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奏响生态农业旅游园区绿色乐章
2024-06-24程在
程在
生态农业旅游园区在推动农业生态化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生态环境风险。文章以沿湖生态园为例,阐述了生态农业旅游园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分析其发展现状,并对园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合理开发、规划生态环境园区建立补偿机制,确立主导产业地位加强保护政策的制定、实施和监管、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加强自身建设和自我管理、加强环保工作的宣传和人员培训等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以促进生态农业旅游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旅游园区内集聚生态环境资源,其生态资源丰富度和生态环境质量不仅关乎游客体验和满意度,也关系到园区可持续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为生态农业旅游园区提供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推动社会经济活动顺利进行,同时,也增强了园区的整体竞争力。但是,随着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园区的迅速兴起和发展,很多地方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盲目改造自然、消费自然,带来一定生态环境影响与风险,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缺失日益明显,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生态过程和功能难以发挥,生态资源难以持续利用,这些问题的产生会阻碍生态农业旅游园区健康发展。为此,关于生态农业旅游园区发展中面临的环境保护问题亟须寻求更高效、全面的解决方法。
生态农业旅游园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对维护自然环境的健康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生态环境建设开发可丰富生态资源,营造美丽景观。通过恢复生态空间、重建生物栖息地,生态环境质量可以得以改善、自然风光得以展现。同时,生态环境开发可以保护生态多样性,生态农业旅游园区通常位于自然环境中,保护该地区的生态多样性对于维持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种群至关重要。这有助于保持生态平衡,防止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崩溃;也可以保护农业活动需要的水资源。生态农业旅游园区的管理也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确保可持续的水资源供应。生态农业旅游园可以积极引进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环保设施设备,优化生态农业实践,生态农业实践通常包括有机农业和土壤保护措施,这有助于减少土壤侵蚀、提高土壤质量和维持可持续的农业生产;同时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从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对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产生的这些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可以反过来促进吸引更多游客,丰富游客体验,提高满意度,促进旅游业发展。通过优美的自然风光来吸引游客和增加收入。例如,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多样性可以创造美丽的景观,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加旅游业的收入。这有助于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地方社区的经济增长,还可以提高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教育和意识。例如,生态农业旅游园区可以提供教育和宣传机会,帮助游客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环保意识,促进可持续生活方式。与此同时,社区也会得到受益,生态农业旅游园区的成功经营可以为当地社区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社区带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益处。
沿湖生态农业旅游园区的环境保护问题分析
沿湖生态农业旅游园区的发展现状
沿湖生态农业旅游园位于湖北省黄石市黄金山经济开发区沿湖村,沿湖村是湖北省黄石市黄石经济开发区汪仁镇下辖的行政村,“地处大棋路以南,毗邻大冶湖,土地、农林、山水等农业资源优势比较突出,农村闲置土地较多”,人口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也比较丰富,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较为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沿湖村于2019年建设由村集体共同经营的生态产业园,流转土地近20hm2,随着近几年发展的日趋成熟,在农、林、渔、观光等方面的生产能力逐渐提高,主要经营模式将“农产品提供型”“乡村空间提供型”“文化交流型”进行了创新性结合,形成了在村党组织书记引领、先锋助力下,能够体现黄石市现代生态旅游农业典范的农业生态园。然而,由于缺乏经验和政策的指导,加之资金支持不足、急于寻求经济效益,生态园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损害日益显现。
