治阶级的独占品变成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并加以进一步发展。”[13社会主义的精神生活内容同样是社会共有的财富,是建立在物质富足的基础之上。进入新时代,随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人民在物质生活层面已经得到了基本保障,人们在精神生活领域的追求中自然也会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发展而提升,我国精神文明建设逐渐由“量”的积累转为“质”的提升,人民在普惠共享发展成果的过程中,追寻更高的精神价值,社会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在更高水平上、更高层次上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党也带领人民在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14,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更具有现实性和可能性,成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充实、可持续、有保障的重要来源。

4.文化底蕴:中华民族文明传承的内在主张

当代中国人对精神生活富裕的不懈求索,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文明传承基因。中华民族对精神文明的深远追求连接起中华儿女从古至今的情感共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蕴含着辉煌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反映出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显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充满着丰富的精神生活富裕内容。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孔子、孟子、老子等各家学派都注重对德行品格的修养塑造,从《论语·子路》中的“君子和而不同”,到《易经》中的“君子以自强不息”,再到孔子时常提到的“贫而乐道,富而好礼”,都充分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道德精神的重视。无论《礼记·礼运·大同篇》中谈到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还是《晏子春秋》中提出的“其取财也,权有无,均贫富,不以养嗜欲”,都强调中华文明对“大同社会”的追求,都强调建立一个普遍富裕的“大同社会”,努力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的共同体,深刻表明中华儿女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希望进入到一个物质生活充分得以保障基础上精神生活富足的状态。中华文化的许多优秀基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和包容性,这些特性支撑着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不断发展至今。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和美好元素,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15,表现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民族高度,增强了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使命感,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重要的精神养料汲取园地。

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层次意涵

习近平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16因此,从现实角度看,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为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难题,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建设,不仅要大力推动社会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更要厘清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层次意涵,具体需要从个体性意涵和社会性意涵两个层面,深入考量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

1.个体性意涵:社会成员对精神生活富裕的多层次追求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是在基本物质文化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来不断满足、追求自身生活需要的。”[17从社会成员个体追求的视角出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表现出社会成员占有和享受精神生活资料、提升精神素养和精神生活境界,增强精神生活创造能力等个体性意蕴。其中,占有和享受一定的精神生活资料是基础性追求,在此基础上社会成员提升精神生活素养和丰富精神世界的意识将得到提高,而是否具备自主的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生活创造的素养是社会成员精神生活富裕的高阶标志。

精神生活资料的占有和享受,所指向的是社会成员文化生活的丰富与多层次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马克思指出:“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18人作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不仅有物质方面的需要,还有精神方面的需要,是社会文化生活的主要创造者,也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恩格斯指出:“在所有的人实行明智分工的条件下,不仅生产的东西可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丰裕的消费和造成充足的储备,而且使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获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社交方式等等。”19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成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自由时间,可以将多余精力投入到文化产品生产与文艺活动享受中去。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要,如道德情感、理想信念以及信仰的需要等,为社会成员过上美好生活提供精神滋养。这对于促进社会成员的精神交往,强化他们对于社会共同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参与社会创造的积极性主动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精神生活素养和境界得以提高,是社会成员精神富裕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维度。当前,我国业已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正朝着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共同富裕目标迈进,其中,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精神自信自强是确保共同富裕顺利实施的思想源动力,更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0就是说只有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才能深刻把握人的本质,了解人的真正需求。从总体上的精神生活来看,无数单个人的精神生活样态构成全社会精神生活的最终诉求,社会成员之间的精神交往日趋得到社会广泛认同,逐渐打破并代替物与物之间的交往,逐渐克服精神生活的虚无化困境,最终实现单个个体与社会的有机统一,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在精神文化领域达到和解,精神境界充盈和引领提升,直至达到美好精神文化享受的丰盈均衡状态。从个体性意涵的角度出发,社会成员对精神生活资料的享受,就是不仅发挥精神生活供给的作用,还要增强外在性保障,不断充实自身精神世界、满足自身精神需求。具体表现为,“既要从‘量入手供给丰富多样的、高雅的、人们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们各式各样、多层多面的精神文化需要,……又要从‘质上提供全过程的人民民主制度、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善的公平制度体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等有力保障”[21,这些内外在相结合的因素能从思想领域深刻洞察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发挥调节社会矛盾、规范社会道德秩序的作用,推动社会成员精神生活素养的提升,精神生活富裕的共同享有。

