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想象对世界缝缝补

2024-06-25范淑敏

中学生天地(B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干将铸剑新编

范淑敏

写作营项目:

《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学写微型小说

写作营目标:

·学会于尺幅之间构造情节,刻画人物形象,交代故事环境。巧于构思,抓住传神之处,重点刻画。

写作营技巧

小说接龙与故事新编

小说创作中,如何让虚构情节符合小说中的“真实”逻辑?如何让小说中的人物“站起来”?如何把握小说的动力?本文以杭州高级中学钱塘学校鲁迅文学社的写作实践为依托,尝试梳理写作课落地的机制。

在此次写作训练中,我们采用圆桌共写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自觉,给予学生写作自由和即时反馈。

圆桌共写:小说接龙

第一期大家共同挑选出经典小说的开头,由小组内未读过该书的同学续写一个情节,至少增加一个人物、新增一个事件。由已经读过该书的同学对比续写和原著,进行点评。第二期小说接龙由全社成员每个人写一个开头,分小组讨论,从故事张力、小说动力、开头类型、人物塑造等角度进行评价,并挑选出最具潜力的开头,来设置情节、增加人物、开展任务,最终完成故事。

同学们续写比较多的开头如:赫拉巴尔《过于喧嚣的孤独》中的“三十五年了,我置身在废纸堆中,这是我的love story”;卡夫卡《变形记》中的“一天早晨,格里高尔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壳虫”;梅尔维尔《白鲸》中的“很多年以前,那时我的钱包瘪瘪的,陆地上看起来没什么好混的了,干脆下海吧,去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占绝对面积的大海里逛逛吧!这已是我唯一的去处了”。

在这样的圆桌模式下,同学们很快对小说接龙产生了兴趣,并找到了故事的逻辑、小说的人物成长点、情节的张力所在,被激发了叙事热情,学会推动故事展开。这个阶段的不足之处在于,共同写作一部小说可能出现故事情节不连贯、人物形象不一致、叙事线交叉或遗漏、人物行为动机不足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给同学们一个独立创设小说人物、描绘小说细节、书写人物小传的机会。

虚构路径: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类型的小说近几年来一直是高考命题的关注点。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小说《赵一曼女士》、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小说《理水》、2022年新高考全国Ⅰ卷小说《江上》,都是带有“故事新编”性质的。

“故事新编”一般表现为真实与虚构相统一。按照虚构程度,鲁迅先生将其分为两种:一种是“博考文献,言必有据”(鲁迅《故事新编·序言》)的严格的历史小说;一种是“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鲁迅《故事新编·序言》)的较为自由的历史小说。

鲁迅文学社尝试的方法是后者,我们于社刊上开设了“故事新编”栏目,让同学们“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敷衍成历史小说,包括对经典神话、史传进行加工、敷衍、编述。

我们先开设了阅读课,以鲁迅、施蛰存、刘震云等人的新编小说启发大家,共同寻找中西方神话、寓言原典,分析作者如何将其改成具有现代意识的小说,把握文学流变下的人物形象。同时开展“头脑风暴”,寻找传统文化新表达的文学或影视作品。同学们在小组汇报中也能够破壁,谈及电影《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青蛇》等具有现代意识的新编作品。

在“故事新编”创作环节,我们以《列异传》原典为“故事”底本。据鲁迅辑《古小说钩沉》提到的眉间尺复仇的传说,在相传为魏曹丕所著的《列异传》中有如下的记载:

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而成。剑有雄雌,天下名器也,乃以雌剑献君,藏其雄者。谓其妻曰:“吾藏剑在南山之阴,北山之阳;松生石上,剑在其中矣。君若觉,杀我;尔生男,以告之。”及至君觉,杀干将。妻后生男,名赤鼻,告之。赤鼻斫南山之松,不得剑;忽于屋柱中得之。楚王梦一人,眉广三寸,辞欲报仇。购求甚急,乃逃朱兴山中。遇客,欲为之报;乃刎首,将以奉楚王。客令镬煮之,头三日三夜跳不烂。王往观之,客以雄剑倚拟王,王头堕镬中;客又自刎。三头悉烂,不可分别,分葬之,名曰三王冢。

对比鲁迅的《铸剑》,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鲁迅在原典基础上搭建的细节、场景,赋予了眉间尺(赤鼻)这个角色新的个性。

