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彩带贯古城
2019-11-08倪黎祥
文 倪黎祥
干将路的前身干将坊为宋前古坊,是条乐桥北堍与言桥之间的窄巷。1982年拓建后,与松鹤板场、濂溪坊、新学前、狮子口合并,统称干将路,全长1589米。
上个世纪80年代,干将路沿途街巷仍是水陆并行,典型的“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风貌。上世纪90年代初期,苏州不断“长大”,城市格局和面貌发生巨变。当时,古城区道路拓宽、街坊改造等工程逐步展开,狭窄的干将路已经不堪重负。
1992年10月,干将路道路拓宽工程开始。干将路有3.07公里在古城区内,拓宽工程合并了原有的铁瓶巷、镇抚司前、通和坊等道路,撤消了两侧的顾亭桥下塘、升龙桥下塘、桐桥东街、司长巷、多贵桥巷、桐桥浜、言桥下塘、梗子里、登平里、紫兰巷、豆粉园、打线弄、双成巷、鹰扬巷、顺平里、朗中里、升平桥弄、乘马坡巷等30多条小巷里弄。
1993年,摄影家陈健行用一台胶片相机,为我们留下了干将路旧貌。老街老巷、冒烟的煤炉、浑圆的马桶、石桥石井,都在黑白影像里生动如昨。他的纪实作品让遗失的往事不再那么无影无像、无血无肉;勾起乡愁和故园记忆的同时,也唤醒了我们久违的情感。
当年,为了最大限度保持苏州古城的原有风貌,干将路工程指挥部专门成立了文物保护管理小组,对干将路沿线26处文物和古建遗存进行了详实的调查。为尽量多地保存和展示历史遗存,升龙桥按原样重建,临顿路口的古宅新居面目依旧,明代剧作家张献翼故居整修如旧,即使是灭失的清末文人金松岑的故居,也在原址留下石碑记事。
1994年9月28日,新干将路通车,以乐桥为界向东西两边进一步延伸,扩展为干将东路和干将西路,成为一条长约7公里、横贯古城东西的主干道。新干将路一头连着苏州高新区,一头连着苏州工业园区,使市区真正实现“一体两翼”,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后劲,古城区重新焕发青春。
如今,当摄影家陈艺操控无人机,在相门桥上从空中向西俯瞰干将路时,干将路恍如一道彩带横贯姑苏城。纵观干将路的旧貌与新颜,串联起了曾经的历史与今天的人文,始终藏着一份儒雅的情怀,于现代感中透着一份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