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农科背景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改造提升及实践探索

2024-06-25高世凯葛建坤王飞李彦彬李道西

知识窗·教师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新农科人才培养

高世凯 葛建坤 王飞 李彦彬 李道西

摘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而培养高质量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是推动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措施。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为培养适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文章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为例,分析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践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农业水利工程专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农科;专业改造提升;农业水利工程;人才培养

一、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定位模糊,培养模式相对落后

对于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清晰、明确的问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在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教学上缺乏对地方特色的体现,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规范上缺乏与社会实际需求的联系。校内毕业去向问卷调查显示,我校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大部分往考研和考公的方向发展,真正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占比不到20%。同时,在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工程教育的理念比较缺乏,校地、校企合作的培养方案在执行过程中不能持续发展,各方对接不畅,导致教学环节比较薄弱,没有起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的作用。

(二)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课程目标脱离实际

我校在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教学中有比较严重的工程教育理科化倾向,在课程结构、课时设置和教学实践上都有所体现。目前,我校的课程体系设置偏重于理论,对实践不够重视,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参与积极性。这样的教学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也难以在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后快速达到岗位和行业发展的要求。

(三)教师队伍实践经验缺乏,“双师型”特征不明显

基于新农科背景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学中,教师队伍实践经验缺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还制约了专业的发展。当前,高校教师的学位大多能达到博士,他们将大部分精力用于项目申请和论文撰写、发表方面,对学生的教学指导有所忽视,出现“工程教育科学化”的现象。同时,随着新工科的建设,配套的师资队伍是以擅长学术的博士为主,教师对工程实践的接触不多,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难以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导致学生无法真正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在具体的教学上,由于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一部分青年教师难以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授课,在课堂上只能教授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更为生动和实用的教学方法。这不仅消耗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限制了他们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部分教师由于缺乏与行业的实际接触,他们对当前行业的发展趋势、新技术、新方法等了解不足,使得教学内容和方式与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样的培养管理模式与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方向缺乏相关性,导致学生在找工作时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新农科背景下的专业内涵建设必须要求教师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要具备相应专业的工程实践经验。

二、新农科背景下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改造提升及实践

(一)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我校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全面践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质量理念,立足学科特点和学校优势,结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战略,基于农林产业的新发展,构建了“打基础、强综合、重实践”三位一体式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如图1所示。方案的推行遵循“一二三步走”策略,即“一基础”“二综合”“三实践”。

“一基础”即改革学科的基础课程体系,构建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体系。课程包括学科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课程建设以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为轴心,将农业工程、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学、管理经济学、法学、人工智能及信息化等学科进行交叉融合,把人工智能、大数据、智慧农业等前沿内容融入现有人才培养体系。

“二综合”即提高人才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强化职业精神,培养创新能力,进一步促进在校学生与岗位的接轨。一是加强思政课程建设和课程思政育人,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服务“三农”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意识,努力把学生培养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开设各类创新创业课程,同时进一步落实创新实践学分认定标准,包括资格证书、科学研究、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方面的内容。

“三实践”即通过三个方面来加强实践教学。一是专业教育模块。在专业教育上进一步结合实践,课程从原来的“重理论轻实践”转变为“理论支持实践”的模式。二是实践技能强化。在部分课程中引入“项目教学制”,进行校企合作,让学生切实参与到企业项目中,采取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协同教学的模式,以贴近实际项目实践为重点。三是顶岗实习模块。学生的毕业实习由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联合指导,并且毕业实习的时间要进行延长,覆盖假期,让学生能够完整地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监理、施工全过程,且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要和顶岗实习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优化课程体系

第一,注重建设体现新农科特质的通识课程和核心专业课程。我校抓好灌溉排水工程学、水泵与水泵站、设施农业工程等主干一流课程建设,促进教学团队的发展,同时进一步提高课程质量,推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加强基于“两性一度”的“金课”建设,更新课程理念,落实教学效果,建设一批线上线下混合式的一流课程。

第二,在课程的具体安排上,依据“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思路。我校交叉安排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实践训练、顶岗实习。例如,将原有的灌溉排水工程学、土壤农作学、水泵与水泵站等课程的实验课进行合并,设置为灌溉排水学实验课,课程一共是26个学时,其中有3个验证性实验、4个设计性实验、3个综合性实验、2个观察实验。我校通过灵活安排各类课程,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三)改革教学方法和模式

在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学中,我校从开始的收集整理、决策分析、计划、实施、总结到最后的评价,强调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一个辅导者和引导者,就是在这种生生、师生交往和互动中,建构专业知识和技能体系,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此外,我校改革课程教学,使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封闭课堂向开放课程转变,重学轻思课堂向学思结合转变,共性培养课堂向因材施教课堂转变。同时,我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改革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以“接受知识”来引导“传授知识”,通过翻转课堂、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式,使学生逐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例如,我校给2019、2020级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在大三上学期安排了校外讲师课程,聘请有丰富生产经验的企业导师给学生授课,授课内容包括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企业管理、人际交往等方面。学生表示,校外讲师讲述的内容接地气、重实践,是实实在在用得着的知识,且被校外讲师丰富的阅历和有深度的谈吐所折服。

(四)构建多维实践平台

基于新农科背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需要进一步改革以适应现实需要,而构建多维实践平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我校通过多种渠道、基于多种方式构建多维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一是我校依托河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河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融合虚拟现实、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开展创新性实验;二是我校借助“挑战杯”和“华维杯”等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开展大批农业水利工程创新性设计和试验项目,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三是我校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在建设有三峡、漳河水库、陆浑灌区等实习实训基地的基础上,继续拓展新的校外实训场所,增强学生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的认识;四是我校加强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建立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通过产学研用结合,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我校建立相关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加各类科研、教研交流活动,确保教师始终保持在教学和科研的前沿,为学生提供最新、最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其次,我校进行校企联合培养,培养出一批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教学功底深厚的“双师型”教师;最后,我校聘请富有经验的相关单位的工程师,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专题讲座,帮助教师了解最新的工程技术和行业动态,建设一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三、结语

针对新农科背景下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改造提升及实践,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通过多元化的交叉结合分析,改革教学模式和培养方案,为进一步培养专业化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杜崇,姜宁,聂堂哲.新农科背景下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认知教育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8).

[2]康燕霞,汪精海,银敏华.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甘肃农业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

[3]聂卫波,李一博,朱红艳,等.新工科背景下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内涵建设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11).

[4]王海娟,姜海波,吕廷波,等.工程教育认证制度背景下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29).

[5]孟天竹,朱成立,翟亚明.新农科背景下实践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实习模式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22(3).

[6]李云开,杜太生,康绍忠,等.突出农工交融的高等农业院校水利工程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创建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21(3).

基金项目:中国水利学会教改项目“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水利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230105;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级教改项目“农业工程类课程思政教学团队”,项目编号:20211006;河南省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农科背景下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改造提升的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020JGLX124;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项目“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农业水利工程系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90326。

(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猜你喜欢

新农科人才培养
新农科背景下现代烟草农业专业实践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涉农综合性大学“新农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基于“新农科”发展的《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资源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初探
新农科背景下观赏果树栽培与资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