精神生产与精神生活创造能力的增强,是社会成员精神富裕的高阶标志,也是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根本追求。它所指向的是社会成员精神生活品质与能力的增强,社会成员自由自觉地进行精神文化创造,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种自由全面的发展历程,也是检验精神生产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也就是说产生的精神生活资料是否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生活幸福感的提升。精神生产是保证精神生活资料丰富和品质提升的基本内容,以人们的多层次需要为基本出发点,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注入更多的精神养分。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22在马克思看来,相比于占有和享受的需要,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最高层级的,人在需要的满足上也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需要为最高目标。总的来说,精神生产是不受到肉体需要的“真正的生产”影响,即在人的精神自由与个性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中,精神生活元素不断被创造,人的本真自我真正突显。在这一过程中,“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23,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找寻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使人从‘对物的依赖性中解放出来,由‘物的独立性变成‘人的独立性,从而把‘偶然的个人转变为‘有个性的个人”24,建构充足的精神生活资料,人们的精神生产能力得到增强,以自己满意的方式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生活质量也会得到大幅度地提升。

2.社会性意涵:社会整体对精神生活素养的再造、提升与增强

社会成员占有和享受精神生活资料、提升精神素养和精神生活境界、增强精神生活创造能力等个体性意蕴之后,整个社会掀起精神文明向好的浪潮,社会精神文化财富呈现繁荣景象,社会伦理道德进一步提升。从满足社会成员精神文化需求和精神境界充盈的角度出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表现为:清朗的社会文明发展状态,饱满的社会精神生活风貌、深厚的民族文化自信氛围。其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文明状态是精神生活富裕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全社会科学文化水平和精神文明素养得到提升,中华文化主体性和全民族文化自信增强。也就是说,促进新时代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仅要深刻认识社会推动精神生活建设背后文明发展层次的提升,也要注重涵育时代精神风貌,更要增强高层次追求的民族文化自信。

社会成员对精神生活资料占有、享受、创造之后,对整个社会会产生重要影响,尤为明显地是,社会文明发展状态发生深刻改变。这一变化充分彰显了要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要推进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协调发展,发挥物质文明发展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的多赢效果。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角度考虑,构建人们丰富的精神世界,就是要深刻把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发展的密切关联,着力创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在精神上的现实丰富性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丰富性”[25。可以说,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仅仅局限于精神领域,还是政治、经济、社会等物质领域协调推进的富裕生活。对此,习近平也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26显然,这条道路是人类社会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各领域文明超越性发展的集中反映,在社会主义生产实践过程中,历经“从‘两个文明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形成‘五位一体的整体文明观”[27,创造出不同于资本主义文明的先进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以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统一性突显精神生活内容的层次性,展现社会成员精神文化需求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

社会成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表达了新时代以来全社会的美好风貌,是新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当前世界经济处于交汇交融的高速运转期,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推动社会成员融入社会发展主流。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崭新论断,昭示着人们的生活需求也发生重要转向,尤其是精神文化需求展现多样性,同时预示着全体人民要自觉承担起坚定方向、齐聚民心、培育新人、繁荣文化、展现社会良好形象的艰巨任务,以增强新时代人民的精神力量,促进社会成员积极融入时代发展的浪潮,形成普遍的社会共识。“只有确立牢靠的社会共识,具备共同的思想基础,才能产生归属感,才能形成精神上的强烈共鸣,这种共鸣的力量最终才能汇集成整个国家积极昂扬的精神风貌、整个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28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必须始终保持与时代同向同行,并不断生成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精神力量,从而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对此,习近平也强调,“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29这种力量滋养着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构成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呈现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相融合的新产物。也正是因为中华民族文明所具有的这些创新性特质催生精神生活富裕的时代性特征,提炼生成中国化时代化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话语,充分彰显社会聚合力和奋进力量,是全社会科学文化水平和精神文明素养提升的生动体现。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彰显全民族文化自信心和文化的主体性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正向的引导力。习近平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0以文化自信为根基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能够激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自立自强的民族气节和昂扬向上力量,让中国人逐步养成独特的民族心性和思维方式,为文化创新和文化繁荣提供深远持久的文明养分。无论是孕育于五千多年历史文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发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文化,还是兴盛于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先进文化,都饱含着人民群众的深切拥护和高度欢迎,成为国家实现全面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其强有力的包容性突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书写了中华文明辉煌的历史,表现出中华文化特有的民族特性,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底气和前提。自此,中华文化逐渐有了自主性,人们的精神世界有了强大的依靠和支持,推动精神生活建设具备坚实的基础,民族的文化向心力和凝聚力不断提升。习近平也强调,“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31当前,我国正迈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阶段,广大人民的精神生活已展现越来越多新的需求,只有“对自身拥有的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具有充分自信,人民热爱并尊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32,才能形成人人崇尚文化、人人参与文化创新的良好氛围,最终使中华文化在世界上越来越具吸引力和竞争力,中华文化软实力才能得以有效彰显,精神生活富裕呈现新气象。

