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鄂尔多斯:为国家能源安全贡献“暖能”

2024-06-24张枨张晓艳

新安全 2024年6期
关键词: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储能

张枨 张晓艳

地处祖国北疆的内蒙古鄂尔多斯,一座座煤矿里,产煤不见煤、运煤不见黑;在一条条生产线上,“乌金”化身一缕丝、一匹布、一件衣;在一座座沙梁上,一片片光伏面板迎着朝阳、一台台风力发电机迎风旋转……作为国家重要的煤炭基地、煤电基地、西气东输基地、陆上新能源基地,鄂尔多斯又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暖城”,它究竟何以为暖?

在鄂尔多斯,全市含煤面积占比达70%,煤炭储量占全国1/6,拥有320座煤矿,年煤炭销售量达8.5亿吨,每天产煤超200万吨,年发电5亿千瓦时,为28个省区市解决了“燃煤之急”“点灯之困”,被誉为中国“产煤排头兵”;天然气储量也占全国1/3,煤岩气预计储量更是惊人……在首都北京,每5盏灯里就有1盏是鄂尔多斯点亮的,在京津冀地区,有一半家庭的天然气来自鄂尔多斯……温暖千座城、点亮万家灯,这是鄂尔多斯市2023年的能源保供成绩单。

这一个个画面、一组组数据,都能看到鄂尔多斯这座能源大市的满满“暖能”——近年来,鄂尔多斯主动承担起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的重大政治责任,构筑世界级能源产业、世界级现代能源产业、世界级新能源产业,建设国家煤炭保障基地、清洁电力供应基地、油气战略储备基地、氢能应用示范基地、储能实验实证基地,为我国能源安全筑牢“压舱石”。

盘活“产业富矿”,围绕“国之大者”,绿色保供、安全智能生产

位于东胜区的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塔拉壕煤矿井下,采煤智能系统“一声令下”,综采设备进入自动割煤、推溜、拉架、装煤和运输等生产流程,整个启动过程用时不到1分钟,每天都有大量煤炭经过洗选加工、装车等流程,发往全国各地。

百公里之外的乌审旗,在我国陆上最大的整装致密气田——苏里格气田,集成井丛数字化、集气站自动控制、区块智能安全保护、气井智能开关、机器人与无人机巡检、产能智能管家等新技术“多管齐下”,保障天然气通过外输管线输往100多个城市……

安全、绿色、智能,如今已成为鄂尔多斯能源发展的新名片。

名非天造,必从其实。作为国家14个大型煤炭基地、9个煤电基地、4个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之一和“西气东输”重要基地,丰富的能源资源是鄂尔多斯的“发家”底牌,也是扛鼎能源保供的底气。

“鄂尔多斯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持续推进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是国家能源基地的‘温暖担当。”鄂尔多斯市委书记李理表示。鄂尔多斯早已深刻认识到能源保供是“国之大者”,正不断提升能源保供的实力和能力。

鄂尔多斯市全力增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积极促进化石能源资源科学合理、规范有序开发利用,推动在产煤矿增产、在建煤矿投产、停产停建煤矿复工复产,有序释放煤炭优质产能。同时,鄂尔多斯着力推动天然气增储上产外运,推进苏里格、大牛地、东胜等气田稳产上产,全市建成油气长输管道25条、管线总长度3632公里,占内蒙古自治区总管线的60%,保障全市天然气产量的80%外送至京津冀等40多个城市的居民生活用气。

既要高产量还要绿色、可持续安全发展。绿色保供、安全生产,犹如能源大市领跑煤矿新时代的“双轮”,缺一不可。

鄂尔多斯市及时借力“数智”时代,加快煤炭生产技术变革,加速智慧矿山“升维”黄金时代。发布《智能化矿山数据融合共享规范》编制成果,在全国首创煤炭工业“三化融合”发展,构建以“安全生产标准化、煤矿生产智能化、矿区生态绿色化”于一体的现代化煤矿建设标准体系,为煤炭企业戴上“紧箍”。同步打造能源产业数字信息化平台,建成覆盖市级、旗区、煤矿的“一张网”,实现煤炭产业发展全流程科学化管理,为能源现代化治理提供强有力支撑。

