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大学聚力构筑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高地
2024-06-24杨恬雅
杨恬雅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村的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也是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现阶段,开放大学已经成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力量,对促进农村人才的振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角度出发,探讨和研究了开放大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义,分析了重点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新农民的专业素养,进而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经济的整体、健康发展。
新型职业农民是掌握现代农业知识的人才,在乡村发展的过程中参到商品生产、营销以及服务中,通过应用所学知识,为乡村振兴提供助力。虽然农业生产经营已经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来源之一,不过收入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总体来说,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可以进一步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推进。经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有很多学者都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面展开了研究,大部分都是从影响其终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培育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然而,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优质培育资源短缺、培育对象结构失衡、培育对象文化素质低。因此,开放大学要加入这个队伍中来,作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新的途径,去探索人才培养。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意义
有利于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开放大学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更有助于发挥这部分学生的优势,学生凭借积攒的社会经验,为乡村振兴助力。部分学生缺乏对新型职业农民的了解,通过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可以对农村的劳动力进行合理利用。开放大学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上,增强其自身发展与辐射带动作用,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解决目前乡村“无人可用”的窘境,推动乡村健康发展。另外,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总之,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开放大学发挥自身的育人作用,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步伐,可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
有利于积累农民人力资本
因为大多数农民都是比较保守的,其未接受过系统的现代化教育,因而文化水平有限,缺乏足够的动力与途径学习新技术。因此,开放大学发挥自身职能,参与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队伍中来,可以助推新技术的普及,就此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在培养传统的农民方面,有助于推动人力资本发展,将本身人口带来的压力转变成人才优势,进而提升农村劳动力综合素养,使农民能够在经济生产中保持更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利用学到的农业知识,推动乡村农业科技的使用,使乡村发展逐渐实现现代化。开放大学加入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中来,可以使学员掌握更为先进的农业知识,他们将会发挥新思想的作用,成为农业发展的助力。相较于传统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在竞争力更强,他们对于农村经济稳定性保持的作用也会更强,这能够使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尽快实现,甚至提前完成目标。
乡村振兴背景下开放大学新型农民培养存在的问题
培育存在滞后性,培育成效有待提升
结合笔者在开放大学多年的任职经验来看,目前参加培训的新型职业农民以种植大户和本地有一定影响的企业为主。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开放大学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还未完全实现普及,尽管呈现出了以点带面的特点,不过滞后性问题不容忽视。这样的培养目标的选择将进一步加剧农村人口的不均衡。另外,开放大学通常是以培养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为主,而其他两类则相对缺乏,这种培育模式无法有效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培育对象结构失衡
结合开放大学生源来看,出现了培育现象结构失衡的问题。结合实际来看,开放大学的大部分学生为40—50岁之间,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年轻群体较少,导致后备对象培养紧缺。从开放大学的角度而言,如何将年轻人的目光吸引过来,让其愿意参与到乡村建设中,这是学校和乡镇机构需要携手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此类问题,那么农村人才不足的问题将会一直存在,也不能在根源上解决。
培育对象文化素质低
通过笔者的实际观察,发现大部分培育对象的文化素质较差,主动学习的内动力不足。根据教育成效来看,个人想要获取能力提升,应该接受现代化的系统教育,而最终的教育效果,却与个人素质呈正比。从近些年的培训中不难发现,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学生占比不足10%,学生均以中小学文化为主。立足当前的信息环境,因为部分学生的年龄偏大,这就造成他们无法熟练使用计算机。如果不具备应有的文化素养,那么在专业技能或是经济理念等方面就很难完全掌握,这对于传统农民的转型是极为不利的。
乡村振兴背景下开放大学新型农民培养对策
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观
第一,开放大学应确立“大职业培育观”的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覆盖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系统工程,如生态学和其他许多方面,都有整体发展战略。基于当前的乡村振兴基本战略,农业规模也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拓展,农业类型不应只有传统种植业,还需要有工业、服务业或是制造业,形成产业链,由此新型职业农民的专业技能掌握要求也“水涨船高”。开放大学在人才培养中,应该克服传统的农业生产理念,树立打职业教育观,以先进的理念致力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中,改变原有培训的不足,把仅限于对农户的农业生产技能进行训练,扩展到职业道德、生态意识、法制观念和农业生产技能等多个方面,实现对农民的综合素质培养。