三、新时代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理路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有着深厚的内在缘由,也有着丰富的内在意涵,这就决定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备严密地出场逻辑,为精神生活在未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该走什么样的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该如何走中国特色发展之路提供了很好的回应。从低阶路径来看,既要筑牢基础支撑,以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奠定精神生活富裕的物质基础;又要涵养实质需求,以喜闻乐见的文化创造提升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从高阶追求来看,既要提升精神境界,以文化强国建设增强中华文化主体性和民族成员文化自信;又要强化行动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成员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1.筑牢基础支撑:以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奠定精神生活富裕的物质基础

物质经济的发展是和精神生活共生共存不可分割的,精神生活富裕作为一种丰富充盈的社会意识形态,最终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必然引发人们对高层次精神世界的追求。也就是说,物质富裕是精神富裕的基础,没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与进步,精神生活富裕只是一纸空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33这说明具备较好的生产力基础才能有追求精神生活的能力。推进物质生活富裕与精神生活富裕的良性互动机制建设是精神生活富裕的重要保障,物质生活富裕为精神生活富裕提供物质条件和前提,精神生活富裕为物质生活富裕提供思想动力。缺少精神生活富裕,物质生活富裕就会缺乏共有的价值观基础和正义伦理支撑。因此,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对此,习近平深刻指出,“发展是基础,经济不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34良好的物质基础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没有经济发展带来的生产资料的丰富占有,也不可能谈及精神生活富裕。因此,一方面要以经济的强实力带动社会整体发展动能的提升,推动全国各区域间的平衡发展。单纯经济总量的提升并不会带来精神生活资料的满足和质量的提高,还需要在经济保持良好势头的基础上优化整合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资源分配,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继续坚持以人民的需求为重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充分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推进。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35,以高质量发展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对精神生活而言,高质量发展意味着精神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民精神生活水平不断丰富和提升、人民道德素质等不断增强。这样的高质量发展可以为物质生活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同时也是弥补精神生活领域落后和解决其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对策,推动社会主义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可见,在扎实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要把实现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作为发展基础和前提条件,为实现精神富裕创造条件,努力推动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协调发展。

2.涵养实质需求:以喜闻乐见的文化创造提升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创造是精神生活得以延续并历久弥新的重要条件,精神文化生活的繁荣兴盛离不开文化的创新创造。聚焦于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基础上的文化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和水平,在当前人们精神生活需求和质量亟需提升的背景下,以文化的强大力量塑造精神文化内容既有其必要也是其必然。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需求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有没有”“够不够”,发展到了今天的“好不好”“美不美”,更加注重生活的高品质。在当前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新型话语下,针对习近平提到的文艺创作“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要大力推动文化创新,聚焦弘扬中国精神、构筑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推出更多符合时代需要、受到人们欢迎的文艺精品,“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36。其一,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以文化发展的创新性视角,促进文化与互联网人工智能产业、旅游业等深度融合,推出更多“个性化、精准式”的文化服务满足大众需求,将文化资源优势更多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以文化发展的市场主体角度促进各类企业共同发展,创造更加健康完善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文化在“引进来”的同时“走出去”,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守护好人们的精神家园。其二,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多元多样的文化服务体系需要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填充,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提升的重要基础。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依托的文化建设,带来文化市场的繁荣和文化基础的坚固,产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反映人民需求的精神文化食粮。针对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偏远地区的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缩小发展障碍,增强文化的供给保障,鼓励人们吸收有利于丰富人们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精神力量的文化元素。习近平指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37因此,持续推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需要科学有效地处理经济和文化的辩证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3.提升精神境界:以文化强国建设增强中华文化主体性和民族成员文化自信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质和核心,在中华文明的赓续传承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力,中国共产党对文化的绝对领导权是精神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在新时代发展好社会主义物质生产力的同时,如何依靠党的领导推动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给予了回应: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38因此,第一,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总体要求上坚持守正创新,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文化与创新思路创新方法有机结合,以辩证思维和历史思维在“文化百花园”中赓续文脉,创造新的文化元素,如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下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等,将文化振奋人、塑造人、影响人的实际功能表现出来,推动人们精神世界的丰富和精神境界的提升。第二,坚持推进党的领导下精神文化氛围的创建。“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坚决破除妨碍文化建设领域改革发展的思维定势,把党作为推动文化建设领域深化改革的“定海神针””[39,破除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优化精神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推动文化改革创新,激发文化发展的动力,实现精神财富的充分满足。