“到2025年,鄂尔多斯生产煤矿全部建成智能化煤矿,全部达到二级以上的标准化煤矿标准,重点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覆盖率100%,带动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鄂尔多斯市市长杜汇良表示。

推动“富矿精开”,培育“增长极”,经济增长与能源安全协同推进

5月16日,第十八届鄂尔多斯国际煤炭及能源工业博览会在东胜区举办,一大批诞生于鄂尔多斯、“基于煤、延伸煤、发展煤”的新技术、新产品成为行业“新宠”。

与博览会现场人潮涌动的景象相呼应的是:会议室里讨论热烈,车间里加紧作业,研发、试产、量产……在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的生产现场,一条条生产线“合奏”出煤化工产业的一个又一个“高音”,成为国家加强油气安全战略技术储备的前端“试验场”。

作为全国五大煤制油气战略基地之一和国家四个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之一,鄂尔多斯先后引进实施了神华煤直接液化、伊泰煤间接液化、汇能煤制气等煤炭转化增值项目,已建成煤制油年产能124万吨,煤制天然气年产能14.2亿立方米。

其中,鄂尔多斯神华煤制油项目的建成和成功运行,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唯一掌握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关键技术的国家;伊泰煤间接液化项目是国内第一个建成的煤间接液化试验示范项目;汇能煤制气项目填补了国内外采用水煤浆气化技术生产煤制天然气的技术空白……

“在转型过程中,鄂尔多斯必须牢牢把握重大战略机遇,立足地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系统重塑产业体系,深入转变发展方式,积极调结构、转功能、提质量,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杜汇良表示。

转型发展的同时,更要保障能源安全,“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鄂尔多斯市围绕落实“双碳”目标,直面经济增长与能源安全协同推进的难题和挑战,以“煤”为基,瞄准“煤头化尾”,构筑了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甲醇和烯烃、煤基新材料等多条产业链,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煤基全产业集群发展全面推进,煤化工的“代码”在煤发电行业绿色化、煤制气行业规模化、煤制油行业现代化的“升级程序”中持续迭代优化,聚力建设国家非常规能源战略储备、煤基高端化学品等“六大基地”,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2023年,鄂尔多斯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加工转换效率68.1%,煤炭就地转化率达20.6%,已建成现代煤化工产能2000万吨。2023年3月,年产300万吨、全国单厂规模最大的“绿氢+”煤制烯烃产业基地在乌审旗开工建设,这也是全球唯一一个规模化用绿氢替代化石能源生产烯烃的项目。按照预期,到“十四五”末,鄂尔多斯现代煤化工产能将超3000万吨,“十五五”末将超5000万吨,将打造产业门类最全、产业链条最长、产业体系最完整、产业技术最先进、产业规模最大的世界级现代煤化工产业。

同时,鄂尔多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第一动力作用,实施能源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能源产业扩绿降碳行动,搭平台、引人才,提高能源自主保障能力,推进能源安全“富矿精开”。

与清华大学共建鄂尔多斯实验室,组建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内蒙古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金之钧等一大批顶尖人才将所学所成“投资”于鄂尔多斯,费托合成α-烯烃、煤基特种蜡、PVC无汞化生产等一批创新成果填补行业空白,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

如今,一块块黑色的煤炭被不断打破“原型”,变成一瓶瓶透明液体、一颗颗白色塑料颗粒,又变身为汽车轮胎、箱包服饰、航天航空材料,随着“国之重器”上天、下海。一“煤”多“变”,使鄂尔多斯产业转型发展不断加速,传统能源产业结构持续升级,逐步成为国内现代煤化工试验示范项目集中区。

