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2024-06-25黄颂

中国教师 2024年6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教研幼儿园

黄颂

课程游戏化是幼儿园课程项目改革的具体体现,是提升学前教育整体质量的有效方式。在课程游戏化的实施过程中,幼儿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专业发展程度则直接影响课程游戏化实施取得的成效。因此,推动幼儿教师课程理念、基本素养、综合能力等专业水平的提高,是课程游戏化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

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概述

1.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背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部分地区学前教育“小学化”“功利化”倾向仍严重存在,部分幼儿园只重视对幼儿进行集体教学,忽视他们对于游戏活动的需要,不利于幼儿智力的开发与学习能力的培养,严重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为改变这种重教学、轻游戏的做法,教育部2020年11月颁发《关于实施安吉游戏推广计划的通知》,2021年3月颁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这些文件中都明确提出了幼儿园应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探索以儿童发展为本的保育教育实践,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衔接,全面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扭转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2.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特点

学前阶段的幼儿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游戏活动具备趣味性、激发性、互动性等特点,与学前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身心发展特点相符合。游戏要成为幼儿园课程的追求,则需要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中充满游戏精神,让幼儿自由、自主、愉悦地享受一日生活,最终达到育人目的。

3.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意义

首先,课程内容以幼儿喜欢的游戏形式展现出来,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潜力。其次,幼儿正处于智力开发的初级阶段,课程活动游戏化能为幼儿提供更多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使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和理解力得到锻炼与提升,为之后的能力培养与智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通过游戏活动开展课程,有助于增强幼儿的抗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在游戏环境创设、游戏材料准备、同伴合作互动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可以在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勤加练习,从而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1. 专业发展水平不平衡

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所以幼儿教师的教育背景、教育观念、教学水平、培训提升机会等均存在巨大差异。许多偏远地区的幼儿教师和民办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存在学历低、观念落后、专业能力不全面等多种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机械地教知识,不重游戏, “小学化”教育倾向严重。

2. 专业发展短板较明显

许多幼儿园更重视对幼儿教师集体教学能力的培养,重视对教师弹、唱、跳、画、说五项基本功的培养,忽视了对教师游戏教学素养的提升和游戏环境创设、游戏活动观察、游戏过程指导及师幼互动等能力的锻炼。因此,许多幼儿教师存在专业发展短板,没有完整的课程游戏观,不知道如何观察记录幼儿行为,无法读懂幼儿的需求,不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不能科学结合课程目标、幼儿年龄特点及兴趣爱好创设游戏环境、提供游戏材料、丰富游戏内容、推进游戏进程,从而降低了游戏活动的价值,影响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的质量。

三、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不足的原因

1. 入职前专业知识缺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课程游戏化改革对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入职前必须形成以幼儿为本的课程观,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练就幼儿教育活动综合实践能力,形成家园合作的关系意识,然而这些学习内容和教育能力在教师入职前的专业学习中并未得到有效落实,导致新教师入职时,对课程游戏化教学感到陌生、茫然。

2. 入职后专业培训不足

幼儿园没有开展针对课程游戏化实施策略与能力提升的专项培训,导致许多幼儿教师入职后虽在工作中逐步理解了游戏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但未完全领悟课程游戏化的目的与教育意义,没有掌握相应的支持策略。许多教师经常出现对自身在游戏活动中定位存在偏差的问题,仍然是幼儿游戏活动的策划者,而非幼儿游戏活动的支持者、参与者、合作者,常常会在游戏活动中对幼儿进行不适当的干预与帮助,忽视游戏活动对幼儿情感体验和综合能力提升的引导与培养,影响幼儿游戏活动的质量和幼儿能力的提高。

3. 实践中专业指导滞后

幼儿园没有建立长期稳定的推进课程游戏化实践效果的教研机制,没有专业人员和专业团队深入教育教学一线帮助、指导教师,支持教师深化研究,长此以往,导致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不足,专业成长速度较慢。幼儿教师往往难以真正理解“游戏精神”的内涵教育意义,仅为了实现课程活动的目标而开展游戏,无法换位思考,无法从幼儿兴趣出发创设游戏环境,让幼儿自由地投入游戏,在游戏中自主学习与成长。许多幼儿园开展的游戏都是教师安排的“假游戏”,而不是源于幼儿发现、幼儿喜爱的“真游戏”。