沿湖生态农业旅游园区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
1.对生态农业旅游园区的规划和开发不合理
一是初期规划不合理。这导致功能区划分不科学,比如,生态空间被过度分割,自然绿地面积较少;行政区、种植区、休闲区、娱乐区混乱穿插,导致生活垃圾污染和农业生产污染交叉;园区通行通道建设初期不够完善,后期临时补充,导致错乱交错,生态廊道难以连通;忽视了生态绿地的保护,生态用地比例较低,旅游功能区的生态空间可利用性差。二是自然资源开发不合理。沿湖生态园的发展,最大的特征就是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基本上都是依托园区内的自然资源来进行发展,然而目前存在对农田良地不合理开发的现象,加上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加大了对环境的破坏性,制约了项目竞争力的提升。三是园区项目开发不合理。为了园区内设置的生态农业旅游项目能发挥最佳经济效益,沿湖生态园打开市场范围、招揽客源、提高效益,但引进的方式基本是网红项目,并未与当地自然特征、风土人情、市场需求切实贴合,导致项目的不合理开发和资源浪费。
2.对生态农业旅游园区的监管和政策实施不力
沿湖生态园存在环境监测体系不完善,环境监测点布设不合理、监测频次不足、监测内容单一等问题,尤其是家禽养殖场和畜牧场等区域,从土地破坏、土壤污染、空气污染、植被破坏等各方面没有全面监视生态环境质量变化,难以发现环境问题并进行预警。环境管理机制滞后,环境管理制度不完善,相关管理部门职责不清、管理不力,环境风险预警机制缺失,面对突发环境事件无法实施快速有效响应,难以对环境问题实施管控。同时,现行政策对生态农业旅游园区生态环境的保护缺乏系统指导,相关政策体系不完善,未能细化到生态农业旅游园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无法对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具体的政策依据和方向,缺乏对生态农业旅游园区生态红线与生态底线的规定。
3.生态旅游园的生态环境污染破坏加重
随着沿湖生态园近两年的宣传和园区日趋成熟,经常出现游客突破园区承载力的情况。众多游客游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是目前生态园所面临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园区中留下的诸多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加大了地域的环境保护压力;空气污染加重、水污染逐渐恶化、垃圾污染、噪声污染、植被破坏、良田毁坏或占用等环保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过度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不适当的土地管理和覆盖作物可能导致土壤侵蚀,损害土壤质量。水资源管理也存在问题,不合理的灌溉和农业用水管理可能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对地下水和水体造成压力。化学农药和农业污水排放可能导致水体污染,影响水生生态系统。垃圾和废物管理问题日益严重,垃圾管理不善,大量游客和农业活动产生垃圾和废物,如果管理不当,可能导致环境污染。
4.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沿湖生态园的经营者和工作人员大多都是当地农民,在兴办沿湖生态园时,他们自身对于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涉及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环保能力并不高,加之在生态园规划建设初期缺失环保技术的引进和环保设施的建设,使得生态农业园的快速发展中,更重视盈利而忽略环境保护,造成了园区所在地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过度开发、生态失衡、噪音污染、垃圾污染、污水污染等环境保护不力的问题。
沿湖生态农业旅游园区环境保护的对策
合理开发、规划生态环境园区建立补偿机制
一是要科学确定生态红线与生态底线,划定生态用地与生态空间范围。生态用地应占较大比例,生态空间应实现连通;根据景观功能进行分区,各功能区应合理布局,生产农业区、商务区、休闲区、操作区等明确分开,根据自然地理条件进行适当改造优化,避免生态空间过度分割,破坏生态系统完整性。二是关于景区景观和景点区域的道路进行改造,使其既体现乡村道路的特色,又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景点之间的道路通行。根据功能分区的实际需求,重新规划园区通道,实现生态连贯发展和游客游园便利感的和谐统一;对于水体周围的环境,既要保证行人游客的安全,也不能一味用水泥进行路面固化,可以多增加安全提示牌,同时建设栏杆保护,对路面进行必要的绿化带种植,既美观又环保。三是扩建停车场,以期在游客入园高峰期能更好地分流,减少拥堵压力和自然环境的承受压力。沿湖生态园目前有两个停车场,分别位于园区东边和北侧,两个停车场总体容量均较小,尤其是遇到节假日旅游旺季,车多人多,经常出现乱停车、出入难的问题,因此需要对停车场进行扩建,合理划分,以应对生态园继续发展带来的旺季游客接待。四是增加园区绿化树种,增加季节特色吸引游客。目前生态园道路两侧的绿化树木以柏树为主,配置单一,缺乏特色,可以分区种植其他树种,以期各季节均有特色风景。五是需要建立一套沿湖生态园的环保评估标准,并依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结果,确定各功能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控制各功能区开发强度,避免超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导致生态破坏。