虚构性是小说最本质的特征,小说创设了一个虚构世界,有其运行逻辑。虚构的度如何把握才不会有“悬浮感”,如何搭建一个场景并填充恰到好处的细节,如何塑造人物的过去与可能性,这些都是我们在“故事新编”中绕不开的问题。

我们用两节课对《铸剑》进行了文本细读,去触摸鲁迅刻画的细节,去感受颇具个性的对话。

“只要你给我两件东西。”两粒磷火下的声音说。“那两件么?你听着:一是你的剑,二是你的头!”眉间尺虽然觉得奇怪,有些狐疑,却并不吃惊。他一时开不得口。……“我一向认识你的父亲,也如一向认识你一样。但我要报仇,却并不为此。聪明的孩子,告诉你罢。你还不知道么,我怎么地善于报仇。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我的魂灵上是有这么多的,人我所加的伤,我已经憎恶了我自己!”(节选自鲁迅《铸剑》)

又花了两节课将以下两个颇具戏剧性的行为进行敷衍、展开,揣摩人物心理,书写人物小传,赋予人物动作、神态、原因。

我们又重读《铸剑》,品味鲁迅对原典中“遇客,欲为之报;乃刎首,将以奉楚王”这句话的改写。同学们的分析非常出彩,他们书写了人物小传,得出了此时眉间尺的心理动机,或许是想摆脱“复仇”的宿命,想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把自己的命运握在手里。

对于“王头堕镬中;客又自刎”这个不“合理”的举措,同学们通过写人物小传的方式给予“客”的行为合理性。他们认为给“客”一个报恩的理由,或许能解释为什么他会心甘情愿地为陌生人眉间尺搭上性命:“客”本来是干将收养的孩子,一直寄养在寺庙,干将被害后,“客”一直在关注着眉间尺母子俩的情况,伺机为自己的恩人干将报仇。

我惊叹于同学们的想象力,小说不正是这样虚构的艺术吗?至于细节的真实性、逻辑的合理性、人物的立体化、“故事新编”的“新颖性”等,只能如“去遇见草原上浩荡的长风”一样去亲身体验了。

在后续的“故事新编”中,我们收到很多有价值的提问:“你为什么要把英雄改编成普通人?”“一定要让坏人有苦衷吗?”“你的角色是不是太符号化了?”“你虚构的场景是否符合小说的真实性?”“你虽然大段写细节,但是你的人物为什么就是动不起来,没有行动力?”“你的冲突会不会太戏剧化了?”“作为一篇小说是不是太拘泥于经营细节了?”“太追求诗意了,是不是也应适当考虑一下情节起伏?”

这样的创作和批评双线并进,我们很快发现,这些学生在学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模块时表现出了超强的理解力,稍加提点答题技巧,文学创作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和感情一下子就体现出来了。

我们的小说课热忱地欢迎同学们用虚构去照见自己的经验,赋予小说人物不同的性格,填充小说最符合彼时逻辑的细节,照见小说不同结局带来的力量。小说不同于散文,如果说散文是书写不可修葺的过往,那么小说就是用想象对世界缝缝补补。

写作营成果展示

列异前传·铸剑·干将

文 杭州高级中学钱塘学校205班 马清扬

他站在炉前,凝视着炉火中那对通体碧青的铁剑。它们在烈火的洗礼下越发显得色泽如玉、颜色澄明,却闪着一丝不明就里的冷光,特别是那柄雄剑,像一个深怀怨恨的人凛冽的一瞥。干将望着这对利刃,从胸腔内深深地叹出一口气。这是最后一次煅烧,经过这一回,这对举世无双的利剑,就将奉于王的手中。

他闭上眼,想象王跨上战马,在飞沙走石间策马长驱,率领千军万马亲征的情形;想象王手持这把碧青的利剑,扬臂挥刃,顷刻之间,沙场上的敌军已是旗靡辙乱,纷纷四下逃窜;他看见将士们凯旋后未及卸下甲胄便举起酒樽庆祝,提着敌军大将的头颅向王邀功,他看见王慷慨大笑;然后一把抓起盛在金盘中的头颅,那颗头颅上长着他的脸。