四、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提高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策略

1.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奠定教师专业素养基础

一是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目标。在幼儿教师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中,增加游戏精神、游戏指导能力的培养要求,帮助师范生建立正确的课程观。只有幼儿教师富有游戏精神,在教育过程中转变角色,才能真正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自然而然地成为课程游戏化探索的实践者和开拓者。

二是调整专业课程设置。通过开设游戏理论与实践课程、儿童行为观察与评价课程,帮助师范生建立科学的游戏课程观,了解掌握基本的游戏观察方法、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重视游戏、逐步读懂儿童。教师只有在充分观察幼儿,了解幼儿发展水平、行为特点、兴趣倾向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才能与幼儿共同建构符合幼儿需要的课程。

三是改革教学和评价的方式方法。鼓励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和师范生深入幼儿园研究幼儿、研究游戏、研究课程,主动参与活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观察方法运用于实践中,采用师生共同观察研讨的方式提升师范生的实践能力。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将理论考试与实践观察、分析结合起来,培养会学、会做、会观察、会研究幼儿游戏的综合型教育人才。

2. 完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提升教师游戏组织能力

一是通过国培、省培、市培、县培等多种培训方式,为幼儿教师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继续教育学习机会。并且,在培训课程中增加幼儿游戏活动专业知识和指导策略的培训内容,不断强化幼儿教师“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帮助幼儿教师学会从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实际需要出发,将游戏活动贯穿幼儿的一日活动,支持幼儿玩中学、做中学。

二是通过阅读游戏专业书籍、观摩优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践经验、参与幼儿园一日活动现场观察教研等培训方式,不断提升幼儿教师的游戏理念和游戏观察能力。帮助幼儿教师在实践中发现并珍惜游戏对幼儿成长的独特价值,在推动课程游戏化建设的过程中尊重幼儿游戏的权利,相信幼儿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将教育目标与内容自然地融入游戏和生活中,积极为幼儿发展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引发幼儿持续的探究和学习,成为幼儿游戏活动的参与者、支持者、合作者。

三是通过幼儿个案分析、幼儿成长故事的交流研讨活动,提升幼儿教师的师幼互动能力。帮助幼儿教师逐步做到眼里有幼儿、心里有目标、手里有策略,尽量管住嘴、管住手、睁大眼、迈开腿,注意抓住教育契机给予幼儿适时、适宜的回应与支持。通过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同参与的良好互动,给予不同学习能力的幼儿不同的帮助,发挥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推动幼儿高质量学习与探究。

3. 健全教研发展支持机制,解决教师实践中的困惑

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对游戏活动组织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能力也不同,因此需要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幼儿园大力支持,积极健全教师教研发展支持机制,提高教研指导水平,帮助一线教师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推动教师养成研究习惯。各地各级各类幼儿园之间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所以可采用以园本教研为主、市县区域教研为辅、省级教研为引领的层级教研模式,推动教师从自身水平出发深入开展教研活动。由省、市、县各级基础教育研究部门配备专职学前教育教研员,各幼儿园配备专职或兼职教研员,带领幼儿园以研究幼儿游戏为突破口,全面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及时解决教师在实践中的困惑与问题,总结交流好的经验做法,增强教师的研究信心,促使幼儿教师的教育观、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教育能力从传统走向系统。

参考文献

[1] 程学琴.放手游戏 发现儿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15.

[2] 甘子路.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调查研究——以N城为例[D].镇江:江苏大学,2020.

[3] 肖越,吴吉惠.近十年我国幼儿园课程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Cite Space的可视化分析[J].教育科学论坛,2020(28):36-38.

[4] 谢蒙蒙.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宜昌市四所幼儿园为例[D].宜昌:三峡大学,2020.

[5] 王振宇.从活教育到活游戏[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126-143.

[6] 孔慧,陈宝娣.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教师观察的园本化实施[J].幼儿100(教师版),2021(Z2):42-43.

[7] 邱莹.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培养策略[J].华夏教师,2021(5):35-36.

(作者单位: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教育局示范幼儿园)

责任编辑:胡玉敏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教研幼儿园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我爱幼儿园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爱“上”幼儿园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