建立补偿机制,确立主导产业地位
一是应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基金,用于支持生态园区生态项目的环保工作。例如,探索多元生态补偿方式,通过生态服务补偿、支付生态产品溢价等方式补偿生态产品与服务提供者,鼓励和支持生态产业发展。二是建立生态补偿标准体系。依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结果,结合生态建设实际,制定生态补偿标准,为生态补偿资金分配提供科学参考。例如,定期检讨生态补偿标准,动态调整以适应生态环境变化与生态建设进展。三是园区经营方更应加大环保资金的投入,转化生态价值,只有环境搞好了园区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增加经济收益。四是确立主导产业地位。根据沿湖生态园的土地生产优势和市场经济效益的特点,确定主导产业,重点发展,这不仅能够集中投入生产,还能够塑造品牌特色品类,提升宣传力,增加经济效益。
加强保护政策的制定、实施和监管
一是制定生态园适用的环境保护政策。相关部门应出台生态园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项政策,制定生态保护规划与技术标准,增加生态建设投入,为当地生态保护提供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完善生态农业旅游园区生态红线、生态底线等生态保护制度,明确保护范围与要求。二是制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将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结果纳入生态农业旅游园区项目管理流程,为项目环评提供政策依据。三是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园区方需根据实际发展需求制定完整的环境监测体系,优化监测点布局,提高监测频次与增加监测指标,加强对水、土壤与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全方位监测,同时环境监测结果应定期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加强对环保行为和结果的监督和管理。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环境管理与执法,健全环境管理机制,完善环境管理制度,明确各管理部门职责,监督环保政策的切实实施,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督检查与处罚,提高环境执法威慑力。
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
一是利用可持续农业实践来实现环境污染的治理。沿湖生态园在进行土壤肥力管理时可以采用有机农业方法,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二是设计生态农业,合理规划和设计农田、种植品种,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土地侵蚀、水资源浪费和化学物质使用。三是合理规划水资源,节水灌溉,采用高效节水灌溉系统,减少水资源浪费。进行水体保护,防止农业污水流入附近的水体,采用处理设施来净化排放的水。四是加强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建立保护区域和栖息地以维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五是增加树木种植和绿化面积,植树造林和自然景观的保护,有助于减少碳排放和提供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六是加强废物管理和有害废物处理,实施废物分类和回收政策,减少废物量。妥善处置农业化学品和其他有害废物,以防止土壤和水体污染。
加强自身建设和自我管理
一是遵守各级政府和园区的各项管理规定,同时充分发挥创新和活力,推动休闲度假行业的发展。同时应确保其活动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并实现自律管理。这种自律管理是确保行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二是在市场经济的框架下建立合适的行业管理模式,将生态环境保护始终贯穿园区的规划、建设、发展环节,积极推动休闲景点的建设和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推动休闲产业的发展的同时,实现生态园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加强环保工作的宣传和人员培训
加强对生态园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提高经营者和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和能力。例如,组织园区全员培训,请专家、学者、生态环境研究人员进行科学指导,对园区从业者进行培训,并增加有关环保工作能力的考核机制;加强对游客的环境保护宣传,对不同生态区域的环保要求进行重点提示,并制定游园要求,并提供生态保护用具;利用生态农业旅游区的主题特色,不定期举行生态环保主题展览、演讲、游园会等活动,向工作人员、游客进一步宣扬环保意识。
加强生态农业旅游园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多方共同努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理念,采取切实有效举措,推动生态农业旅游园区生态环境健康发展,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共同为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助力。
(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