中华民族对文化的自信自强,是发展好社会主义精神生活的必然选择,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与中华五千多年历史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开创和生成文化的主体性力量。习近平指出,“我们的文化主体性。……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40可以看出,文化主体性关乎国运、更关乎民族的未来。新时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以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产生了天下大同、民为邦本、修齐治平、实事求是的精神文化元素,蕴含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图景,体现出精神生活富裕饱含健康、和谐、共情力、同理心的世界情怀。这些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今天仍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41中华民族特性深深地熔铸于人们日常社会生活中,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地位,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自信力量,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

4.强化行动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成员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彰显时代特色的价值观内容展现出中华文明的核心要旨,中华文明所蕴含的优秀传统精神元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展开。新时代以来,中华文化不断被提升到新的高度,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要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社会成员扛起中华民族文明繁盛的大旗,以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推动人民精神文化领域丰富活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保障,是引领民族选择正确道路并为之奋斗的根本精神力量。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42“核心价值观”关乎民族复兴大业和中华民族历史进程,构成精神生活富裕的思想基础。一方面,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必须建立在正确的科学文化知识积累之上,必须重视教育和思想宣传的作用,通过提升教育宣传质量提高社会成员的文化素养,发挥物质和精神的正向激励作用,通过优秀典型和示范榜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要义,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氛围,促进社会成员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为人民精神生活实现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另一方面,净化优良的文化环境,充实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力量。一是以知识的“再生产”为整个社会提供科学规范的文化环境,既做到尊重差异与包容多样相统一,又能够抵御各种风险挑战,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情感融入到日常的行为规范中,“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43,成为刻在心里、显在行动上的潜在习惯。二是积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充分利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筑牢精神生活富裕的根基,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的马克思主义保障精神文化生活健康发展,在进行高品质精神生产的过程中创建更多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符号,使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扎根于人们的心中,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源源不断地精神推力。

参考文献

[1][1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2-23,23-24.

[2][35]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N].人民日报,2021-08-18(1).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9.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0.

[5][13][1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60,258,258.

[6]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

[7]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4.

[8]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2080.

[9]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4.

[10]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4.

[12]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人民日报,2024-03-01(10).

[14][26]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7,13-14.

[15] 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1(2).

[16]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14.

[17] 黄少波.新发展阶段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与主要任务[J].社会科学家,2023(10):35-40.

[1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30.

[2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9.

[21] 欧庭宇.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本向度[J].理论导刊,2022(11):66-73.

[22][23][2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2,191,541.

[24] 阮一帆,明月.试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视域下精神生产的有效供给——基于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23(5):18-25.

[27] 黄蓉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1-9.

[28] 王易.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推进文化强国建设[J].红旗文稿,2021(2):30-33.

[29]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09.

[30]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0-41.

[31][38][40][41]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3(17):4-11,4-11,4-11,4-11.

[32] 刘东超.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J].党建,2022(2):35-37.

[3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07.

[34][3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75,352.

[37][42]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27,133.

[39] 黄意武.新时代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显著优势[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136-147.

[4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65.

[责任编辑:邢炜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