发展“绿色富矿”,抓住“新机遇”,打造“风光氢储车”全链条产业集群

走进位于准格尔旗的库布其沙漠基地鄂尔多斯新能源11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现场,数十台打桩机正挥舞着长臂,运输车辆往返穿梭,数百名建设者夜以继日抢抓工期。该项目建成后将有源源不断的绿电输往京津冀地区,可以满足京津冀地区110万个家庭同时用电。

5月13日,50GWh 锂离子储能电池智能制造项目在伊金霍洛旗蒙苏经济开发区开工建设,是目前内蒙古规模最大、环节最全的储能产业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约 600 亿元,将进一步提升储能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对持续增强绿色能源供应、储存、消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实现100%零碳能源供给;我国首个万吨级新能源制氢项目——准格尔旗纳日松光伏制氢产业示范项目成功“出氢”……

如今新能源产业正在成为鄂尔多斯市的支柱产业,昔日的“卖炭翁”正向绿而行。鄂尔多斯市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把发展新能源、建设以电为中心的新型能源体系作为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原动力,通过非资源依赖的产业来缔造可持续能源安全优势。

鄂尔多斯市作为一类风能资源丰富区和二类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全年平均日照时数达3000多小时。同时,砒砂岩裸露区和干旱硬梁区占全市面积的48%,还有大片煤矿复垦区、塌陷区,风光装机空间广阔。

全方位布局、全链条驱动、全场景应用,鄂尔多斯市先后发布了多项支持新能源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推进新能源产业提速、扩量、成链,加快构建集能源生产、装备制造、应用示范于一体的“风光氢储车”全链条产业集群。

2024年,将在库布其沙漠北缘、黄河以南,规划建设总长约400公里、平均宽约5公里,面积约2400平方公里的“光伏长城”,容纳1亿千瓦装机容量;在毛乌素沙地南缘布局建设长约150公里“一廊多点”风电光伏项目,容纳5000万千瓦装机容量……目前,鄂尔多斯累计获批新能源发电项目超7000万千瓦,规模全国地级市最大,新能源装机并网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

对于盈余的绿电,鄂尔多斯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打造多能互补的电力供应基地。并不断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搭建特高压绿电外送通道,正在实施蒙西至京津冀、蒙西至中东部2条绿电外送通道,让更多绿电外送。

鄂尔多斯积极开展多种储能应用场景实证,建设新型储能实验实证基地,打造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聚集地。全市已建成11个新型储能项目,总装机35.9万千瓦,正在推进20个新型储能项目,总装机256万千瓦,计划到“十四五”末,全市新型储能装机达到600万千瓦。

鄂尔多斯还全力打造氢能供给示范区、氢能装备制造示范基地和氢能综合利用示范样板,“制、储、运、加、用”全产业发展链条正在加速形成。目前,内蒙古自治区首家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在伊金霍洛旗建成投运,日加氢量达1000千克,伊金霍洛旗已成为国内旗县区层级氢能产业发展最完善、门类最齐全的氢能集群地。

产业链也是安全链,为提升新能源发展的“安全等级”,鄂尔多斯全力打造全流程的新能源供给体系。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应用场景,落地亿元以上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50多个,一大批行业头部企业将重点项目布局在这里,一个“风光氢储车”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雏形已现。

到“十四五”末,鄂尔多斯将形成光伏风电装备产能160GW、氢燃料电池系统3万套、动力及储能电池产能100GWh、正负极材料产能100万吨、新能源汽车产能50万辆,“风光氢储车”产业总产值超过5000亿元。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通过供给“开源”、转型“节流”,鄂尔多斯构建起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推动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加快转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全面跃升,有力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今天的鄂尔多斯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担当作为,有心、有新,更有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可靠的能源保障!

(本文配图均由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隗胜楠

猜你喜欢

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储能
鄂尔多斯走进通用技术中纺院
绿染鄂尔多斯高原
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
桩基托换在鄂尔多斯大道桥扩建工程中的应用
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储能真要起飞了?
大医精诚福泽一方——专访鄂尔多斯市防盲治盲眼科医院
锐意改革 打造健康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市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直流储能型准Z源光伏并网逆变器