他猛地睁开眼,背后渍着一片冷汗。雌雄剑已然置于案上,发出瘆人的青光。干将从案上拿起二剑,感受它们沉甸甸的分量。毕竟是纯铁的,他心想,闭上眼。但是,这剑身之中,还有一股强烈的、生猛的力量,在狭窄的剑身中不住地冲撞,莽撞而急不可耐。每一个拥有它的人,都不会想让第二个人掌握这种力量。他感觉手中像是握着一条大鱼,挣扎着要从他手中挣脱,去往它所向往的地方,却不是池塘。

干将深吸一口气,将二剑负在背后。剑已铸成,他该下山了。但在回家之前,他准备去渔市买条鱼,给怀有身孕的妻子补补身子。想起多日未见的妻子,他嘴角微微地上扬,同时心里涌上一阵酸楚。他叹了口气,打开了栅门,从屋中越出,一步步沿着山路走下山,将他待了九九八十一天的敝陋茅屋和嵎嵎大山都留在了身后。

干将走进渔市,听见了几声零星的叫卖声,他抬头望去,过去熟悉的鱼摊已去了大半,只剩几家还守着筐里几条少得可怜的瘦鱼,提着一口短气不住地吆喝。更多的是乞讨与沉重的呻吟声——一群在浊淖污泥中蹒跚的庶民,无力地向来往的行人伸出手,争抢着鱼贩随手丢进臭水沟的鱼内脏与菜叶。干将小心翼翼地从他们身边走过。突然,他感觉自己的衣角被人猛地抓住了,一低头,是一个年轻的妇人,跪在他面前,衣衫褴褛,怀里抱着一个婴孩。“官人,行行好,五贯钱收了这孩子吧。”他愣住了。“这……”他有些犹豫。“行行好吧,就是三贯钱也行啊。”妇人双手合十,不住地低声乞求。不远处,鱼贩仍在用无力的嗓音叫卖着,喝退那些围在鱼筐四周的行乞者。一片混乱。

走出渔市,他并没有往家的方向去,而是走向另一条通往森林的小径。他停在了那座低矮的庙前,方丈恰好打开了门,看见干将出现在庙前,怀中还抱着一个婴孩,一阵惊愕。“施主好久未见,此番是……”“我后天就要入宫,为王献剑。”他平静地说道。“剑已炼成?”“是的。”干将点点头。随后,他托起了怀中的婴孩:“师父,这孩子是我去渔市时,百姓弃养,五贯钱卖与我的。荆妻恐怕无力独自一人抚养二子,只得拜托师父。毕竟师父知道王的性情,干将此去,恐怕就……”他没再说下去。

方丈听罢,沉默不语,只是一颗颗捻着手中的佛珠。半晌,方丈道:“你可去过家中?”“还未及家,先来拜访师父。”末了,干将又道,“请师父勿将此事告知荆妻,此后荆妻一人,也望师父多多关照。”方丈点点头,接过他怀中的那个婴孩,在干将道谢之后念了一句“阿弥陀佛”,随即掩上了庙门。干将听着关门声在森林里回响,摸索着他负在背上的雌雄二剑,却只是拿出了那把雄剑,将其举起,仔细地查看。那柄雄剑在惨白的日光下,色泽霎时变得透明,但剑身上不灭的寒光依旧丝毫未损。他感到那股力量在剑身中涌动,在这一瞬间变得不可控制。他的手微微颤抖。

他终于将剑放了下来,沉重地叹了一口气,沿着来时的山径踽踽而行。

指导老师点评

《列异前传·铸剑·干将》是人物前传。写小说之前,先厘清人物小传其实是很好的习惯,它能帮我们爬梳人物的性格、找到人物的动机,使得小说具备前进的动力。在前传中,清扬动用多种感官搭建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场景,人物那么自然地游弋其中,她将干将内心的撕扯、挣扎、担忧都丝丝入扣地刻画了出来。王安忆老师曾经在小说写作课上说,你必须知道你笔下的人物来自何处、去向何方,越详细越好,哪怕不写出来,你作为作者得清清楚楚。

清扬心里的确是有这样一个人物的成长史的,她的细节描写才能那么真实,她的人物才能“站起来”。

猜你喜欢

干将铸剑新编
龟兔赛跑新编
“立德树人 育警铸剑”
——广西警察学院侦查学院
一道彩带贯古城
端 砚
苏州匠门的文学描述
事半功倍新编
从铸剑到亮剑的奋斗历程
刻舟求剑新编
爱抚与复仇——鲁迅小说《孤独者》《奔月》《铸剑》人物形象心理探源
同甘共苦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