第二,开放大学应该转变新型职业农民育人观。育人观指的是把握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从本质上对人才培养、人才评价与人才引进等进行分析。人才的特点为有才干、有眼光,同时还要有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想要真正培养出符合农村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就应该调整传统对人才的观念,应该认识到新型职业农民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学校中参与培养的农民学生则为未来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开放大学要保持平等的观念,对参加培育的学生予以对待。教师可从这些群体中选择目标人群,将其作为重点培养队伍,着力培养一支为乡村和农业生产各方面服务的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的人才,使其成为新农村的致富带头人和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员。
强化主体价值,增强开放大学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首先,开放大学要改革招生制度,扩大人才的来源。通过定向培养和不定向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扩充新型职业农民的规模,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储备更多的后备人才,解决目前长期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问题。笔者认为开放大学农业类学生可采取不定向的方式,无论是否为涉农专业,都可作为后备力量进行培养。培养既有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是现实选择,而将开放大学尤其是涉农专业学生培养成新型职业农民,更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战略。与此同时,为了让学生“学农不离开农、不弃农”,开放大学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下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有关的农业生产经营知识。一般来说,开放大学学生因为已经具备了工作经验和社会认知,所以对于农民生活也有基本的认知。但通过亲身实践,可以深化他们对农民的认知,增进学生对乡村及农业之认识,培养其爱农的情怀。
其次,开放大学可采取多种措施,多渠道筹措经费,为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尽管为了扶持开放大学,政府会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但每年政府拨给学校的经费都是固定的,这就导致了学校要“精打细算”地培养,才不会出现财务赤字。在这样的形势下,开放大学培养出的人才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无论是为了更好地推动高校发展,提升高校竞争力,还是为了培养乡村振兴需要的新型农业人才,开放大学都应该加入培养新兴职业农民的队伍中来。开放大学要克服“等靠要”思想,采取多种措施,创新经费筹措方式,加快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加大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投入力度。
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式,力促培育方式多样化
第一,根据学生文化程度、从业方向和发展意向,开展分类培训。参加培训的青年农民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速度快,有希望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成长为乡村建设和创业致富的带头人。对这种类型的农民学生进行培养,要有针对性和综合性,根据地方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强化其创业技能、政策法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包括精神卫生在内的多领域训练。而对老年培养的新型职业农民来说,他们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思想比较保守,对市场不够敏感,可是对自己成长的沃土却“爱的深沉”,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深厚的感情,是在数十年的耕耘中养成的。因此,对于这部分学生,开放大学培养的重点可以落脚于农业科技与经营管理方面,借此提升他们农村生产力和这部分人群的专业知识、技能。
第二,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新兴职业农民需要的是综合人才。根据面向人群的不同,开放大学应该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内容进行优化。例如,从生产经营型农民的角度来说,主要的群体为农企老板、家庭农场主,培训的内容为企业经营发展、创新创业或是科学发展等。从专业技能型农民的角度来说,主要面向的为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这些群体往往专门从事某项生产活动,可着重对其传授农业科技经验。为得到更多经验,开放大学可组织跨区域技能农民交流,互相交流心得。从专业服务型农民的角度来说,主要的面向群体是经营型组织或是从事农业生产的服务人员,例如贩销大户或是村级动物防疫员。针对这部分人群,开放大学在培养过程中主要为其推广新型市场营销技能,使其了解前沿技术,及时更新技术和相关理念。
第三,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介,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衍生出了很多工具,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已经成为大众熟知的传播方式,方便的网络使人们在家里也能收到多种信息。针对这一现状,开放大学应该抓住有利条件,通过搭建网上培训平台、开设网上课程等途径进行人才培养。例如,开放大学可以创建云平台,将农业专家、农机等在线服务汇聚起来,以线上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跟踪和指导,借此增强育人效果。
创新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
第一,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校企合作历来是开放大学的一项优良传统。开放大学始终以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为己任。为了更好地为企业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开放大学尤其是农业专业的教师,有必要对本地企业的要求和相应的岗位设置进行深入的研究,要提升农业专业师资队伍的素质,应将企业引入农业专业师资队伍,并通过与实训基地和对口企业进行定期轮岗。
第二,创建完善的评价体系。为了避免“混水摸鱼”的新型职业农民出现,开放大学应制定严格的评价体系,对师资进行定期评价。优秀教师参与评先评优或是评职称的过程中,具有优先享有的权利,就此能够实现自我发展。对教师进行评价的内容涵盖教师教学能力、终生学习能力等。教学是从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两方面展开评价的,从而促使教师在理论知识的更新和实际操作的训练上取得进步。对教师的终生学习评价,就是要让教师时刻保持进步,不断地学习,从而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培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之一,开放大学以社会成员为主,因此也就成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渠道,在乡村振兴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开放大学在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时需要开展各类继续教育,全方位提升农民个人素养。针对传统农民,开放大学要不断加强非学历继续教育,使农民掌握专业的技能。开放大学可以结合当地乡村的情况,大力开展科研工作,提升科研水平,拓展社区的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激活乡村文化,提升乡村精神面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和复杂性的战略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在培训方式上进行创新,借此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作者单位:湘西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